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亚运,看宁波如何“赶海”

147小编 160 2025-02-23

潮新闻 记者 李华 王波 贺元凯

9月28日下午15时50分许,杭州第19届亚运会沙滩排球男子决赛在宁波象山结束,卡塔尔队夺得金牌,中国队收获银牌。至此,本届亚运会宁波赛区14枚帆船项目金牌和2枚沙排项目金牌全部产生,比赛圆满收官。

然而,对于宁波这座城市而言,另一项角逐才刚刚开始。

作为本届亚运会帆船和沙滩排球项目承办地,精彩的赛事也给宁波留下了一个与海有关的城市命题——如何用好亚运红利,改变很多人印象中宁波“近海却不亲海”的形象。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杭州亚运会,无疑是宁波的“关键一战”。去年举行的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就提出,“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办好亚运会帆船帆板和沙滩排球赛事,建设国际滨海运动中心”的目标。

象山亚帆中心 贺元凯 摄

进入亚运周期,宁波更是不余遗力“赶海”。海岸线上举行的亚运火炬传递,亚洲最大的帆船赛事场地象山亚帆中心以及背山看海的沙排场地,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的城市宣传,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海味满满的滨海城市形象。

(一)

运动源于生活,一项运动要成为城市特色,也与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气质一脉相承。

作为一座有着8000多年文明史、2000多年建城史的滨海之城,宁波与水上项目的渊源,穿越古今。

河姆渡遗址的考古证明,宁波先民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懂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开始了水上航行。

“迎亚运 享健康”2023年宁波市全民龙舟联赛(鄞州区云龙站)。共享联盟·鄞州 李超 摄

2000多年前,一枚“羽人竞渡”纹铜钺上,刻着一幅生动形象的竞渡场面,舟上坐四人,头戴高高的羽冠,双手持桨动作整齐划一,奋力划船。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活化石”,1000多年前的唐代,满载丝绸、茶叶、瓷器的船只就从宁波出发,驶向蔚蓝远洋,向外传播着泱泱中华的物产和文化。

宁波拥江揽湖达海的地理格局,也为水上运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濒临东海的宁波,辖9700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和15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600多个大小海岛占全省海岛数量的五分之一。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构成了独特的海湾风情,让宁波拥有海上运动开展的天然条件。

此外,宁波水系发达,余姚江、奉化江、甬江江面开阔,更承载着宁波的历史文脉,以及享有“西湖风韵、太湖气魄”美誉的东钱湖等,都是水上运动开展的绝佳场所。

近年来,宁波更提出了打造“长三角水上运动名城”的目标,形成了以水上运动学校为主要依托的竞技体育和以奉化、象山、梅山、东钱湖等地滨海水域为主体的休闲体育发展格局。

2023中国家庭帆船赛宁波梅山湾站。共享联盟·北仑 周佳贝 范晓磊 摄

除了此次亚运会承办地象山亚帆中心外,梅山湾水道、梅山湾沙滩公园、万年基业游艇港、奉化宁波湾旅游度假区、东钱湖、象山大目湾、江北姚江等地,也都已有健全的水上运动场所,带动了水上运动蓬勃开展。

水上运动大多面向国际,除了场地,国际化专业运营的俱乐部是关键。近年来,一只“中国宁波一号帆船队”为名的船队,就频频在国际大赛中亮相。

2017年,“船王”包玉刚先生的外孙、香港环球教育集团总裁包文骏在宁波梅山创立了“中国宁波一号帆船队”,迄今已荣获多个世界冠军。

“亚运会这个机会对宁波而言太重要了。2008年,青岛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的赛事,一举发展为帆船之都;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也带火了广州、汕尾的水上运动。宁波应借此抓住‘亚运红利’,不但为亚运做好准备,更要借此计划亚运后如何发挥优势,打造新的城市发展方向。”对于这次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包文骏曾这样表示。

(二)

象山亚帆中心的帆船赛场上,选手们竞相逐浪。而在城市发展的赛场上,对于滨海运动之城的竞逐,同样激烈。

帆船作为全球海洋文明的产物之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西方国家早已成为了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据相关统计: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有1人拥有游艇/帆船;在美国,平均每14人就有1人拥有一条船。

如作为全球知名的“帆船之都”新西兰奥克兰,平均每5人就有1人拥有船只。当地已经形成“帆船+旅游”产业链:以明星赛事为品牌IP,发展“赛事游”,并衍生风帆晚餐、岛屿探险等活动。

前不久,宁波东钱湖捧回了“中国帆船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资料图

为加快推动水上运动发展,2016年,我国也出台了《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去年,又出台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为水上运动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该规划的“东优、西扩、南强、北进、中兴”格局中提出,利用好如上海、青岛、浙江等东部海上运动都市群的固有优势,以海上运动为着力点,带动水上运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据中帆协相关代表公布的数据,当前我国已有60多个滨水城市开展了帆船运动,秦皇岛、青岛、深圳、三亚等滨海城市,都是帆船帆板等水上项目特色鲜明的城市。

宁波希望借亚运海上赛事,实现城市在时尚运动形象上“出圈”,同为计划单列市的青岛,或许是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样板。

上月底,2023第十五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落幕。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举办城市,青岛曾成功举办了奥帆赛。

亚运会帆船比赛现场 贺元凯 摄

后奥运时代,青岛全力打造“帆船之都”这一城市品牌,创新举办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引进举办青岛国际帆船赛、青岛国际OP帆船营暨帆船赛等一系列高端赛事。此外,青岛还持续开展“帆船运动进校园”帆船普及活动和“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普及活动,推动帆船运动大众化。

龙舟文化盛行的岭南地区,也是水上运动发展的先行区域。正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深圳,也把水上运动作为展示城市活力的新赛道,打造引领亚洲乃至世界水上运动的标杆性城市。

据统计,仅2023年,深圳就将举办50余项帆船帆板、赛艇、龙舟等水上运动赛事。目前,深圳已有知名俱乐部游艇会近30家,每年参与帆船培训的人数超过5万人次。

提出打造长三角水上运动名城的宁波,近年来也持续做好赛事文章,通过赛事牵引,激活水上运动的热度。根据中帆协的赛事计划,宁波今年举办的国际国内帆船运动赛事多达6场。

宁波东钱湖开始打造“帆船港湾” 资料图

近年来,宁波已陆续开展了全国青年帆船帆板锦标赛、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中国家庭帆船赛、第十四届全运会帆船赛、第六届中国大学生赛艇锦标赛、首届中国-中东欧国际帆船赛等赛事。

此外,中国皮划艇协会、中国赛艇协会总部基地和中国皮划艇、中国赛艇国家训练中心落户宁波。中国青少年帆船示范基地、中国内湖帆船产业实验基地两大“国字号”基地落户东钱湖,萨马兰奇全球航海运动基金落户宁波。这些都为宁波开展水上运动提供了品牌基础。

(三)

相比青岛、深圳的水上运动标杆城市,宁波有着主城区离海较远的天然劣势。但是宁波多点开花的水上运动格局,以及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可以很好弥补这一劣势。而亚运会的举办,无疑将给宁波建设国际滨海运动中心,带来不无估量的能量加持。

帆船项目是杭州亚运会唯一一个海上项目,共产生14枚金牌,共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29名运动员参赛。作为杭州亚运会唯一涉及海域建设的比赛场馆,象山亚帆中心一半在陆地,一半在海中,有着别具一格的临海景色。

一半陆地一半海洋的象山亚帆中心 资料图

象山亚帆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海上竞赛平台,竞赛平台面积达2万平方米。亚帆中心的下水坡道面积为80×100米,能同时容纳20条帆船上下水,并且上下水流畅,是全亚洲最大的下水坡道。

“象山亚帆中心比赛组织已经达到了奥运会的水平,场馆设置都是亚洲最好的。”亚运比赛期间,亚帆联主席Malav Rodhan Shroff对象山亚帆中心赞不绝口。

他认为,未来,这里可以举行更多的国际性比赛,让更多人了解这里。同时,高标准的水上运动设施,也可以与象山丰富的旅游资源融合,打造水上运动特色,带动更多人了解帆船、喜欢帆船运动。

亚帆中心拥有全亚洲最大的下水坡道 贺元凯 摄

一项运动的长期发展,群众基础是关键。由于参与门槛较高、条件限制较多,帆船为代表的水上运动曾一度被视为“贵族运动”,这无形中也限制了水上运动的大面积开展。

中帆协相关代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常年从事帆船运动的人口约6万人,2022年接受帆船培训的新增帆船人口约为2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比超过8成。

在杭州亚运会结束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好高标准硬件设施和赛事经验,持续释放亚运红利?这是建设国际滨海运动中心的宁波,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曾为中国帆船帆板队夺得历史上首枚奥运奖牌的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张小冬,这次也是亚帆中心运行团队常务副指挥长。她见证亚帆中心从选址、规划,到建设和最后的运营使用。

亚运帆船比赛现场 贺元凯 摄

在她看来,场馆硬件建设只是第一步,让帆船文化深入人心,才是重中之重。“就像我去过欧洲的比赛,他们硬件设施都比较老旧,但是码头上停满了船,他们有着深厚的帆船文化,因此参与的人群也很多。”

“这几年,我们在大力推广青少年培训和大众参与到帆船运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和普通家庭能够参与这项运动。”在张小冬看来,当前帆船运动急需破解“小众圈层”,让更多群体参与进来,而青少年群体不单只是带动俱乐部发展的重要力量,还可以通过他们让更多的家庭接触到帆船项目。

如何把亚帆中心作为推广帆船赛事的一个重要阵地?张小冬看来,亚帆中心位于中国海岸线中段,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标准高,极具发展潜力。

亚运中心船舶码头 贺元凯 摄

张小冬认为,宁波完全有条件成为长三角海洋运动中心,她建议引进帆船俱乐部和帆船培训中心,“吸引更多的省队和国家队到这里训练,最关键要打造赛事,常态化开展活动,让帆船得到更广普及,从小众走向大众。”

在建设国际滨海运动中心这条“赶海”之路上,宁波还需向海扬帆。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宁波象山,国庆不花钱往省内海滩跑 亲子自驾,赶海好去处
下一篇: 自带空调模式!快来“浙”8个避暑胜地享清凉一“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