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国手场下细节:脚部5层保护,颜妮每天花200,肩膀让人泪目

147小编 89 2025-02-04

提起中国女排的比赛你能想起什么?朱婷的超手进攻?袁心玥的高点背飞?丁霞的鱼跃救球?还是颜妮的霸气拦网?

所有这些瞬间都是女排在场上的高光时刻,但也只是她们在场上的一面,远非女排比赛的全部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女排国手的场下准备环节,通过细节走近这个光荣的集体。

我们来看这个名场面,丁霞在比赛中被金软景超手,惠若琪赛后问她咋回事,当时丁霞就处于赛后卸装备的环节。鞋带已经解开,护踝和护膝都已经拆下来,旁边的张常宁脱鞋坐在球场上,所有的队员都是这样,包括没有上场的替补队员。

为什么她们会这么着急脱鞋呢?因为穿上球鞋后脚真的很不舒服,她们急需放松。运动员穿鞋和普通人穿鞋完全是两个概念,普通人追求舒适,运动员追求安全和保护性能。除了鞋带会绑特别紧之外,她们脚还会被绷带死死固定住,防止在运动中出现崴脚。事实上球员脚部最少有5层保护措施,我们逐一来看。

第一层是肌肉贴,它能固定球员的脚部肌肉,帮助球员按照标准完成动作,达到比赛效果和要求。对于脚部扭伤的球员而言,肌肉贴就更加有必要,丁霞就是这样。

第二层是绷带,这是球员脚部最主要的保护措施,篮球运动员和排球运动员都需要在赛前缠脚,这是个技术活儿,一般需要有别人辅助才能完成。图为丁霞在赛后剪绷带,因为胶带裹得太紧,根本无法撕开,只能剪开。

之前的女排国手也是这样,赛前缠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有球员都一样。

第三层是袜子,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袜子,专业的运动球袜并不便宜,而且长袜能一直保护到球员的小腿肌肉,这很重要。

第四层是护踝,它的作用是防止球员在落地时脚部出现晃动,造成扭脚的情况。在目前国家队的所有攻手中,只有朱婷一人不戴护踝,其他所有攻手上场都会使用这种护具。

最后一层保护是球鞋,这里必须要说朱婷。刚才提到朱婷从不使用护踝,主要原因是朱婷习惯使用低帮球鞋,鞋内根本放不下护踝。同时护踝的存在也会增加自身起跳负担,而且还不舒服。朱婷是走“飞人”路线,同时她的脚腕力量也很强,不需要使用护具特别保护。长时间的打球经历已经让朱婷学会了通过适时倒地保护自己,避免扭脚。

赛前准备工作最繁琐的球员一定是颜妮,她每次比赛和训练前都需要在右肩缠上绷带,而且整个肩膀都要缠,密不透风。贴胶带、撕胶带,每天都是这样,每次都是这样,颜妮已经习惯了疼痛和忍受疼痛。作为国家队的“绷带女皇”,颜妮每天要用掉200多元的胶带,是名副其实的“胶带大户”。看着留在她肩膀上的胶带痕迹,让人忍不住泪目。

比赛结束之后,颜妮需要队医为自己放松治疗,她的肩膀已然伤痕累累,而这样的场面每天都在上演。不论场上还是场下,颜妮都在战斗,与对手战斗,与全身的疼痛战斗。东京奥运会延期让她必须再坚持一年,向这个坚强的姑娘致敬。

副攻组教练吴晓雷在帮袁心玥放松腿部肌肉,前者是男排队员出身,体重肯定不轻。但只有这样的体重和按摩力度才能达到放松要求,大家可以由此想象一下球员的肌肉在比赛中是处于怎样的状态中。

没有人能笑着拿冠军,中国女排的日常细节生动诠释了这句话。只不过她们是强者,习惯了克服各种困难站上最高领奖台,这就是女排国手,这就是中国女排。

上一篇: 排球人的袜子#干货分享
下一篇: 致敬中国女排|网红教你变身排球宝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