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男人:头发花白发型这样剪,干练利落,不油腻更气质
188 2024-12-23
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朝廷。自1279年崖山之战灭亡南宋,到1368年朱元璋北伐顺帝北遁,统治中国将近一个世纪。
在这近一个世纪中,元朝统治者虽没有像后来的清王朝那样,以强制手段汉民族变易服饰,但作为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其民族服饰还是不可避免地对汉民族服饰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贯彻了整个元明时代。
细细审视明代服饰,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一些蒙元遗风,或许我们从下面的例子可看出一二。
01钹笠帽
钹笠帽是元代蒙古族服饰中比较常见的帽式之一,帽体呈圆形,帽檐伸出且向下倾斜,有顶,因形似铜钹与斗笠而得名,如今我们见到的元代诸帝画像中的元代皇帝大多着此帽。
进入明代之后,钹笠帽依然在民间广泛使用,通常称为“大帽”,这样的名称来源于明朝人认为其较汉族传统的幞头大,使用人群主要分两大阶层:胥吏与家仆。
胥吏指明代官僚机构的各类办事人员,胥吏和明代豪富人家的家仆戴钹笠帽的现象在明代小说中多有记载,其版画插图中也多有体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因为元代平民广泛使用钹笠帽的传统外,还有相当浓厚的政治意味。
在明代,胥吏是为自诩“君子”的士大夫所不齿,家仆更属“贱民”阶层,而相传钹笠帽在元代是天子、卿大夫之冠,让这些“君子”不齿之人使用此帽,体现了明代对于元代统治的否定。
02直檐大帽
直檐大帽也是元代蒙古族的传统帽式之一,严格说来也是钹笠帽的一种特殊形制,在明代上层社会中使用频繁。
据记载,洪武帝朱元璋有一次见诸生立于烈日中,于心不忍,于是赐戴大帽为遮阳帽。从此大帽便成为了明代举人、贡士、监生的正式首服。现存的一幅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的画像中,自号“江南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头戴大帽,身穿青圆领,由此可见大帽在明代文人士大夫阶层中的盛行程度。
除了身为社会精英的士大夫阶层外,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对大帽情有独钟,譬如永乐皇帝驾崩后的遗物清单中就有“黑毡直檐帽一顶,并金级顶子元代服饰,茄蓝间珊瑚金枣花帽珠一串”。
同时直檐大帽也是明代官员的一种便帽,某种程度上成为明代官员公服的代用品之一。明代典章服制中虽无相关记载,但在文学作品及其衍生作品元代服饰,头戴钹笠大帽的明代官员的形象十分常见。
在明代,直檐大帽的使用者多为社会上层人士,成为身份与权势的象征。
究其原因,除了元代形成的传统外,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帽式的钹笠帽帽檐宽大、挺直,使人看起来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这样的特点让其颇受明代上层社会的青睐。
直檐大帽在受到明人的喜爱,成为明代汉族服饰的基本帽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作为明帝国藩属的朝鲜,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够在韩国的古装剧中,看到朝鲜王朝时期的贵族男子头戴直檐大帽的场景。
03曳撒
曳撒,即质孙服,起源于蒙元服饰中的腰线袄,为蒙古族的一种重要的袍服,“质孙”一词在蒙古语中即为“华丽”之意。
南宋时曾出使蒙古汗国的徐霆,曾在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的《黑鞑事略》中有过相关记载。
曳撒主要的形制特点如下:系在腰部的腰线与衣褶细密的下摆,其腰线紧束腰身,便于使用者骑马扬鞭,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游牧生活印迹。在元代腰线袄多为社会上层及武士所着,为上层人物提供服务的乐工、卫士则多着辫线袍。
到了明代,腰线袄与传统的汉族服饰相结合,形成了下摆紧褶的曳撒。
从明朝前中期开始,曳撒就成为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官的明朝上层社会的闲服,《琐缀录》中有许多明代皇帝穿曳撒的记载,其中成化帝游皇宫后苑时穿“大红织金龙纱曳撒”,弘治帝更是除上朝理政时着翼善冠、龙袍外,其余闲暇时间皆服曳撒。
《明宣宗行乐图》等明代宫廷绘画中也不乏身着曳撒的皇帝与宦官的身影。由曳撒发展而来的飞鱼服更是成了明代锦衣卫的标志性服饰之一,受到了如今广大热爱明代汉服的年轻人的大力追捧。
明朝中期以后,曳撒的使用群体开始由帝室贵胄、文武百官向民间扩展,关于曳撒在明代民间的使用,《二刻拍案惊奇》等明代小说中就有相关记载。
华夏文明历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少数民族服饰对汉民族服饰的影响就无处不在。
与清政府强行改变汉族服制的剃发易服不同的是,这些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都如同新鲜血液一般,使得汉民族的衣冠形制不断去芜存菁,变得更加美观、便利。
明代汉服既保留了传统汉民族服饰儒雅之风,也吸收了蒙古族服饰的自然纯朴,这样成功的文化融合无不启示今天的我们,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应持有的基本态度,那就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更加生机盎然、繁荣兴盛,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