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时尚的脚步,一起来学习精致穿搭,做一名精致前卫的时尚女人
126 2025-02-08
千古文人侠客梦,肯将碧血写丹青。不仅是文人,凡国人大抵都有一个侠客梦。其实,西方人也一样,只不过他们把侠客喜欢称之为超级英雄。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我们古代的侠客一般都是蒙着下半张脸,而西方侠客们更喜欢蒙着上半张脸,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说,我们的侠客,“侠”谐音“下”,常谦称“在下”,所以习惯上蒙下半张脸。
西方侠客被称为超级英雄,英文为“super hero”,而“super”来自拉丁语介词super,意思是“在上面,上方,超过”,所以呢喜欢蒙着上半张脸。
好像是那么回事儿,说的还挺有道理。
其实,不管是蒙着上半张脸,还是下半张脸,都是为了有效遮蔽自己的面部特征,因此遮哪里最有效才是关键的问题。
在古代中国,女子一般是不允许抛头露面的。但是若有特殊情况或必须外出,古代女子一般会带上扇子或戴着帷帽,用以遮挡自己的面部。“犹抱琵琶半遮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帷帽最开始的样式叫幂篱,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儿,檐下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长至颈部,用以遮面。本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用来遮挡风沙烈日,传入中原后,变成了女子的出行之服。隋唐时期下垂的丝网或薄绢改短,称之为浅露。到了宋代,男女通用。
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常见到女子戴的面纱就是由帷帽演变而来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更讲究“含蓄”,更注重“眉目传情”,“胸中正,眸子瞭;胸中不正,眸子眊(mào)焉”,不是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嘛,蒙住了口鼻并不影响沟通和情绪的表达。
而西方人则认为嘴巴是最有表现力的部位,他们更讲究“开放“,一个话多的人在外人看来就是比较活泼、外向。西方人普遍嘴巴比眼睛更大、更有戏。由于嘴大,遮住嘴巴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你发现没有,不管是佐罗、美队、蝙蝠侠,还是闪电侠、猫女,这些超级英雄都源于漫画,而漫画人物更需要突出、放大人物的主要特征,要是把他们的嘴巴蒙住,岂不要被憋死?
另外,我们东方侠客的头发、眼睛都是黑色的,蒙住下半张脸就可以很好隐蔽自己的身份,不是熟悉之人一般很难认出来,尤其在黑夜里。而西方侠客们的头发、瞳孔颜色多种多样,容易被人准确描述和识别,而它们都集中在上半张脸。
而且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对遮挡下半张脸很反感,而且容易产生误会:“他是不是有病,才会蒙着嘴和鼻子?”在西方人的潜意识里,蒙住口鼻意味着“我有传染病”,这就不难理解,在全球新冠病毒横行无忌的情况下,西方人死活都不愿意戴口罩了吧。于是搞笑的一幕就出现了:笨贼们宁愿头套丝袜闯进银行抢劫,却不愿意戴着口罩悠闲散步。
当然,作为英雄,东方的侠客深受儒、墨、道家思想的影响,我救了你,你可以崇拜,但不必报答。“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他们的最高追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他们的平常习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他们的低调洒脱。虽然美女爱英雄,但东方侠客是妥妥的正人君子,美女可以救,但不能图回报,更不可能来个嘴上亲密接触,所以也就没有把嘴巴露出来的必要。美女要是见到拯救自己的英雄长得丑,或身材矮小,就会故作矜持,款款上前作揖:“恩公在上,请受小女子一拜,今生无以为报,唯有来生做牛做马报答……”,若是救自己的英雄不仅长得帅,而且身材也好,就会故作矜持,款款上前行礼:“恩公在上,请受小女子一拜,待禀告父母同意,小女子愿以身相许报答恩公……”
反观西方呢,英雄们除了要接受被救美女们的亲密接触外,还要时刻提防反派美女们的调戏。要是把下半张脸遮住,小丑女、猫女和豹女强吻蝙蝠侠岂不是很不方便?遮住全脸的蜘蛛侠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彼得·帕克救下女主玛丽·简,接受美女答谢时,不得不撩起半边面罩,十分麻烦。
东西方文化差异之巨大,令人想起来就好笑。不过,在现在看来,遮住上半张脸,还是下半张脸都能接受,只要自己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