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老丨他们还有想要做的事,想去爱的人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我们迎来重阳佳节
古人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
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因“九九”与“久久”同音
九又是最大的个位数
所以被赋予
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重阳节也被人称为
“老人节”“敬老节”
被生活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
我们总会这样自我安慰:
“等退休了就好了。”
以为长到老人的年纪
就能找回闲暇和自由
但讲真
鲜有人喜欢变老
没几个人(包括自己)
会真心喜欢“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以及那种“不被需要感”
我们总是在教一个小孩如何成长
教一个年轻人如何进入社会
但没人教过一个老人该如何度过晚年
当人生的“下半场”来临
你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晚年生活?
很多时候
“被需要”“被重视”才是他们的心声
他们还有想要做的事
想去爱的人
……
走进昆明老年大学古筝教室,悠扬的琴声在屋内回荡,老年学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弹奏,古朴典雅的音律令人沉醉。在声乐教室里,也是一片欢快的景象,老年学员跟着老师弹奏的钢琴曲,放声歌唱,动听的歌声冲出窗外、飘向远方。
丁大爷今年73岁了,退休之后便来到昆明老年大学,学过英语、声乐、葫芦丝,而最让他感到快乐的,还是放声高歌。
丁为锋(73岁):“学唱歌给我带来了健康,带来了快乐,我每天能在这里高歌一曲,我就感到浑身舒畅,心情愉快,这个对我的健康非常有益。我就想着有更多的老年朋友参加到音乐中,参加到唱歌当中,愉快地度过晚年。”
在书法教室,老年学员们个个聚精会神,认真听老师讲解运笔行墨的方法,而与往常不同的是,书法老师专门提笔给学员们送墨宝、送祝福。
昆明老年大学 书法班老师 叶晓武:“我先写个‘福’字,重阳节到了,祝大家福寿延年,‘寿’字我们写一个行楷。我们老年人一个是健康,一个是安宁,祝老年朋友,福寿康宁,健康幸福。”
昆明老年大学开办了文学、外语、书画、合唱、舞蹈、乐器等多类型的课程,在老年大学里,每一名老年学员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昆明老年大学 工作人员 石美:“昆明老年大学现已建成36年,在校学生有1万多人次,我们提供这个平台主要让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
一生勤奋要强的老一辈
当他们离开工作岗位
社会身份发生转变时
不少人选择重新寻找自己
成为银发弄潮儿
过一个有意思的老年生活
百万粉丝“时尚奶奶”
“青春”无关白发、无关皱纹
“时尚奶奶美出云南”是一个有着百万粉丝和过千万点赞量的抖音账号,三位穿着时尚的奶奶,穿梭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和云南的山山水水间,用她们年轻的心态、青春的活力,诠释着别样的退休生活。
“高贵典雅,端庄大气”“不被年龄定义的奶奶们”“我老了也要加入她们”……这样的话语不断出现在奶奶们的视频评论区。“时尚奶奶美出云南”的出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青春”无关白发、无关皱纹。除了风景和穿搭,她们的短视频里还经常有一些“快问快答”的话题互动,回答一些当下年轻人困惑的问题,并和年轻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感悟。
嵩明小街镇阿古龙村小脚老奶舞龙队
每一个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老奶舞大龙,嘻嘻哈哈笑……”这支平均年龄80岁的舞龙队,在嵩明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身着蓝色花边布衣,脚踏粉色尖头绣花鞋,舞动起一条大金龙,她们虽然都上了年纪,但个个精神抖擞,穿着绣花小鞋的脚疾步如飞,精气神一点也不输年轻人。
热爱摄影的农民三兄弟
农民摄影的优势,就是“农民”本身。
摄影,犹如一道璀璨的光芒,照亮了老人们的生活。来自嵩明县杨桥街道的李克忠、李克文、李克武和有摄影爱好的老年人,一起深入农村、关注农业、讴歌农民,在奔波取景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也深刻感受到中国农村的发展变迁。
(图源:悦读嵩明)
这样“老”有意思的生活
是谁羡慕了我不说
不服老,就这young!
希望每个老人
每个普通人
都能在生活里
找回并实现自己的价值感
今天上午,由云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主办、云南省民政厅承办的2024年云南省“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屏街中心广场举行。
全省“敬老月”活动启动后,将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关爱帮扶、普及健康知识、文化体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活动,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昆明发布、昆报头条、悦读嵩明
编辑:黄潇云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