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服饰概况

佚名 50 2022-10-06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属云贵高原破粹区到丘陵区的过渡地段,地块切割严重,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是贵州地貌最主要的几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但受复杂的地理地貌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各地的小气候特征明显,气候呈现出多样性,真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气侯带呈带状和环状杂陈。

民族方面,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历史上,贵州一直是各民族的交汇地带,有汉、苗、布依、侗、水、仡佬、彝、土家、白、毛南、回、蒙古、壮、仫老、满、瑶、畲、水等18个世居民族,以及屯堡人、穿青人、家人、东家人、西家人、菜家人、莫家人、拢家人等19个末识别人群一直生息在这里。

复杂的自然地理地貌、多样的民族文化,铸就了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以贵州民族服饰文化最具代表性。贵州民族服饰款式繁多,蜡染、刺绣、挑花、饰银等服饰装饰使用广泛,成为贵州民族服饰的装饰特点。走进贵州,就如走进一个奇装异服的世界,走入一场传统而现代的时装秀。

一、上衣

贵州各民族服饰中,上衣种类多样。从古老的贯首服到商周“上衣下裳”、春秋的“深衣”、汉代的“两裆”、唐代的“半臂”、各种开襟的长袖短袖上衣等款式,在贵州民族服饰中均得以保存。

1﹒贯首衣

贯首衣是一种古老的服饰款式,主要流行于苗瑶语族的苗族和瑶族中。在中国服饰历史上,贯首衣可能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在织物出现后,人类尚未掌握开领挖袖的剪裁技术,即用整片织物不加裁剪,拼合缝制衣服。衣无袖或有袖而不缝合,贯身而着,衣长及膝,是一种概括性或笼统性的整体服装。苗族贯首衣主要分布在操苗语川、滇、黔方言贵阳次方言的部分苗族中,以贵阳市的乌当区、花溪区、息烽县最为集中,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的罗甸县也有分布。瑶族贯首衣主要分布在荔波县瑶山、瑶麓等地操苗瑶语族苗语支布努语的瑶族中。

贵州民族服饰概况

荔波瑶山瑶族的贯首服,上面方形的是上衣(背面),其下为百褶裙。

荔波瑶山瑶族的贯首衣造型古朴简洁,上衣无领,由两片正方形衣料构成,两肩相缀无袖,腋下用布带连缀前后,深合沈约《歌辞》“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的意蕴。荔波县瑶麓瑶族贯首衣分为内外两件,外面一件与瑶山瑶族贯首衣相同,更多具装饰的作用,衣背刺绣方形图案;里面一件为无领对襟衣,无刺绣。

苗族贯首衣也以两片布拼合而成,前短后长,以青布或白布做领(罗甸苗族贯首衣除外)。花溪、乌当苗族贯首衣有袖而腋下不缝合。息烽苗族贯首衣两袖与衣分离,需要时用着袖笼戴在臂上。息烽青山姑娘着贯首衣时,往往都穿衣不穿袖,双袖成为摆设。而衣背及衣袖上方形图案传说是苗王大印(一说为楚王之印)。苗族在古代是一个在战乱中迁徙不定的民族,为了避免混乱,易于识别,以苗族祖先蚩尤印章作为民族标志,既纪念祖先,又起到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贵阳花溪苗族贯首衣背满饰挑花,衣袖较短,穿着时只能掩住肘部。该地区挑花为十字挑花针法,纹样精致,工艺精细,是贵州民间十字挑花的代表,已列为国家非物文化遗产名目。

根据衣服款式,瑶族贯首衣的形制古朴,尚未有领装饰,更为接近贯首衣产生时的原初款式,而罗甸苗族贯首衣则无领有袖。贵阳市周边苗族的贯首衣已经有领装饰,但有无袖和有袖的区别。故贵州贯首衣大致有四种款式:即无领无袖贯首衣、无领有袖贯首衣、有领无袖贯首衣、有领有袖贯首衣。

2﹒深衣

在贵州,这种款式的衣服在苗族中流行,确切说,仅流行于苗语黔东方言南部土语区。在古代,深衣有“深藏身体”之意,是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故上下不通缝、不通幅。据《礼记·深衣》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可见,深衣与礼制相联系,其制作尺寸和款式有相应的礼仪规制。

贵州民族服饰概况

贵阳花溪苗族贯首衣,背部满饰挑花,极为精美。

鼓藏服是苗族鼓藏节的传统用服,是完全用于鼓藏节的仪式性服饰,具有重要的仪式功能,仅限于男子在鼓藏节中穿戴,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使用。“鼓藏节”是苗族以宗族村寨为单位祭祀祖先的大型活动,每12年举办一次,活动隆重、神秘。主持祭祀活动的“鼓藏头”要穿上这种服饰进行祭祀活动,才能够与祖先神灵进行对话。服饰纹样以鸟纹、涡纹、日月纹、菱形纹为主,呈对称分布,彩带裙下部缀鸟类羽毛装饰,蕴含着万物有灵的巫教文化内涵。

在不同的村寨,鼓藏服的形制也不相同。苗语黔东方言南部土语区多数地方,鼓藏衣均为对襟,剪裁方正,未开袖孔,衣袖之间呈90°直角。为便于活动,袖子下面及前后衣襟之间未完全缝合,用丝带系在一起。飘带前四后五,下坠白鸡毛。全身用各色丝线刺绣团龙、大团花、鸟龙、蜈蚣龙等图案。女服色彩更为斑斓绚丽,纹样鲜明醒目,款式与鼓藏服相似,仅仅将上衣与下面的飘带裙分开。在三都巫不,鼓藏服多为几何纹织锦制成,下饰白鸡衣。在榕江塔石,鼓藏服是蜡染的,下无飘带裙,也无白鸡毛,上面蜡染团龙、水牛、羽人、蝴蝶、太阳等图案。

作为鼓藏节特用的仪式性服饰,鼓藏服的上衣下裳也许仅仅满足了服饰本身的功能性特征,并不一定和“深衣”有什么联系。在清代“改土归流”以前,榕江、从江、三都、丹寨等县的大部地区属于所谓的“生界”。这一区域内的鼓藏服本来就是男人的服饰。“改土归流”开辟“新疆六厅”,在“生界”编户齐民,推行文教,原“生界”苗族受此影响,男子盛装变为鼓藏节独有的仪式性服饰。至于用蜡染布制作的鼓藏衣,则可能是晚近的变异了。

另外,流行于龙里中排的苗族男装,上衣对襟,下为裙,衣裙相连,也具有上衣下裳的特点。

3﹒长襟衣

在贵州,长襟衣仅流行在苗语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区的部分苗族中。其他民族称这个苗族群体为“白苗”,也有称之为“长角苗”的。长襟衣襟长如带,穿着时将襟带在胸前呈十字交叉,系于腰,垂于后,穿束效果极似汉代直裾。白苗服饰有已婚未婚的区别。白苗未婚少女均采用大牛角梳进行梳妆,已婚女性选用小牛角梳。牛角梳为木质,中段有梳齿。绾发时,缠假发如扇形。穿对襟大袖长摆衣,着蜡染布绣装饰褶长裙。未婚裙脚白色或浅蓝,已婚者于原裙脚接一段青布,以示已婚。

白苗的长襟衣用四块未加剪裁的长条形白色火麻布拼合缝制而成,布幅的宽度受织布机限制而固定尺寸。缝制时,不挖袖孔,袖子与衣垂直缝合;在肩背部用青色棉布作底,镶方形刺绣花块装饰,在后面两块布之间拼三角形刺绣花块,形成领孔,然后装上领子。装饰主要体现的肩背和两袖,肩背的装饰形如马甲;衣袖上钉缀以绿、红、黑、白四色为主的宽布块,代表了所谓灌溉中的田园,而红、黄、绿、白为主的小三角形布片,则代表耕地的铁铧。这些所谓田园、铁铧的意象,可能代表了白苗与农耕文化之间的某种联系。

贵州民族服饰概况

贵州民族服饰概况

鼓藏衣(正面)从江丙妹苗族姑娘对襟衣

4﹒交襟衣

交襟衣出现年代较早,《礼记·丧服大记》云“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汉代则有明确的右衽制度。而在贵州各地,交襟衣较为普遍,主要流行在操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的苗族中。清水江流域的女子交襟衣,款式同福建省福州市南宋墓出土的襦衣如出一辙。

这些交襟衣均无领,未开挖领孔和袖孔,直筒袖,袖与衣呈90°垂直,在肩、袖镶嵌刺绣花块,以袖口镶嵌的花块最为精美。图案因地而异,主要以神话故事、人物传说、宗教图像等为题材。

历史上,汉文典籍多以“黑苗”称呼操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的苗族。明代贵州建省后,湘黔驿道穿过这部分苗族生息的腹心地带,明王朝的皇木采办引发的林木贸易也主要集中于这一地区。因开设驿道和林木贸易所带来的文化交流,对这一地区的苗族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交襟衣的出现,也许与这些文化交流有关。事实上,贵州苗族银饰也以这一地区最具代表性,其产生也与明代兴起的林木贸易有关。

5﹒对襟衣

对襟衣是中国传统上衣款式之一,两襟相对,于胸前正中钉纽扣或系带,在贵州各民族中,有无扣或系带的。对襟衣可能出现于商代,商朝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俑,其服饰即为对襟衣。在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壮族、水族都穿戴对襟衣。

据调查,贵州各民族中,男性对襟衣以直襟最多,分为开圆形领孔和不开孔两种。女性对襟衣比较复杂,操苗语黔东方言南部土语的苗族和操侗语南部方言的侗族,共同居住在黎平、榕江、从江的广大地区,生存环境相同,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这一区域内的苗族、侗族女性服饰表现出趋同性。在榕江从江谷坪苗族长窄袖斜襟衣、从江宰便圆领直襟斜裾对襟衣对襟衣以开圆形领孔、直襟的对襟衣比较多,多为此类款式。而在根据剪裁技术,对襟衣有开领孔和未开领孔的区别苗族的服饰特点,有斜襟、直襟的区别,也有长袖、短袖的区别。

(1)从江谷坪苗族女夏装:此类服饰流传于从江县的谷坪、山岗、高吊等地。穿着时内着抹胸,抹胸呈菱形,外罩对襟亮布衣。下着亮布宽裆裤,外着蓝黑相间百褶裙,腿上戴脚笼,用蓝色挑花绑带固定。这种服饰穿着极为干练,是当地苗族适应当地黎平坝寨侗族琵琶襟冬衣2018年第3期22贵州文化遗产自然生态环境在服装上的反应。

贵州民族服饰概况

黎平坝寨侗族琵琶襟冬衣

(2)从江宰便苗族女装:该种服饰流传于贵州省的从江、荔波两县。除发式有所区别外,已婚和未婚的没有区别。穿着时内着抹胸,外罩对襟衣。下着长及脚背的百褶裙,外罩蜡染百褶裙,蜡染裙仅长及膝盖。盛装时佩戴耳环、项链、项圈、手镯等银饰。

(3)从江侗族女夏装:此类服饰流传于黔东南“九洞”侗族聚居区,是该范围内侗族夏天日常穿着的便装。服装的款式简洁大方,穿着时内着抹胸,抹胸呈菱形,下角两边用青布镶边;上衣为亮布对襟衣,衣服下摆呈弧形,用绿色布条镶边;裙子为百褶裙,长仅及膝盖;下为亮布脚笼,镶蓝色布边。

6﹒琵琶襟

琵琶襟是清代便服前襟的一种样式。大襟只掩至胸前,不到腋下;钮扣自大襟领口钉起到立边下方,排列较密,清代对贵州的影响极为深远。清雍正年间,朝廷对贵州实行“改土归流”,开辟“新疆六厅”,琵琶襟亦随“改土归流”而进入贵州,并主要流行于当时所设的“新疆六厅”,即今天的台江、剑河、三都、丹寨、榕江、从江等县。剑河久仰苗族女装:无领右衽上衣,外罩琵琶衣背心,衣边装饰简洁清新,规整。琵琶衣在明清较为流行,贵州少数民族中至今还保存着这种款式。

7﹒半臂

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贵州各民族中,这种服饰极为普及,各地多有分布,流行于大方县八堡苗族的女子对襟上衣,衣长齐膝,半裙且阔,明显具有隋唐时期半臂的特征。

(1)惠水高寨苗族姑娘盛装:此类苗族服饰主要分布于惠水县境内。少女绾发髻,包盘状头帕,外用挑花带捆扎,头顶插片状银花;上衣为无领对襟,袖宽而短;胸前佩银项圈,数目多寡视家庭的富裕程度而定;下着青布百褶裙,裙长至膝;腰扎钉银泡挑花腰带,一般为6根,层层叠叠捆扎于腰部,并坠银荷包、挑花荷包等为饰。

(2)纳雍苗族女装:对襟,蜡染图案上衣,多褶长裙,集蜡染、刺绣、布贴工艺于一身。

(3)凯里舟溪苗族女装:此类服饰主要分布凯里、丹寨、麻江等地的苗族中。衣对襟,袖宽而短,颇有古代“半臂”的风采。节日期间苗族的服饰特点,常在衣服表面钉缀银饰,以示富有。

(4)剑河南寨苗族锡绣女装:锡绣是事先将锡箔卷成条状并剪成长短一致的锡片,然后将锡片按经纬线的位置数纱排列,用针线串连缝合固定在一定的经纬线之间,组成几何纹图案,与挑花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鍚片的折光闪烁,却使图案显得十分耀眼,体现了排列美、节奏美和材质美。

贵州民族服饰概况

威宁彝族旗袍三都高尧苗族织锦百鸟衣蜡染鼓藏衣

上一篇: 亮相文化CEO马瑛瑛:构建文化自信 让国粹文化体验鲜活起来
下一篇: 蒙古服饰 实景剧《拉骆驼》来了!包头这条街要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