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地气混血儿如何养成?社长媳妇教你法国家庭育儿法

147小编 149 2025-02-14

~最接地气混血儿诺一~

实在不想天天给你们看我的男神小诺一,但是没办法,他最近人气实在太高了,今天又被他爸给(不成功地)黑了一把,同时他妈也一起出镜了。这个号称最接地气混血儿,萌软傻白甜小男神,究竟是如何由他那极度不着调的中国爸爸和极度靠谱的法国妈妈调教出来的?

欧洲菌今天就给你们八一八,混血小男神养成术,当然,功劳主要还是靠法国妈妈。

.编辑:新欧洲 舒雯

前天社长发了个秒拍视频,拍傻白甜诺一如何给他做法语同传,被网友齐声呼吁“孩子他爹,给你娃单独开个博吧,我们实在不想再看你了。”(回复关键词“诺一”或“刘烨”查看),然后社长不知死活地,火上浇油昨天又发了一条:

里面他自己和媳妇照片是酱,

万众瞩目期待的俩萌娃照片是酱,

社长真是辛苦你一片不想要被抢风头的小心思啊,还那么辛苦选这种相机模式拍。结果底下评论一水儿这个画风,

所以基本上,刘烨养娃就是这个水平了,除了坑娃神爹,还是坑娃神爹。

以前《花样爷爷》的时候,他教儿子游泳,训练方法和训狗一样,捡了个东西让儿子“闻一闻”,“捡起来”,

实诚的诺一也就给他找回来了,还是他妈实在看不下去,教育了诺一一下,“跟你爸爸说,我不是小狗”。

但是第二次换个方法,嗯,只能说小狗狗诺一太听话,

后来《爸爸去哪儿3》,里面的金箍棒,BB机,最炫民族风,东北大渣子口音,经典躺炕姿势,把好好一个混血儿整成留守儿童,我们也就不说了。

结果有次剧组拍到,社长对着诺一撒娇装哭,结果超暖萌的诺一跑上去对着爸爸又抱又拍,还说爸爸你别哭了,我是你的妈妈,你的妈妈。(也是不知道大龄网瘾儿童刘烨当时是怎样一种窃喜的心情)

所以很明显,能把诺一养得这么实诚这么暖,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大部分功劳不在刘烨身上(大多数时候看起来真的都是诺一在照顾爸爸。。。),而是源于他那个靠谱的法国妈妈安娜。

那这个法国妈妈是怎么养出这么暖的娃的呢?欧洲菌今天就从头给你们八一八。

怀孕养胎

该干啥干啥

环境好心情好就足够

身为一个过来人,欧洲菌实在是要挺着腰板说一句,国内现在的气氛,从孕妇发现怀孕开始,就无形地给全家尤其是准妈妈很大的压力,不能吃的东西,不能做的事情,不能去的地方一大堆,反过来,各种该吃不该吃的补品营养品,该上不该上的胎教课准爸妈班也是一大堆。但是对于法国妈妈来说,怀孕生子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好麻烦的。

诺一2010年出生于法国尼斯。在没看到儿子之前,社长的心情一直是很复杂的,因为在他开来这第一个娃的孕育过程太艰险了——媳妇怀孕后,社长原本计划要么请父母来北京照顾她,要么让她回长春老家静养。没想到安娜一听说要被老人照顾,自顾自地买了张机票就回了法国。她说养胎无须如此大费周章,只要环境好心情好就足够了。

这是安娜第一次怀孕时和社长参加活动,状态好得不得了。

社长放心不下,带着满肚子恶补的孕期护理理论赶去法国陪。只是,这功夫白做了,因为安娜视他的提醒念叨如过耳清风。比方她的饮食结构就没有做任何调整,除了每天增加一点叶酸片之外,不开任何小灶。且生冷不忌,附近的田里摘下蓝莓在手帕上蹭蹭就往嘴里塞,刚拔出来的胡萝卜用手搓搓泥就咬得嘎嘣响。

她也没有住院待产,除了不得不参加的定期产检外,她能离医院多远就离医院多远,医生建议的那些抽羊水之类的检查项目她全都一律拒绝,理由是这些检查容易吓到自己,说不定也会吓着孩子。关于这些检查的争议现在国内也越来越多,但当时社长不了解,他说等到预产期快到时,已经压根儿不指望安娜能给自己生个高智商的天才儿童了,唯一的要求是只要别有啥毛病就好。

而事到临头,阵痛来临时,安娜也毫不慌张,没有马上去医院,选择继续呆在家里。阵痛了十几个小时,觉得差不多了才让刘烨开车送她去医院。到医院27分钟儿子就出生了,超顺产,6斤8两。

有了这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连社长也放心的多了。两人都是该干啥干啥。妹妹在妈妈肚子里六个月,安娜还踩着高跟鞋和刘烨出席电影节,

而这次和朋友晚上出去喝酒聚餐的时候,安娜的肚子已经是8个月大了。

照顾孩子

别太把孩子当回事儿

最好的照顾孩子的方式,就是让他自己呆着

安娜也没有遵从国内育儿专家推荐的多与孩子做肢体接触,加深母婴感情的建议。除了喂奶换尿布之外,绝大多数时间,儿子都在婴儿床上坐冷板凳,吃饱了睡睡醒了哭,自己啃手打发时间,糊得满脸口水也不给收拾。这种方式在国内父母看来简直是离经叛道虐待儿童,但也正因为此,大多数法国宝宝都是刚出生没多久便能够好好地自己睡一整觉,醒来也不会立刻哭闹着要妈妈,无论是孩子的生活节奏,还是父母的身心压力,都要比国内好很多。

安娜说法国有句谚语:最好的照顾孩子的方式,就是让他自己呆着。这话颇有点中国无为而治的理念,当年社长其实是挺担心的,但现在看他坑娃的带娃方式,显然是得了媳妇的真传,只是好像有点发挥太过了。。。。

别人家的小孩子在1岁以前,都是圈养,但诺一是放养。才5个月大时,就已经跟着父母一起出国旅游了。租个车,从法国到德国到西班牙到意大利到比利时,安娜开车,刘烨坐副驾,诺一躺在专用的儿童安全提篮里独享后排空间。有时候在后边哭闹起来了,安娜就一改匀速前进的驾驶风格,来上几次急刹车再加急加速,车子三耸两摇,诺一就老实了,乖乖入睡。这种哄孩子睡觉的方式让刘烨觉得非常彪悍。

在《花样爷爷》里,霓娜第一次独自下楼梯,妈妈安娜情不自禁地拍手鼓励,并开心地与别人分享,她说刘烨特别受不了孩子摔跤,甚至一直不敢让孩子独自下楼梯。人家爷爷则笑着说:“越摔越大啦。”

节目导演也透露到,当诺一游泳上岸的时候,在岸边休息的牛犇看到诺一光着身子,赶忙心疼地上前给他披上衣服。而安娜却阻止道:

“他如果冷了就会自己去找衣服、洗热水澡,我们不用这样照顾他。”

安娜说在法国有这么个育儿理念——别太把孩子当回事儿。

你家的孩子再宝贝,你家的家庭条件再好,孩子肯定会踏上社会的吧?就幼儿园这个小社会,老师会把每个孩子太当回事儿吗?会像你一样照顾孩子么?

法国的幼儿园小班,是不接受带尿布,自己不会上厕所的孩子的,孩子就应该自己照顾好自己,学会自己上厕所了再来学校——这是学校给家长的明确信息。再远的就更别提了。所以,在家越把孩子当回事儿,孩子踏上社会的心理适应期就越长。与其让孩子离家之后被别人教训,还不如先在家里把他教训好了,毕竟,搔痒是别人下手舒服,教孩子还是自己下手放心。

所以现在那么多熊孩子,都是因为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太把孩子当回事儿了啊。

孩子健康

不靠补品和预防针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在国内,家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一定要让孩子吃好,尤其是祖父母一代,恨不得什么零食都塞给孙子孙女吃。但在法国,这一方面的管束是很严格的,祖父母要给孩子什么东西,都要先征得父母的同意,而父母这方面,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正常吃饭和吸收,大部分零食都是不给孩子吃的,不过午睡起来后会给孩子一份下午点心,时间固定,分量不大,作为中饭和晚饭中间的补充。

除了不给吃零食,也几乎不给吃任何补这补那的东西。安娜的理论是:孩子只要吃奶好,吃饭好,经常出去晒太阳,就用不着补钙补锌补血。唯一跟补品有点儿关系的,是挪威的深海鱼油,10欧元一瓶,一天2粒,成本非常低。

如此低成本养出来的孩子,任何时候去体检,都健康正常,而且几乎不生病。从出生到现在,唯一去医院就是打疫苗。而且事实上,法国给小孩的疫苗比中国的疫苗种类少很多,对于法国医生来说,给新生儿的疫苗应该是经过百般考验,确定没有问题的,如果不能保证疫苗百分百安全无副作用,还不如靠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安全。

安娜说法国有句老话,翻译成中文大意是——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孩子不是吃得多长得胖才身体好,也不是穿得多盖得严实才好,让孩子适当饿一下适度冻一下,更能调动孩子自身的免疫调节系统,没什么药能比孩子自身的免疫细胞更有疗效。

教育孩子

父母一诺胜过千金

永远不能失去孩子的信任

看了前面几点你大概觉得法国养娃是不是就没什么规矩,直接散养,其实并不是。在孩子的礼貌和品德教育上,法国人非常认真。比如安娜平时是非常温和的妈妈,刘烨有的时候甚至嫌弃自己媳妇对待孩子太轻松随意了,但在不骗孩子,不拿甜蜜的借口哄孩子上面,安娜特别坚持特别认真。比方诺一怕打针就哄他说不打不打,然后把他骗到医院挨一针的事情绝不会发生。哪怕诺一害怕得抱着桌子脚不出门,也要把他生拉硬拽出去,并且毫不掩饰地告诉他今天必须打疫苗。

有时刘烨看诺一哭得撕心裂肺,心下不忍去打圆场,安娜会告诉他:为了安抚孩子随口许下的假诺言,可能会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但后患无穷,慢慢就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信任你,而让孩子信任,才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为孩子一旦不再信任父母,父母就会觉得孩子越来越难管。

与孩子沟通

耐心和技巧缺一不可

一种方式不通就再换一种

但安娜并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对孩子那么直接的,能够用平和好商量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安娜绝不诉诸家长的权威。

还是在《花样爷爷》里,霓娜想喝果汁,爸爸刘烨直截了当地告诉女儿,果汁现在不能喝,吃完饭才行,然后不管女儿怎么哭闹都不再说话。安娜眼看女儿眼泪都急出来了,就拿出一根美味的香肠成功转移女儿的注意力,很快让女儿忘记了喝果汁的事。

诺一和曾江爷爷一起玩拐杖,他将拐杖对着爷爷开始“枪战”。当爸爸刘烨看到了孩子的这一举动,原本温和的脸立马严肃起来,赶紧喝止:“诺一,对爷爷不许这样!”并指挥其到其他地方玩耍。

受到委屈的诺一可怜巴巴地去厨房里找正忙碌做饭的妈妈。妈妈安娜并没有责怪诺一,而是带着他来到小花园里修剪植物,令诺一心平气和之后再回去重新与爷爷一起玩耍。

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妈妈安娜蹲下身子,用温柔平和的语气跟孩子聊天。当霓娜因为想看毛驴,坚持不肯回家的时候,安娜则轻声细语地与女儿交流,并静静地陪着女儿多待了一会儿。霓娜看到妈妈陪在自己身边,反而很快不再固执,也愿意和妈妈回家了。

着急上火,怒斥孩子,以命令的方式叫孩子干这干那,还很烦恼为什么孩子这么不听话,是很多中国家长的通病。有些中国家长观念传统,觉得父母最大,孩子就该听自己的,有些中国家长并不这么认为,但却找不到正确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对于大多数法国家长来说,孩子从生下来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值得沟通和商量的独立个人,他们从不低估孩子的智商,也从不逗弄孩子像卖艺一样在人前表演节目,他们觉得孩子再小都是可以说的通的,一种方式不通就再换一种,开始说不懂就多说两遍,实在不行,孩子就孩子的小脾气,那么耍点小手段(比如用香肠代替果汁)也无伤大雅,但始终要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和自己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

多子女家庭

相信孩子自己能沟通

这是踏入社会前的必修课

这是社长发的一条微博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个独生子女之间,爸妈是绝对看不下去的,往往忍不住要介入,即使现在二胎政策松动,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多了,很多独生子女出身的父母,看到自家俩娃争执,也是会第一时间介入的。但法国幼儿园老师告诉家长的是,孩子的问题,首先留给孩子自己去解决。

孩子的心思比大人远远要单纯得多,也许他们的争执原本可以很简单的解决,但大人的介入会加入许多复杂的想法。另外让孩子学习如何自己解决争端,也是让他们成长和融入社会最好的办法。其实你看刘烨妈妈的回答不也是一样,我们父母辈那会儿,面对多子女家庭,也都是采取这样的态度,事情就是从独生子女这一代开始变化的,那么从现在起让它变回去,不也应该是很容易的事么?

最后发一张混血兄妹欢饮鼓舞等爸归来萌图(感觉后面有尾巴一定摇起来了),

祝你们将来都可以养出这么萌的宝宝~

新欧洲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一篇: 不到10岁混血姐弟玩转极限运动,别人家的孩子2.0版
下一篇: 盼望着,春天到来了!帅气穿搭“第一趴”,穿出酷酷的范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