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男生买衣服,别只盯着优衣库!这6个小众品牌更高级上档次
156 2025-02-11
之前我看到下面这个植物插画就疑惑了,这是什么啊????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我最爱吃的魔芋丝结还在世时候的样子!
今天又吃了一回,想到,不如就来植物百科一下它吧!
首先,魔芋是魔芋属下的一种植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蒟蒻——学名:Amorphophallus konjac
蒟蒻在中国古代又称“妖芋”,自古就认为蒟蒻就有“去肠砂”(整肠)之效,是古书中记载的药草之一。
日本称为“蒟蒻”或“菎蒻”,又名蒻头(开宝本草)、鬼芋(图经本草)、花梗莲(江西新建)、虎掌(江西万年)、花伞把(江西定南)、蛇头根草(江西丰城)、花杆莲、麻芋子(陕西)、野魔芋、花杆南星、土南星(江西)、南星、天南星(广西河池)、花麻蛇(云南思茅)。
为毛名字这么多?因为它长得好奇怪!
而且还巨大!
啊这!简直可以拿去当长矛了!
蒟蒻,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性块茎草本植物。原产日本、台湾、印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中国西南地区。
除上述原产地外,亦分布于越南、喜马拉雅山地至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宁夏至江南各省、陕西等地,近年来尤在四川、云南、贵州一带大量生产。台湾的埔里、鱼池、台东等地亦有生产,生长于海拔310米至2,2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林缘、疏林下以及溪谷两旁湿润地。
蒟蒻是热带植物,因此当温度低于20度或11月中旬后会开始冬眠,并产生膨大的块茎。块茎内含有葡甘聚糖与淀粉作为蒟蒻每年生长的养分,而蒟蒻繁殖都是等它冬眠后进行,分为4种。
第一,块茎繁殖。将蒟蒻块茎以顶芽为中心切成数份,每份50-100克。待切口愈合即可作为种芋。
第二,2年生以上的蒟蒻块茎旁会长出芋鞭,将芋鞭切成5公分小段进行营养繁殖。
第三,种子繁殖。蒟蒻经由性生殖产生的种子,在母体成熟前会将胚乳转化成块茎,具有休眠性。休眠期约为200-250天。需在隔年三月播种。
第四,组织培养。利用块茎组织或顶芽进行。能够大量产生优质种苗。组织培养进行时要注意蒟蒻的愈伤组织容易褐变。
蒟蒻本身具有大量的草酸,具有称为生物碱的毒性,不可直接生食,需要经过磨碎、水洗、添加氢氧化钙、煮沸,加工后的蒟蒻后方可食用。
其主要特色是含有丰富纤维素,但只有很少的热量。因为是植物加工品,可算是素食,口感也特别,故颇受人们欢迎。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及甘露糖键结的多糖类,属于水溶性纤维的一种。因为人的消化系统没有能力将其消化和吸收,因此能够帮助肠胃的蠕动,在日本有“胃肠清道夫”之称。因为吸水力很强,容易产生饱足感,也经常被作为减肥食品。
蒟蒻常被制作成为果冻类的食品。由于蒟蒻需要咀嚼成碎块才可吞食,因此全球多个国家曾发生多宗幼童因进食蒟蒻而噎死的个案。
再来看一下巨大的魔芋!
其实光魔芋属下面就有100多种魔芋,还有许多奇特的魔芋,我来随机分享一些,实在太好玩了!
野魔芋(学名:Amorphophallus variabilis)
其种加词“variabilis”意为“变化的”。
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广东、福建等地,一般生长在溪边灌丛中及竹林中。
珠芽魔芋(学名:Amorphophallus bulbifer)
这颜色真好看,英文名也很迷人:Voodoo Lily 巫毒百合
分布在缅甸、印度、锡金、孟加拉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850米的地区,多生于河边林下以及山谷雨林中。珠芽魔芋为三倍体植物,难以减数分裂来行有性生殖。因此它演化出能在叶柄顶端生成珠芽来延续后代。
珠芽魔芋的繁殖方式除了一般魔芋的块茎繁殖与开花有性生殖之外,还多了2种。第一,珠芽魔芋叶柄前端会产生珠芽(如川七的零余子),可行营养繁殖。第二,开花后能进行无融合生殖,不需要花粉即可产生种子。
南蛇棒(学名:Amorphophallus dunnii)
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湖南、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220米至800米的地区,常生于林中。
其名可能源于这个杆子上的花纹
接下来欣赏下全世界最高大的花——巨花魔芋!
巨花魔芋(学名:Amorphophallus titanum)
又名尸花、泰坦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
巨花魔芋具有世界上最大的不分支花序,还是全世界最高的花。巨花魔芋的印尼文名称叫做“bunga bangkai”,“bunga”意为“花”,“bangkai”意为“尸体”,巨花魔芋在开花的时候会散发一股类似尸臭的味道,因此又有“尸花”的别名。
巨花魔芋的花序可以高达三米以上。雄花和雌花生长在同一花序上,雌花会先开花,经过一二天后,雄花才会开花。同一植株的雌花和雄花不在同一时间一起开花,是为了防止自花授粉。花序会散发出类似腐肉的味道,这种味道会吸引以腐肉为食的甲虫及肉蝇科的蝇类来替它授粉。
巨花魔芋会先开花后长叶,当花凋谢后,会由生长在地底的球茎上长出一片叶子,这片叶子很大,可以长到六米高,五米宽,近似于一棵小树。叶柄绿色,似树干,在叶柄的顶端会分叉为三个分枝,每个分枝上着生有许多小叶。当生长季结束,地底的球茎储存到足够的能量后,老叶会萎凋掉落,球茎进入休眠期,大约会休眠四个月左右。
野生的巨花魔芋只生长在印尼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里。最早发现这种植物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植物学家奥多阿尔多·贝卡利,1878年他在苏门答腊首次发现了这种植物。
巨花魔芋在野生的状态下本来就不常开花,而在人工栽培的环境下会开花的个体就更加稀少。1889年,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栽培的巨花魔芋第一次开花,这是人工栽培开花的第一次记录,自此以后又有约六十次的开花记录。
纽约植物园栽培的巨花魔芋,分别在1937年和1939年这两年开花。这是在美国境内最早的开花记录。人工栽培的巨花魔芋数量已经逐渐变多,使得巨花魔芋不再是稀有罕见的植物。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园里,每一年大概都会有五件关于巨花魔芋开花的相关报导——简直堪比大熊猫啪啪成功,值得报导!
世界纪录
2003年,德国波恩植物园所种植的巨花魔芋开出了高2.74米的花序,成为全世界花最高的栽培植物,并记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
2005年10月20日,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威廉玛动植物园巨花魔芋开出了高2.91米的花序,打破了先前由波恩植物园所创下的记录。
2010年6月18日,美国新罕布夏州吉福德郡的温尼佩绍基兰园(Winnipesaukee Orchids)展出了一株由路易斯·理查德埃罗(Louis Ricciardiello)所种植的巨花魔芋,这株巨花魔芋高达3.1米,打破了先前的记录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高的花。
上次好像在巴黎热带植物园里也见到过,等我有空去翻翻照片!
密毛魔芋(学名:Amorphophallus hirtus)
又名密毛蒟蒻,分布在台湾本岛。
疣柄魔芋(学名: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
英语:elephant foot yam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大洋洲、新几内亚、南亚、东南亚、台湾、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180米至750米的地区,多生在灌丛、江边草坡及荒地。
因其在伴随响雷的梅雨季期间开花,且散发腐臭味,而俗称“雷公屁”。
别名南星头(广东宝安), 鸡爪芋(广东台山) ,鞋板芋(广东罗冈), 南芋(广东阳江)。
疣柄魔芋块茎中只含有淀粉,几乎不含葡甘聚糖。因此疣柄魔芋无法制成蒟蒻果冻。不过因为其块茎含有大量淀粉,但含有大量的有毒的草酸钙结晶,食用前必须加以煮熟破坏掉刺痛的草酸钙结晶,在非洲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菲律宾等地区常把它做为粮食作物,又称象脚薯(elephant foot yam)。
还有许多来不及八的奇怪魔芋,有空再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