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冬天不要只会穿羽绒服!这些叠穿方式既保暖又帅气
158 2025-02-03
提到浮世绘,您第一个想起的画面会是什么呢?您可以花五秒的时间在脑海里回想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浮世绘作品,如果您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蓝色的巨浪画面,那一定没错了,正是这幅浮世绘的天花板作品《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关于画作:
《神奈川冲浪里》是日本画家葛饰北斋于1831年创作的一幅彩色浮世绘版画作品。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日本神奈川县附近海域汹涌澎湃的海浪,汹涌的海浪中有三只奋进的船只,英勇的船工们正为了生存与大自然进行着惊险激烈的搏斗,惊涛骇浪激起雪花般的飞沫,眼看就要吞噬小船,这幅作品表达了人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从远处望去是富士山,正安详的矗立在大海的彼岸,但是与这巨浪相比,神圣的富士山也显得非常矮小。整幅作品画面不仅采用了大胆和直接了当的构图造型手法,而且还采用了强烈的动静对比渲染,呈现出稍纵即逝的千姿百态和令人目眩的丰富色彩。
创作背景:
日本江户时期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晚期,它与中国的清代时间相吻合。由于经济的增长,城市里出现了一种“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由于市民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的需求量大幅提升,期间涌现了许多艺术家和作家,因为供不应求的关系,艺术家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执笔作画,转而进入印刷版画的阶段,艺术家们的作品被大量的印制,以供需求,葛饰北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神奈川冲浪里》是葛饰北斋版画集《富岳三十六景》中的一幅。《富岳三十六景》描绘的是从关东地区36个不同地点远眺富士山的景色,初版只有三十六景,后来再次出版的时候,追加了十景。日本全国自古以来普遍对富士山抱有一种近乎执念的宗教般崇拜的心理,这种情况在江户时代中期发展至顶峰。从地理上来看,神奈川应是关东远眺富士山的距离极限,由此到富士山隔着宽阔的相模海湾,
1831年葛饰北斋创作出《神奈川冲浪里》,当时它只是廉价的且印刷量巨大的印刷品而已,供日本江户时代的普通人家装饰厅堂;在版画集《富岳三十六景》中,这幅作品是最畅销的一张,总计共印刷了五千至八千张,是历史上被引用印刷次数最多的一张浮世绘作品。在1842年的日本,这幅作品的印刷品单张定价为16文钱,差不多是当时两碗面的价格,不过就是这么一幅当年进入万千家庭的装饰画,今天却一画难求,大部分当时的作品已经毁于天灾人祸,如今只有极少极少一部分保存较好的版本留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
2019年4月9日,日本财政部正式宣布,将在2024年上半年更换纸币图案,推出1万日元、5000日元和1000日元的新纸币,而最新的1000日元背面图案将会是这幅《神奈川冲浪里》。
文化影响:
这幅作品表现了具有阳刚之气的风格特征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并以此象征日本民族的精神和气节,充满着哲理和深刻的寓意。
葛饰北斋并没有从正面描绘富士山景色,而是选取了一个特别的角度,让人们透过反转的巨浪和海面上起伏的船只看到了白雪皑皑的富士山顶部,从而使富士山充满了平常情景下无法出现的特别魅力。
画面的构图极为奇妙,反转的浪花像是一个庞大的怪物张牙舞爪迎面扑来,作者把浪花边缘画的极为特别,让人感觉像是抽象派的作品。画前方涌动的海浪形成了一座小山,与远处的富士山仿佛在呼应,小船被海浪抬至高处,让人不禁想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画面色彩统一在蓝色的调子中,蓝色的海浪与黄色的船只及近乎土黄色的天空和背景融合的相当美妙。由于画面表现出一种特别的不规则、不平衡的视觉冲击力,因而有人评价这幅画是对不平衡美的生动诠释和艺术化。
这幅作品在外观和描绘手法上都是极度超前的,对这种现实景物进行扭曲的表现手法,当时几乎无人可以理解,普通人家只是觉得挂起来好看,有一种新鲜感而已,而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却几乎没有。后来这幅作品流传到了欧洲,立刻引起了印象派大师们的注意,梵高、马奈、德加、高更等艺术大师都不断的从这幅作品中寻找灵感和绘画技巧,并称之为“现代艺术之前的现代艺术” 。
更多艺术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后浪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