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韩国气质女神街拍,简单中透着“时髦小心机”,网友:好会穿
152 2025-02-19
现代社会体育赛事很多,体育事业也很发达。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纷纷选择在空闲时间做运动。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普通个人,锻炼时选择一套舒适得体的运动服成为了必备。
其实不仅现代,唐朝人们对体育活动也有着极大地热情。唐朝的体育运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参与人数也很多,甚至还会举办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各民族间交流频繁,这不仅促进了唐朝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与体育运动相配套的体育服饰也逐渐发展起来。
马球是唐朝比较流行的体育活动之一,后来逐渐产生了比赛时使用的马球服。马球服的产生,是唐朝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结果,唐朝的马球服,具有胡服的特点,不仅穿着舒服美观,而且在当时还很时尚。本文将通过介绍马球运动的流行情况以及马球服的材料样式,来重点阐述唐朝常见的体育运动和当时运动服的特点。
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打马球都是唐朝非常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达到了顶峰。体育运动在唐朝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在中国体育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参加主体的不同,唐朝的体育活动,可以分为三种:宫廷体育、军事体育和民间体育。
宫廷体育
宫廷体育是由统治阶级在宫城附近举办的体育活动。唐朝宫廷体育种类繁多,不仅有马球、蹴鞠、骑马、射箭、拔河、荡秋千、划船、斗百草等体力活动,还有围棋,象棋,双陆棋等脑力活动。此外,还有以乐舞为主要表演形式的体育活动,如《秦王破阵乐》、《胡旋舞》和《霓裳羽衣舞》等。其中,马球和乐舞在宫廷中最为流行。
马球又称击鞠,是人们骑马用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活动。唐朝很多皇帝都喜欢打马球,太宗、中宗、玄宗、宣宗、敬宗、僖宗等都是马球运动的高手。
宣宗弧矢击鞠皆尽其妙。所御马衔勒之外,不加雕饰,而马尤矫捷。每持鞠杖乘势奔跃,运鞠于空中,连击数百而马驰不止,迅若流电,二军老手咸服其能。
——王谠《唐语林》
唐朝甚至还在宫中培养了一批专门打马球的人员——打球供奉,以满足帝王观赏的需要。此外,京城达宫贵人的府邸,也建立了很多专门用于打马球的球场。黄巢起义军向长安挺近时,唐僖宗更是击球赌三川,通过马球比赛的方式来决定官员的任职。以上这些,都说明了马球深受贵族阶层的喜爱。
乐舞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乐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初唐时,宫廷就设立了“习艺馆”,后来成为专门培养歌舞艺人的教坊。唐朝的乐舞参与人数众多,唐太宗时演奏《秦王破阵乐》的乐工就有120人,唐文宗时表演《霓裳羽衣舞》的艺人达到300名之多。
宫廷体育中也会有女性参加马球运动,主要是供贵族阶级欣赏观看
军事体育
军事体育是指军队中组织的体育活动。和宫廷体育、民间体育以娱乐为主不同,军事体育以军事训练为主要目的。唐朝军队中,常见的体育运动有马球、武术、弓箭、田猎、角抵、拔河、负重、翘关、角逐等。
马球不仅在宫廷中流行,在军队中也十分盛行。唐朝马球的兴盛,源于唐太宗的倡导,他认为经常打马球可以提高骑马技术,从而增强军队战斗力。唐玄宗也有着这样的认识,他曾在天宝六年下旨,命令全国军队开展马球运动。
唐朝军队在选拔士兵时,曾经把负重和翘关作为考试项目。负重要求士兵背负五斗粮食,步行三十步才为合格。翘关是举重,器材长一丈七尺,直径三寸半,军士需要抓举十次才算合格。至于军队中展开的其他体育活动,角逐是跑步比赛,角抵是类似于现代摔跤、相扑的一种活动,而武术和射箭更是战场厮杀中十分重要的生存技能。军队中的这些体育活动,都是为了增强士兵的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军队的整体战斗能力。
角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军营中也流行此项运动
民间体育
除了宫廷体育和军事体育,中国古代的其他朝代民间体育活动很少。但是唐朝却有所不同,民间体育活动很普遍。唐朝民间体育活动,大都和节令有着密切关系,如至元宵节观灯踏歌、阳春骑马拔河、清明节荡秋千放风筝、寒食节蹴鞠、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高郊游等,有些体育活动一直传承至今。
杂技在唐朝民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街头和戏场都有专门表演杂技的人员,观众多时甚至可达上千人。唐朝的杂技种类很多,有高空杂技、呈力技、手足和形体杂技,还有以驯兽为主的动物戏和异域色彩浓厚的幻术等。
唐人蹴鞠图,唐朝民间体育活动和节令有着密切联系
唐朝建立后,国家稳定,实力强大,各民族友好相处,生产水平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庶,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这使得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娱乐和体育。
唐朝经济发达,各民族间交流繁多,其他民族的体育活动也逐渐传入唐朝,像西域的舞蹈、杂技以及幻术、天竺的按摩法等,吐蕃甚至还和唐朝进行过国家间的马球比赛,各民族间体育活动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唐朝的体育种类,而且还促进了唐朝体育的发展。
唐朝的体育发达,和统治者的态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道家思想影响,唐代统治者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延年益寿。唐朝很多皇帝不仅大力提倡体育活动,有些皇帝还经常亲自参加甚至痴迷于某项体育活动,这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活动在唐朝的发展。
唐朝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发展
唐朝马球服的样式、材料
作为唐朝最为流行的体育服饰,马球服是唐朝运动服发展变化的重要代表。唐朝没有现代体育比赛的概念,在活动中也没有明确规定打马球时应穿何种样式的球衣,但是唐朝马球服大都是紧身衣裤,融入了很多胡服简约的风格。
唐朝马球比赛时,和现代一样分为两队,每队队员内部服装统一,双方球服颜色泾渭分明。封建社会对服饰颜色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虽然体育活动比较自由,但是人们在参加比赛时还是会根据身份选择衣服颜色,不得逾越。
唐朝流行戴幞头,在马球运动中,可以根据幞头款式的不同,来区分队长和普通球员。唐朝马球服身服是在平民或者军人平时穿的缺骻衫的基础上改造而成,长度过膝,圆领,窄袖,窄身,两胯开叉,腰部拴一条腰带,足服为乌皮六合靴。马球服身服之所以选择圆领衫,是因为圆领衫的拴扣紧扎牢实,经得起凶猛激烈的拼抢争夺活动。
贵族的马球服比较华丽,幞头材料一般是帛或锦。马球服是由著名的蜀锦制作而成,衣服上图案绚丽精美,腰带镶有金银宝石,这样的马球服既美观又实用。而民间马球服多采用麻或葛制成,衣服也比较粗糙朴实,没有图案。
敦煌出土的写本文献中,对唐朝马球服有着明确的记载:
青一队,红一队,珂珮玲珑得人爱……脱绯紫,著锦衣,银镫金鞍耀日辉,场里尘飞马后去,空中球势杖前飞。
——《杖前飞》
唐朝服饰吸收了胡服特点,马球服简约干练,适合比较激烈的运动
唐朝女性运动服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女性也更多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唐代宫廷女性经常参加的体育活动有马球、乐舞、荡秋千、划船、斗草、骑马、拔河等。
举办女子马球活动,目的不是激烈的比赛,主要是供皇帝以及高官贵族欣赏观看。唐朝女子参加马球活动时发髻多为椎髻、双髻、丫髻或垂髻,上衣为窄袖、紧身,衣领开口较大,内穿圆领单衣或交领单衣,下穿裤子和裙子,衣服纹样很美丽。当然,由于女子骑马打球比较危险,后来用驴代替马,称为“驴鞠”。
唐朝女子参加的体育活动,一般对抗性不强,穿平时衣服即可,但参加乐舞表演时,则需要穿专门的服装。唐朝前期的乐舞有着鲜明的汉民族特色,参演女子大多发髻高耸,头插步摇,身穿短衫,紧身上衣外套有缦衫,脚踩软棉靴,衣裙颜色以红、绿、紫、黄最为主。但是后来受其他少数民族影响,女性服装逐渐简化,长袖紧窄、腰身收紧或腰部裸露,带有更多的胡地色彩。
唐朝社会各阶层使用的马球服具体内容
传统汉民族衣服分为上衣下裳,衣服特点为宽袍大袖、交领掩胸、肥裤、长裙,这种衣服明显不方便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马球这种对抗性强的活动。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唐朝服饰也明显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影响,尤其是胡服。
胡服是古代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衣服总称。胡人穿衣比较简单利落,胡服分为上衣下裤,胡人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这种穿着方便胡人骑马以及参加其他户外活动。胡服对唐朝服饰影响重大,以至于后来穿胡服在唐朝流行开来,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马球服具有胡服的特点,身服很好地体现了胡服简约干练的风格,而打球穿的乌皮六合靴则直接来源于胡服足服。此外,唐朝贵族马球服中的銙带,更是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蹀躞带,后经唐朝改装发展成銙带。因此,具有胡服特点的马球服,在当时很时尚。
传统汉服宽袍大袖,不利于参加体育活动
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个时代审美观念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唐朝马球身服是在平民缺骻衫基础上,吸收了胡服特点加以改造而成。唐朝贵族阶级为了马球运动的需要,去穿带有平民和少数民族服饰的运动服,正说明了唐朝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所以体育运动在唐朝很发达。
唐朝体育在中国体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各种体育活动游戏规则在唐朝逐渐成熟,体育项目也基本定型。唐朝不但实现了中国体育活动的大发展,而且体育技艺水平在世界同时期国家中也位居前列。尤其是民间体育的兴盛,更是证明了唐朝百姓生活的安定。
唐朝体育活动对当代体育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国际间的体育竞争更加激烈,国际体育比赛更是和综合国力、国家荣誉相挂钩。要想实现中国体育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像唐朝那样兼容并包,加强各国之间的体育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同时也应该大力推动民间体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们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