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店经营的黄金法则,2024年终极策略来袭,销售狂飙!
116 2024-12-2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苗族约占33%以上。湘西苗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支系,主要分布在凤凰、吉首、花垣、泸溪、古丈等县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的服饰特点,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采,绚丽多姿的服饰艺术,其中,又以凤凰、吉首、花垣最具代表性,基本保持了独特完整的服
饰文化体系,其他地区的服饰亦各具特色,并多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渗透融合。湘西苗族服饰在头帕、男女装、围裙和银饰等基本形制方面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头帕苗族喜爱头帕有其丰富的社会现实基础和心理基础。苗族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头部,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包头帕是一种服饰方式,也是一门传统艺术。其谚语有“姑娘样子好,花花头帕少不了”、“选郎没有巧,头帕要包好”之说。湘西苗族男子喜爱青黑色帕,缭绕头部至少需挽五六道,前后包成人字形,大如斗笠。放顶露外,悬帕一端,吊在耳边。湘西苗乡女子喜用青色丝织皱帕包头,发不外露,平正不偏斜,末挽一道要齐额上。凤凰地区的苗族则多喜爱用土布花帕。
男装、女装男装:包头系腰,1949年以前满襟多于对襟,满襟无领右开口,衣较宽松。现今主要是有领的对襟,衣短袖窄,安布扣七颗。裤大而短,长仅过膝。衣裤均喜用深毛蓝,青年夏装亦有采用黑白相间细条纹土布或湖蓝色的布作面料。冬天腰缠青布帕,打青蓝色绑腿。由于苗族男子大多在外从事体力劳动,服装宽松简单,无常服、礼服和盛、便装之区别。女装:“改土归流”前,妇女普遍系“百褶裙”,裙长而宽,缝成折叠,下脚边沿,满绣花纹,缀花辫,五光十色,鲜艳美观。系于腰上,围满下身前后,行路时摇摆多姿,风度娉婷。此裙苗乡仍存,只是在祭祀、重大的庆典方穿之,故称祀裙。“改土归流”后,苗族女装也随着劳动生产的发展,逐渐在演变,在地域上产生了不同的特色。湘西苗族女装主要有三种,即以凤凰为代表的“云肩式”,花垣、吉首一带的“胸襟式”及泸溪一带的挑花服饰,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衣服腰大而长,襟长至股,袖宽大苗族的服饰特点,上衣无领,右开口为偏襟,布纽扣五颗,腰系花带和腰裙。裤子短,裤脚大,袖口与裤脚口有花边、黑色栏杆及小辫子装饰。
围裙湘西苗族围裙分为高腰围裙和低腰围裙,凤凰一带的苗女喜爱高腰围裙,吉首、花垣一带的苗女喜爱低腰围腰,两种围裙均为已婚妇女装束。平常穿着是为了劳作时保护围裙后面的衣服不被弄脏;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穿着,主要用于盛装服饰或显示女红技艺的刺绣水平。
银饰银首饰是湘西苗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装饰品,至今仍十分讲究佩戴。大致分为头饰、项圈、手饰、挂饰等。头饰有两种,一种是银帽(又称接龙帽),上有帽花、龙凤、关刀、梳子、簪子、髻子花等装饰。一种是在头帕前后有银帽沿装饰,上用银丝悬挂树叶、铃铛、果子、银花等多种银饰。项圈有轮圈、扁圈、盘圈等,其中,轮圈似青藤缠树,象征爱情,多为青年男女定情之物。手饰多为银镯或铜镯,手指配有银质戒指。挂饰,如衣服上佩胸花、针筒、牙签、挖耳、长命锁、仙桃等。
湘西苗族服饰在色彩方面具有尚青和装饰配色艳丽等特征。湘西苗族男女生活服饰皆以青色为主,常用土靛染的家织土布为面料。苗族女子服装除了青蓝色外,还以群青、湖蓝等深色布料为底色,在领口、袖口、裤脚口等处用黑色宽边衬托,再镶以各种花辫及刺绣纹样,显得浓郁、绮丽而不失庄重、典雅。在苗族服饰的装饰配色中,红、橙、黄、白、绿、紫等色被黛帕(苗语:姑娘)们大量使用,其中以红色系为主。苗族服饰的刺绣是在衣服领口、袖口、裤脚边等部位,大多以黑色或湖蓝色、绿色布为底,设色大胆、对比强烈,使人不由得想起漆器和漆画。也许是因为渊源于楚文化,苗绣有如在夜空中嵌缀起五颜六色的彩虹,那充满神秘意味的黑底,加上晕变的针法处理使平面的色彩变得更有层次。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苗族妇女以编织、刺绣、挑花、盘花等表现手法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苗族服饰纹样丰富多姿,异彩纷呈。它作为女红技艺的显示,是苗族女性文化审美观念的集中和传承。从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的造型特征看,大体可分为拟形图案与抽象几何纹样两种风格,拟形图案让人一目了然其所描绘对象的形象特征,以概括、简练、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经手工刺绣,造成一种既古朴又绚丽多彩的效果。抽象几何纹样以点、线、面等几何因素将自然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变形,形成有规律的几何花边纹样,再经手工编织、十字挑绣,显得单纯素雅、朴实自然。从服饰纹样的母题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取自大自然的题材,以日、月、星、辰和动、植物为主体;另一类是龙凤等神灵性动物题材,图案之中透露出其“万物有灵”的思维特征。湘西苗族妇女以她们的欣赏习惯和方式,将这些自然物象装饰得更富情趣,更具理想化。
湘西苗族服饰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体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历史意识与乡土情结的一种传达,被誉为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是我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