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老年干瘦有皱纹仍优雅,穿长裙戴珍珠,真的美了一辈子
182 2025-02-22
作者:扎西金安/文 汤雅洪/摄
旗袍之美,美在自她诞生以后,用了极短的时间,就成为了华夏第一时装。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款时装,能像旗袍那样,用简洁明快的风格,来充分展示女性的魅力之美,并且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
旗袍之美,美在她既传承了古典,又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旗袍可在街头巷尾吸引市井民众的目光;也可以在国际舞台、大雅之堂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就连极具代表性的汉服也无此先例,还有盛唐的龙凤霓裳也不见如此辉煌。
旗袍之美,美在百年前的女性,向封建社会发起挑战的宣言。就在民国初年男子剪下长辫子,女子放弃了缠小脚的同时,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首先将男士的长袍加身。虽然是长袍大袖,毫不讲究,穿在女子的身上空空荡荡,仍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释放。女子爱美的天性,很快就把服装装点的像花朵一样。绽放出坚强、勇敢、仁慈、善良的性格,她们还会把魔法之力,发挥到长袍的改良之上。
旗袍之美,还美在以清朝八旗女子所穿的长袍为雏形,演变而来。旗人穿的长袍,外部呈长方形圆领口,下摆宽大,长袍可垂至脚踝掩足。因旗人长袍以直线为主进行剪裁,几乎不用曲线,方方正正,宽宽大大。因是用整块布料裁剪,使得服装的线条比较流畅,彰显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皇亲国戚的高贵,还有一丝长白山下林海雪原的虎威。
旗人的长袍,男女的式样大同小异。男女之间的区别,在于当时旗人女子穿的花盆底鞋,这种鞋的高度,不亚于现在的高跟鞋。由于女子的身材相对窄小,当穿上高底鞋,使其腰身大大的提高。还有八旗女子,头上经常佩戴高大的如意头饰,女子瞬间变得体态修长,裙摆更显的飘逸。但是,这种袍身没有女性曲线美的展示,同样给爱美的女性带来了长久的困惑。早期的旗袍就是简单的长袍,用张爱玲的一句话来形容:“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爱美的女性,追求美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过。就在旗袍刚刚展示超强魅力的同时,灵动的女性,成功吸纳了西方的裁剪技术。旗袍从起初的平面设计,一下子跃升为随形附体的,具有了立体美感的曲线设计。再加上高跟鞋的加盟,使其腰身更加挺拔,旗袍成为中西合璧的新产物,是博采众长的集大成者,是女性的集体智慧,旗袍成为一个又一个时代勇立潮头的顶级时装。
改良后的旗袍,凸显了女性身体的特点。旗袍的标志形象是,一字布扣、大襟服饰的复古之美,贴颈立领锁骨清晰,杨柳细腰溜肩美背,玉肢轻摆美臀尽显,旗袍裙摆的侧开衩,还可展示出女性秀美的长腿。更神奇的是妇女解放天乳的青春萌动,加上挺拔的高攒发髻,还有脚踝的傲骨凸显,尽显了女子的塑形之美。桃花眼,樱桃嘴,高鼻梁,性感红唇,招风耳坠,从头到脚全是美的展示。
随着女性身姿的摇摆,白皙笔直的玉腿时隐时现,像是一道道美光,闪刺着人们的双眼,人们越想看越看不清,那种美腿奇妙的闪现,让旗袍女有了更大的诱惑感。通常,人们只习惯看美颜,现在还要看摆动的腰花和闪动的美腿、让人目不暇接。一下子,在旗袍女子的身上,闪现出那么多神秘之光,让人如痴如醉。反转过来,高傲的旗袍,又像是“水晶鞋”高高在上,甚至把自己装入心神的花瓶,这是女性追求美,展示美的终极目标。让爱美的女性,用旗袍来约束自己的形体,旗袍转眼又成为女子塑形的时髦利器。
旗袍之美,是波澜壮阔之美,她的领地可以跨越多个纬度和时区,旗袍可以展示出女性婀娜多姿的极限之美。在材料上,既通大众,也可极尽奢华;在样式上,又有千变万化之谜,千人千面,千姿百态;在色彩上,可展示大千世界的美,鲜花朵朵,色彩斑斓,耐人寻味。旗袍还能表现出极具繁华的复杂多变、气象万千的风采。
旗袍之美,美在与西方摩登女的袒胸露背,形成强烈的对比,就连美女的项颈也深埋于内。旗袍彰显的魅力,恰似贴身锁形带来的神奇魅力,东方女性的知性内敛,高贵典雅,展露无余。旗袍展现出青春前卫的时尚,她有着一种神奇自带光芒的魅力,堪称国粹。她是一种会说话的肢体语言,会让人们无意中受其感染笼络,而不自觉;会让人们的目光随着轻荡的腰花律动,而不自觉;会让人们深陷性感之美的纠结,难以自拔,而不自觉。
旗袍之美,是天意授予妇女心智和目标,使得她们对美的追求无所畏惧,达到了对无限美的极限强烈渴望,那种高潮迭起,奋力去逐浪精神财富的巅峰,又有直击人们心灵的视觉冲击力。这似乎是天下最神奇的美酒,看上几眼,就会让人带有审美的醉意,产生朦朦胧胧,飘飘欲仙的感觉。
旗袍之美,美就美在,其有根有魂。她根植于秦汉文明之根,她来自唐宋年间的诗情画意,以及明清时代的古典之风。只有华夏大地的女人,才能通过旗袍,表现出特有的柔美婉约,气质的优雅。他们能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散发着专属中国女性的味道,表现出外秀慧中的风采。
旗袍的出现虽然只有百年的历史,但是穿旗袍的人,却有着千年文明传承的基因,那种民族自信之魂,是渗透到血液乃至骨髓里边的。只要旗袍一上身,就会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张力,这种张力,仅用骨感美来表达是不全面的。她必须要有流畅性、圆润性、扩展性、无限性,最终产生一种娇艳无比的磁性。
旗袍之美,是爱穿旗袍的女性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出声响、仅用舒缓的步态和节奏,慢慢吐出芬芳的美。或许是用极致之美,播撒着审美最高境界的一束束光亮,不断地修整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从自然的清欢之味儿,荷尔蒙之味儿,妩媚多姿之味儿,就像电信号一样,向人们传递着精灵之气,文化之气,奇幻唯美之气,还有浩然志气。一种作品,只要有了可以溯源的根和魂,只有是民族的,才能真正成为是世界的,旗袍成了女性之美代言的顶级载体。
旗袍之美,美在恰似轻歌曼舞。以旗袍的方式,表现女子传统礼仪的风雅之美,就连旗袍女打招呼时,都会以优美的姿态,双手倒扣置于身前,屈膝点头;就算在地上拾个物品,这样简单的动作,旗袍女都会挺直身体,顺手捋着袍身,双腿似并,又让脚前后分开,如同戏码一样,侧身一蹲一起;在日常生活中的斟茶,也是大有讲究的,女子一手端茶,一手扶着端茶的手腕,小手指上翘,稳健中带着一种美感,会让人感到有宾至如归的惬意。这些,甚至更多的动作,全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旗袍就是展示传统文化的最佳平台。
旗袍之美,就像芳草连着泥土,有汉唐气质之美,无论是天之涯,海之角,旗袍是女性为自己的生命赠送的礼物。一个伟大的作品,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为了追求美,有人用生命捍卫尊严;有人倾家荡产也要为旗袍呐喊;有人在国际舞台为中国女性代言;中华大地上的炎黄子孙,一代代、一批批爱美的女性,都在用实际行动高举旗帜,直刺云天!
全球变暖冰川先知,地势高低河流开道。爱美的女性,要展示其心高气傲,唯有心爱的旗袍。旗袍之美,就像天地之间的一道彩虹,中国红红的如此强大,金色明黄彰显皇家地位,满眼绿色任凤鸟翻飞,碧海蓝天白云飘飘,黑龙腾飞彰显真善美,七彩云霞的紫色更显其华贵。
尤其为《花样年华》设计的香港作品,水蓝底蔷薇花卉旗袍,就像是一尊“曼玉”花瓶,有无数个摩登女为之发狂,为之魂牵梦绕。就这样,女性们让一件件旗袍,形成一道道风景。女性爱美的心理,是上天创造出的最有情趣的精品。旗袍之美,是女性之美和艺术之美的完美结合体,旗袍是人类对万物之美的带有传统文明特征的最佳诠释。
旗袍之美,是爱美女性在小宇宙爆发的超能量成果,创造了冲击世界的奇幻唯美之光,她既像彩虹又像极光,她是代替世界千百种语言的交响乐章。旗袍之美,让爱美之人,追求的荡气回肠,不管风吹浪打,华夏女儿,一定会让旗袍之美永放光芒!
作者扎西金安简介
扎西金安,男,1956年5月出生,大学文化,机械设计和电子学双专业,高级工程师,曾在青海特种机床研究所从事数控机床设计工作,曾有二十余年潜心学习藏传佛教的经历。
在南京工作期间,长期任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在南京宏观城市规划方面,显示出特有的宏观视野。其主要业绩有:南京西客站保留以及江苏大剧院从太阳宫移址到河西等。并且长期从事文学创作,著有《城与山水》与《南京未来城》等具有影响力的书籍。
摄影师汤雅洪艺术简介
汤雅洪,笔名:洪七功,1956年出生,江苏资深媒体人,“少儿写作36计”发明人,江苏省摄影学会会员。原任江苏工人报《文化周刊》编辑、江苏广播电视报《创星少年》特刊主编、南京电视台评播员。现任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书画艺术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大众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诗词协会春华诗社理事。
从事文化新闻采编30多年,作品55次荣获省级好新闻奖,其中11次荣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参与编发红学泰斗周汝昌一篇呼吁信,促成江宁织造博物馆建成,在江苏新闻界创出一项“與论在先,立项在后”的范例。独家撰写张家港凤凰镇历史文化系列报道,促成该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应中央电视台邀请,现场报道“新中国22大影星命名50周年盛典”,采写与设计的特刊,被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与中国电影博物馆珍藏。
担任主撰稿与主编的图书《报缘情深》,在全国集报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参与撰稿的文创图书《金陵印迹》,荣获国际大奖“班尼奖”。
发布编辑/正能量李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