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海上捕捞”那些事儿

147小编 84 2025-02-23

我的外海捕捞致富经

1981年我16岁,开始跟着父亲和叔叔出海捕捞。当时他们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凑起几千元钱,到白沙湾渔业大队购买了一只二手三板船和渔网、渔具,还请了一个师傅,就这样我们成为村里从事外海捕捞的第一家。

所谓外海捕捞,就是到深海处张网,然后驾船把网里捕捉到的鳗苗、海鱼、海蜇等海水产品捞上来,分门别类出售。捕捞鳗苗、海鱼、海蜇的网是不一样的。捕捞鳗苗的网,网高、网眼细。捕鱼的网叫莆网,网低、网眼大,捕海蜇的网眼更大。打了根、布完网,等潮汛平潮时,就可以驾船出海捞网了。

1983年林坚强摄于海塘郑家埭海域

过了两年,我父亲见外海捕捞可赚钱,便卖掉原来的三板船,与别人合打一只12.5米长的大船。增加了渔网、渔具,把外海捕捞业继续做大。靠着捕捞赚来的钱,家里建起一幢二楼三低的新楼房,属是当时村里建楼房较早的人家。后来村里打造渔船出海捕捞的人家也多起来了,最多时村里有渔船14只,从业人员40个。我们的捕捞区域主要在海盐外面至嵊泗海域,也有的会选择在上海海域张网捕捞。

外海捕捞是样苦生活,记得我头一回坐船出海,船遇海浪一颠簸,我吃的食物都吐了出来。但时间一长,也就慢慢习惯了。再说,捞网是根据潮汛而定的,有时需要夜里驾船出海捞网,遇到鳗苗旺季,我们不分昼夜,住在船上,守在布网区域,辛苦不言而喻。

外海捕捞需要打船、购网具,成本大,收入的高低主要看鳗苗的行情。鳗苗价格又受国际市场的形势影响,时起时伏,最高的年份每条鳗苗价格16元,而最低的年份每条鳗苗价格仅1.2元。鳗苗价格高时,每条渔船年可收入5至6万元,还是不错的。但1996年起,因鳗苗价格低,有的渔船已出现亏本,开始停业。那一年,我也放弃干了15年的外海捕捞,另就他业。

1997年8月,台风侵袭海盐,我们村上的渔船受狂风暴潮的袭击,大多被损坏。此后,我们村上的外海捕捞业逐渐停止。

【口述人:周雪明,八团村17小组(汤埭廊)村民】

我张关网28年

听说,明代海盐沿海就有两百多人从事近海捕捞。我想那个时候,参与近海捕捞的也有我们村的先人。

近海捕捞有罟、有关网、有石断、有退箓、钩子等。我家世传的捕捞方法是张关网。关网不是家家都可以张的,得有海底子的人家才可以张。我出生在八团村的汤埭廊,祖传有1条海底子。

关网捕捞虽是项体力活,但也要有识天气、懂潮汛、会制网、张网、修网、移网、收网等技术。以前,没有气象预报,我爷爷、我父亲都是凭自己日积月累的经验预测天气,凡觉察有大风、大潮,就事先把关网收起,以免关网被大风狂潮冲走。

海上张关网

关网捕捞是凭潮起潮落下海作业的。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叫“初一月半两头潮”,就是说每月的农历初一早上约5点左右,潮水退出。之后,过一天推迟约40分钟,至月半(农历十五),潮水又在早上5点左右退出,循环往复。

1975年前,市场上买不到现成的关网,得用撒网按照一定的要求自制成关网,再自编网袋,然后将网运到海边,等退潮后张到自家的海底子上。1条海底子一般东西长500米,可张上,中,下三道关网,道与道之间需间隔300米。

张网时,将绑在网上的细竹依次插入海涂80公分,将网布成L字形。横的长300米,竖的长100米。L字的直角处安装网袋,让被网关到的鱼,虾,蟹游进网袋中。等潮水一退,就立即下海撩网,一般捕捞到的是鲈鱼、小鲻鱼、鲚鱼、青蟹,梭子蟹、白虾等海水产品。

关网捕捞一年四季都需赤着脚下海捕捞。特别是冬天,撩关网上来,两只脚冻得麻木。

2006年实施海盐东段围涂工程后,原先近海捕捞的滩涂变成陆地,早先与我一起赶海,从事关网捕捞的老伙伴,眼下仅剩我了。关网捕捞已不再是我们沿海村民赖以生存的一种职业,而成为了一段历史,一种记忆,一种文化。

【口述人:汤云法,八团村17小组(汤埭廊)村民】

我在海里张钩子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盐民,除了制盐、种地,就是在海滩上张几道鱼钩。张钩子与张关网不同,张关网需要有祖传下来的海底子,但张钩子就不讲究这些,只要有钩子,张在哪里都可以。我8岁就跟着父亲下海张钩子、捞钩子,一直到52岁,整整张了40年。

一道钩子由钩线和钩子组成。钩子是用铁丝制成的,呈“乚”状,由钩尖与钩柄组成。钩尖锋利,用于钩鱼,钩柄呈扁形,供扎钩线之用。选1根长100米的麻绳作为钩子线,每隔10公分扎1只钩子,一道钩子总共可以步1000只钩子,钩子上的绳要与总绳间隔10公分。

为让钩子浮在水面上,在1道钩子上总共需要扎31只浮筒,原先我们都是用一节两头不通的竹管作浮筒,1980年后逐浙改用塑料泡沫。同时,还需在钩绳上每隔10米系1块小砖,起稳定作用。

准备工作做好后,待海水退潮时,就可去张钩子了。先用竹蔀头或竹片做“根”,打入海泥中四五十公分,根上系1根50公分长的细绳,用来系住钩绳,钩绳一般离涂泥10公分。每道钩子的两头各插1根白眼竹,这样就把钩子张成功了。

海里张钩子,不用鱼饵,是凭鱼在水里游动时碰到钩子钩住。如果钩子只钩住了鱼鳞、鱼尾,往往还会被鱼挣扎后逃脱,只有钩到鱼鳃才能捉到。因此,我张6道钩子,有时会一连几天都钩不到一条鱼。但我还是长期坚持,因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海吃海”从事近海捕捞,用张钩子的技艺增加家庭收入,到我这一代也不能放弃。

张钩子投资少,赚头多。钩子的成本很低,倘若保养得好甚至可用上10年,运气好的时候张一潮水,钩到1至2条鱼就收回了成本。而且张钩子花的功夫少,只要每天在退潮时去跑一趟,把钩到的鱼拿上来就行。村里的人和我想法都差不多,所以张钩子的人绵延不绝,最多时能有50多人,钩子有150多道。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我已80岁了。有时,我与村上以前一起张钩子的老伙计们聊天,每当我们聊到张钩子的事,大家都还冿冿乐道。

【口述人:李宝奎,八团村13小组村民】

成为养殖大户的日子

我们村南临大海,近海捕捞古代就有,但海水养殖却只在21世纪初才有,而且持续的时间仅三四年。我们村的海水养殖,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此,我深感自豪。

2001年的春天,我在村前靠海的地方租了36亩土地,挖了6个塘,开始从事海水养殖。海水养殖首先要有海水。我租赁的这片土地原先是海涂,离海近,旁边有条三塘河,河南临海的塘上有座建于1999年的临潮海塘涵闸,开闸、关闸要用手拉葫芦。海水养殖需要海水时,只要在涨潮时拉起闸门,海水就会哗哗地流进三塘河,就可用水泵抽水,灌入塘里。

有了海水,还得有养殖虾、蟹的塘。开塘也是有讲究的,根据郑家埭村民的经验,虾、蟹塘用6亩土地挖成1个塘比较适宜。塘的四周与塘底呈斜坡形,将挖起的泥土堆放在塘的四周,筑成塘埂,塘梗面到塘底,高1.5米。每个塘靠近三塘河那一边塘底下,安装1根直径约1米的水泥管,装一道2.50米高,由底下0.5米铁板与上面2米木板组成的闸门。每个塘安装2台增氧机、1台8吋水泵。

塘建成后,就得等待养殖的时节了。我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台湾草虾和青蟹。每年的7月初,是养殖南美白对虾、台湾草虾苗的季节,差不多到10月收获。虾起塘后开始养殖青蟹,同时在塘里安放几只地笼来捕蟹。因为我们村张关网的人比较多,关网中经常会捕到铜钱般大的小青蟹,我以每只1元的价格收购,放入塘里。

海水养殖风险挺高的。记得2004年的9月底,我养殖的1塘草虾本来可以上市了,都已经和杭州的商贩约定好了来收,不料10月1日虾塘出现大批浮头虾,我急忙电告商户取消供货协议。10月初,虾塘发病,再投虾苗也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将虾塘用生石灰消毒后养殖青蟹。

海水养殖辛苦,风险又大,但收益也可观。而且政府很支持,当时鼓励农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所以我们海水养殖户购买增氧机等设备是可以享受县农业发展基金补贴的。我还有一批一起从事海水养殖的同行和朋友,空闲时,我们互相串串门、聊聊天,看看塘里的,交流交流养殖经验。

【口述人:汤美林,八团村17小组(汤埭廊)村民】

来源:《海盐文史》第83期(文章略有删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苏晗宁

责审:沈 甜

终审:施国庆

【来自:海盐政协】

--END

上一篇: 数百人下钱塘江滩涂捞黄蚬,杭州市林水局:危险、切勿下堤
下一篇: 追光丨这里的学校把体育课搬到了墙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