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我汉衣嫁你戎装 火箭军101对新人军营结连理
161 2025-02-06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BigBubbleGum
创作立场声明:攀岩入门指南,欢迎交流
2016 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将攀岩列入 2020 年夏季奥运会的正式项目。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东京奥运会被迫延期至明年,不过这并没有浇灭攀岩运动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多的城市里出现了攀岩馆,攀岩赛事的数量和收视率也逐步上升,根据中国登山协会和岩点公布的《2019 中国攀岩行业分析报告》,2019 年国内活跃岩友(平均每月至少在商业岩馆攀爬一次)的数量上升 64%,达到 4.1 万人,没有统计进来的泛参与者还要更多。
作为一名攀岩运动爱好者,本文将分享一些攀岩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希望大家能够去尝试下这项「力量与技巧结合、智慧与勇气碰撞」的运动,在明年观看奥运赛事时不光只是看看热闹,也能看出点门道。
说起攀岩,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想必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徒手攀岩》(Free Solo),片中 Alex Honnold 大神在陡峭垂直的酋长岩上无保护徒手攀登,攀岩作为极限运动之首,一旦跌落,非死即残,看的人肾上腺素飙升。
Free Solo
危险往往是大众对于攀岩运动最大的误解,但是攀岩不只是徒手攀登,我们大多数时候接触到的攀岩是一项非常安全的活动,有完善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根据我在的老陕攀登所制定的攀岩技术教程,攀岩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划分:
Onsight 和 Flash 代表一个攀爬者对于一条全新线路的攀爬能力,区别在于是否了解过线路的信息,但是都并未攀爬过。攀爬者完成过最难的红点线路难度代表了攀爬者攀爬岩壁的最强能力,所以会有人不断的选择磕线,来「升级」。
攀岩难度等级最早的诞生是因为人们想用一种方式来表示他们攀登或走过的路有多难,于是决定用一个量化的指标来描述它。在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 SIERRA CLUB 制定了一个难度系统,也就是现在的约塞米提难度系统(Yosemite Decimal System):
一级:行进在石头坡上,一般不用手帮助平衡。
二级:有时用手,但初学者和不灵活的人也不必用绳子保护。
三级:坠落后有相当的危险,经常用到手,最好准备好绳子。
四级:须要一定的攀登技术,大多数人认为,如果发生坠落就有生命危险,所以绳子是必要的。一般攀登者需要保护,保护点容易找到。
五级:必须用绳子和保护是防止坠落造成严重后果,在不同程度上要求特别的攀登和保护技术。从这个等级开始叫“技术攀登”。
五级原来按难度分为 10 级,形式为"5.0","5.1","5.2"..."5.10"按定义超过 5.10 级就是第六级,也就是必须直接使用人工器械才能攀登。可是随着攀岩技术和装备(攀岩鞋,镁粉)的进步,YDS 成了开放等级,所以有了"5.11"...为了细分等级,5.10 后的每个”数字级”中又按难度分了 a,b,c,d 四个次”字母级”。
新路线难度由攀登者按以前自己已经攀登过的的等级经验(很主观)给出个大概,然后爬的人多了,给的主观等级慢慢就固定了。一般说来没有训练的人可以上到 5.6,有了基本技术训练的人上 5.6-5.9,从 5.10 开始需要经常的技术和力量训练。目前世界最难的路线大概是 5.15d。
随着攀岩运动日益风靡,世界各地的攣岩爱好者开始进行交流。但各地攀岩难度等级的不同却给交流造成了麻烦,于是难度对照表就应运而生,这让攀岩爱好者对世界各地的难度有了参照。有了这张表,你就可以依据自己的攀登水平挑选自己想攀登的线路,不用在太不符合自己攀登水平的线路上浪费时间。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岩馆是新手体验攀岩的最佳场所,你可以在美团或者大众点评上搜到当地的室内攀岩健身房。室内训练场不用担心天气因素,还提供器材租借使用。岩馆一般分为自由攀登区、抱石区以及健身训练区。
高档一点的岩馆会配备有自动保护器,攀登时候自动收缩,突然坠落的时候拉紧绳索缓慢下降,有点类似于汽车安全带,这样一个人就能进行自由攀登。否则你就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保护员在下面给你打保护。
无论是爬顶绳、速度攀,还是先锋攀,都需要一副安全带,为了减少手心出汗,可以使用镁粉。
抱石需要的时间和装备最少。你只需要一双攀岩鞋就可以去抱石区尽情玩耍了,抱石墙最高 3-5 米,可以直接跳下来落到缓冲垫上,没有严重受伤的风险,初学者可以沿着岩点平行来回移动,老人也能在这儿热身。
大部分岩馆还会为不同学习能力和程度的攀岩者设计不同的攀岩线路,帮助你一步步提升攀岩水平。线路难度一般采用 YDS 难度系统,贴在线路起点附近,相同颜色的岩点组成了一条线路。
抱石一般采用 V 难度等级,抱石最简单的难度 V0-,当于线路难度的 5.9。为了方便识别,岩馆一般使用颜色区分,比如贴粉条和白条的抱石线路难度在 V2 以下,适合新手入门。
抱石墙壁上相同颜色的岩点代表一条线路,抱石线路的起步点上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条用来表示难度,标签条数量表示起步点,岩点的颜色与难度无关。
比如下图所示的黑色岩点线路最下面两个大黑点各贴了一张蓝色的标签,表示这个线路的难度是 V4-V5,两点起步,可以是两脚在左边,两手在右边,也可以是两脚加左手摸左边的岩点,右手摸右边的岩点。总之你的四肢需要全部触碰到起步点并保持稳定才算起步,然后沿着红框内的黑色岩点攀爬,途中不能触碰其他颜色的岩点,最后需要两手触碰终点并保持稳定才算完成。
线路是固定的,一般一个月才会更换一次。爬得快的人就会没新线路爬了,岩馆会不定期请「定线员」根据墙上不同颜色的岩点设计新线路,然后打印成卡片,这样你就有更多的线路攀爬。
比如下面就是定线员制定的一条粉色难度线路,三点起步,按照白色圈圈内的岩点攀爬,左上角红圈结束。
攀岩不是无脑的引体向上,看到一条线路后需要思考、记忆,也是一项脑力运动。
抱石区域考验更多的是技巧,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死磕一条线路。顶绳攀登区还考验体力,十几米的岩壁不是像爬楼梯那样分分钟就能爬完的。在观察线路的时候需要心中提前规划线路,脑补难点通过方法,如果卡在半途很容易就会体力耗尽了。
在岩馆掌握了攀岩基本技巧后,就可以约上小伙伴去室外岩场野攀了,岩场一般都由当地的攀岩组织或者热心岩友开发定线,路线预先打上数个膨胀钉和挂片,由大神先锋攀挂上顶绳后,我们就可以两人一组进行顶绳攀登了。
在开阔的大自然环境中,容易发生落石危险,所以头盔是必备的,此外还要小心滑坠或者摆荡以免蹭到岩壁划伤。
更进一步可以玩玩攀冰。
修完攀冰,终极目标就是尝试攀登技术型雪山了。
新人体验攀岩建议去岩馆租借或者蹭装备试玩,确定对这项运动感兴趣后首先要购买的是一双攀岩鞋。攀岩鞋是专门为攀岩运动设计制作的鞋子,一般用轻便、柔软、粘贴性强的橡胶为底,以方便攀岩运动员在岩壁上更好的使用蹬踏等技术动作。
攀岩过程中手掌会出汗,建议涂抹镁粉吸湿防滑,在体操、举重比赛里经常见到。镁粉有液态粉和固态粉,通常装在粉袋里,可以挂在腰上,随时涂抹。
进阶自由攀登建议自购一副尺码合适、穿戴舒服的坐式安全带,毕竟安全带是穿在身上的,是安全保证,蹭朋友的换来换去既不方便也不放心。
去户外野攀的话头盔必不可少。
当你熟练了顶绳攀爬,向先锋攀登迈进,就需要保护器、主锁、快挂、动力绳等技术装备了。跟其他的户外运动一样,这将是一条没有止境的烧钱之路。
攀岩被誉为「岩壁上的芭蕾」,是一项力量与技巧相结合的的运动。两年前刚接触攀岩那会,不懂得发力,仗着自己胳膊有劲,总是想着用双手把自己拉上去,玩不了一会就大臂酸痛,小臂僵硬。后来渐渐明白攀岩更多的是用脚发力,找准脚点,掌握平衡。胳膊拧不过大腿,教练跟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手臂放松,不要锁死」。
我总结了一些经验抛砖引玉:活动筋骨,提前热身;观察线路,熟记于心;重心降低,贴近岩壁;保持平衡,肌肉放松;手臂伸直,推拉抓捏;脚尖踩点,蹬挂钩折膝。
作为一名练习时长两年半的攀岩爱好者,水平依旧是菜鸟级别,前不久才刚刚解锁了第一次先锋攀。我把岩馆更多的当成了健身房,每周去岩馆打卡两小时,摸鱼六十分钟。岩馆又跟健身房不一样,不仅能锻炼自己,更能结交「生死之交」,只有互相绝对信任,才敢将绳子的另一端交给你的保护员。老岩友们大都非常热心,路线分析、装备使用都会耐心指导;一起磕线,组队野攀更是别样的快乐~
攀岩是一项有趣的运动,我想你也会爱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