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赵雅芝真是优雅到骨子里,穿衣花哨却不俗气,她如何做到的?
98 2025-02-05
190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上,花样滑冰作为首个冬季项目被列入比赛日程。它集优雅舞姿和体育技巧于一身,极具观赏性。因此花样滑冰成为了那届奥运会上,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观众对其热情程度甚至超过了夏季奥运的项目。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关于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穿衣打扮之争,却一直没有停歇过。
花样滑冰这项运动,起源于英国宫廷舞蹈,因此要求运动员必须穿着华丽的服装,男的必须穿长裤长褂,女的必须穿长袖裙子。
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女运动员如果穿拖地长裙,在冰上滑行时会很不安全。为此,国际滑联修改了规则,允许女运动员的裙子可以短一点。可即使能短一点,长度也还是要达到脚踝以上。由于裙子太长,做动作不利索,所以很多高难度的运动,女运动员就没法做,特别是双人滑这个项目。
现在的双人滑,规定男运动员必须要有托举女运动员这个动作,而这在当年是绝对不可能的。女运动员穿着长裙,男运动员要是把女运动员托起来,那连冰面都看不见,直接就摔出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直到1924年,这个禁忌终于被一名挪威女选手打破了,确切地说,是被一名挪威小姑娘给打破了。这名挪威小姑娘,当年只有11岁,她在参加法国夏蒙尼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的时候,穿着一条长度只到膝盖以上的裙子,站在了冰场上。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裙子太短,当场就被叫停了比赛。后来经过组委会、评委、教练的不断沟通,教练一再强调我们这是孩子、小姑娘,不算成年女性,国际滑联的规定只针对成年女性,我们不在那个范围之内。现场的观众也跟着一块起哄,最后,组委会勉强同意,让这名挪威小姑娘继续比赛。
结果这名挪威小姑娘一战成名,先后获得了3次冬奥会花滑冠军,10次世界冠军,6次欧洲冠军。更重要的是,她打破了女性不能穿短裙上冰的禁忌。为日后女运动员的服装标准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自网络
在1936年的冬奥会上,所有女性花滑运动员,清一水穿着短裙亮相,引起了轰动。
为了防止走光,里面还要套上一套连体服,这又间接打破了欧洲女性不能公开穿裤子的禁忌。
图片来自网络
但国际滑联还是规定,女性运动员不能穿裤子比赛,哪怕里面有连体服,外面也必须套上一条裙子。直接穿裤子上冰,是可以取消你比赛资格的。
直到2006年,国际滑联才废除了女性运动员不能穿裤子比赛的规定。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国际滑联还规定,女性运动员的服装不能过于暴露,不能露后背,不能露领口,不能露大腿。
针对国际滑联的这种规定,运动员也有应对之策。她们纷纷用裸色的薄纱作为遮挡,虽然远远望去跟露着后背一样,但其实有一层薄纱。
图片来自网络
国际滑联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度,各国花滑运动员,除了苦心钻研各种高难度动作之外,还纷纷在服装上下了大功夫。
每一套花滑服,都是专业设计师的作品。要轻薄、要坚固,还要美观。
男选手的一套服装重量要控制在850克以内,女选手的服装重量要控制在350克以内。
而且服装的接缝部分必须结实。因为花滑选手的动作往往很大,如果接缝不结实,就有可能撕裂,导致运动员走光甚至受伤。
单人滑的选手,允许在服装上镶嵌水钻一类的装饰品,就是为了闪闪发光的好看。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是双人滑,男选手的服装可以镶嵌水钻,女选手就不行。
这倒不是歧视女性,而是出于对男选手的保护。因为在双人滑项目中,男选手经常要托举女选手,如果女选手的服装外面镶满了水钻,男选手这一托举容易放手,万一失手再把女选手给摔着了,那就更糟糕了。所以,为了双方的安全考虑,双人滑的女选手,不能在服装上镶嵌水钻。
图片来自网络
花样滑冰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运动员都是在向后滑的。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呢?主要就是因为花样滑冰运动员有很多跳跃旋转的动作,落地的一瞬间需要重心靠后,保持平衡。而倒着滑时,重心恰恰是在后面。
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这个特点,所以花滑运动员的服装特别注重背部的设计。运动员大部分时间都是背对着观众和评委的,如果服装后背设计得不好看,则会影响打分。
相信大家在了解了花样滑冰的这些细节后,就可以更好地欣赏花样滑冰比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