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穿皮衣合影肖央,差18看不出谁是哥,他有个保养秘诀很关键
66 2025-02-03
洪洞寻根,古韵悠悠,静涤心灵
“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从小到大这句话就时常萦绕在耳边,很自然的便对洪洞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7月6日晚,在马村夜市段先生带大家畅撇畅饮,喝掉24瓶啤酒,喝到12点多,平均每人4瓶,这是我们有史以来喝的最多的一次,自己都服了,灌肠味道也是棒棒哒。期间临时决定去洪洞,麻女士送大家回家时大家也闹不清是醉话还是醉后吐真言……
7月7日早5点,一诺千金的段先生就招呼大家出发洪洞,通过1个半小时的沟通准备,开始了我们的洪洞之旅,突然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段先生亲驾着他的新车BJ60,拉着崔先生,麻女士,王女士,刘女士,张女士我(因是寻根,所以咱也以姓氏称呼[彩虹])。王女士不会玩升级(好消息是7月13日学会了),坐在副驾驶当向导,剩下我们四人玩升级玩的不亦乐乎,只是刘女士晕车,快到洪洞时,着实不好受。
上午10点多到达洪洞大槐树,那棵承载着无数华人乡愁的大槐树,作为明朝迁民的旧址,大槐树见证了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如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已成为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根祖文化的深厚底蕴,穿越时光,追溯家族的记忆。一幅幅浮雕画记载着当时迁移的情景,深深的让我们感受到人们的无奈和不舍。迁移时用绳子拴着人们的手,引出两个与手有关的词,需要方便时解开手,这就是解手的由来;还有是“连手”,在洪洞当地和很多地方还把朋友称为“连手”,经过长途跋涉,同甘共苦,等到了目的地也成了患难见真情的朋友,一般用这个词来来表示极其亲热的朋友,只有对很好的朋友才会用到。虽然一代大槐树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遗址,可谓是物非人非,但洪洞大槐树100万人的迁徙,却深深烙印在中华人的神魂里,一代一代传承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传承,对于血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麻女士姓很特别哦,相关的东西很少。离开之前,买了6把扇子送给我们的下一代,结扇缘,愿孩子们茁壮成长!光耀门楣!
在门口用了个便饭,夹肉饼好吃的很哦,吃完饭,我们进入下一站苏三还愿处,如今已变成关帝庙。占地面积2072平方米,创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洪洞关帝庙坐北朝南,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关帝楼(春秋楼)、戏台、献殿、正殿,两侧分别有东西廊房和钟鼓楼。关帝楼是一座四面贯通的过街楼,也是关帝庙大门。洪洞关帝庙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元、明、清古建筑群,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2013年3月5日,洪洞关帝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站是广胜寺,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以其璀璨的飞虹宝塔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而闻名。步入广胜寺,我们被古老佛教文化的庄严和宁静所深深吸引。在这里,可以静心体味千年的信仰,感受心灵的宁静与升华,这里有我见过最粗的槐树(三人抱那么粗)。寺院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唐大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洪洞广胜寺景区分为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飞虹塔、《赵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飞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央视86版《西游记》中《扫塔辩奇冤》唐僧扫塔的取景就在此处。2018年8月,经世界纪录认证官方工作人员现场测量审核,该建筑被确定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赵城金藏》是宋代我国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版式,这部藏经是唐代三藏大法师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经卷中译善本,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视为稀世瑰宝,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水神庙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供奉水神的庙宇,始建不晚于唐代,水神庙内的元代壁画以祈雨、行雨、酬神为主线,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下午5点多,托麻女士人缘好的福,来到洪洞也有专人安排饭,很有特色的鸡块,里面有各种的菜,可以叫做五谷丰登了,用一顿美味的晚餐,完成我们这次的寻根之旅。
到家已经10点多了,段先生肚疼又坚持3个小时的行车,着实辛苦了,周先生贴心来接我们回榆次。完美的旅程因为有完美的你们陪伴,期待下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