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住酒店发现顶灯藏有摄像头,这几招教你住酒店如何防止被偷拍
155 2025-02-24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还有一种冷叫“奶奶/姥姥觉得你冷”!
这个一点儿不夸张,你妈妈觉得你冷,顶多让你套上秋衣秋裤,再冷了催你赶紧把羽绒服穿上,但是老人就不同了,呵,简单的秋衣秋裤怎能阻挡严寒?我可不能让我的小孙孙冻着!
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冬天在外,父母带的娃一般穿的保暖又得体,但老人带的娃往往“胖成球”,这还不算,还要把脑袋也捂得严严实实,只漏出个小眼睛。
怕孩子冷的心情我们理解,可穿这么多真的就对孩子好么?
当然不是。
昨天去幼儿园接小锦鲤放学,去的早了会儿,就和小姑子聊了一会儿——她在小锦鲤的幼儿园当老师。正好说到最近温度降低,小姑子嘱咐我可别让孩子感冒了。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我说不用担心,我给孩子穿的挺厚实,挺多的。结果说到这个小姑子突然笑了,整得我莫名其妙,然后给我看了个小视频,我也跟着笑了。
拉开第一层,还有好几层
园里大班有个孩子前阵子感冒了,这几天刚痊愈回来上学,结果返校第一天老师就发现了不对劲,孩子的行动似乎很不方便。
后来幼儿园老师趁着下午休息的空档,总算解开了孩子身上的秘密,好家伙,小男孩算上外套整整套了8件衣服。
拉开好几层,还有好几层
一群老师一边笑一边拍视频,小家伙还一脸懵,似乎在说“奶奶说穿多了就不再感冒了。”
老师帮孩子逐渐打开衣服,先是黑色的棉服外套,然后是绿色的小马甲,接着是连续三件摇粒绒的薄外套,之后是花色的薄毛衣,再里面有一件蓝色的绒衣,最后是贴身的秋衣。
老师:禁止套娃!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小男孩的无奈,从他身上我也刚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奶奶。”
不过,孩子穿得多真就不会感冒了?真的对孩子身体好?不一定。
老师:我傻了
1)阻碍孩子身体发育
孩子在3-6岁的幼儿期,以及6-11岁的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并且这时候的孩子也处于十分好动的阶段,每天运动量都不小。
这时候即便是寒冬也不要给孩子穿太多,穿的过多会影响孩子的活动,从而削弱孩子的运动能力,时间一久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2)引发疾病
本身就怕孩子感冒发烧,才特意给孩子穿的多,怎么反倒会引会孩子生病呢?
原因很简单,孩子天性活活泼好动,加上小孩子新陈代谢快,稍微活动活动就会出汗,穿得太多也容易捂汗并且不易排出。
不冷就行啊!
当孩子回到室内迅速脱掉衣服的时候,冷热交替自然容易感冒。并且有时候孩子出了一身汗,却排不出去,然后贴身的衣服变得潮湿,又很容易诱发皮肤疾病。
3)抵抗力变差
这一点其实是冬季穿衣太多的最大弊端,给孩子穿一只要能确保帮他御寒即可,太多了反而不好。
穿衣过不仅容易让孩子患上焐热综合征,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生命危险,还会阻碍孩子身体对外界的温度感知,长此以往会大幅度削弱抵抗力,导致孩子身体变差。
很多家长表示自己也不想给孩子穿太多,无奈不知道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寒冷,因此只好给孩子多穿。
其实判断孩子是否寒冷方法并不难,通过触摸孩子的皮肤就能准确判断。
先要说明,通过孩子的手脚来判断孩子的冷热并不准确,因为手脚远离心脏,因此手脚的温度并不能表示孩子整体的寒冷与否。
玩雪也不用穿太厚
孩子小手冰凉也不意味着孩子感到寒冷,相反,孩子小手滚热的话,则说明孩子很可能是穿多了。
正确的做法是触探孩子的后颈及颈下后背的位置。这里的温度才是孩子真正的冷暖感受。
如果摸起来温热,说明孩子不冷,穿的正好,如果冰凉则说明孩子很冷,该加衣服了。如果摸起来已经出汗了,那证明孩子穿多了,该脱衣服了。
此外还要注意,判断孩子冷热不要在还疯玩疯闹之后,这时候孩子新陈代谢快。体温变化幅度也大,这时候判断并不准确。
洋葱穿衣发很好理解,即“宁可几件薄,也别一件厚”,给孩子穿衣服大约在3~4件最好,一件贴身保暖,一件宽松透气,最后来一个防风的御寒的外套。
如果天气寒冷,可以适当在外套里加一件御寒小马甲。
抗冻又潮流
这样孩子在多数环境都能游刃有余,热了可以脱一件,出门太冷还可以加一件。而如果只穿一件御寒的大衣或者羽绒服就尴尬了。
即便在室内也会出现脱了还冷,不脱还热的尴尬局面。
孩子穿衣的两大误区要避开另外还有两点家长需要注意:
1) 孩子睡觉别穿太多,孩子不冷就行;
2)出门可以带帽子口罩,但别给孩子口鼻捂得太严,影响呼吸也不利于健康。
最后,养孩子确实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有个头疼脑热,做父母的也会头疼不已,但是同样,孩子也没我们想的那么脆弱,真心不用太矫情,适当的穿搭才是最合适的。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