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的空中印记——在济南跳伞塔训练跳伞的青葱岁月

147小编 152 2025-02-06

文/大漠单骑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济南市经九路小学上学时加入跳伞队,每周日到济南跳伞塔进行专项训练,数次从高高的跳伞塔上纵身跳伞,还是毛头小子就体验了空中飞翔的刺激,度过了一段无畏无忧的追梦时光。而在火热的五、六十年代,跳伞运动在济南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完美结合的项目,既为我国、我省挣得诸多金银牌荣誉,也使众多青少年投入国防体育运动,这是济南市乃至山东省体育史上光辉的一页。跳伞塔对于许多几代居此的老济南而言,不仅是济南市最高的建筑物地标,还是融入个人成长和这座城市生活的老朋友。今天,就聊聊济南跳伞塔的那些事儿。

济南跳伞塔,可见4个直径8米的圆形伞圈,塔高45米处是圆形观望台,设置有夜间跳伞照明灯。

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影响,军事体育(后称国防体育)受到重视并发展迅速。军事体育包括跳伞、滑翔机、航模、射击、摩托车越野、无线电收发报等竞赛项目。伞塔跳伞是飞机跳伞的基础训练阶段,也可单独进行定点跳伞比赛,风行一时成为最新潮的运动。五十年代在北京、上海、天津、济南、成都、武汉、哈尔滨、长春、西安、保定等城市先后建成跳伞塔。此外,我国还有几座特别的跳伞塔,重庆跳伞塔建于1942年,是中国第一座跳伞塔,用于飞行员训练;开封跳伞塔建于1965年,是唯一由解放军所建,高达85米为全国最高,用于伞兵训练;青岛市在五十年代末也开建跳伞塔,但施工中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停工后半途而废了。

济南跳伞塔位于经十路与马鞍山路之间,过去这一片称为南郊,还有村庄、农田和果园,经十路上的公交线路还有跳伞塔这一站。济南跳伞塔始建于1956年7月,建成于1957年12月,1958年6月举行揭幕仪式投入使用。跳伞塔高61.3米,塔身高53米处建有钢制十字形悬臂,臂长11米,臂端有牵引钢丝绳连接挂伞用的圆形伞圈,可将地面的降落伞提升到高空释放,塔下是53000平方米的降落场和训练场。这座高塔,从建成到八十年代末,一直是济南市最高的建筑物,最后被省广播电视大楼所超越。济南跳伞塔在九十年代正式停用,2007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被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从小好运动,篮球足球乒乓球都打,短跑还代表学校参加过全市小学生运动会,身体素质和协调性还不错。可能因为我在学校体育课上比较活跃,上五年级时,体育老师让我参加学校跳伞队,我自然很高兴,开始每周日上午去跳伞塔训练。当年给我们班上体育课的有两位青年教师,一男一女,一高一矮,都姓张。男张老师,大个子,我们叫他大张老师;女张老师,很秀气,我们叫她小张老师。点名让我去跳伞队的正是大张老师,也是他每周日带领我们去跳伞塔进行训练。

浪木。跳伞地面训练项目的必备设施。如今个别拓展训练中心还有设立。

一投入跳伞训练,我的兴奋劲头很快消退了,反而有些许枯燥感。因为并不是上来就从跳伞塔往下跳伞,而是先在地面进行较长时间的基本动作训练,包括高台跳沙坑、荡行跳沙坑、走浪木、旋转秋千、大滚轮等等。通过这些基础训练,主要是掌握空中跳伞着陆时的身体姿势,避免触地受伤;再就是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克服跳伞时晕眩、恶心、恐高等问题。各种地面训练项目相比较,我不太喜欢高台跳沙坑,一遍遍地机械动作;却格外喜欢走浪木,走浪木需要一定技巧,人在一块悬挂的长木板上反复前进后退,我能将长木板荡得非常高,很好玩。现在的孩子别说走浪木,见都难以见到,因为走浪木容易摔下来,谁设立谁就要担责,如今在海、空军部队的专业训练场上可以看到它。

济南跳伞塔不是单单一座塔,还是济南市国防体育训练中心,有各种专业的教练和设施。我们的训练都是在跳伞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直到每种器械都运用自如。在跳伞塔西边是射击场,场内有高高的靶挡墙,不时有声音不大的枪声传出,这是小口径运动步枪的声音,我们小学的射击队就在这里训练。无塔伞训练时,降落场上也进行航模训练。当年济南市的许多中小学,都有各种国防体育专业集训队在跳伞塔训练。八、九十年代的跳伞塔,还是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第50中学),也是济南运动员备战各大运动会的训练基地。

我校跳伞队有八、九个人,全是男生,来自五、六年级各班。在我们累计训练数十个小时基本动作后,终于迎来首次上塔跳伞,我们都极为兴奋。这天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我们早早来到跳伞塔。在跳伞塔下的伞圈中,教练亲手给我披挂上降落伞的背带,戴上坦克兵帽,撑开的降落伞上有几个挂钩连接在圆形伞圈上,控制挂钩开合的绳子自上而下垂在我的眼前,这相当炮兵开炮拉的发射绳。当一切准备妥当,教练一声令下,跳伞塔内的卷扬机徐徐转动,钢丝绳牵引伞圈将降落伞和我提上空中,随着高度越来越高,地面的人越来越小,整个济南市区都纳入视野,我的心也悬了起来,当伞圈到达最高点停了下来,我被孤零零吊在高空中。

跳伞在军事上多用于伞兵突袭作战或特种作战,体育跳伞比赛包括特技跳伞、造型跳伞、速度跳伞等项目。

之前,我们已观摩多次跳伞了,在跳伞塔这个高度静止点,跳伞员只要一拉眼前的绳子,就能完成开伞及降落,但偶有个别胆小的人偏偏不敢拉绳,大呼小叫的让教练没办法,只好再原路放下来。我盼了许久了,就为这一跳,尽管心里很紧张,但也顾不上害怕了,我眼一闭、牙一咬,手使劲一拉,只听呼啦一声脱钩的降落伞就飞了出去,睁开眼睛我已在空中飘着了。这降落伞上连接我身上背带的是四根控制方向的操纵带,想上哪个方向降落,就使劲拉哪边的操纵带,不过我们刚开始跳伞,还没有进入定点跳伞的阶段,完成自由飘落即可。我的降落伞下降的速度很快,瞬间已经接近地面了,我赶紧做好接地时的屈膝动作,结果脚一碰地就被降落伞向前拽了个大跟头,因为当时有微风,降落伞并不是直上直下降落的。不管怎样,我的第一次跳伞成功完成,此时我方才十周岁。

我校跳伞队的队员,每个人都完成了处女跳,十分顺利,最后是大张老师跳,看他落地时的那个高兴劲,似乎也是第一次跳伞。有了首次跳伞的经历,我后来再跳伞就没那么紧张了,降落伞有风接地时,会跟着伞向前跑几步,不再摔跟头了,俨然成了“老手”。

我们在跳伞塔的地面、空中训练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我憧憬着等长大些能加入飞机跳伞员的行列,能从蓝天之上自由飞翔。不料此时受“文革”运动影响,济南跳伞塔的全部训练活动停止,我们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别跳伞塔。此时学校也停课了,到处是激昂的人群和红色的海洋。

时光不能倒流,等济南跳伞塔再恢复正常训练,我早已参军服役了,个人终未能实现飞机跳伞的愿望,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但这段跳伞训练的经历,对我身体的锻炼、对意志的磨练、对胆量的锤炼,还是大有裨益的,也成为我受用一生的一笔财富。

建国后跳伞运动一直是历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从济南跳伞塔起步的山东省跳伞队,是全国各专业跳伞队中的翘楚,曾多次打破跳伞全国记录、世界纪录,培养了一批高水平跳伞运动员。济南市一直到九十年代初举办的一些大型运动会等活动中,会为观众表演飞机特技跳伞,“仙女下凡”、“叠罗汉”等几乎是保留节目。

但自1993年9月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之后,跳伞不再列入全运会比赛项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各省全运金牌战略下,跳伞项目不能参赛拿牌,必然带来伞塔跳伞的急剧衰落,许多城市的跳伞塔停用后被拆除,让位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济南的跳伞塔能保留下来,实是济南人的一件幸事。据资料介绍,目前全国仅有北京、济南、重庆、武汉、西安、开封、保定七座老跳伞塔得以存留,并作为文物加以保护。这些跳伞塔记录了各自城市的历史风云,曾为国防建设和体育运动做出重要贡献,也是建筑界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遗产,它们的文化内涵是不可复制的。

如今的济南跳伞塔,成为全国仅存的七座老跳伞塔之一。作者摄。

岁月如梭,往事犹新。如今,济南这座充满沧桑感的老跳伞塔,矗立在市全民健身中心广场,被新建的健身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所环绕,成为一个独特的纯景观。登上临近的马鞍山眺望,落寞的跳伞塔在济南众多的高层建筑中毫不起眼,随便一座公寓楼的高度也超过它了。虽然这座跳伞塔已无法再开出朵朵白色的伞花,但只要看到这熟悉的塔身,我总会想起当年在这里进行训练的少年时光,一幕幕往事就犹在眼前。这座曾经风光热闹的跳伞塔,目睹着济南市的风风雨雨和巨大变化,寄存着济南几代人的青春情怀和成长记忆,也使我们这座城市有了更多平凡人的故事。

本文为大漠单骑原创独家首发,各网站、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如转载请务必取得本人同意,个人自媒体、论坛等如转发请务必保留作者署名,违者或抄袭者追究其侵权责任,勿谓言之不预也。

上一篇: 北京能尝试室内跳伞了?赶紧带娃来体验,帅到飞起!
下一篇: 1971年一男子劫持美客机,背着20万美元跳伞,遗留领带暴露其身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