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AT真的有必要吗?变速器到底几个挡位才够用?
68 2025-02-22
喜欢翻头条。
关注”消息通知”里那一点点红,那是活力,代表有互动,还有人记得你。
关注头条首页那一条条内容,那里藏龙卧虎,许多优质的内容,看也看不完。
有特别共鸣的问题,比如,刚才,有个特委屈的小朋友在问,我随礼2000,他回礼300,他怎么想的呀?
我就会随手一回:你问下他,转账时是不是少扒拉个零。
朋友给2000,回了300,哪怕多少有理由,也改变不了无赖的事实!
中国人的礼来礼去文化深入骨髓,很小时就耳濡目染,"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意思只有一个,你怎么对我我也怎么待你。
那么,现在我们是怎么随礼的呢?
去年我儿子结婚。办喜酒正日确定后,统计婚宴贵宾人数,订席位,发请帖,这是婚宴里最基础最难的一个步骤。
长辈,亲戚,同学,朋友,同事,哪几个需要邀请,哪个需要全家邀请,座位怎么排列?绞尽脑汁,慎之又慎,就怕出错。
细细考量后,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邀请所有的长辈。婚礼半月之前发完请柬,家家户户亲自送上门。长辈的贺礼和大辈钱记录在案。宴席后新媳妇要回礼。
二.兄弟姐妹的礼和最要好姐妹的礼都很重,不推辞,记录在案。
三.朋友之间同学之间,要好的,还一起在玩的,事先沟通好,大家商定统一不收礼,简单行事。但是,往往也有个别,喝喜酒时,会带红包,几番推脱不了,也只有收下,记录。
四.同事,我遇到的都是老板出礼,普通同事随意,除了特别要好的,都不再送礼。
五.已经不联系了的,不方便到现场的,即便以往送过礼,即使过去怎么要好,不要再纠结要不要请,都过去了。
六.电子请柬,发到参加的宾客手机,不漏。
大伙儿不用出礼,不用担心礼重礼轻,没有比较谁多谁少,莺歌燕舞中,杯觥交错,宾主尽情欢颜。
可得记住及时主动回礼哦!
收了礼的,可不敢忘回礼哦,一般高10%~20%的回赠,切忌过多,比如人家给1000你回复2000,怎么的,嫌我少么?
不收礼的,换套靓靓的衣服,带个靓靓的心情去喝酒就好。
至于出2000,回300的,想都不要想。
礼轻情意重,礼重相互帮,添喜和添妆都是情份,不要让一些俗尘破坏友情和彼此的安宁。
淡泊名利,细水长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