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戏”中京剧戏服的创新

梨园行有
唐三千 宋八百
唱不尽的三列国的说法
京剧戏台上
风起云涌 波诡云谲
的“三国戏”不胜枚举
今天 小韵就带大家去“三国戏”中
看看京剧戏服的创新
01 叶盛兰的白蟒
京剧《群英会》改编自罗贯中所著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讲述的是:曹操的谋士蒋干试图以自己与周瑜的私交劝降周瑜,周瑜将计就计,反而利用蒋干除去了曹操麾下谙熟水战的将领。
此剧是一出非常经典的京剧“三国戏”,并在1957年被拍摄成了京剧电影。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先生饰演的周瑜,不仅成为经典的舞台形象,同时也成为经典的荧幕形象。

京剧电影《群英会》 叶盛兰饰周瑜
周瑜作为剧中的绝对男主角,身穿一件素雅的白蟒首先出场。这件白蟒并不同于传统白蟒,是叶盛兰先生专门为周瑜这一角色设计的。他在传统团龙蟒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去除了复杂的八宝纹,保留了三蓝色绒线绣制的龙纹,只绣有少许简洁的祥云图案,环绕于神龙身边。凸显了周瑜身为青年才俊的特质,展现了其雄姿英发、丰神俊朗的气质。

周瑜所穿的白蟒
这件蟒袍上的点睛之笔莫过于叶盛兰先生在海水江崖纹的正中央添加的一轮红日。

白蟒上的红日
闪烁着金光的红日从海面喷薄而出,冉冉升起,象征了周瑜春风得意、如日中天的形象。恰好与南宋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对周瑜所作出的“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的评价相契合,该件白蟒自应用于电影《群英会》之后,便逐渐成了周瑜服装的标准穿搭。
02 马连良的法衣
《借东风》中的诸葛亮是一个穿着法衣的典型人物形象。京剧马派艺术大师马连良经常扮演该剧中的诸葛亮一角。
在长期的舞台实践过程中,马连良对自己的随身行头从质地和纹饰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良。
质地方面,他采用了织有暗纹的银灰色织锦缎。纹饰方面,他在法衣的背后设计了一个紫色火焰包裹着的阴阳鱼,在衣袖边缘的八卦团外边绣上了一圈火焰团,衣摆的宽边加上了草龙纹和海水纹。

《借东风》 马连良饰诸葛亮
经过改良后,整件法衣显得更加古朴大气,更加符合诸葛亮仙气飘飘的特性,凸显了马派艺术潇洒帅气的特点。
03 李少春的蟒官衣
京剧艺术家马连良、李少春两位先生曾与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联合创作了京剧新编历史剧《赤壁之战》。李少春先生为本剧中的鲁肃这一角色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改良服装,叫作蟒官衣。其是在改良官衣的基础上,绣上了方形夔龙纹补子;在下摆和袖口上,有同色的水纹和云头纹,看上去既像绣活简单的蟒袍,又像绣有水纹的官衣。

蟒 官 衣

《赤壁之战》 李少春饰鲁肃 马连良饰诸葛亮
可见,老百姓爱看三国戏,三国戏长演不衰,不仅得益于叶盛兰、马连良、李少春等京剧艺术大师表演造诣高,也得益于他们对自己行头的精心雕琢,不断创新,使得舞台呈现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