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Bella 造型惊艳了,皮衣配马甲,行走的衣服架子
110 2025-02-1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当这首童谣在耳边响起,年味儿便也越来越浓了。时间过得飞快,今日便迎来了农历的十二月初一,也就是俗称的 “腊月初一”。这一天,在民间可是有着诸多讲究,它就像是春节这场大戏的开场锣鼓,“咚咚锵” 一声响,正式拉开了忙年的大幕。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腊月初一作为腊月的开端,承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祛灾祈福、诸事顺遂的美好期盼。在这一天,做好 5 件大事,寓意着避灾迎好运,能让一家人平平安安过大年。接下来,就给大伙详细唠唠这腊月初一必做的 5 件事。
在腊月初一这天,有个特别重要的习俗叫 “咬灾”,说白了就是吃炒豆。老话说 “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其实蕴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您想啊,进入腊月,天寒地冻的,人最容易感冒发烧,在以前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时候,大家就想出了通过 “咬豆子” 来祈求祛灾辟邪、身体康健的法子。
这里说的豆子是个统称,像花生、黄豆这些都称。花生,外号 “长生果”,寓意着多子多福、生生不息,吃在嘴里,香得很,满满的都是对家人的祝福,盼着来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黄豆呢,圆滚滚的,看着就喜庆,寓意生活团团圆圆、美满幸福,而且炒黄豆咬起来 “嘎嘣嘎嘣” 响,声音最是响亮,最能把灾祸 “咬碎” 赶跑。所以啊,在腊月初一这天,您不妨早起一会儿,抓上一把炒好的豆子,放进嘴里,咬出清脆的声响,让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也算是给家人求个心安。
民谚有云:“腊月水土贵三分”,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进入腊月,随着年关将近,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再加上天气寒冷,物流成本增加,物资供应也相对紧张,这物价啊,就跟那春天的竹笋似的,蹭蹭往上涨。所以,这时候囤点肉菜就显得特别明智,既省钱又省心,关键是能应对不时之需,让一家人在年节里吃喝不愁。
说到囤肉,像羊肉、牛肉这些就很不错。羊肉性温,冬天吃最是滋补,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既能暖身又能抵御严寒,让一家人都活力满满;牛肉呢,富含蛋白质,不管是炖着吃、炒着吃,还是做成牛肉丸子下火锅,那口感,别提多美了,关键是现在价格相对实惠,囤上一些,往后慢慢吃,划算得很。
再讲讲囤菜,白菜可是必不可少的 “当家菜”,“百菜不如白菜”,它耐储存,放个十天半个月都没问题,不管是醋溜白菜、白菜炖粉条,还是用来包白菜馅饺子,那都是经典美味;萝卜也得囤点,“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水分足、口感清甜,既能生吃当水果,又能炖汤、凉拌,解腻又开胃,和羊肉一起炖,那更是绝配,能把羊肉的膻味去除得干干净净,还增添了几分清甜。此外,像土豆、洋葱这些耐放的蔬菜,也可以适当囤一些,方便又实用。
囤货的时候也有小窍门,肉类可以按家人的食量分成小份,用保鲜袋装好,放进冰箱冷冻,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就行,方便又卫生;蔬菜呢,白菜、萝卜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存放,土豆别和苹果放一起,不然容易发芽,洋葱挂在通风处,能放好久都不坏。总之,腊月初一囤好肉菜,就是给一家人的新年生活上了一道 “保险”,让日子过得稳稳当当。
腊月是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月份,如今已是二九阶段,很快就要进入三九四九,冰天雪地的日子近在眼前。这时候,一定要记得给家人多添几件过冬的衣物,像厚厚的棉衣、保暖的毛衣、毛绒绒的袜子,还有结实又暖和的鞋子,一样都不能少。
新衣可不单单是为了抵御严寒,它还有着更深层的寓意。新年新气象,穿上崭新的衣服,就仿佛是给自己和家人披上了一层 “好运铠甲”,从头到脚都焕然一新,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而且,在挑选新衣的时候,也有不少讲究。颜色上,红色自然是首选,红色在中国文化里那可是吉祥、喜庆的代名词,穿上红色的衣服,感觉整个人都喜气洋洋的,运气也仿佛跟着旺了起来;要是觉得全身红太扎眼,也可以搭配一些红色的配饰,像红色的围巾、帽子、手套,或者红色的腰带、袜子,哪怕只是一点红,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体造型既时尚又喜庆。
款式方面,得根据家人的年龄和喜好来。老人的衣服要注重舒适保暖,宽松的棉衣、加绒的裤子,再配上柔软的雪地靴,让老人在冬日里也能行动自如,暖烘烘的;孩子嘛,正是爱美的年纪,不妨选一些带有卡通图案或者流行元素的羽绒服、毛衣,既可爱又时髦,孩子穿上保准乐开花;年轻人就更追求个性与时尚了,可以多关注一些当下的潮流款式,修身的大衣、酷炫的工装风棉衣,再搭配上个性的牛仔裤、马丁靴,走在街上那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质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纯棉的衣物柔软透气,贴身穿最是舒服;羽绒服轻便保暖,是寒冬的必备单品;羊毛制品保暖性强,质感又好,用来做毛衣、围巾再合适不过。另外,买新衣的时候,别忘了去正规的商场或店铺,质量有保障,售后也放心。要是网购的话,一定要仔细查看尺码表和商品评价,避免买到不合适的衣服。总之,腊月初一给家人添新衣,就是把温暖与祝福实实在在地送到了身边,让新的一年从里到外都透着温馨。
在赣北地区,一进腊月,大伙就开始忙活着准备炒货了。过去,可不像现在能直接在超市、炒货店买到现成的,都是自家种的花生、豆子,到了腊月初一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支起锅,生起火,热热闹闹地炒起来。随着锅里的花生、豆子被不断翻炒,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就好像是把所有的坏运气都给炒走了,炒得越热闹,来年的日子就越红火。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选择直接购买炒货,但这腊月初一炒炒货的传统可不能丢。
炒货的种类那也是五花八门,像瓜子就有葵瓜子、西瓜子、南瓜子之分。葵瓜子,颗粒饱满,嗑起来 “嘎吱嘎吱” 的,特别带劲,而且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生长,寓意着生活充满阳光,积极向上;西瓜子,个头小巧,外壳黑亮,吃的时候得慢慢嗑,别有一番滋味,它有着 “多子多福” 的寓意,盼着家里人丁兴旺;南瓜子,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营养丰富,常吃对身体好,寓意着健康长寿。还有松子,松子仁又白又嫩,吃在嘴里油香四溢,它生长在松树之上,松树四季常青,象征着坚韧不拔,希望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遇到困难也能勇往直前,不轻易低头。
不过,炒货大多是干货,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腊月初一提前炒好,放一段时间,等到过年的时候吃,就不容易上火了。储存炒货也有窍门,找几个密封性好的塑料罐子或者铁盒子,把炒货装进去,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能放上好一阵子。要是不小心受潮了,也别着急,放到锅里小火稍微炒一炒,或者放进烤箱低温烤一会儿,立马就又变得香脆可口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吃着花生,唠唠家常,看看电视,这年味儿啊,一下子就浓得化不开了。
老话说得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进入腊月,这理儿可得牢记心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是拖到过年,债主心里不痛快,自个儿心里也有疙瘩,大过年的,整得双方都闹心,多晦气!您想啊,本来过年是一家老小团圆喜庆的日子,结果因为债务问题闹得不愉快,这年还咋过?所以啊,要是手头宽裕,就麻溜地把债还了;要是一时半会儿拿不出那么多,也别躲别藏,主动跟债主沟通,定个还钱的日子,让人家心里有底。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爽爽过年,把诚信留住,新的一年才能路路畅通,福气满满。
腊月初一这一天,通过做好 “咬豆子、囤肉菜、添新衣、备炒货、还债务” 这 5 件大事,不仅仅是遵循古老的传统习俗,更是为新的一年积攒满满的福气与好运。每一个习俗背后,都蕴含着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在这个寒冷的腊月,让我们怀揣着温暖与希望,用心去感受这些传统习俗的魅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为家人打造一个温馨、幸福、平安的新年。愿大伙在龙年里,身体康健无灾祸,财源广进福满门,阖家团圆乐逍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