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青葫芦加工后的晾制

147小编 151 2025-02-21

今天,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青葫芦加工后的晾制。

脱水很重要

青葫芦采摘加工后,其表皮和内部尚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不及时进行晾制脱水,这些水分将会集中在葫芦的木质层果壳上和葫芦内部的果瓤里。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我们人为对青葫芦的表皮进行了破坏,所以青葫芦失去了表皮和吸收皮的保护,如果水分不及时蒸发,很容易发生霉变。

晾晒是为了脱水,所以我们在晾晒过程中要时刻提防天气的变化。阴潮的天气会让果瓤的水分无法拍出,一旦果瓤变质,木质层也会随之霉变,轻则导致葫芦出现霉点,重则导致葫芦从内部霉变,且霉点会迅速扩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这个葫芦就基本宣布报废了。

晾晒析水期

析水期就是青葫芦的水分蒸发期。在通风的环境下,通过晾晒将葫芦中饱含的水分,从内部的果瓤均衡的慢慢析出。这个过程的适宜时间大概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需要依据天气状况而定。晾晒的环境要避光、干燥、通风,保证青葫芦的水分是均衡的慢析出状态。因为如果水分析出过程太快,果壳内部会因为内应力作用产生负压,从而导致青葫芦的开裂和变形。如果通风不佳,又会因为水分析出太慢,青葫芦内部水分存留时间过长,导致果壳和果瓤变质。

晾晒色化期

严格来说,葫芦的晾制过程是从色化期开始的。因为析水期主要目的是脱水,而葫芦干燥后随着时间的增长,颜色也在逐渐加深,这个期间才算是真正进入晾制。通过晾制让青葫芦表皮颜色加深,是为以后盘玩浆化做准备,所以这个过程千万急躁不得,一般需要持续一年以上时间。这个过程要注意的是葫芦的均匀通风,要不定时的勤转动葫芦,保证葫芦与周围空气的均匀接触。避免因通风受力不均,导致葫芦表面出现色差。

晾晒浆化期

青葫芦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色化期,颜色已经逐步的均匀变黄。青葫芦经过析水晾制,已经便的十分干燥,但是其内部的油脂却并没有被析出。这个时候便需要在春、秋、冬三季,将葫芦转移到通风向阳处,通过轻微的阳光照射,将葫芦木质层的油脂析出,从而避免葫芦太过干燥。浆化期一定注意不要阳光直晒,这也是避免在夏天浆化的原因。这期间,除了阳光的轻微照射,还要不定期的经常转动葫芦,并用手揉搓几下,确保浆化的均匀程度。

【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并致谢意!欢迎各位朋友评论点赞,记得关注哟!】

上一篇: 压腰葫芦采摘后怎么处理?3个步骤,即可完成
下一篇: 这才是葫芦的正确盘法!你真的知道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