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男穿搭 •男生工装穿搭技巧,一周穿搭不重样!
164 2025-02-23
成都理工大学
今年寒假有一点点长,42个昼夜。暂别大学校园,有人将足迹延伸到世界各地,与会谈笑欢畅的朋友;也有人于一隅长留,通过实习体味职场百态。
栗子君的“火眼金睛”观察到,无论是为了丰富将来的简历,提前适应职场环境,还是为了精进专业技能、开拓视野——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主踏入了职场的预备演练期:实习。
2018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实习意向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8.2%的大学生表示将在寒暑假期间选择实习。
对于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而言,实践经验的不足一度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短板,而实习经验也成为了应届毕业生求职的竞争优势之一。
既然如此,预备打造这块求职“敲门砖”的你,又该怎么做呢?
要想在踏入职场前的“预演”中收获成长
从“走过场”到“真锻炼”
栗子君来为你解答【实习三问】!
“越早实习才越有优势吗?”
“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有4份实习了,实习是不是越多越好?”
“糟糕!如果这份实习完全不适合我,我该何去何从?”
下面这些成理学子的实习经历中或许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实习非趁早,扎实学习是前提
“实习热”体现了“95后”大学生逐渐成形的职业规划意识,但也隐藏着他们对未来职业的焦虑。不少正处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实习要趁早”声音中,将实习提上职业计划的日程。
相较之下,15级工程管理系黄艾(化名)却选择在大三时才步入实习岗位。2018年寒假,他在上海工程局市政公司担任一名实习技术员。他认为,实习不是跟风求早,而是要在已经打好专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以实践来检验自己在校园中的所学所思。
公司给黄艾的实习任务是计算工程量,并依照图纸指导工人规范施工。在校两年所积累的工程识图、制图等知识,正好被黄艾运用于此次实习中,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踏实的学习态度也让他得到了领导的夸赞和重用。黄艾坦言,倘若没有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自己断然无法胜任工作,也许只能在工地打杂,甚至连一些优质公司的门槛也无法跨入。
在黄艾眼中,校内学习是校外实习的前提,之所以选择寒假实习,也是不想“丢了西瓜捡芝麻”,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面对身边部分同学因为没有划分好实习期和学习期的时间界限,而选择逃课去实习,在黄艾看来都是不太理智的,“以牺牲学业为代价的实习只会是得不偿失。”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学院辅导员对学生参与校外实习大多予以支持。商学院创新创业促进会指导老师曾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习,他表示无论是最初级琐碎的工作或是负责某个项目,学生在实习中所感受到的待人接物、专业实操都会反哺学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在抽象的书本知识之外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行业形成一个具体的认知。
法学院社会学辅导员王传慧指出,有效实习需立足于初具框架体系的专业认知之上,学生应充分运用寒暑假黄金实习时期,既保证日常学习必要时间不受影响,又可以比较集中地用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升级自己的专业认知。
实习勿贪多,专业匹配是重点
真正有价值的实习经验不在乎数量的多少,更不是走个过场换张证明,而是找到与自身专业契合度高的岗位,沉下心来实践、锻炼。
曾强(化名),市场营销学大四学生,目前已有过5次实习经历。从大一开始,曾强就明确了自己毕业后立即就业的职业规划,对于实习单位的选择也有着明确的目标:世界500强企业是他的首选。曾强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做中国建设银行的经理助理,这样一个较高平台的开始让他积攒了不少资源。在行业前辈的推荐中,他还顺利进入到京东等知名单位实习。
随着实习机会的增多,曾强逐渐从“拿实习offer拿到手软”的兴奋情绪中冷静了下来,他慢慢感受到纷繁的实习机会、大量的时间投入并不一定等于最佳的学习效果。面临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曾强已打算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市场销售工作,但梳理过去丰富的实习经历后,他发现真正具有意义、能够助力求职的唯有在京东做运营实习生的3个月。由于其他单位的实习岗位与市场营销并不匹配,仅是引导客户、更新数据库等基础性的工作,根本无法积累销售经验。
在保证实习单位质量的前提下,“专业关联度”是评定实习有效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虽然我有过多次的实习经历,但只有当实习选择与未来工作属性越接近时,我们的实习才会越有价值。”曾强如是说。
有效的实习在于精准定位而不在于数量的繁多,一段高质量的实习经验足以成为应聘者的有力筹码,而与将来从事的行业不搭边的实习,可能在无形间让实习生沦为廉价劳动力。诚如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说:“最有效的投资是投资于自己的专业,投资你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最好你自己也在这个领域内。”
实习不怕错,调整路径是关键
实习是学生们的“职场初体验”,也是一场低成本的试错之旅。虽然有不少实习岗位与大学生预期大相径庭,但试错经历也能促成大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换一个视角对相关行业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
去年6月,广播电视学大三学生刘敏(化名)到成都某公众号做新媒体运营实习生,知名的平台、高度契合专业的岗位促使她对实习满怀期待。刘敏在校内传媒类社团已有两年的传统媒体采写经验,她希望通过这次新媒体实习,得到专业领域前辈们的权威的指导,全面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却让刘敏大失所望,她渐渐发现该平台的新媒体团队仅仅处在行业摸索阶段,像她这样的实习生根本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我是来学习的,可是我却没有获得感。”
最让刘敏无奈的是,她了解到目前部门专业媒体单位的新媒体运营只在形式上生搬硬套,并不注重内容的思考创新,这让她有些愕然。长期的传统媒体的工作经验,让刘敏习惯了反复打磨文章内容,为想原创策划焦头烂额的工作模式,并深深地迷恋更具思想性的传统媒体工作。在实习后期,愈发感到痛苦和学无所获的刘敏,甚至想要中途放弃这份实习。
刘敏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实习都能达到预期,调整好情绪后,这样的实习其实是一次难得的试错。她对自我兴趣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也开始思考未来的从业方向。在大多数同学还处于职业选择的迷茫阶段时,刘敏就坚定了在传统媒体深耕的决心。
实习是职业探索之路的起点,面对实习困境和问题所在,放下负面情绪,及时修正就业观,调整择业方向也是大学生实习的意义所在。
推开校园大门,迈向充满竞技的职场,实习是一条分界岭。
站在这条边界上,我们预习职场环境,打造HR面前光芒万丈的实践证明;回到校园里,我们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
栗子君祝愿每一位努力的实习生,归来后的心都是笃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