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点不说:和纸胶带的基因密码(胶水+离型纸篇)

147小编 104 2025-02-13

没有看过上期文章的同学们,可以找到文章:全网最!最!最!硬核科普:和纸胶带的基因密码(造纸篇)进行观看!

这一期,我们来说胶水,胶水作为和纸胶带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在胶带使用感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可惜这里我的研究还是非常少啊)学名:胶粘制品用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

上面的三张图[3],是胶水的国家标准。这里有一个小BUG,最开始我说,和纸这种基材,属于包装类压敏胶粘制品;但是在上面三张图的第二张图中,指标分为三类,包装、保护和标签,那和纸胶带所使用的的胶水是属于包装呢?还是标签呢?按国家的分类来说,应该是包装;但实际的情况来说,其实是属于标签。

但也有可能是小编我对和纸胶带先入为主的观念,导致了认知错误,认为和纸基材的包装胶粘制品只有和纸胶带这一种。哈哈哈

胶粘制品用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下面简称水性胶水。

水性胶水的外观是乳白色,均匀无分层,无凝胶,无杂质。一般的胶水成分中,会放入各种剂,增粘剂、粘合促进剂,就跟烧菜一样。由于每个厂家胶水的配方、生产管理、工艺和原材料各有不同,出来的胶水肯定都不一样。

作为胶带的使用者,应该关心的首先是胶水的安全性,毕竟是涂在胶带上的,而且从上面的成分表中,含有有害物质。好吧,小点只能说,我会的土办法就是闻胶水的气味,多买几个不同产地的和纸胶带,闻闻味道,最刺鼻那种就是比较差的了(不建议大家模仿)。

其次就是剥离强度(即离型力),这个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使用感觉,水性胶水的剥离强度大概到12-16g为最佳;太低了粘不住,太高了胶很容易粘在一起。

最后就是持粘性,讲白了就是看胶带抵抗位移的能力。实际上,水性胶水还不仅仅考量这几个指标,因为作为压敏胶黏制品来讲,还要考虑可剥离性、粘基力,有没有出现渗胶、扭曲、拉丝等情况。

如果大家有兴趣想去做测试的话,下面的国标就是测试方法GB/T 2792-2014(剥离强度)、GB/T 31125-2014(初粘性)、GB/T 34712-2017(起翘性)、GB/T 4851-2014(持粘性)

接下来就是胶水的使用啦,就是我们所说的胶接,细致流程我不太知道,但是勉强能说个大概。

首先呢,要做一个表面的处理,把要喷布的和纸原纸,进行清洁,看看有没有什么灰尘之类的,没有底胶就浸浸底胶。接着呢,操起涂胶枪,订好涂胶量,往和纸上喷了。一顿狂喷后,拿去高温烘干,在这期间水性胶的剥离强度会减少,属于正常情况。最后拿上离型纸跟带胶的和纸上压机,加压胶接,这样一大卷完美的印刷用和纸就出来啦。

涂布的工艺和胶接工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印刷用和纸的质量,特别是和纸进行涂布的时候。这一段是参考GB/T 2943-2008所写的。 胶水的标准虽然是有了,但是市面上所卖胶水的质量和价钱,可是大有差别;作为厂家来说,都是围绕量来说事的,不管是质量也好,价钱也好,没有合适的量,就不是不行。就算是胶水的质量好了,拿去给专门涂布的工厂涂布的时候,也是讲求量,没有量就没有质量和低价。

再加上厂家的生产管理和利润空间,很难做到好货低价。 累了,累了,以前大学写论文都没有这么累(此处为过度劳累段落) 最后就是格拉辛离型纸了,造纸流程跟和纸造纸流程差不多,只是用聚乙烯醇等材料涂布后,超级压光后要涂上一层有机硅油(防粘剂),然后才复卷分切。

现在的格拉辛离型纸有两层,一层底纸,一层硅油。具有耐高温,防潮、防油等功能,剥离强度是格拉辛离型纸质量的检验,剥离力过高,证明其质量差。(这段写的好短啊.....头大啊.....)

综上所述就是印刷用和纸的生产史了。

不过再来说说现实情况吧。事实上,国内产品的质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要来的好,毕竟经历多道工序,辗转不同的厂家,在生产管理上难以把控,就算有国标,很多厂的制造水平和成品都是达不到标准的,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进口的和纸价钱至少是国内的两三倍。

国内的大多数印刷厂家有买别人生产好的印刷用和纸,自己只负责印刷;也有买原纸回来,给别人加工成印刷用和纸的。

有些印刷厂家会跟你说,他们从造纸开始到成品他们一条龙造的,话确实没错,只是其中的过程,他们都是找别人代工的。毕竟一家印刷厂光印刷就要好多机器了,更别说包下整个生产链了,而且各位老板都是生意人,不是傻子,这笔账他们难道不会算吗?

总的来说,社团要想自己生产胶带自己卖,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制造业了。至于制造业里面的水有多深,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

最后小点我只能说国内的厂家现状不能保证社团要量小的情况下,还要高质量和低价格。至于台湾和日本等地,小点我没有了解过,所以也不知道。(这一段的意思是,只要钱到位了,质量是肯定能保证的)

好啦,今天我们就到这里结束了。下一期我们讲的将会是大家最关心的一块,印刷。咱们下期见!

上一篇: 从基因到外貌,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 广东省中医院基因检测|打开您的基因密码,提前预知及早防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