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姨头上最靓的发型,我们做了一点采访

147小编 193 2025-02-12

在有阿姨妈妈扎堆出现的场合,总能看到一两个这样的发型。

怎么形容呢?有年轻人给它取名为“菠萝头”、“花菜头”。

我们团队的摄影大哥擅自称它为“蛋糕头”,因为它就像一只奶油大蛋糕一样层层加码,波澜壮阔。

你一定见过这类发型的啦:刘海高高隆起,反翘上去,或是吹出一个翻卷的弧度。后面梳成盘头,又或者烫成小卷炸开来。

不管它究竟叫什么头,总之,蓬勃高耸是它的精髓。

对于年轻人来说,阿姨妈妈们喜欢的这种发型简直是“迷之存在”。

甚至有网友专门在“知乎”上发问:为什么上海阿姨对那种夸张的发型情有独钟?

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起蓬头

▼点击观看▼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我估计多数人不欢喜这只发型。”

“阿拉女儿讲:侬去改只发型呀,我不欢喜侬只头发。侬弄得自然点,不要定型水喷得噶硬。”

“我讲:侬不欢喜,我欢喜!我就欢喜喷定型水,精神呀。今朝人家记者来采访我,我‘扎台型’去了!”

“侬觉得这只发型好伐?”

戎文娟阿姨的刘海吹得高高的,画了个圈垂在额头。烫成小卷的短发在定型水的作用下硬挺地炸开来。

发色染成葡萄红,就像一团火红的蘑菇云,在人群中很难被忽视。

听说我们对阿姨妈妈的发型感到好奇,个性爽朗的戎阿姨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戎文娟在一家星巴克接受了采访,看我们就阿姨的发型聊了那么久,旁边的年轻人惊呆了

看得出来,她很喜欢红色。除了一头红发,她还穿了件大红色滑雪衫,一抹红唇,十指蔻丹。

“阿拉这个年龄,要打扮得跳一点。我今年62岁唻。实足(实岁)噢,62唻!”她强调说。

对于自己发型的回头率,戎阿姨是有点数的:“到外地去旅游,人家蛮欢喜我这只头呃。有的人会讲:侬这只头蛮好看呃,啥地方吹啊?”

甚至有人发出“天问”:“侬这个到底是真头发还是假头发啊?”

对此,戎阿姨倒也不乏幽默感:“我讲:‘假呃!’——跟伊捣捣浆糊。”

这样“以真乱假”的发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人吹出来的。戎阿姨有自己的“御用”理发店。

“这爿店我去了廿几年唻。”她说,“有些人搬到老远去了,特地乘车子回来做头发。”

“这爿‘剃头店’蛮大呃,上下两层楼。楼下是‘男小宛’(男孩子)吹小青年头发,楼上有四个小姑娘,专门吹这种‘老阿姨头’,吹得蛮牢的。”

戎阿姨说的这家理发店,开在共和新路、中华新路上,有一批阿姨妈妈级的老客户。

店里一批阿姨妈妈级的老客户,对于高耸蓬勃的发型情有独钟。

“她们每个礼拜都要来的。这种发型现在上海滩做的店不多了。”老板娘戴红妹说。

阿姨们的发型蓬勃高耸,但不管是做家务还是跳广场舞,怎么动都毫不凌乱。

要做出这种“蛮牢”的效果,用戴红妹的话来说,一是理发师要有点“功底”,二是定型水必须“给力”。

“没有功底,你想让头发一个礼拜掉不下来,那是不可能的。”她说。

对于阿姨妈妈们喜欢的这种发型,年轻人有点“看不懂”。有人专门在“知乎”上发问:为什么上海阿姨对那种夸张的发型情有独钟?

在知乎上,有网友就上海阿姨的发型发问。

“宽带山”上也有人讨论:为什么“老阿姨”标配此发型?

有人回答说:“因为以前年轻时那是时尚,她们的时尚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还有人祭出了“麦当娜老阿姨”年轻时的照片:喏,娜姐同款。

麦当娜年轻时的造型,也经常可以看到高耸的刘海。

此话不假。我们翻看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的报刊杂志,南京、白牡丹、华安等国营老字号当年发布的流行发型中,就有不少这样刘海高耸的造型。

90年代中期,戴红妹来上海学手艺,恰好赶上了“盘发”大行其道。如今店里给阿姨妈妈们做的发型,正是从当年流行的“盘发”演变而来的。

年轻人只道这是“菠萝头”“花菜头”“蛋糕头”,其实这里面有着万千种变化。

“有吹反翘上去的;也有吹个圈下来的;还有一半吹反翘,一半吹个圈下来的。有的人喜欢古色古香,刘海‘pia’一片飘下来再甩上去……”

“做到最高境界,你抓着这把头发,随心所欲,怎么盘都好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刊登在报纸上的当季流行发型。

戴红妹以“盘发”起家,起初在居民区里开了家“小戴理发店”。

随着阿姨妈妈口口相传,纷至沓来,小店逐渐壮大,开到了街面上,后来又加盟了连锁品牌。

如今,戴红妹的理发店里也做年轻人喜欢的发型。但在这里做了二十多年头发的阿姨妈妈,依旧钟情当年的“盘发”。

“很多饭店老板娘喜欢这种发型。做生意嘛,喜欢吉利。头发盘得高,有点吉星高照、高高在上的意思。”

“有些客人走进饭店,就是看准了老板娘的头发来的。她要是哪天头发不弄,人家就认不出哪个是老板娘了。”

戴红妹有许多老客人在店里做完头发,去拍艺术照。

今年69岁的王阿姨在瑞金二路上开了一家卖大尺码服装的小店。

她是从50岁开始盘发的。“当时一个客人来我店里买衣裳,我一看:这只头倒是蛮好嘛。”

她对这个造型颇为满意,评价说:“衣裳穿得出,有派头。”

“我跑出去,人家都以为这只头几百块,实际上价钿不贵的,汏一汏吹一吹只要几十块。”

现在,发型已经成了她的“招牌”。“人家跟小姐妹介绍我这爿店,都讲:跑到瑞金二路上,看老板娘只头,就寻得到了。”

几十年来,丛美玲一直保持着盘发。

丛美玲保持刘海卷曲高翘的盘发有几十年了。

要是哪天没有去做头发,她就觉得自己像“煨灶猫”一样。“不灵光,人显得老唻,不像盘起来精神。”

戎文娟也说:“我对发型的要求就是要精神点。头发吹好,人精神交关(很多)。”

在阿姨妈妈们的字典里,什么“随意感”、“法式慵懒”,不存在的。她们只会回敬你两个字:乌苏(杂乱)!

挺括到一根头发丝都不胡乱荡下来的“蛋糕头”,恰恰满足了她们对审美的最高追求——“精神”。

发型的“爆炸”效果是靠倒梳打毛营造出来的

只是啊,头发吹上去容易,要再披下来可就难了。这款发型极具标志性,就好比王家卫的墨镜,达利的那两撇胡子。

“很多阿姨习惯了这个发型,哪天假使你叫她换个发型,她会好不适应,觉得一下子不是她了。”戴红妹说。

“偶尔披下来,人家邻居都看不懂了:你今天哪里不舒服啊?”

好在这款发型日常打理起来非常简单。——可以说,根本就不需要打理。

“因为喷了定型水,木梳不好梳的。”戎文娟说。

对此,我们酷酷的90后插画小妹表示:“很意外,竟然和脏辫很像。”

插画小妹很好奇:“做这个发型晚上能睡好吗?会把头发弄乱吗?”

得益于“给力”的定型水,丛美玲和戎文娟两位阿姨都说:“睏觉随便翻身好唻,不要紧呃!”

要保持发型纹丝不乱,秘诀是喷上大量定型水。

不过,换衣服的时候要注意,特别是羊毛衫,“套进套出要粘牢呃,头发容易弄坏脱”。

为此,生活经验丰富的阿姨妈妈们想出了一个窍门——头上套只马夹袋再换衣服。

出门旅行,戎文娟也有一些保持造型完美的小心得。

“假使去漂流,我就把浴帽戴好,不要弄得来头发乱轰轰。”

“泡温泉,也要戴浴帽。等泡好出来吹风机‘呜~~’一吹,稍微自己把头发推一推弄一弄,样子又出来了。”

由于这款发型要靠大量定型水营造效果,阿姨们养成了每周去理发店洗头、吹头的习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阿姨妈妈们用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精心保持着自己欣欣向荣的发型。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热爱生活!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拍视频:林国华 /

编稿子:韩小妮/ 拍照片:韩小妮/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刘 真/

拿摩温:陈不好玩/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上一篇: 十二星座,懒得洗头怎么办?
下一篇: 秋日的期待,自然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