女性服饰搭配技巧 最全女人服装搭配 女人衣服搭配方法
97 2025-02-26
运营模型
运营模型是利用的秋叶老师在《社群运营》一书中提到的“ISOOC”模型。为同好(Interest)、结构(Stucture)、输出(Output)、运营(Operate)、复制(Copy)。
1)同好社群主题内容为衣服的穿搭技巧。平台主要是做女装的,在加上有自己的专业的搭配师。社群内容主要是衣服的穿搭内容,社群主要内容包括女性体型、肤色、颜色搭配等方面的内容。设置为这一块的内容,更能体现出维护用户的口碑和体现平台的价值属性。社群内容主要是平台属性决定的。作为客户进群,主要是学习穿搭内容,这便是“同好”属性。
2)结构这个结构,主要是社群的人员组成,我们主要是维护C端用户群,C端用户,在社群建立初期,没有好的KOL和KOC,很难发掘出用户话题讨论的内容性,这时候,就要维护相应的社群话题KOL和KOC。在社群建立初期,社群KOL和KOC很难发觉,这时候就要建立相应的水军账号,利用水军账号,引导用户话题,让用户产业话题讨论,用户话题开发出来之后,水军可以适当的沉浸。一个社群,按照社群人数,水军安排的比例应该控制在5%——10%。
关于水军人设和人员要求,见下表:
水军人员
性别
年龄
育儿
地区
爱好(读书)
消费习惯
职业
…(根据产品属性决定
水军1号
读书
HR
水军2号
养生
教师
水军3号
……
3)输出输出,主要是内容的输出,这就是社群的运营模式。社群运营模式,内容都是一直在使用“UGC”的模式进行运营,所谓内容决定社群用户的忠诚度,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使用“UGC”模式,可以降低用户的退群率和引起用户对社群的关注度。
今年接触到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女性,类目做的是女装,关于社群内容,主要是按照用户画像和产品属性进行决定的。
首先,先从用户画像分析,用户的来源渠道是字节系的信息流广告和垂直类公众号。用户年龄属性主要是35岁左右的用户;区域属性主要是二三线城市用户和下沉用户;消费属性主要是一些羊毛党和一次性消费在1000到2000档次的用户居多;社交属性主要是根据职业决定的,用户为上班党的职业女性;爱好属性根据近两年的80后用户爱好调查来决定。
根据以上用户画像制定话题内容,话题内容要充分利用好微信小号(水军)。
女性社群,话题内容规划为减肥、化妆、心理、育儿、养生健身,身材管理、皮肤管理、职业规划等问题。这些内容设置为按天/周/月进行话题互动,按照相关内容进行延伸,延伸出其他话题内容,例如减肥话题,可以按照每天进行话题规划,设置为饮食和运动,在每天发布今天讨论话题,让用户在相应的话题范围内进行话题讨论,在确定话题内容之后,要完成相应的水军剧本,用水军引导用户话题讨论。
以上内容为主要是关于话题性互动内容。
其中还有社群日常内容的输出,社群日常内容,是按照时间规划来进行的。
8:30的内容输出是早安内容。早安内容是按照用户的年龄熟悉和性别属性决定的,例如90后女生,喜欢可爱、心情、励志、情感方面的内容,早安内容按照这一个方向进行输出。
9:00—10:00的内容是早安打卡,打卡是在社群进行相关的话术进行打卡,打卡是社群用户活跃的考核标准,一个社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考验用户的活跃性。
10:00是价值输出。价值就是用户在你群里能够学到什么内容,这是用户留存的最重要的成分,有一部分用户不活跃,但是为什么一直在群里,不退群,最重要的就是有价值的内容在输出,用户看到有用,才不会退群。
10:30做社群话题方面的输出,话题内容要参考用户空余时间,这个话题内容是全天性质的,因为用户空余时间不确定。
13:00价值内容输出
18:00打卡
19:00话题内容重新发一遍,有社群讨论比较好的内容要做各群转发。
22:00晚安内容。
(下图内容为10:00和13:00发布的内容)
我今年接触到的是女装的社群,关于社群福利,每周三会有低价衣服在社群进行秒杀,且衣服只限一件。日常福利夏季首饰,冬季会加个帽子或者围巾。福利是使用积分兑换的形式,最后是付尾款,尾款的价格保证成本(进价+运费)就可以了。
最后是口碑部分,口碑最简单粗暴的形式是晒买家秀,引导没有下单的用户促单。
4)运营在成立社群时期,群主好要建立相应的人设架构,可以给用户解决什么问题,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社群人员架构方面,群主、策划、客服这些人员要具备,客服人员可以直接交接给客服部门。
在社群输出方面,已经做了总结,客户在进群的时候要有相应的仪式感,仪式感在开群阶段进行,开群内容要包括这是属于什么群,在群里可以得到什么内容和群规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总结了。
社群还应该具有参与感、组织感、归属感这“三感”内容,在输出方面已经做了总结。
以上“四感”是非常考验社群的生命周期的,社群生命周期见下图:
以上流程跑通之后,肯定要扩充社群规模,这时候就要按照以上内容进行复制。一个社群运营人员,最多只能够管理20个社群,因为精力和时间分配要把握好。
总结
这一套社群运营流程,利用其他产品社群依然通用,而在于如何活学活用,仔细认真思考产品属性和接触到的用户属性,这才是决定社群输出的内容和具体的运营形式。社群运营要具有用户运营的思维,挖掘用户价值和用户利益,提高用户的消费属性。现在接触到的社群不涉及到用户增长模块,关于用户增长模块,社群的用户增长可以使用AARRR模式来进行。由于现在还没有接触到,说到了就属于纸上谈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