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富养女儿 再看冷清秋母女收下金燕西八匹布 全明白了

147小编 62 2025-02-15

话说厌倦了富贵温柔乡的名媛们,火急火燎的金燕西为了早一点追到清秋,连妆点门面的水晶墨镜、湘妃竹扇都忘了加身,他直接翻了几匹素净上等布料的牌子,派了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开进冷宅。

都有哪些料子呢,书里写的很清楚:

燕西将藕色印度绸的衣料,挑了一件,天青色锦云葛的衣料挑了一件,藏青的花绫、轻灰的春绉又各挑了一件。想了一想,又把绛色和葱绿的也挑了两件。

来人大摇大摆丢下一句:金七爷送的!够奥利给的吧!够你们这小户人家长脸的,这韩妈的眼珠子都快掉到地上了,但这奶妈没有什么话语权,亏的是清秋那市侩的舅舅不在家,这一次终于算护住了书香门第的脸面,这娘俩总算没给早逝的清秋爸丢脸。

原著里可没有冷家无理由退货这出戏,那为啥要来这么一出,如此欲盖弥彰,只不过是为着遮掩冷家母女物质的一面,把清秋的形象塑造的更清纯无暇。

当金燕西看到这上等的布料像晒腊肠一样披挂上阵,本来这脸就不白,立马就气成了猪肝色,还是下人金荣告诉他另有高招。

比起主子的一身纨绔,贴身佣人金荣肚子里是很有墨水的。最终他用一种礼贤下士的方式把面料送了出去,一来显得金家不是暴发户嘴脸,懂礼数,二来也给够了冷家尊重。

金荣道:“七爷买这样许多好绸料,一定是送那家的小姐。就这样左一包右一包的送到人家去,太不像样子。”燕西道:“是呀,你看怎样送呢?”金荣道:“我想,把这些包的纸全不要,将料子叠齐,放在一个玻璃匣子里送去,又恭敬,又漂亮,那是多好?”燕西道:“这些绸料,要一个很大的匣子装,哪里找这个玻璃匣子去?”金荣道:“七爷忘了吗?上个月,三姨太太做了两个雕花檀香木的玻璃匣子。”

无论是同学结婚,还是跟着金燕西去听戏,清秋身上的新式旗袍,还是穿在了身上,而且是两种不同的衣料,同学结婚穿的是淡绿色的,而听戏则穿的是藕色,很是含蓄地表达出,清秋一家最终还是收了金燕西的厚礼。

当面料整齐的放在金燕西他爹的三姨太的两个雕花檀香木的玻璃匣子,送到冷宅,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电视剧里大刀阔斧地砍了,原著里写得是清清楚楚:

冷太太道:“你不是看见人家穿一件藕色旗袍,说是十分好看吗?我想就留下这件料子,给你做一件长衫罢,要说和你买这个,我是没有那些闲钱。现在有现成在这里,把它退回人家,你心里又要暗念几天了。韩妈拿一柄尺来,让我量量看,到底够也不够?”

清秋笑道:“下个月有同学结婚,我就把这个做一件衣服去吃喜酒罢。”冷太太道:“既是贺人家结婚,藕色的未免素净些,那就留下这一件葱绿的罢。”清秋笑道:“最好是两样都留下。我想我们受下两样,也不为多。”冷太太道:“我也想留下一件呢。你留下了两件,我就不好留了。”清秋道:“妈要留一件,索性留一件罢。我们留一半,退回一半罢。”冷太太道:“那也好,但是我留下哪一件呢?”商量了一会,竟是件件都好。

衣料都收下来,就连那玻璃匣子,清秋都想留下来:

清秋把绸料一样一样地拿进衣橱子里去,只剩两个玻璃空匣子。清秋道:“妈,你闻闻看,这匣子多么香?”冷太太笑道:“可不是!大概是盛过香料东西送人的。你闻闻那些料子,也沾上了些香味呢。有钱的人家,出来的东西,无论什么也是讲究的。这个匣子多么精致!”

可见到了收下面料以后,冷家母女感觉到了有钱人家的讲究,随后不论是请冷家看戏还是送清秋鞋票,金燕西都符合了冷家母女所求的讲究礼数,这种追求方式大大契合了他们的精神需求,让她们倍感舒适,而不是感受到了来自上流阶层的胁迫戏弄。

显然,在一段恋爱关系里,男女关系的平等相当重要,这段改编也正是想说明,冷清秋其实一开始是想抓住人生主动权的女孩,但是渐渐地, 从接受一盒点心,一桌满汉全席、几匹布料开始,她最终浑身上下都是金家的东西,虽然置身婚姻的她觉得那是一个妻子应该享受的权利,但金燕西却冷酷无情地把她推了出去,直到阁楼一场大火,她最终带着孩子绝尘而去。

在原著里,金燕西送衣料是追求冷清秋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这意味着他从此告别了旁敲侧击,正式触动了冷清秋内心的涟漪,原生家庭贫瘠的物质生活所累,让清秋一步步开始沦陷,失去人生的主导权。

再揣摩清秋妈妈那一句,我是没有那些闲钱的。你给孩子买不起,却也不意味着理所当然收下别人的厚礼,须知羊毛出在羊身上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教育观念讲求要富养女儿的心灵,因为被穷养的女儿,外面的男人给她一颗糖,她就觉得无比甜,便跟人家走了。但愿每一个家庭都拥有这样的底气,即便物质生活暂时匮乏,也永远仰望星空,用一颗富有的心灵去滋养孩子,让孩子永远抓住生活的主动权。

上一篇: 再看《金粉世家》才发现,冷太太早在暗中撮合冷清秋和金燕西
下一篇: 女人想要变得高级,学学吉娜穿旗袍,彰显优雅古典气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