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设计穿搭,穿出不一样的自己
118 2025-02-23
中年移民、医疗行业、加拿大求职,仅仅是这三个关键词,我相信,足够让这样身份的人在来加拿大之前和之后彻夜难眠。
中年移民上有老下有小,重新在加拿大开始职场就实属不易,再加上中加两个的医疗体系完全不同,加拿大几乎在所有专业技术岗位有都有从业资格认证,医疗行业的资格认证更是难上加难,例如医生需要基础学院学习四年后,再申请医学院五年毕业后,才可以考取;药剂师是五年学习毕业后,通过N门很难的专业考试,才可以考取,之后每年都有很严格的继续在教育;注册护士也是几乎相当于国内的硕士毕业才可以一步步获得从业执照。
那到底医疗行业的背景的移民,来加拿大究竟能做什么呢,或者说是否有机会做本专业相关工作么?在我之前咨询移民机构的时候,几乎得到的回复都是”不可能“,但其实真的了解下来,并非这个答案。这里不想指责一些机构的销售不负责任,更准确地说,是因为医疗行业相对更专业更窄,外行很难真正了解。
首先,我想把医疗行业主要分成三类,第一类,医生;第二类,其他专业技术类,护士、理疗师、医技人员、心理咨询师、物理治疗师等;第三类,政府及医院管理岗位,公共卫生、医务处、政策法规等。我们分类来看,究竟来加拿大可以有什么相关的职业可以选择。
第一类,医生。想把医生单独拎出来说是因为这个职位国内外相差是最大的,如果想继续做医生,回学校上学是不可避免的。加拿大的医学生哪怕是比较一般的大学,想彻底学下来也是很难,因为需要4年或5年基础学科毕业后,再申请医学院继续4年学习后才可以考取医生执照。转行物理治疗师,是很多国外新移民的选择。
第二类,其他专业技术。首先护士的情况跟医生有些类似,国内的护士需要来加拿大后,回到学校补齐所缺少的课程,并且雅思达到4个7分,才可以考取注册护士执照,当然在这之前,很多新移民护士会从PSW(Personal Support Worker)开始做起。PSW在各个省有不同的称呼,直接翻译是“护理工作者”,很多时候移民中介总喜欢称其为“护工”。但是加拿大这个职位和我们国内理解的“护工”有很大本质的区别。国内的护工几乎都是农民工,别说相关领域的学习了,可能最基本的培训都没有。而加拿大的“护理工作者”(护工)指的是除了吃药打针外其他的专业护理工作,甚至是可以管发药和监督服药的,他们都是经过至少1年的大学学习,取得专业资格证书才可以上岗。
在加拿大这个讲究学习实用和经济的教育环境下,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本国人和移民,会把PSW当做成为护士之前的桥梁,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读护士,这样不但解决了暂时的经济问题,又为自己之后的注册护士工作增加了临床经验。与此同时,“护工项目”因为高需求岗位容易找到工作,薪水还可以,也是为了取得移民身份的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项目。
除了护工岗位,医院、老年护理院、诊所、第三方检测中心还有很多类似的基础入门的专业岗位,例如牙医助理、药剂师助理、营养师助理、检验人员、理疗师助理、轮椅助理等相关不需要执照或者短期就可以获得执照的专业技术工作。
第三类,医疗行业行政岗位。我们在这里就不说加拿大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政府部门的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单位对于新移民来说进入很难。因为待遇很好,岗位有限,大部分需要内部推荐或者高竞争。作为新移民,我也是想所未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其实也可以选择,例如,社区的医疗卫生联络员、孩子或者老人或者特殊需求居民的上门观察员、数据收集员、老年人活动配合人员、养老院的行政助理、养老院的娱乐活动策划助理、诊所或者检测中心的行政助理。这些都是高需求量并起点并不高的职业,因为每个社区都会有相关配置,需要大量的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去参与。
总结,医疗行业可能就业相对更窄,但是这个行业本身在加拿大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作为新移民,我们缺少的仅仅只是执照和语言,只要克服了这两个困难,之后还是前景无限,也不会沦落到阶级下行。虽然我们没有像海外留学生一样,学生时代就开始适应加拿大社会和职场,虽然某种意义上加拿大不是我们的赛场,但是我相信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职业快速的迭代要比加拿大稳定的职场环境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和经历,从而让我们转换赛道后更加具有竞争力。欢迎更多同仁一起探索,留言和私信都欢迎。
此文内容都是我作为一个医疗内部行业者对加拿大医疗行业职业的观察和了解,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也请想拿走商务之用的公司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