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穿搭“不香了”,今年冬天更火的是“细节”穿搭,适合普通人
191 2025-02-12
在昆明,被称为“湾”的地方,大多与滇池水域或滇池水系有关,比如董家湾、潘家湾、螺蛳湾等。而螺蛳湾的得名,除了毗邻水系之外,还有一种接地气、贴现实的由来,三个字的背后,是一段几乎每个老昆明人都能娓娓道来的过往,书写着最真实的昆明人日常生活画面,也曾记载着岁月变迁下的昆明城市发展轨迹。
听老一辈的人说,螺蛳湾最初的面貌只是昆明老城边缘的禾田,漕道川流田间,船来船往倒也热闹,由而建村,因在建村的时候挖出了很多螺蛳和贝壳因得此名。螺蛳湾,隆盛门,船儿泊,稻花香。螺蛳湾,承载着的是老一代昆明人沧海桑田的记忆。
螺蛳湾,元代之前是盘龙江的河尾,滇池与盘龙江在此衔接,盘龙江、玉带河与滇池在这里构成三面临水的渔港,并设有渡口。老螺蛳湾的位置在元代以前是玉皇阁,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于大观楼长联中挥毫“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螺洲就是今日的螺蛳湾,由可见螺蛳湾就是昔日繁华之地。
到了清朝,昆明城以五华山为中心,正义路为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彼时此间,同处中轴线的隆盛门车流如织、摩肩接踵,坊、市、街纵横交错,盛极一时。以隆盛门为中心发展与繁荣的螺蛳湾,成为昆明城市早期的商业脊梁。
网络图片 侵删
时光荏苒,民国年间时,螺蛳湾被改名凤翥村。后来,由于凤翥村容易与城西的凤翥街相混淆,1983年才又复名为螺蛳湾。不过,不管是叫螺蛳湾还是凤翥村,由于种种原因,彼时的螺蛳湾却只是一条两旁由传统滇中小瓦房围起的百余米长的小街。
网络图片 侵删
1978年后,螺蛳湾街道中段的“玉皇阁”被改建成了农贸市场,并在这里举行了昆明螺蛳湾市场农副土特产品交易会,而正是这场交易会,唤醒了螺蛳湾沉睡多年的“商脉”的基因,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网络图片 侵删
上世纪80年代,昆明个体经济迅速发展,青年路沿线出现了一批创业者,摆设地摊经营服装贸易,可以说这也是青年路商圈的雏形。破旧的街道,喧嚣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是那个时期螺蛳湾的写照。
直到1992年11月,毗邻螺蛳湾市场的云南纺织厂产业工人在企业‘退二进三’的改革中,将闲置的2万平方米的车间开发为服装市场,商圈就这样扩大了三倍。那时,这一块是昆明唯一的大型商贸区,来自浙江、福建、湖南等省外的客商嗅到了商机,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带着适销对路的小商品云集到螺蛳湾商城,昆明人脍炙人口的小商品财富宝地也就是在这时开始了它自己的故事。
网络图片 侵删
此后云纺商业区和采莲河布料交易市场在相邻地段进行开辟,奠定了螺蛳湾最终成为昆明城市中心商圈的基础。那个时候,很多开服装店的经营者们一大早就会涌入螺蛳湾开启一整天的进货安排,几家店、数套精心筛选的服装式样,构成了这一天的基调。塞满大小货车的一包包货品,则是满满当当的“战利品”,它们身上背赋予的,是某段时间节点中服装店的生意走势,以及当下流行的穿搭风格和时兴颜色。
与此同时,螺蛳湾仿佛有一只“上帝之手”,掀起了属于它的多米诺骨牌。期间,螺蛳湾带活了云纺、昆明金属家具厂、天城童装世界、市三建司、昆湖针织厂,也带起了天城交易区、西昌路电器市场、云纺厂区等若干个姊妹市场的发展,还使多个企业摆脱了困境,进入了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就这样,昆明螺蛳湾成为了立足中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国家的重要区域商业中心之一,人来人往的商品贸易,日复一日的川流不息。
网络图片 侵删
不过,多米诺骨牌也有结束的时候。2009年11月30号,是老螺蛳湾落幕的日子,匆忙的脚步和身影都成为了老螺蛳湾最后的景象。凌晨12点来临,脚步声、搬迁声消失了,工作人员准时熄灭了整个老螺蛳湾商贸区的灯光。喧闹一天后进入黑暗,老螺蛳湾批发市场从此隐退在昆明人的记忆中。螺蛳湾批发市场就此迁出了螺蛳湾,一切归于沉寂。
2009年12月16日,搬迁至官渡区矣六街道的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正式开始营业,续写着继往开来的商贸交易新篇章。
网络图片 侵删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这座城市特有的时代变迁轨迹史,从“螺”响隆盛门,到遇时机促发展,再到今日的新址重启螺蛳湾。螺蛳湾的故事,讲述的,是无数地摊人时代的回忆,讲述的,是昆明人难以忘却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