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年的书单,才不辜负你二姨包的饺子

147小编 134 2025-02-23

今年的饺子书单很长,大约有一万多字,请各位读者做好心理准备。今年标准就两个字:什么叫奇书:1.里面有绝活,绝对不是两脚书柜学者似是而非的饶舌废话。做到这点,要不就是作者有特别强的直接经验,要不就是作者有特别强的抽象总结能力,就像姜文所说,好的电影就像美酒,必须经过发酵。好书也是,必须经过发酵,才能有度数。2.这些书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我最讨厌学者型的分析:什么原因有好多好多——一二三四五……事物只有一个核心原因,相对的也只有一个核心的解决办法,抓住核心就是抓住事物本质。如果不抓住事物本质阅读,就像是给死尸看病,怎么说都有道理。所以,本次荐书,有的书看起来像地摊儿书籍,有的书有看起来很冷门,但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原则来推荐的,不仅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还会奉献给大家一杯人生经验的美酒。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前两年,乐队夏天火了,有人以为东北也要文艺复兴了。其实现在浮上来的都是光鲜亮丽的场面。但谁知道20年前,沈阳的地下摇滚圈是个怎样的场景?那是一个传播不发达时代,地下摇滚是一个极小众的圈子,脆弱、边缘,所以不管他们的音乐如何,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先锋。那时候的乐队都已经鲜为人知了,这本书说出了他们的名字。有搅水男孩乐队、死药丸乐队、末日毒瘤乐队、脾气爆公社、红蔷薇乐队、小飞机乐队、优质大豆乐队、杂种乐队……这本书是一本地下文化资料册,绝就绝在它不仅仅收入了当事人的口述和回忆,还把他们一切活动的纸面材料全部摆了出来。包括粗糙的演出海报、粉丝寄给他们的明信片、写在那种老派格子纸上的交流信件、写在那种漏洞纸上的歌词、去矿山工人俱乐部演出的报备文件,甚至包括被公安逮捕的起诉证。所以读这本书,你仿佛打开了一个时光之门,一脚迈进了鲜活的地下世界,那是个无遮无掩的世界,好书的作用就是拉你回到现场。我是在日本看的这本书,震撼极大。这本书的原作者是江户川乱步,画师是丸尾末广。但凡懂行的人看到这两个名字碰在一起,就知道这是怎样一本书。当你打开这本书,你就会一脚踏进极端世界。本书讲的是一个参加日俄战争的军官,在战场上被炸掉了四肢,成了一个人棍。被送回老家后,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吃、拉,还有跟老婆性交,本书不愿其烦地展示了这些细节,有着极端病态的展现,和各种恐怖的意象,任何正常人看了本书都会有不适的生理反应。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是一本完美的反战作品,展现了英雄气概、皇国战争之外,真实的结果。战争不仅会使人的肢体残破,也能让精神异化。在极端的画面和剧情中,能给我们自己的人生上一个警钟。这种学习方式,你可以称之为不净观。本书作者叫栾保群,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作者。栾先生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中的神秘主义:鬼、神、巫术,还有这本谶语。什么叫谶语?就是民间口口相传的语言。中国仿佛是一个理性的、讲究历史脉络传承的大国,但是在暗线里,统治阶级一直推崇和惧怕这神秘主义。这是一个确实存在,但又很少有人把它们串联起来的历史暗线。这本书明明白白地把这条暗线梳理明白了。所以,无论明面上中国的意识形态是怎样的,骨子里都是信天命的。乍看这本书的封面,像小孩子的读物。但你看懂这本书,就看懂了中国历史的B面。你就会明白陈胜吴广为什么要篝火狐鸣;为什么袁术在根本不配的情况下要称帝,因为他要往谶语上靠:代汉者,当涂高;你会明白为什么元末时期,起义风起云涌,因为当时人们都相信一个神秘应召: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尤其最最重要的预言,就是推背图。此预言已经在中国传了一千年了,哪怕是今天,还有人偷偷在研究里面的第四十四象讲的是谁。不要小看预言和神秘主义,这可能是中国的暗线。这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口述史。作者邢肃芝,这个名字对于一般人来说非常陌生,但此人的经历非常传奇,他是民国时期进入藏区,学习密教的汉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藏传佛教最高学问拉然巴格西的汉人,也是第一位进入藏南圣山杂日山,且能够生还的汉人。世界离不开“因缘”二字,而邢肃芝的一辈子,是传奇中的传奇。他的一生横跨汉藏两地,在俗世和秘法中穿梭,尤其对于西藏三大寺的体制。喇嘛学经辨经的过程,西藏藏密和神灵巫术的介绍,法会时的降临跳神仪式,藏南原始部落的生活实录,他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几乎在别处看不到如此鲜活的记录。最难得的是,他对往事的记忆极其精准,因为他在回忆时,很多事情都已经相隔半个世纪,因为邢老是个大修行者,不仅在秘法修持上有很高的境界,对人世和社会的变迁都有很大的体悟。所以能仔细阅读本书,是读者的福分。哈尔滨档案是一本不太知名的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白俄家族近百年来,在哈尔滨的家族兴衰史,它不是宏观大人物的大历史,而是一部小家族的兴衰史。这种历史是带血带肉的,因为历史的每一次小波澜,作用到每一个个体的时候,都是带血带泪的,这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是更实际的。这个俄国家族随着远东的社会变化而颠沛流离,他们经历了大清洗;经历了二战;经历了共和国建立后,中苏关系的亲密和破裂,最后整个家族考虑直接去澳洲生活。我认为一个好的历史学家,不是对已经结束的宏观事件侃侃而谈,讲讲跟普通人不相关的历史。真正的历史学家,应该讲讲跟普通人相关的东西,讲讲应该如何趋利避害,才是真的行家。这本书就是个重要的参考案例,你可以把书中人物的经历换成自己,想想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本书作者美国人魏泽富,著名的蒙古史研究者。这不是一本记述成吉思汗的武力如何强盛的蒙古帝国征服史。而是从宗教和信仰的角度,讲述铁木真为什么能够成为成吉思汗。本书的资料和思路,可以颠覆很多人的观念。铁木真并不只是一个充满残忍好杀的野蛮首领,他的一切成就和思想,全都建立在他的信仰观之上,即长生天信仰。自古以来,草原民族的一贯传统便是,他们的首领既是战士,也是一个灵力强大的萨满,而后者,一直被人忽视。所以不管是在蒙古秘史中,还是在民间的草原传说中,成吉思汗都是长生天意志的执行者,所以他能够调动起整个草原的力量。他的组织能力,并不仅仅是靠着严刑峻法和杀戮得来的,而是对于草原各个勇士的精神召唤。他的目标是统一草原,是征服。在这之前,他会组织规模宏大的宗教仪式,而这一点很少有人知道其细节。比如在灭金之前,他动员全体部落的士兵和男女老少,聚集在圣山不儿罕合勒敦的周围,肃穆等待,不断祈祷,而他独自进入圣山进行秘密仪式祈祷,三天之后下山,宣称已经得到了长生天的祝福,此战必胜。这些具体的祈祷仪式和祈祷词,一直是蒙古民族的秘密,比如这些祝词:我们舞弄日光,乘着月光,升天,落到山上。以及,我们把敌人的名字搭在弓弦上,我们一起战死了。成吉思汗虽然从小没有受过所谓文明的教育,但是他一直是最出色的哲学家和修道者,在成为大汗之后,他会召集领地上所有的智者,包括:基督教的学者、道士、和尚、占星家、巫师、来自波斯的预言家、摩尼教徒,坐在他的帐篷里,一起讨论各个流派的哲学,以及对天地和神的看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丘处机。这本书详细展示了成吉思汗是如何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情况下,精准判断出他们中哪些是骗子,哪些是真正的智者,并很快从他们身上吸收他们的智慧,并依据这些智慧完善自己的制度,比如很少人知道,成吉思汗从摩尼教的哲学中,继承了很多思想。这是一本比较罕见的老书,是80年代,由吉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整理出版的口述历史资料。口述者:爱新觉罗·浩。这位是谁呢?为什么敢自称王妃呢?这位是溥仪弟弟——溥杰的妻子,她是一位日本贵族,原名嵯峨浩。她和溥杰的婚姻,原本是关东军安排的,为了控制伪满皇室。但没想到二人却在战乱和各种政治阴谋中诞生了爱情。亲历者写的历史,和学者看资料写出来的历史完全是两个东西。前者带着血和温度,后者只是把冷冰冰的纸面材料拼凑在一起。所以就像美食家吃饭注重食材新鲜度一样,看书也要看材料新鲜的,宛如亲临现场。通过她的第一视角,你能看到:溥仪是个仇恨日本人的傀儡、皇后疯魔。日本战败后,嵯峨浩带着女儿在东北大地上流浪逃亡。另外,对中日皇室贵族,书中都有详细的描写。所谓的历史大人物,是被命运推到那个位置的,他们也是人,有时候天真得可怕,根本担不起命运赐给他们的重任。这是一本值得你戴手套翻看的书,respect。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才子,这本书是他的短篇小说集,写的内容都相当市井,描绘的是那个年代小老百姓所过的日子,只不过题材大多与男女之事有关。如果你觉得咱们的祖先在性这个问题上非常保守,那么这本书会突破你的想象。因为这里面讲的都是什么男同性恋为爱人自宫变性,恶臭国男连续换妻的故事,语言很幽默,故事都很黄很猎奇,让人读完后不由得感叹,还是古代人会玩。这是一本在豆瓣上,几乎没人能看懂的科幻小说,连翻译者都说这本书让他极其痛苦。小说极度晦涩,涉及数学递归,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非常硬核,所描绘的场景大都很难想象,像什么“飞机加速,向未来移动3个单位”“一个身体中的每一个粒子,都是一个维度的高位存在体”等等。如果你连想象四维空间都比较困难,那阅读这本书估计能让你的头脑爆炸。这是一本生物朋克题材的冷门短篇小说,在豆瓣上只有300多人看过。你可以将生物朋克理解成一个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赛博朋克世界,只不过比起赛博朋克,生物朋克要更加扭曲与黑暗。比如这里面有一篇短篇,说在那个时代,人类把一对双胞胎姐妹改造成了一套乐器。他们把姐妹的身体培养得十分纤细和脆弱,把他们的一些骨头掏空,然后钻孔,让她们可以互相用彼此的身体吹奏乐器。另外,在这个生物朋克的世界里,大企业垄断了世界的种子供应,世界因能源等问题而开始去全球化,各种瘟疫开始在全球横行。从这个角度来看,《六号泵》也算是对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寓言。倪匡说这书是“金庸之后最好的武侠小说”,当然这话要分两头看。这本书虽被归入武侠范畴,但武林的刀光剑影倒是没多少,反而是疯狂地给你掉书袋,骑在你眼睛上炫技,给你讲作者了解的各种玄学、古学和江湖上的故事与传闻,像什么蓝衣社的出现、淞沪抗战背后的秘密、桐油借款的真相、黄金运台的过程等等。这里贴一段该书的原文,你可以自己感受一下:「在这么一大屋子陌生人中间,教一个老疯子无缘无故地缠上,你就算有理,又能说给谁听呢?我正暗自着急,老家伙忽地又开了口:这一部《奇门遁甲术概要》之前呢,你读的是《七海惊雷》。再之前,你读的是《民初以来秘密社会总谱》。再之前,是《上海小刀会沿革及洪门旁行秘本之硏究》。再之前,是《天地会之医术、医学与医道》。再之前,是《神医妙画方凤梧》。再之前,是《食德与画品》。我说得对是个对?」总之,这本书不一定好看,但读起来绝对过瘾。这本科幻小说,就是日系小说版的《西部世界》。它讲的就是在一个虚拟世界,有一群负责接待人类的AI被人类肆意玩弄,然后有一天,人类突然消失了,AI就继续傻傻地运作了好久好久,直至某个事件发生。不同于《西部世界》那种一上来就用裸体和虐杀来向你展示人性之恶,《废园天使》的故事在一开始非常温暖,而伴随着故事的发展,你会开始逐渐感受到人性之恶,比如某个角色实际已经被虐杀了无数次,某个角色其实就是性玩具而不自知。而至于这本书对于AI和意识觉醒的探讨有多深,它的结局又是否像HBO版《西部世界》那样烂,这就要靠你自己来阅读和感受了。提到李普曼,人们可能对他在传播学领域的另一本著作《公众舆论》更为熟悉。但是他在《幻影公众》这本书里表露的观点更为直白:公众的主要爱好是吃瓜,公众舆论的主要作用是气氛组。如果你觉得现在的微博是个大粪坑,那看完这本书,你就知道是谁在向里面丢大便。王鼎钧先生在大陆不算出名,但他的作品绝对是汉语中的精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文笔好,好得让人没话说。他颠沛流离的一生差不多是20世纪动荡中国的缩影,他的文字极具温度,充满了人文关怀,以极强的记忆力回溯他人生各时期的种种细节。他在台湾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他的这套书也记录了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本书作者是历史学者黄道炫。这本书资料挖掘得非常扎实,但绝对不是那种八股文式的党史。书中所研究的第五次反围剿前的故事,让中国共产党早年的创业史生动立体了不少。学术作品写得可读性这么高的属实不多见。而且像什么“罗主席穿得很好,专偷别人老婆”这样的金句频出,不知道怎么能让出版的?!这本书,特别特别奇。我觉得这是一本每个中国人家里都应该有的书。这本书也巨厚,有800页,书里的内容全部都是编者从废品收购站买回来的没名字的普通人的老照片。这本书就是完整的时间胶囊,把属于你们父辈,或者爷爷辈的时光都封在了里面,照片里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死了,但是你能感受到一代代中国人当年是如何生活的,看着他们活着的时候鲜活的样子,或者能体会到的一瞬间的快乐。人是视觉动物,对于有些事物,图像的冲击力要远远强于文字,尤其是当时间的距离被拉长。老照片能一下子把你拉回到过去,算是一种成本低廉的时空旅行。所以这本书是我今年看过的最震撼,最难忘的一本书,也是字数最少的书。没多少文字介绍,完全是视觉享受。大家可以买来翻一翻,说不定能找到你们家的照片。这是1994名人日记书系中的一本。已经绝版了,孔网上卖几千块,作者的名字不方便说。这本书绝对不同于一般烂大街的名人回忆录,在这本看似细碎的记录中,你能看到一个新闻联播与人民日报之外的鲜活的人,他人生重大转折之前整整一年的生活,以及一部九十年代的生活画卷。这个看《异形》,追《过把瘾》,玩《大富翁》的中年学者有着自己对人生与中国社会的深度观察与思考,而且有趣的故事也不少。不要被书名吓倒。虽然这是一本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学术田野调查书籍,但是它绝对不是那种不说人话的“学术作品”,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小说来看。这就是一本“中国农村现形记”。作者花了近两年时间待在一个中部乡镇,从田间地头的农民到各个基层政府机关的官员,他都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观察,而且这些人对他这个局外人毫不设防。每年都有小青年想逃离城市的压力,去中国的乡村创业,但最后都碰了一鼻子灰。如果他们看了这本书,估计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至少他们可以学到一个技巧:在农村开展工作,是要从喝酒和吃饭开始的。原本是一本类似《格调》,讽刺中产阶级生活的书,但是书中对于藤校预科生“学院风”式着装的介绍,反而让它成为一本时尚生活手册。这本诞生于1980年的书中有不少关于穿搭的经验,其实隐含着一种对刚进入社会的小青年的教诲,而且放在今天依然毫不过时。照着里面好好捯饬捯饬,甭管啥“阶级”,穿着整洁得体的小姑娘、小伙子总会让人多看两眼。“Remember this Preppy watchword: work hard, play hard, but if you can only do one, play hard.”这本书很硬核,作者运用了大量二战期间各国军队的一手步兵教材。看几部战争电影,打了几局军事题材游戏,最多再读上几本战史,往往是很多军事爱好者的上限了。但这里面不少人偏偏觉得自己已经是战神附体,没事儿就可以评论下历史上著名将帅的指挥水平。典型的言论包括但不限于:林彪教杨成武当师长的文章写得像当连长、徐向前的指挥太保守死板等等。殊不知,自己的水平可能当个班长管七个兵都费劲。看了这本书,你能最直观地感受到真实步兵指挥的特点:精密而枯燥。“兵王”只存在与小说之中,现实中,士兵不过是兵棋中的一个符号,军官命令里的一个数字。豆瓣评分7.4,分数不算高,但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所有投资类书籍中比较坦诚的一本。张磊,高瓴创始人,坚定的做多中国信徒。张磊不会跟你说一些云里雾里的技术分析,只会坐下来跟你说说真正的投资之道,即刻苦钻研,保持谦虚。推荐这本书的根本理由就是这本书让我赚钱了,跟随张磊购买了隆基股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暂时)。李录是喜马拉雅资本董事长,传奇人物,懂的人都懂,号称巴菲特的徒弟,一个给能给查理·芒格荐股的人,股市上一呼百应。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投资Timberland的案例,在市场无人问津时买进,而理由是未来赛道十分独特。投资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人脉与认知边界。即使对那些不从事投资的人,李录的经验也十分有用。这本书的作者这个专门参与各种金融峰会的德国美女,法律金融双料专家。这本书讲得很直白,这些业界大佬们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你要像一个情报员一样了解这些大佬的喜好,才更有可能接近他们,这可能比一切数据分析更有效。你只知道张磊投资了很多人,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人好多都争取到了一次和他滑雪的机会。而且赚钱只是进入圈子的基本条件,把钱发出去才是积累高级社会资本的有效条件。有志于搞金融或有野心创业的人,都应该好好品读一下这本书。这是一本传统意义上讲外星人阴谋论的书,看起来特别地摊文学,但是让我翻得已经散架了,因为这本书里的想象力,实在过于牛逼。此书的介绍是一个记者收到了一连串匿名的邮件,发件人声称自己是罗斯维尔外星人事件的知情人,也是美国宇航局派遣宇航员去外星球的知情人。这本书记录了1947年两艘外星飞船坠毁于罗斯维尔。人类和其中一个存活的外星人进行了沟通,在外星人死前联络到了外星人的母星。1965年,12名美军士兵被外星人接走前往其母星,这个行动被称为“水星骑士计划”。是不是听着特别离谱?但这本书奇就奇在,书中的逻辑和情节都经得起推敲,即使这是本科幻小说,那也是十分上乘的科幻小说。这是美国几个“老钱”家族的野蛮时代发家史。洛克菲勒这些现在美国的old money、人上人,他们的创始人在当年都被定义为强盗资本家,都是一批极其野蛮粗暴、高效率的人,但也是这批人打造出了一个纽约,他们和今天的川普非常相似。这本书也打破了一种思想上的刻板印象:绅士、优雅的人更能成功,但事实上更加粗暴、不择手段的人,在客观上更能成功。所以,看完这本书,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富人,具有野心和不择手段地达到条件,是必备要素。这本书是绝对的奇书。它把和鬼有关的一切文化名词编成了辞典,方便好鬼之人翻看。包括鬼的名字、鬼的习俗、鬼的祭祀仪式还有大量鬼故事。从古代到现代,全国各地的鬼都逃不出这本书,比阎王爷的生死簿还狠。这本书编纂的时间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是一个开放的年代,说啥都行,在那个年代,中国鬼文化产生了第一次复兴,也是最后一次,所以这本书非常珍贵。唯一的缺点是,这本书看多了之后,我有点不认识“鬼”这个字了。前两年,HBO的电视剧《切尔诺贝利》成功让大众摆脱搜索引擎的词条释义,从鲜活个体身上重新了解了这场灾难。更为细致,也更为残酷。在影片中,无论是消防员瓦西里妻子塞钱看丈夫,还是新兵屠杀辐射区内的宠物,抑或士兵借伏特加抗辐的这类历史细节,其实早被一个作家忠实地记录了下来。这个作家,就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国人开始知道她,应该还是在2015年底。那时,她刚刚获得诺贝尔奖。颁奖词对她进行了如此评价:“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切尔诺贝利亲历者的纪实报道,只是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的一小部分。事实上,她还在《二手时间》里忠实记录了在1991年到2012年俄罗斯社会转型这段期间,从清洁工到大学教授再到将军们理想的幻灭与迷惘。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里,她透过参加二战的女兵经历,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上过前线的女英雄因为性别歧视而被侮辱、被唾弃的荒诞。还有一本,就是我今年刚读的《锌皮娃娃兵》。在这本描写阿富汗战争的书里,没有任何比喻,也没有任何解释,只有对这场战争回忆的准确描述:“我们在阿富汗的兄弟情谊是不存在的,打仗时我们能够抱成团,是因为恐惧。”“我们当中有人以前是猎手,他吹嘘自己参军前怎样打死兔子,怎样打死野猪,就是这人,总是呕吐。杀动物是一回事,杀人是另一回事。 ” “人死的时候,完全不像电影里表现得那样——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双手一扬,倒下去了。实际情况是,子弹击中头部,脑浆四溅,中枪的人带着脑浆奔跑,能跑上半公里,一边跑一边抓脑浆,这是想象不出来的,他会一直跑到断气为止。与其看到他那种样子,听他抽泣,哀求速死,想早些摆脱痛苦,真不如让他开枪打死自己轻松些。”“战斗结束后,我们把自己人一块一块地收拢到一起,从装甲板上往下刮。没法认出是谁的大腿,谁的头骨……死者身上不允许挂身份牌,怕万一落到敌人手里,那上边有姓名,也有地址……如今正像歌里唱的:“我们的住址没有楼号,也没有街名,我们的住址是苏维埃联盟……”“在空降兵的墓地,将军在进行伟大的演说,乐队在弹唱庄严的乐曲,只有一个小女孩的声音超脱出现象:爸爸,你答应我要回来的。”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它的内容更像是一本启示录。作者姜淑梅原本是一个文盲农民,在身为作家的女儿帮助下学会了写字,出了这本书。本书讲述了近百年来作者亲身与听闻的民国时期、抗战时期、1949年后的“乱穷时代”。这本书乍一看以为是一本忆苦思甜的鸡汤文,其实是一本毫无滤镜的,农民亲历乱世的回忆。书中人害人,人杀人,甚至是人吃人的故事在不断上演:比如农村内部对于“不守妇道”者的私刑致死;女儿联合丈夫对自己亲生父亲谋财害命;战乱饥荒时期,家里的精壮男人出门“打猎”带回来还有胡子的人肉等等。对比之下,像是新婚农妇因为踩死夫家两只鸭子而自杀这样的故事,都算是“善终”了。很多剧情乍一听很cult,但是放在作者真挚的文笔,以及那个动荡的大环境下,最残忍,最野蛮的行为,往往就是最有可能保全性命的选择。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韩国工人以及工会对抗资本家剥削的故事。当今拿着个键盘,张口闭口骂资本家的“赛博进步青年”们,都该好好看看这套书。向剥削者投降很容易,在网络世界宣泄愤怒也很容易,但是勇敢地昂起头颅,依靠勇气、毅力和法律向所有的不公进行抗争,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些英雄,就是刺向不公的“锥子”们。其实中国的恐怖小说有非常牛逼的东西,没必要老看美国和日本的。这本中国恐怖小说融入了非常多乡土的诡异情节,非常中式伦理,尺度极大。看完之后绝对让你凉滋滋。专门制作电影海报的牛逼公司出品。不要小看电影海报,一个牛逼的电影海报才能把一个电影的本质表现出来,更能让一部垃圾片子显得不那么垃圾。电影海报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高峰。你如果是电影爱好者或者是设计师的话,一定要看看这本书,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经典。以下是部分作品展示——《大逃杀》《战舰波将金号》这本书真是厉害了。它汇集了大师陈鹤皋的各种杀人技巧,而且陈大师为每种格斗技巧都配上了手绘插图。这些插图非常有香港漫画家黄玉郎早期的风格。包括教你如何用一根棒子当杀人利器,如何用电闸、铁棒、绝缘线做一个毒龙钻;还有如何用唾液进行攻击;如何在敌人尿尿时用大铁钩子钩他的下体;如何在钢管里加胡椒粉,一击必杀。熟读此书,你就是街头搏击的地下皇帝,但也会登上《法制日报》的头版头条。这本书还奇在,这是内部资料,这种我们费了千辛万苦搞来的九阴真经,你们想必是没有渠道获得这种秘密的。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是我们对你们的保护。想一睹陈大师手绘风采的,可以看看我们拍的视频。这是司法部出的奇书,里面都是超硬核艺术作品。某位伟人曾经说过,监狱是改造人类的最好学校。监狱这个地方,不可不来,不可再来。看了这本书你会发现监狱不仅能改造人的灵魂,还能熏陶一小撮人的艺术情操。其实监狱藏龙卧虎,很多犯人的艺术作品,让人啧啧称奇。视频里也能看到部分展示的作品。这是民国时期的一本奇书,“湘西王”陈渠珍自述他青年时代在青藏高原一场大冒险。这本书有三奇:第一奇是奇景,通过陈渠珍的讲述,你能看到那个一百年前,还没被游客占领的雪域高原,那种原始、蛮荒不是现在的驴友们能体会到的。第二奇就是奇遇。陈渠珍带兵驻扎西藏的时候还是宣统年间,紧接着就爆发辛亥革命,等他撤回内地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了。这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各种绝境求生,比贝爷还狠。尤其在那种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善和恶都被无限放大,书里面有很多手足相残,甚至吃自己死去弟兄的尸体事儿,读起来也是让人唏嘘不已。第三奇就是奇情。陈渠珍在西藏遇到了一个叫西原的藏族女人,她本来只是西藏地方政权送给他的“玩物”,但是这个女人对陈渠珍一往情深,陪着他从西藏跑回内地,一路上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给陈渠珍留一口牛肉干。陈渠珍是个军人,但是枪法又不好,还是西原帮他在高原的无人区上打猎,才没饿死。结果西原一撤到成都,就得了天花,很快就去世了。西原确实是陈渠珍的一生挚爱,最后写到她去世时说:“肝肠寸断,余书亦从此辍笔。”书虽然是用文言写的,但是读起来极其流畅、舒服,中央美院的老师还给这本书画了不少铅笔速写。顺便说一句,文学大师沈从文曾经就是陈渠珍身边的一个书记官。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学者马克第。这本书表面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二战前的日本。但是书里描写的内容太猎奇了:骇人听闻,前所未闻。这本书里大量描述了,日本大正年间和昭和前期的地下杂志,全是重口味性虐、SM。还包括各种乱伦和吃人的情节,够猎奇、变态,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和那会儿的杂志一比,现在的猎奇漫画、恶臭JM帝国,都是弟弟。所以这本书,也是从下水道的角度,解构了日本近代社会的精神底色。无论你要看日本国民性的变迁,还是单纯猎奇,这本书都值得一看。这是一本海外学者写的道教研究书籍,作者是一名法国女汉学家,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大教授。自从荣格和克劳利等著名神秘学者不约而同地对道教感兴趣后,道家修炼研究,成为西方汉学的显学。但此书绝不同于材料拼揍后得出一个后现代分析的学究型书籍,作者对道教修炼的研究绝对令你震惊。这本书关注一个问题,道教修炼如何打开人体脉络的,用武侠的话讲就是:如何打开大小周天。这本书很厚,将近700多页,洋洋洒洒,写的就是中国近现代的江湖乱世。像什么旧社会的艺人江湖,晚清民国的传媒行业,私盐鸦片生意的发展壮大,大流氓黄金荣、杜月笙的发家史等等。这本书的作者秋原,不是个历史学老学究,而是一个硅谷科技公司的程序员。作者写得非常细,看似非常啰唆,但他的写作技巧能让人完全沉浸进去,不觉得浪费时间。而有意思的是,你读完整本书,发现这书几乎没用任何引用资料。但其实秋原写这本书的时候,不但考证了许多特别冷僻的文献,还融入了许多他实地调查和走访所获得的资料,只不过大概是为了阅读流畅,他省去那些烦琐的引用注释,转而以一种说书人的口吻,向你娓娓道来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所以说,如果你喜欢近代中国的市井文化,那么读这本书绝对是一种享受。俄罗斯学者潘佐夫写的《毛泽东传》。最近主席热很盛,搜索引擎里《毛选》的热度一直在飙升,在某宝上卖得比畅销书还好。我们给大家推荐的这本《毛泽东传》应该是大陆出版的最好看的《毛泽东传》。作者潘佐夫是一个生于苏联时代的中国通。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作者直接运用了大量前苏联的解密档案,能从第三方的视角看主席的一生以及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历程。这本书从他的出生一直讲到1976年,对主席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进行了最现实的描写,现实的历史描述是比较残酷的,但里面的逻辑是真实合理的。不同的人看完都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设计/视觉 小李老师

上一篇: 高校女教师因“衣品”走红,每天穿搭都不一样,广受学生们好评
下一篇: “后浪”的消费特征观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