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题库答案

147小编 142 2025-02-21

2018联考《行测题库》参考答案

1.【解析】D。培根是经验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叔本华是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开创者,其思想并非源自培根,因此D项错误。

2.【解析】DA项没有体现规律的客观性;B项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不符合题意;C项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也表明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因此D项符合题意。

3.【解析】C“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邓小平的思想观点,其他三个选项的内容都是毛泽东提出的。

4.【解析】A。A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符合题意。B、C、D三项的作者分别是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三人均是唐代的诗人。

5.【解析】A。B、D两项都是荀子的观点,属于儒家思想,因此排除C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草扎的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与“天行有常”一样,都反映的是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朴素的自然观。A项“不以人助天的意思是人不应该去干涉自然的事,反映的是道家的因循自然、崇尚无为的思想,是一种人生观,符合题意。

6【解析】D。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海,西藏自治区与印度等国接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哈萨克斯坦等国接壤,只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既不临海又不与邻国接壤。

7.【解析】B。在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推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可知B项说法错误。

8【解析】D。《侵权责任法》第23条规定,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由此可知,张某的医疗费用应当由小偷承担,如果该小偷逃逸,李某应当给予张某适当的补偿,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因此D项说法正确。

9.【解析】C。《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由此可见,二者不可并用,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主张。本题可作以下分析:

1)若选择定金罚则,则乙应双倍返还定金,即10万元

2)若选择违约金,则为约定的违约金8万元,同时由于是乙违约,所以必须返还定金5万元给甲,这样甲共获得13万元,大于定金罚则的10万元,能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也能得到法院的支持,所以C项正确。

3)禁止“并用式”选择,即甲不能要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另加定金罚则的10万元,总共18万元。所以D项错误。

本题的难点在于(2),选择了违约金责任后,原定金收受方还要将定金原价返还,“8万5万”之意不是违约金与定金罚则并用,而是只适用违约责任。

10.【解析】D。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37条的规定可知,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成立以被组织者的同意为前提条件。因此,陈某的行为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D项正确。

11.【解析】B。本题同时考查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行政诉讼法》第19条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本案应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级别管辖。《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因此,本案的被告应当是省人民政府。同时,《行政诉讼法》第14条第(2)项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因此本案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12.【解析】A。A项中,《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意大利达·芬奇,雕塑“思想者的作者是法国罗丹;雕塑大卫是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它们都属于欧洲的文化遗产。

B项中,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为埃及文化遗产,而帕特农神庙为希腊建筑遗产,三者不属于同一个大洲。

C项中,《百年孤独》为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为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三者不属于同一个大洲。

D项中,《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三者不属于同一个大洲。

13【解析】D。室内发生燃气泄漏,应当首先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然后撤离发生事故的房屋,到达安全地域后,再电话通知燃气公司或报警。不应当做的事情有:(1)开关任何的电器开关;(2)在室内打电话、打手机;(3)使用明火。因此,D项“关闭大功率家用电器”做法不妥。

14【解析】B。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

15.【解析】C。手机的电磁波频率比半导体的电磁波频率低,穿透能力比较强,C项符合题意。

16【解析】A。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西晋通过“禅让”代魏,因此它们之间是相生关系。由魏是土德可知西晋应为金德。

17.【解析】A。1947年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10月1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公布,由此展开了解放区的土改运动。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因此,A项正确。

18【解析】A。“韬光养晦1989年邓小平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979年邓小平提出的;“和谐共处是我国目前的外交方针。

19.【解析】D。天干只能与地支相配,并且是天干的单数与地支的单数相配,天干的双数与地支的双数相配,因此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

20.【解析】C。我国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因此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注意,A项说法是正确的,金沙江是指长江上游宜宾以上河段,以滩多湾急而著称,河水落差大,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21.【解析】B。根据句意,城里人与山里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首先排除D项。文段只提到了两种感受,因此“千差万别”不符合句意,排除。“大相径庭”表示相差很大,“截然不同”表示完全不同,由文段可知,城里人钟情自然,而山里人钟情城市,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因此B项正确。

22.【解析】C。由后文的“为之‘惊艳’”可知,前一个词应该是从观众的角度来形容,强调的是“完全不同”,是“新”。因此只有C项符合。

23.【解析】C。市场上各种奥运收藏品显然不可能是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才开始层出不穷的,应该是在举办前一段时间就比较火爆了,因此D项“开幕”不符合常理,排除。再看第二空,“电话卡、球拍……加入到……销售中”,搭配不当,排除A项。比较B、C两项,“火热”和“激情”相比,填入“火热”会使句子成分残缺,一般“火热”后应该还有“进行”或“展开”之类的动词。而第二空 “加入到……阵营中”这一说法更为常见,因此相较于B项,C项为最佳选项。

24.【解析】C。“操之过急”和“急于求成”都有“急于做事”的意思。不同之处在于“操之过急”偏重在“急”,指急躁;“急于求成”偏重在“成”,指成功。由“未能剧变为”可知,此段话侧重于“急”,排除A、D两项。行程指路程或进程;日程指每天排定的程序,常见搭配有“议事日程”、“排上工作日程”。

25.【解析】A。本题可从第一空入手,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语句并未体现作家将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该词不符合句意,排除D项。比较剩下的三项,匠心独运和别开生面都强调独特,驾轻就熟强调有经验,由后文的“长期生活在基层的记者对于题材和人物深邃的了解和把握”可知,该作家应该是对这类题材比较熟悉,写起来有经验,所以用“驾轻就熟”最为恰当。将剖析代入第二空,发现“穿越”、“透视”、“剖析”,三者逐渐深入,层次合理。

26.【解析】D。先看第二空,“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可想象的麻烦。“自讨苦吃”是指本来没事,自己却偏去惹麻烦。“自寻烦恼”指自己找来不必要的烦闷苦恼。“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由句中“国门大开”、“掠夺资金进出”可知是招来祸患,而不仅仅是不必要的麻烦或苦恼,由此排除B、C两项。“诱惑”指吸引,使用手段使人上当。“迷惑”指迷乱,辨不清是非。句意为没有认清“不负责任的经济教条”的真面目,而不是被其吸引,因此第一空应选“迷惑”。

27.【解析】B。句意为生命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这样才能超越自己,走向未来。也就是说,作者反对的是追求那些太容易实现的目标,而不是不切实际的目标,或者虚幻的、随意的东西,因此第二空不能填“虚无缥缈”、“镜花水月”,排除A、C两项。“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用词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与句意不符,排除D项。B项“唾手可得”比喻极容易得到,与句意相符。且第一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拓展”能同时与“深度”、“广度”搭配。

28.【解析】B。“人言可畏”指在背后的议论或污蔑的话很可怕。“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积毁销骨”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文段中提到阮玲玉写下“人言可畏”后自杀,可见前文表达的意思与“人言可畏”相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且这两个成语经常连用。

29【解析】D。只看第一个空,似乎B、C、D项皆可,而A项不符合,“庄重”多指人的外貌举止;而第二个空B、C项都不符合,因为“誓言”、“态度”,作为玉树一个受灾地区来说,并没有什么誓言,也没有表什么态,这是过度拟人化,排除。

30.【解析】A。看第一空,“饮鸩止渴”指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急功近利”比喻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含贬义。“得不偿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而句中说的是在监考上下工夫,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而不能彻底解决,排除B、C、D三项。“扬汤止沸”指将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符合句意,因此A项正确。

31.【解析】B。根据第一空可排除C、D两项,“一筹莫展”比喻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来,“一触即溃”比喻军队士气涣散,跟敌人一接触就立即崩溃,两个成语都不能用来形容人生路上的失意。“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由句意可知,“你”并没有与他人进行比较,遇到挫折应该是不要“自暴自弃”。因此B项正确。

32.【解析】C。首先看第一空,“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来形容构思,排除B项。第二空,“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规模宏大,景象非常壮观,不能用来形容剧情,排除A项。“惊心动魄”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波澜起伏”,原指波浪四起,现多比喻文艺作品情节曲折。“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第二空用“波澜起伏”与后文衔接更为紧密。因此C项正确。

33.【解析】C。“体验”侧重于一种经历、过程,“体味”侧重于一种感受,第一空应选“体验”,排除B、D两项。第三空中,与“际遇”搭配,“恩赐”比“赏赐”更贴切。

34解析D。题干后半句指出动漫产业不应仅仅依赖政策,更重要的是市场的认可。由此可知,国家已经出台了政策,因此A项可以排除B、C两项的第二个成语与后文无法对应。

35.【解析】B。辨析词义,“默许”是没有明白表示同意,但暗示已经许可,强调许可别人做什么事情。“默认”是心里承认,但不表示出来,强调承认某种事实,符合句意。“禁锢”强调束缚,强有力的限制,常和“思想”等表抽象的词语连用。“囚禁”是把犯人给关押起来,后面接具体的对象。

36【解析A。第一横线处形容那些留守的老弱妇幼,“看守”、“留守”不如“守望”合适,因为“守望”除了“留守”,还带有“盼望”之意,更能表现出他们那种特有的心态,排除B、D两项。再看第二横线处,“担当”与“重任”搭配恰当。

37.【解析】B。首先看第一空,“分歧”指意见不一致有差别,不能与前面的“不同”搭配,可排除A项。再看第二空,“签署”指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制定”指拟定章程、计划、法规等,两者都不能连接宾语“共识”,排除C、D两项。因此B项正确。

38.【解析】C。A项“品位”的主语一般为人,填入第一空不合适,排除A项。B项“风格”一词为中性词,体现不出古琴艺术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也可排除。第二空,根据后文“……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可知,是古琴将这些元素集中起来,而非以古琴为基本点,排除D。因此C项正确。

39.【解析】C。第一空,“症状”和“病状”放在第一空都合适,而“情况”和“情形”不够贴切,因此排除B、D两项。第二空,“处之泰然”形容面对紧急情况,安然自得,毫不在乎。“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由词义和语境可知,“挺身而出”用在第二空更合适,因此排除A项。

40.【解析】C。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与实际相符。第一句话中,后半句是对前面的解释,所以用“顾名思义”合适。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冒名顶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人去干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力、地位。句中没有替他人干事的意思,所以用“鱼目混珠”合适。虚张声势: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装模作样:故意做作,故作姿态。从“抢占高枝”、“出尽风头”等词语来看,用“虚张声势”合适。

41.解析D。文段首句总说,其后解释“麻烦”的具体所指。D项较为全面,包括A、B、C三项所述危害,因此D项正确。

42.解析D。由“这样就克服了应用抗生素所产生的菌群失调,耐药性菌株的增殖”可知,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样的后果就是全球面临药品无效,所以A、B两项都符合“抗生素时代”的范畴。由“而不是像抗生素把所有的菌群都杀死来解决有害菌给人体造成的伤害”可知C项也符合“抗生素时代”范畴。由“通过微生态制剂,让人体内的有益菌抗衡有害菌,解决有害菌给人体造成的伤害”可知,D项属“后抗生素时代”的范畴。

43.解析C。文段是总—分结构,第一句话总起,提出论点,后面通过举例来具体论证分析。整个文段意在说明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美会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即美的东西与人处在不同的关系中,人们对美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C项正确。A项前半句话正确,但是文段并没有说美和不美可以互相转化,而是说在不同的审美关系中,美的东西可能是美的,可能是不美的,也可能是另一种美。B项属于过度推断,文段叙述的角度比较客观,并没有提倡什么或者要求什么。D项说法过于绝对,并非文段意图所在。

44解析D。文段前面的内容都是铺垫,重在指出现在需要做的是“使这两套体系发生作用”。文段是说中国拥有的书籍包含的知识体系完整,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并非是说书籍数量多,A项错误。B项谈到了两个体系,有一定的迷惑性,但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和世界文明体系并重,并未指出二者发生作用,排除。C项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并且“珍视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谈到了一个方面,并不是“使这两套体系发生作用”的方法。由我国翻译了几乎所有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可以看出,对于外来文明的中国化,我国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然而与此相对应的中国文化“世界化”,很明显是缺乏力度的。所以要“使这两套体系发生作用”,目前要做的工作是使我们的知识体系“世界化”,D项正确。

45.解析A。文段首句指出:现在很多城市的新地标和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这句话反映出作者的观点,即城市的新地标应与周边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46.【解析】C。A、B、D三项无中生有。A项不能从文段中推出,B项“找不到正义”过于绝对化,D项无论内容还是逻辑关系都无法从文段中推出,因此C项理解正确。

47.解析A。由“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可知,后面的内容讲的应是意音文字记录文化。由此判断,A项符合。

48.解析B。文段提到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参加工作的年限与理财者的比例关系,即工作时间越长,参与理财的比例越大,B项表述正确。A项属于无中生有的观点性评价C“获得收益”也属于无中生有,其与理财的关系自然也无从推知。D项以具体事例充当文段主题,无论其表述正确与否,都不可能是文段的主旨,因此排除。

49.解析C。文段首句指出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同,然后从对待自然的态度的角度具体阐述了二者的不同之处,意在强调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这一观点,C项正确。A项只是表达了二者的不同,未涉及相反关系,排除。

50.解析D。文段只介绍了卡耐基先生提出的一个论点,而并没有说“视网膜效应”由谁提出,因此A项错误。文中观点认为一个人在只知道自己的缺点的时候往往会更加关注他身边的人是否也拥有类似的缺点,这是“视网膜效应”的特点,因此B项错误。文中说的是人的特质中优缺点的比例符合二八定律而非人的特质符合这一定律,C项偷换概念,错误。D项所述与文意相符。

51.解析B。分析前文,谈的是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原因在于其有复兴梦想,所以应该将答案锁定在BD两项,这两项都谈到了理想或梦想。然后从前文看,整个文段在论述理想,谈到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中华民族的理想应该侧重于社会理想,因此B项正确。

52.解析A。首先,根据“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固定搭配,可知④和③必须排在一起。句②作为提出问题的句子应该位于句首。句④中“这种软弱”紧接句②,句⑤中有表示总结的词语“所以”,应置于句尾。因此A项正确。

53.解析B。观察四个选项,有②、⑤两句为首项,比较这两句,②句带有时间状语,⑤句虽也可作为总括句,但其论述的“全球气温升高”问题产生的影响是②句“气候变暖”的后果,因此②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A、D两项。②与③相衔接,重点分析③后应接①句还是⑤句。①句主语为“向极地迁移的物种”,与⑤相比,很显然⑤句介绍的是“向两极方向和高山地区转移”两种情况,而①是具体介绍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①句应在⑤句之后,排除C项,B项正确。

54.解析D。A“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无中生有。B项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通常”只用牛羊献祭。C项“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无法从文中得出。因此D项正确。

55.解析C。C项偷换概念,文段中提到“对有异于惯常视觉体验的行为‘看不顺眼’的心理偏好此前已经被电影导演和漫画家们发现并利用”,而不是说“所有的”心理偏好已被电影导演和漫画家所“广泛”的采用。

56解析B。文段的关键信息有两个,一是房价,二是听取公众意见。结合关键信息来确定文段标题,选项中只有B项具有高度概括性,最为合适。

57.【解析】C。概括文段主旨时可从关键的转折词入手,即文中的“然而”、“可是”、“但”,这些转折词逐步递进,最后引出主旨句“最终促成了文明的空前进步”,重点强调印刷术和纸张的应用促进了文明的进步,C项最恰当。A项并非文段重点,文段要说明的重点是纸张和印刷术的应用带来的进步。B项错误,印刷术的弊端不是文段论述的主体。D项表述片面,且引申过度。

58.【解析】B。浏览6个句子可知,文段主要讲述的将残疾、疾病、丑陋、愚昧等可以将人群区分开的所有差别依次去掉后,世界就成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的荒漠。观察选项可知,文段的开头有②、③两种情况,结尾有②、④、⑥三种情况,②是对文段的概括性总结,排除A、D两项。④中的“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是对③句中“那么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的承接,因此③④应该连接在一起,排除C项。

59.【解析】C。文段主要表达的内容是官员财产不透明制度引起了公众对官员的“妖魔化想象”,说明“妖魔化想象”应该是个贬义的词句,是指在官员财产不透明的情况下,公众对官员敏感性、负面性的评价和认识,C项符合。“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能体现是褒义还是贬义,排除A项。由“官员财产不透明的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妖魔”可知,作者将“官员财产不透明的制度”比喻成“妖魔”而不是“妖魔化的想象”,排除B项。D项是“妖魔”可能导致的结果,排除。

60.【解析】C。文段中说植物的记忆和人类的记忆一样,存在多种形式,并未说两者都包括形成、存储和提取这几个阶段,因此A项错误。文段中说植物存在多种记忆形式,并未说不同植物的记忆形式不同,B项错误。根据文中“存在于捕蝇草中的短期记忆是基于电流的,很像动物的神经活动”可知,C项正确;D项表述是以偏概全,文段中是说捕蝇草的短期记忆只能维持20秒,并不代表捕蝇草的记忆就只能维持20秒。

61.【解析】A。第14个数比第1个数多13,第15个数比第2个数多13,所以后13个数的和比前13个数的和多13×13=l69,后13个数的和为247+169=416。

62.【解析】C。姐妹的年龄差=(刘女士)到那时(妹妹长到姐姐现在的年龄)与现在的年龄差。设姐姐今年x岁,姐姐与妹妹的年龄差为y,那么x+(x+y=48+y+2,解得x=25。

63【解析】A。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又顺流速度=2×逆流速度,可知顺流速度=4×水流速度=8千米/时,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4千米/时。设甲、丙两港间距离为x千米,可列方程x÷8+(x18)÷4=12解得x=44。

64.【解析】B。借一本有4种借法,若借两本相同专业方向的书有4种借法,借两本不同专业方向的书有=6种借法。因此有4+4+6=14(种)抽屉,46÷14=3……4,46名学生借书种类相同的至少有4人。

65.【解析】B。使用新设备后每天的工作效率为之前的1+20%)×(1-20%)=,因此后的工程用时为原速的。总用时为原速的。因此没使用新设备需用185=180(天)。

66.【解析】C。如果每人分到3本书,则有154÷3=51余1,则必有一人会分得4本或4本以上的书。

67.【解析】D。折扣前的价格为540÷(1-20%)÷(1-10%)=750(元)。

68.【解析】C。设丙分给甲x箱,则280+x=1.5×(210+180-x),解得x=l22,C项正确。

69.【解析】C。有90%的人至少通过一门考试,因此两门考试都合格的人有70%+80%-90%=60%。总淘汰率为40%。

70.【解析】A。设长宽高分别为3a2aa,则该长方体体积为3a×2a×a=6a3。表面积为3a×2a+3a×a+2a×a=22a2=88,解得a=2,因此长方体的体积为6a3=6×23=48。

71.【解析】A。设路长x米,2×+2+32×+2-37,x300。

72.【解析】B。不同的选票有(种),则满足条件的选举人至少有45×9+1=406(人)。

73.【解析】D。两个容器中食盐的含量之比为(300×8%)︰(120×12.5%)=8︰5。由于最后两个容器的食盐水浓度一样,所以最后两个容器中食盐水的质量之比为8︰5。设倒入x克水,则有(300+x)︰(120+x=8︰5,解得x=180。

74.【解析】B。通过画集合图可知,只参加仰泳项目的有1人,只参加蛙泳项目的有2人,只参加自由泳项目的有3人,所以只参加1个项目的人有(人)。

75.【解析】A。设计算器、订书机、打印纸的价格为,,0,则有,,解得,,所以元。本题中所解178,46,0并非实际价格,但的和关系是成立的。

76【解析】C。各图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不相交,且所给的四个图形线段露头数分别为2,1,5,3,0,(4),其可组成连续的数列,C项正确。A项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相交,排除。

77【解析】C。图中均为心形元素,但出现了上下两种方向,一个尖部向上的心形可以换算为两个尖部向下的心形,各图经换算后,向下的心形个数依次为:3、5、7、9、11、(13),C项正确。

78.【解析】B。左右结构的图形和上下结构的图形间隔排列,问号处应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图形。

79【解析】A。观察可得,题干中每个图形都含有公共元素“/”,因此A项符合条件。

80.【解析】D。题干每个图形的圆圈数比正方形数多两个,只有D项符合。

81【解析】C。左边图形折叠后,空白面不会与阴影三角形的一边相接,因此排除A、B项。C项可由左边图形折叠而成。D项中的三个面不会两两相邻,因此排除。

82.【解析】B。A项侧面的横线方向错误。C项的侧面应为空白面。D项的侧面应为横线面。B项正确。

83.【解析】A。①②④图形均只有一条对称轴,③⑤⑥图形的对称轴均多于一条,A项正确。

84.【解析】D。①⑤⑥图形由直线组成,②③④图形由直线和曲线组成,D项分类正确。

85.【解析】D。①④⑥图形各包含两个图形,其中前一个图形与后一个图形只有一条线不一样;②③⑤图形各包含两个图形,其中前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后一个图形,因此D项分类正确。

86【解析】C。利用关键信息排除。“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和“接受更大的要求”是重要条件,定义中体现了一种递进关系,即先接受“较小的要求”,再接受“更大的要求”。结合选项来看,A项中王大妈接受乡亲们“借针线、照顾小孩”的要求,是因为“热心”,体现不出为给乡亲们前后一致的印象;B项中,同事们也没有对小张提出更大的要求,体现不出登门槛效应;C项中给外地游客指路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给外地游客带路相对而言是一个“更大的要求”,而且蔡同学觉得应该“好事做到底”就是为了保持外地游客对自己印象的一致性,这属于登门槛效应;D项中送货上门可能是小刘的工作要求,也可能是小刘主动的,体现不出登门槛效应。

87【解析】BB项中“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经常安排职工加班”符合定义中“任务规定得很明确”、“促使绩效目标的实现”的要件。

88【解析】A。控制论可以运用于其他特殊学科中,而且其思想是很多学科所共通的,符合“横断科学”的定义;其余三项均不符合。

89【解析】DD项没有体现出“设身处地”,没有产生“共鸣”,因此不包含移情作用;其余三项均包含。

90解析】C。既然控制是纠偏矫正行为,说明其发展趋势不可能只有一种,所以C项错误。

91【解析】B。抓住关键词:单位人员,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巨大。A项说的是非本单位的财产;B项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概念;C项数目太小;D项并非将利益占为己有,而是帮助公司偷税。

92.【解析】DA项属于从众型思维枷锁;B项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是左撇子,所以大人们把自己的孩子硬性扭转过来,这也属于从众型思维枷锁;C项是听从专家意见,缺乏独立思考,无主见,符合定义;D项是中学生被要求穿校服,是遵守学校规定,不是缺乏独立见解。

93.【解析】AA“小明从此再也不想去野外郊游了”,是主观方面理智的、可支配的决定,而不是“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障碍”,因此A项不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BCD三项均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

94【解析】CC“解铃还须系铃人”指回到“解铃”的原点“系铃”,符合“原点思维”定义;A项不符合定义中的“进行状态对照,纠正偏差,不断向目标前进”的要件;BD两项都不符合“原点思维”定义。

95【解析】AA项不是“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其余三项均符合“共同海损”的定义。

96【解析】D。题干中两词语是因果顺承关系,因为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符合题干关系的只有D项。

97.【解析】A。题干中高俅是历史人物,林冲是虚构人物,A项唐僧是历史人物,孙悟空是虚构人物,符合题干关系;B项刘备和曹操都是历史人物;C项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虚构人物;D项猪八戒是虚构人物,魏征是真实人物。

98【解析】C。导游按照旅行社确定的行程完成工作,C项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即教师按照学校安排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99【解析】A。音乐、美术和体育均是一门学科,是并列关系;散文、小说和诗歌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并列关系。C项凤梨是菠萝,而雪梨和鸭梨均属于梨。D项股票和基金均属于证券。

100【解析】D。种属关系,海豚是一种动物,白菜是一种蔬菜。

101【解析】A。A项代入后,亏损与盈利,忧愁与喜悦构成反对关系。

102.【解析】B。A项信号灯有红绿,且信号灯是一种交通标志;教练员有男女,但教练员并不是一种网球运动,排除。B项混合双打是一项网球运动,混合双打有男女运动员参加,且男和女之间是矛盾关系;信号灯是一种交通标志,信号灯包括明和暗两部分,且明和暗之间是矛盾关系。信号灯无黑白或左右之分,C、D两项都不存在对应关系。

103.【解析】C。唉声叹气属于并列结构的成语,用来形容因为痛苦、憋闷而发出叹息的声音。爱财如命是动补式成语,A项排除;跋山涉水属于联合动宾式成语,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B项排除;万水千山属于并列结构的成语,形容路途艰难遥远,C项正确;手舞足蹈是联合主谓式成语,D项排除。

104【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蜀道难》和《将进酒》的作者是李白;《雪国》与《伊豆的舞女》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105【解析】D。本题考查成语的出处。“完璧归赵”和“破釜沉舟”都出自于《史记》。“狐假虎威”出自于《战国策》,“刻舟求剑”出自于《吕氏春秋》,A项排除;“草木皆兵”出自于《晋书》,“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B项排除;“口蜜腹剑”出自于《资治通鉴》,“举一反三”出自于《论语》,C项排除;“知己知彼”和“以逸待劳”均出自于《孙子》,D项正确。

106.【解析】D。题干的论点是: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大,论据是目前成交量增加。论据与论点谈论的都是楼市,但量增不能必然导致价增,所以需要在量与价之间搭个桥梁,D项恰好完成了量与价之间桥梁的搭设。

107.【解析】D。A项与原文意思无关B项未能联系前提和结论进行解释C项是说适龄儿童数量不会有较大增长,但是只要有增长就要增加校车,因此表述不严谨。既然校车的数量必须与学校规模和师生数量相配套,而D项中教育主管部门不打算扩大师生数量,那么就没有必要增加校车,因此D项的假设最能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08.【解析】D。题干由石头从塔顶落下来后落在塔基边缘,推出“地球运动说”是错误的。A、B两项都只能对题干的论据提出质疑,C项是从其他方面质疑“地球静止说”,但白天与黑夜的替换还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所以削弱程度不大。D项通过在运动的船上进行实验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即通过类比论证的方式举出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来反驳结论,说明题干论据不足以推出“地球是静止”的论证,严重质疑了题干论断。

109.【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矛盾关系。从题中得知:“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这句话不对,那能够肯定的是:我们班肯定有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D项说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班肯定有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110.【解析】D。从“丙的年龄比C的未婚夫大”这句话可知丙不是C的未婚夫,A的未婚夫在三个男子中最年轻,可知丙不是A的未婚夫,则丙是B的未婚夫,D项符合。

111.【解析】B。要将研究成果“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别的”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就必须要找出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原因,而B项正好可以使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

112.【解析】A。三个部门,每一个部门恰由三个总经理助理分管,即有9个分管职务,先满足条件(1),则剩下5个助理和6个分管职务,其中必有一个助理担任2个分管职务,同时每一个部门的三个分管职务均由三个总经理助理分管,因而上述分管职务必不在同一部门,即该助理分管两个部门,故A项正确。由(2)推得B项错误CD两项不能确定真假。

113.【解析】C。题干中的矛盾在于:专家发明了新的高仿合成皮草用于家居饰品,但对珍稀动物的捕杀活动却并没有减少。A、B两项都加深了题干矛盾。D项与题干矛盾无关。只有C项说明高仿合成皮草虽然用于家居饰品但动物皮草大多用于皮草服饰,很好地解释了题干矛盾。

114.【解析】CAD两项与本题无关;B项不能削弱反而支持了上述观点;如果C项为真,即该政策还包括:只有那些标书符合严格质量标准,并且具有一定资质的建筑公司才能投标。这样,就不会产生“豆腐渣工程”。因此,标的最低的投标人可以中标的招标政策并非错误的,C项最能削弱题干结论。

115【解析】A。在撤销减员之前,打算减员3%。撤销减员之后,占员工数3%的三个位于老城区的营业网点被撤销,但是最后只减员1.5%,必然有另外的1.5%调入了其他营业网点。Ⅱ和Ⅲ不能推出。

116【解析】B。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总值为38667.6÷(1+6.2%),直除法得前两位为36,只有B项符合。

117.【解析】A。201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20098.2÷(1+4.4%)≈19251(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额为13439.5÷(1+3%)≈13048(亿美元)。二者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9251+13048)÷36410.2×100%≈88.7%,1-88.7%=11.3%,A项正确。

118.【解析】A。2011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为9880.1÷(1+7.7%),直除法得首位为9。因此答案选A。

119.【解析】C。2012年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为3339.9-2120.5=1219.4(亿美元)。2011年我国对欧盟出口3339.9÷(1-6.2%)≈3340÷93.8%≈3561(亿美元),自欧盟进口2120.5÷(1+0.4%)≈2112(亿元)。因此2011年贸易顺差3561-2112=1449(亿美元)。因此2012年我国对欧盟顺差同比收窄(1449-1219.4)÷1449×100%≈230÷1450×100%≈15.9%,C项最为接近。

120.【解析】C。A项,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总额为2311÷(1+48.1%)≈1560(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为1449亿美元,因此A项说法错误。B项,资料中无法推断出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错误。C项,201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额下降了6.2%,若保持同样速度,2014年为3339.9×(1-6.2%)×(1-6.2%)<3340×0.94×0.94=2951.224(亿美元),因此C项说法正确。D项,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4.8%,超过了三分之一;由于201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同比增长率低于外贸进出口总值,因此2011年所占的比重必然高于2012年的34.8%,即高于三分之一,D项说法错误。

121.【解析】C。≈≈546.4,C项最为接近。

122.【解析】C。根据表格中新增固定资产中本年累计与去年同期间的差值计算即可。A项235.2297.5=-62.3。B项50.8-32.9=17.9。C项268.4-199.1=69.3。D项23.3-17.5=5.8。因此C项正确。

123.【解析】A。排名前三位的是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电子信息机电行业。根据尾数法297.5+245.8+199.1尾数为4,A项正确。

124.【解析】B。=≈≈0.025,B项最为接近。

125.【解析】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分行业中实现增长的有7项,A项错误。B项电子器件制造占的比重为≈≈0.27,正确。C项≈57.6,正确。D项176.3%+10.9%=187.2%,即187.2个百分点,正确。

126【解析】B。由第一、二段可知,2011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为31.8÷34.8≈91.*%,最接近的是B。

127【解析】B。由图形可知,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比2002年增长317800÷[171906÷(1+14.1%)]-1≈,最接近的是B。

128.【解析】D。由第二段可知,2011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为34.8×8.0%=2.784(亿吨标准煤)=27840(万吨标准煤),D项正确。

129.【解析】B。由第三段可知,2006年人均用电量为[3493÷(1+60%)]千瓦时,则所求为[3493—3493÷(l+60%)]÷(2011-2006)=3493×(÷5=3493×=262(千瓦时),B项正确。

130.【解析】B。A项:由图形可知,2004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量为196648-171906=24XXX(万吨标准煤),2010年为296916-274619=22XXX(万吨标准煤),2004年大于2010年,因此A项说法错误。

B项: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4.8-3.3=31.5(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为29.7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率为29.7÷31.5≈94.*%,高于2011年能源自给率91.4%,因此B项说法正确。

131.【解析】B。小型拖拉机全年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0.81%,说明2004年小型拖拉机产量总体上仍然增长了,只是较低而已,所以B项错误。

132【解析】A≈55000×(1+6%)≈58300(台),与之最接近的是A项。

133【解析】C。27012.87-≈27000-27000×(1-6%)=27000×6%=1620(吨),与之最接近的是C项。

134【解析】B。2003年12月份工业锅炉产量为吨。2003年饲料加工设备产量为台。因此≈13%,与之最接近的是B项。

135【解析】D。根据2004年12月机车生产增长率为94.57%,而2004年全年比去年同期仅增长7.72%,即可判断说法正确;煤电油运紧张的局面使得市场对运输及发电设备需求迅猛增长,所以说法正确;2004年冶炼设备增长率为18.74%,12月份增长率为15.6%,两者相差不大,不能推出Ⅲ

上一篇: 杨澜美到国外,用“强调配饰”法塑造高级感,气质不输外国贵妇
下一篇: 少年模样:广东省卷中考作文导写及7篇见刊佳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