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链接汇总 | 建号以来的几百篇精华文章目录(更新至2023.2.11)
161 2025-02-25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文/陆六六
转自最人物(ID:iiirenwu)
原标题:如果,张译参演《长津湖》……
攥着待业证,张译佯装淡定地笑了笑,还忍着悲痛安慰了父母,直到转身进了卧室,才嚎啕大哭起来。
那是张译此生最绝望的时刻之一。他不知道老天如此折磨自己的理由,也不理解“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大道理。他觉得错过广院犹如“灭顶之灾”,殊不知成长路上的倒霉事儿,真是一桩接一桩。演艺之路屡战屡败,张译仿佛一直在重复少年时在冰场的尴尬:费尽心力,跌跌撞撞,最终还是难逃以脸抢地的狼狈与不堪。
有很长一段时间,张译都觉得自己是“异客”。明明身体已经筋疲力竭,灵魂却始终飞荡在路上。还能坚持多久呢?坚持会有结果吗?如果有,那个所谓的“结果”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而彼时,张译已经28岁了。是时候放手了吧。不,张译想再等等。用9年“战友”青春,张译换来了《士兵突击》。在拍摄史今班长退伍的杀青戏时,他恰好接到了部队的通知——转业申请通过了。
那一夜,张译穿着军装,最后一次以“兵”的身份路过天安门:“再见了军区,再见了战友,再见了我9年的青春,我走了。” ● 张译《士兵突击》史今退伍片段和如今舆论对“演员”的理解不同,张译评价这个行当是“台上风光,台下狼狈”。
《士兵突击》之后,张译好像开窍了。他突然会演戏了,尽管用的还是“笨方法”。因为一直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影响与熏陶,张译时常沉醉于“沉浸式演戏”,即,真听、真看、真感受。有年冬天,张译跟着剧组在黑龙江林场拍摄,情节设定他带着群演在帐篷外洗澡。拍《一秒钟》,张译用时20天减重20斤。
在拍摄某镜头时,他在整整2个月未摄入碳水食物的情况下,强忍胃痛接连吃了14碗面条。待到工作结束,他又“哇”的一下吐了精光。记者问他痛苦吗?他摇摇头说:“没事,拍戏嘛。”综艺节目找他当表演导师,他极为直白地回复人家:
“点评几句培养不出好演员,梦想不必引导”。有人请他录制真人秀,他有点无奈地说“我没那个脑子,不会娱乐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