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佚名 68 2022-10-03

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唐代文化是一种开放的类型,但宋代文化则是一种相对收敛的类型,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完成了儒学复兴,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产生了新儒学, 即理学。理学的建立促进了儒、道、佛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完成了古文运动。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家,词达到全盛。

在宋代词作中描述当时衣裳风貌的句子数不胜数,如欧阳炯的《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曹组的《醉花阴》:“九陌寒轻春尚早,灯火都门道。月下步莲人,薄薄香罗,峭窄春衫小。梅妆浅浅风蛾袅,随路听嬉笑。无限面皮儿,虽则不同,各是一般好。”从这些诗词当中所描述的衣裳风貌可以看出唐宋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宋代在政治上虽然开放民主,但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宋代衣裳的风格比较保守内敛,服制等级明确,衣裳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

宋代女性礼服

由于宋代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使人的个体对立性全部抑制了,对妇女的约束也推到了极点,所以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其中以褙子最具特色,对襟,两侧开衩, 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虽男女都穿,但在女服中尤为盛行。宋代贵妇礼服——大袖衫、长裙、披帛的搭配,乃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服式, 在北宋年间依然流行,多为贵族妇女所穿,普通妇女不能穿着。穿着这种服装,必须配以华丽精致的首饰,其中包括发饰、面饰、耳饰、颈饰和胸饰等, 宋朝时期由于礼服较少穿用,女性多穿窄袖衫外套长褙子兼作礼服。

元代汉族妇女仍保持宋代的服制,上衣有比较瘦削的褙子、衫襦等,下穿多褶裙。后来受蒙古族妇女衣裳的影响,穿一种黑褐色粗布或绢做的左衽、窄袖、腰束大带的长袍的人渐渐多起来。另外,这一时期在汉族中还流行各种单、夹棉的半臂。

宋元时期的襦裙

襦和裙的搭配在宋代仍然流行,此时的上襦多为大襟半臂,下配的裙时兴“千褶”“百叠”,腰间系以绸带,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雅庄重之仪。

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左图 宋代穿襦裙的女性形象

右图 穿襦裙、披帛、佩玉环绶的女俑

《女孝经图》

《女孝经图》描绘的正是宋代妃嫔身着交领小袖上襦,外搭窄披帛,下穿高腰碎花长裙,用细带系扎。

披帛在宋代女子衣裳中已逐渐减少,沈从文先生在讲解山西晋祠彩塑时特别提到:“事实上宋代这个时期,宫廷或普通社会多已不再使用披帛。主要原因是,其被当作宫廷女官神像供奉,照习惯,多依据较早些制度而作。” 《女孝经图》中的女性形象亦是如此,而事实上襦裙也从宋代之后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元代襦裙已然不是妇女最常用衣裳,但却依旧存在着。元代襦裙基本上沿袭宋代遗制,但作为统治阶层的蒙古族自身长期逐水草而迁徙的生活方式, 使服装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色。

宋元时期的褙子

褙子是宋代最具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女子衣裳,贵贱均可服之元代服饰,男子也可服用,构成了更为普遍的时代风格。褙子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对襟处不加系扣,其上绘绣花边,时称“领抹”,袖有宽窄两种,衣身长度不一,衣长有膝上、齐膝、过膝、齐裙至足踝几种衣身长度,袖口与衣服各片的边都有缘边,衣的下摆十分窄细;另外,在左右腋下开以高衩,似有受辽服影响的因素,也有不开侧衩的。衣襟是敞开的,行走时随身飘动任其露出内衣,十分动人。

《瑶台步月图》穿褙子的宋代女性形象

《蕉阴击球图》穿褙子的宋代女性形象

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的印金折枝纹罗褙子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出土的褙子,据出土资料载,该墓中出土窄袖夹褙子12件,按质料计罗质的10件,绫质的2件;按纹饰计素色的7件,提织花纹的5件。内层均为素色的绢或纱。提织纹样有大叶牡丹、芙蓉及朵梅、菱形朵梅、卍字与折枝菊花组合的几何纹等。衣长95~122厘米,袖通长154~170厘米,腰宽47~55厘米,袖宽23~24厘米。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的单褙子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出土的单褙子示意图,该墓中有窄袖单褙子20件,按质料计纱质的8件,罗质的11件,绉纱质的1件;按纹饰计素色的11件,提织纹饰的9件。提织纹饰有梅花、牡丹、山茶组合;杂宝、山茶、双菱形、牡丹、卷云与梅花组合等。衣长97~115 厘米,袖通长154~170 厘米,腰宽50~54 厘米,袖宽22~24 厘米。

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的大袖褙子

该墓中还出土了两件大袖褙子,皆为罗质,对襟及贴边为金褐色绢, 两袖下垂呈袋状。衣长120~122厘米,袖通长160~170厘米,腰宽61厘米, 袖宽33~35厘米。

福建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绉纱 褙子

(现藏福建省博物馆)

宋元时期的半臂

随着上襦衣袖的重新缩小,作为外套罩于上襦外的半臂又再次成为宋元时期普通妇女的常用衣裳。南宋曾三异《同话录》载:“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袖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裹,或其中用绵者, 以紫皂缘之,名曰貉袖。”说的就是半臂。

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宋代半臂1

宋代半臂2

根据考古发现可见,受宋代褙子流行的影响,还出现了一种长半臂,大报恩寺出土的宋代泥金花卉飞鸟罗表绢衬对襟女衣,衣长110厘米,通袖长109厘米,袖宽44厘米,开衩长55厘米,其身长和开衩长与褙子类似,袖型却类似半臂。

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宋代泥金花卉飞鸟罗表绢衬对襟女衣

(南京大报恩寺出土,中国丝绸博物馆整理)

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加彩女俑

(陕西西安曲江元墓出土)

元墓壁画《墓主夫妇并坐图》

(陕西横山县出土)

到了元代,人们更加看重半臂实用性,无论普通百姓,还是蒙古贵族,都越来越喜欢直领齐腰式的半臂。陕西西安曲江元墓出土的加彩女俑,外套形制为直领齐腰半臂短袄。陕西横山县罗圪台村元墓壁画《墓主夫妇并坐图》,图中墓主夫妇六人坐于长榻上,男主人坐于中间, 头戴深红色帽,内着红色窄袖长袍,外穿白色宽袖长袍。五位夫人发饰相同, 均头梳双丫髻,内穿左衽袍,外罩各色直领齐腰半臂短袄。除此之外,在西安曲江池西村,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文物中,当时的女俑也身着窄袖衣,外套形式为隋唐时期的直领齐腰半臂衫。远在边疆地区的内蒙古赤峰市,发现的元代墓壁画中依然有数目不少的女子内服左衽窄袖衣,丰富的历史记载以及实物实证,均表明到了元代,盛行于隋唐时期的半臂依然流行。

元代印金罗半臂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元代印金罗半臂主体是小方格纹,但在两肩上有两个三角形的装饰区, 背后有一方形装饰区,两个装饰区内均印有凤穿牡丹纹样,与河北隆化鸽子洞出土的元代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半臂属于同款。

元代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半臂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宋元时期的裙子

宋代裙子一改唐代雍容华贵的奢靡之风,以恬静、素雅为主基调。与唐代不同的是,裙腰位置有所下降,一般在腰节偏上。纤细修长是宋代女裙的特征,前代流行的褶裥裙在宋代正式发展为“百褶裙”,裙幅以多为尚,通常在六幅以上,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中施细裥,“多如眉皱”。裙的质地喜用纱、罗、绢、绫等轻薄面料,裙面纹样喜好小碎花,体现清新素雅的审美 情趣。如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出土了裙15件。“分为单裙和夹裙两种,式样有单片裙、两片裙和褶裥裙三种,保存大都完好”。

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星地折枝花纹绫夹裙

卷叶相思花鸟纹

一般都是下摆略宽于裙腰,腰的两端有系带。有的镶花边,有的镶素边,也有无贴边的。单裙4件,其中罗质1件,纱质3件。均为提织纹饰,有山茶、菊花和卷叶相思花鸟纹等。裙长88~91厘米,腰宽125~147厘米,腰高14~16 厘米。夹裙11件,其中罗质5件,绢质4件,绫质2件。有素色的,也有提花和印花的。提织花纹有山茶、朵云、桂花;印花有印金小瓣菊花和团花。内层多为绢和纱质。其中1件为褶裥裙,腰部有褶,从裙腰往下44~48厘米处开衩。

宋代裙子的裙腰通常用丝绸带子系扎,并挂玉佩、珠子等装饰区分身份贵贱。“珠裙褶褶轻垂地”正是对于裙上装饰物的描写。除了常见的百褶裙之外,宋代理宗朝时期还出现过前后相互掩盖,并用绸带系扎固定的“赶上裙”。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出土的“两片裙”,即为“赶上裙”,通常裙片两片相压,右片压左片,形制与后世的马面裙类似。裙长83~93 厘 米元代服饰,腰宽100~133 厘米,腰高12~15 厘米,下摆宽116~146 厘米。

印金彩罗两片单裙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

虽然宋代的衣裳整体趋于朴素清丽,普通妇女的裙装更是简约淡雅,但一些上层贵族的妇女从来不乏美丽衣裙的装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奢华艳丽的绡金衣裙,李清照有《蝶恋花》词云:“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大约即是形容这类华服。宋人笔记、史书、小说中常提的“绡金”, 也正是指这类装饰灿烂的服装。印金彩罗两片单裙的裙质地轻柔,纹饰瑰丽。普通人家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通常选择颜色较深的布料作下裙,而年轻妇女有不少选择用素白色纱质布料作下裙。

另外还有一种合欢掩裙流行于劳动阶层,因下层人民从事劳动,在特有的裆裤外覆以掩裙衣式用以遮挡裤裆部位,这种既经济又美观的合欢掩裙深受劳动女子喜欢,后也流行于上层阶级。

宋代江休复著的《江邻几杂志》中还记载一种“旋裙”:“妇女不服宽袴与襜,制旋裙,必前后开胯,以便乘驴,其风闻于都下妓女,而士人家反慕效之,曾不知耻辱如此。”可见,“旋裙”是宋代女性为了方便骑乘设计的带有功能性的“开胯之裙”(裙子的两侧开衩至胯部),最初只是宋代妓女的裙式,但是很快就在宫廷贵妇中流传。

宋元时期的裤装

宋朝因为家具的流行,像椅子、凳子等家具的普及使用,使人们开始脱离“席地而坐”的习俗,垂足而坐也在人们的生活开始普及开来,坐姿的改变,对于下裳也有了新的要求。

黄褐色花罗两外侧开中缝合裆裤(单位:厘米)

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妇女着裤需在外面用长裙掩盖,如福州黄升墓出土的外侧开中缝合裆裤,就是穿在长裙里面的裤子,这种裤子进一步提高了裤子的实用性功能。此墓随葬有服饰201件,其中裤子就有24件,较完好的22件,残破的2件。其中合裆裤15件,套裤1件,开裆单裤8件,夹裤4件,丝绵裤3件。其中绢7件,罗7件,花绫2件。裤子式样最特别的一种是裙裤式, 即在满裆裤的左右外侧整条中缝开成两片,形似裤子又似裙子,黄褐色花罗两外侧开中缝合裆裤即是其中的代表,此裤形制特殊,窄裤腰,宽裤口,裤裆长方形面料与裤腿内侧相接缝制而成,两侧分别有开缝。裤子主要由裤腿、裤裆、裤腰三部分组成,裁剪时都是整片,没有拼接。裤腿每个边各用长方形面料双幅折叠,左边的剪去右上角,右边的剪去左上角,然后两边做人字形缝合,这就相当于对裤子的裆部做了弧线的处理,使裤子更加合体,可见,宋代的裤子已经开始有了表现人体体型的意识。

《瑶台步月图》

在宋代《瑶台步月图》中,也出现过这样形制的裤子,右侧的女子下身穿着的裤装,正是在裤腿外侧开有衩缝。在考古研究中,合裆裤都是穿在里面的,反而开裆的裤子加罩在外,而黄升墓所出土的这种外侧开衩合裆裤正好相反,当时的女子是将这种开衩裤加罩在其他的裤子之外,起到遮掩身体又方便穿着的作用。黄褐色花罗两外侧开中缝合裆裤在开衩处,做出变化丰富的活褶,设计实在巧妙。可见,在宋代女子包括上层社会的妇女中间,裤子都倍受喜爱,风靡一时。

烟色牡丹花罗开裆裤

开裆裤在宋代的裤装中同样占据着可观的数量。黄升墓中的烟色牡丹花罗开裆裤,其款式结构特点为:裤腰明显缩窄,裤长减短,裤口宽大,裤裆提高,前后裤裆有重叠的部分,后腰不相连,用绳带系缚,裤片左右不对称,其中前后裤片的省道是它最突出的特点,这种形式的裤子在宋代以前不多见。该裤子裤长为87厘米,裤腰宽74厘米,裤腰高11.7厘米,裆深 36厘米,裤腿宽28厘米,裤脚宽27厘米,保存较为完整,但是腰带处有所破损。它以花罗为材料,以三经绞罗为地组织,纹样清晰秀丽,织工精巧,所用的提花纹样是具有富贵和荣华寓意的牡丹,是中国古代广泛运用的传统吉祥纹样之一。

1988年4月华容县元墓发掘的元代绛色缠枝莲纹开裆夹裤,是目前元代考古发掘出土最为完整、材质优、工艺精的裤装之一。其特点是:裤为绛色缠枝莲绫面,由裤腰、裤腿、裤裆三部分组成,大裤口,斜裤裆,两外侧开中缝,有褶裥,后腰不相连,两端各有绳带系缚。

华服时课|宋元时期汉族民间的衣裳

河南白沙二号宋墓壁画

除了开裆裤,套裤也在宋朝非常流行,这类开裆膝裤与先秦时期的胫衣穿法有所不同,胫衣多贴身穿,而膝裤则多加罩于满裆裤外。从已出土的宋代男女服饰资料看,统治阶级和富家成年男女皆有穿着套裤的习惯,浙江兰溪南宋高氏女墓曾出土4条套裤,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3条套裤,河南白沙二号宋墓壁画衣架上搭的花裤,其形制与黄升随葬的套裤基本相近, 这个实例又一次证实套裤确是宋代男女的通服。

阅读海量服饰文化资源

上一篇: 中国服装企业组队“闪亮”俄罗斯
下一篇: 9部以汉朝为背景的电视剧,星汉灿烂评分只能排第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