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称的回忆

147小编 129 2025-02-10

原创 清澈 126乡村生活点滴 2024年12月30日 03:38 河北

我们家有一杆称,挂在屋里迎门桌一侧的耳眼里,挂了大概有四十多年了,母亲在世时说是姥爷给的。

这杆称姥姥用过。姥姥出生在旧社会,生活在贫穷的年代,缺衣少吃。姥姥裹过脚,是一双小尖脚,但姥姥个子大,年轻时有把子力气。姥姥嫁到赵家,成了一家顶梁柱,为赵家立下汗马功劳。姥姥靠纺线织布维持一家生计,母亲兄弟姐妹五个,吃不饱穿不上是常态,姥姥凭坚韧的毅力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实属不易。姥姥有把子干活的力气,也有智慧,纺好线织好布,姥姥用这杆称称好分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徒步背着货到四五十里外去卖。交易时姥姥常夸货质量好,手工精细,姥姥善于言词,脑子转得快,货常常卖到好价钱。姥姥有一双慧眼,看问题一针见血,是个眼里都会说话的人。有人说,我母亲在智慧方面最像姥姥。

这杆称姥爷刻在了心中,坚持的是真理,恪守的是道义。姥爷经历过日本鬼子带来的劫难。有一次日本鬼子闯到赵家搜八路军,姥姥抱着年幼的我的母亲躲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逃过一劫,姥爷躲不及被日本鬼子抓到拷问八路军藏身的地方,姥爷说不知道被一阵子毒打,浑身是血,再问姥爷还是一口咬定说不知道,又一阵子棍棒毒打,幸好这时一声集合的哨音响起,几个鬼子匆忙的走了,姥爷才幸免保住了命。据母亲说,当时确实有八路军从姥姥家的院子穿过并藏了起来。如果当时姥爷说出来也许会免遭毒打,也许会得到赏钱,但是姥爷没那么做,姥爷选择的是做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就是这一次毒打,姥爷受到重创,身体落下残疾,精神受到惊吓,劳动失能。从此姥姥不得不担起一家的重任,这就是为什么姥姥要背着货独自一人去几十里之外去交易的原因。

姥姥几十年辛苦劳作积劳成疾比姥爷离世早,姥爷虽然遭日本子毒打劳动失能寿命却比姥姥长许多年。姥爷留给我的印象是:穿一身粗布长袍,头裹羊肚手巾,脚蹬一双纳底的圆宝形布鞋,很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但姥爷嘴里没有之乎者也,也不像孔乙己那般虚荣。姥爷在我心中是一个刚强的形象。

姥爷给了我母亲一杆称应是一种偏爱吧。我想这件事舅和姨应该不知道吧。自从有了这杆称,娘拿着当宝贝。无论在集上买回什么东西,总要用称来称一称,人家给的高高的,娘会说这人实在,下集还买他的;如果称杆低低的站不住砣,娘又会说这人不实在,下集不买他的了。 在我的印象中,娘对姥爷的感情也是深厚的。我家距姥姥家二十多里,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连自行车也少见,姥爷去我家靠步行去的,到了我家常常将近中午。不论时候早晚,母亲总是把平日舍不得吃省下来的小麦粉拿出来和成面,用小柴火灶给姥爷烙白面饼,临走还用包布包上让姥爷带走回家吃。 要知道贫穷的年代小麦粉可是稀有的上品啊!

姥爷去世后,姥爷的忌日纸母亲几乎没忘过,就是母亲年岁大了,也让我陪着一块儿去给姥爷烧纸。 一杆称见证了姥姥一生的艰辛,一杆称见证了姥爷不畏强寇恪守道义的高贵品格,一杆称见证了难以忘怀的亲情。

上一篇: 布基纳法索习俗
下一篇: 【乳山民俗】第三十三期:乳山传统衣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