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小清新之旅 杭州出发骑行海宁盐官古镇

147小编 153 2025-02-03

1、全程93公里(截图少了4公里+,因为快到家时不小心把计步软件掐掉了)

2、路线:东新路——德胜路——文海北路——启潮路——春澜路——翁金线——海宁盐官古镇,原路返回

3、亮点:翁金线,即老01省道,倚着钱塘江岸,道路蜿蜒曲折,路旁枫杨树成荫,被誉为“浙北最美的生态绿廊”的老公路。从盐仓镇起点到盐官古镇,全长约14公里,虽然是老公路,也只有双车道,但是路况很好,可以边骑车边看江景。路的南边都是小村落,路的北边有很多坟头。

上午骑这一段时觉得特别清凉舒服,下午返程时,天阴着,也有风,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

4、渣点:德胜东路和文海北路交汇处附近,灰尘很大,很多工程车来来往往,要注意安全。

5、总评:很nice的一段路,当天来回,强度不大,比较小清新。乾隆六下江南时曾经四到盐官,到了古镇可以好好逛逛,体味当地人文风情。

德胜高架下,往下沙去的路,路况不错,车也不多,也没遇到几个红绿灯。但是下午返程的时候频频遇到红灯,又赶上下班高峰,人多车多...

德胜东路和文海北路交叉的地方,车多灰大,没事不要说话...

文海北路,路况还不错。下沙海宁交界处附近还有家奥特莱斯

这条就是翁金线,很清新吧

一路上都种了苗木

竹林深处有人家,家家都是江景房

翁金线有很多小岔路通往钱塘江,我们挑选了没有中华田园犬的一条,轻轻松松到江边

江水很浑浊,近岸还有很多漂浮物,脏兮兮的。以至于中午吃饭时,老板问我,是要吃钱塘江里的鱼还是普通的鱼,我毫不犹豫的答,要普通的!

快到盐官古镇的时候,还看到有房车出租,想必是为了看潮的人准备的吧

房车

中午在盐官景区以外的居民区找了一家川菜馆,开启吃吃吃模式。老板是四川宜宾人,听说我们是从杭州来的,特意没放辣,真的是我吃过最清淡的川菜了。

水煮鱼,蛮嫩蛮鲜,四川人民为啥那么会做饭呢

骑行篇到此结束,接下来进入盐官古镇游玩篇~

海宁盐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汉时期,吴王刘濞设司盐之官于此,地以官名。自唐朝至抗日战争前,一直是海宁州、县治的所在地。

盐官是一座千年古城,古盐官最早可追溯至7000年前,是江南良渚文化重要源头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定居生息,古城北侧有徐步桥和盛家埭等古文化遗址。

在唐朝盐官就以其发达的经济和繁盛的宗教而名扬海内外;

北宋大文豪苏轼就曾在诗中称之为“古邑”;

至明清时期,更有海宁陈家“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荣耀而声名远播;

以至1912年袁世凯临时政府首任总理唐绍仪曾产生把盐官定为国都的念头,可见其当年是何等的兴盛。

如果要为“名人辈出”这四个字找个名副其实的落点,那么海宁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自唐代到清末,海宁有姓名可考的进士以上士子有1 3 8 0 人。光进士就出了3 6 6 个。几个宗氏家族更是江南显赫: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陈家,有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王氏家族,有徐志摩的徐氏家族,还有金庸的查氏家族,能点得出名头的还有朱氏、顾氏、居氏、周氏、蒋氏、管氏、许氏、祝氏、张氏、杨氏等都是名人辈出的大氏族。

海宁候潮公园候潮门

占鳌塔,又名镇海塔,是一座为镇服潮神而建造的楼阁式佛塔,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至今已有380多年历史。占鳌塔高40米,周围25米,平面呈六边形,外观七层,内为八层,砖身木楼,造型极为壮丽。登临占鳌塔观一线潮,是海宁潮观赏的最大特色,登塔俯视,盐官古城风貌尽收眼底。

乌瓦白墙,江南水乡

春熙门

海宁古城筑成于唐永徽六年(655年),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均有修筑。因盐官原为海宁州府所在地,故永乐十九年(1417年)加强防御加高城墙,宣德门(小东门)、安戍门(西门)、镇海门(南门)加固吊桥,并在拱辰门(北门)外建造月城城门,上筑谯楼。州城全长4.8公里,呈正方形。宣德门在盐官的东北,习惯称“小东门”,区分南面东大门春熙门(大东门)。后城门被毁。

盐官古城的城墙建筑均采用长形条石用糯米汁、石灰浆打匀砌石,城基非常牢固,条石砌高二丈后再用大型城砖砌筑而成。目前尚存拱辰门水城门遗迹和部分古城墙。

现在春熙门是新修的,外形设计基本采用传统城门设计的法式,并参考了盐官民国时期(1935年)地形图中城墙平面式样与盐官古城内现存局部石砌城墙式样。

城墙外墙体采用砖石混合砌筑法,城墙下段(2.5米高)采用石砌墙体,上段采用砖砌墙体,内墙体全部采用砖砌。城门洞采用形态为券洞式,门洞宽5.5米,券顶高5.6米,稍大于宣德门。城楼为清式木构建筑,单檐歇山顶,五开间。额枋上施以斗拱,屋面为深灰色筒瓦,脊式为龙吻。城楼整体规整严谨,法式较为官式。

海神庙

清雍正八年(公元1729)九月浙江总督李卫奉敕敕建造海神庙,在春熙门内辟地40亩,雍正九年十一月竣工,占地约2.7公顷,耗银十万两,其结构仿故宫太和殿,故其有“银銮殿”之称,建成了这座祀浙海之神的神庙。咸丰年间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燹。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现尚存的石坊、石狮、石筑广场、庆成桥以及大门、大殿、御碑亭,仍显示着皇家督造的气度。

海宁海神庙及海塘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神庙共分九院,均为清朝宫殿式建筑,其中中轴线上有歌舞楼、庆成桥、山门殿、正殿、御碑亭、寝宫等。东侧有天后宫,宫前为斋厅,后为道院,西侧为雷神殿,殿后为池,池上筑平台,过桥为高轩,轩西为道士栖止之所,后又有戏台、水仙阁及敞厅、耳房等,是江南稀有的宫殿式建筑。现在保存有山门殿、正殿、石坊、石狮、御碑亭等,并于1992年起开始进行全面的整修。

在海神庙门前石筑广场上河承石梁,两侧有汉白玉石狮一对,旗杆二方,西侧有汉白玉石坊(俗称牌坊)两座,高8.7米,下设四柱,上按三楼,东侧坊上额曰“保厘东海”,“作镇南邦”;西侧石坊上额曰“雨阳时若”,“仁智长宁”。额枋及柱子均浮雕海潮纹和云纹。石狮、石坊通体雕工精细,造型优美,人称“江南独步”,诸建筑形成整体群,居城一隅,宏丽壮观,气魄非凡。

门开三间,前设三对海潮纹抱鼓石,上悬“海神庙”匾额。

海神庙前有一对汉白玉石狮子,大门左首立一抱小狮的牡狮,右首立一弄绣球之牝狮。双狮均系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憨态可掬,有南狮特征。背部被来往信徒以抚摩光洁,须弥座上雕刻出水瑞兽。

海神庙正殿建筑最为雄壮,仿故宫太和殿形式构造的,为重檐歇山顶式宫殿建筑,五楹陛四出七级。正脊为双龙抢球,并书有“保厘东海”、“永庆安澜”字样。脊梁两侧有高大的鸱吻,正脊、博脊、重脊上均塑有金刚人物像和寓风调雨顺等与风水有关的典故。

一座用24根巨大的汉白玉廊柱撑起有两重翘角飞檐的宫殿。这24根柱子每根重8.4吨,是专门从北京房山开采运来。我们可以看到殿前的围栏也用汉白玉雕成。真果是皇宫规格,气势轩昂,器宇不凡。海神庙汉白玉栏杆。海神庙汉白玉栏杆、柱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二十四根汉白玉石柱,气派非凡。

海神庙初建时正殿祀主神武肃王钱镠,吴英卫公伍子胥。正殿的建筑面积546平方米,高20米。陛四出七级,廊柱、台阶、石栏板全部用汉白玉精琢而成。石栏板上还雕刻龙 虎 花 鸟 云水之纹。像这样高大精美,用这么多汉白玉石作建材的殿宇、至少在浙江还找不出第二座!

“澄澜保障”御匾 皇帝御赐的牌匾共五块,外面看到的三块牌匾,分别是乾隆,道光,同治所题写的,里面的两块是雍正和乾隆。乾隆题写了2块牌匾,4次来海宁每一次都要先到海神庙,所有庙宇中皇帝赐匾非常多,尤其是中间这块是乾隆题写的。“澄澜保障”, 也是寄望于能够澄清,因为钱塘江的潮水浑浊。

海神庙正殿内正中供奉着“浙海之神”、两侧伍子胥和五代时的吴越王钱镠。

“浙海之神”身着龙袍,带帝冕,手拿朝板,坐江崖海水须弥座上,前设供案跪塌。殿内供奉的名为“宁民显佑浙海之神”。

此神不仅在佛道等神祀中“查无此人”,而且细看其塑像,戴珠帘皇冠,穿金色龙袍,双手紧握上朝令牌,一副皇帝坐殿的打扮。而殿内高悬雍正、道光等4位皇帝的5块匾额,拱状殿顶则布满99个在封建社会皇帝专用的团龙、团凤彩绘,让人感受到的是皇族的威严。

里面供奉的海神塑像,也不象一般庙里的神像,而更象一位手持朝笏的皇帝。这牵涉到清朝历史上康熙传位的一个谜案:康熙的第四个儿子雍正,究竟是正常继承帝位,还是把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篡改成“传位于四子”,从而篡夺了皇位?雍正篡位后,“八阿哥”和“九阿哥”不服,雍正就劝他们来海宁称帝,说在北京做皇帝一天不过上一次朝,而这里是一天二朝(潮)。所以,宫殿的规格、塑像的式样,都与其他神庙不同,只是海神塑像手里还是拿着上朝用的“朝笏”,因为一个天下毕竟不能有二个皇帝,这里的“皇帝”最后还是得向雍正朝拜称臣。她的这番解释,同这个海神庙的现状“丝丝入扣”,但细究起来未免牵强,只能当作旅游“趣闻”,姑妄听之了。

正殿两侧各有一个配殿,正殿左祀配殿供奉着伍子胥,右祀供奉着奉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镠。

上首的是吴越王钱鏐像,端然肃然,一派王者气象。钱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的创始人,实在是一个非凡的人物。他出身卑微,崛起于乱世,又能够审时度势,始终对北方朝廷保持恭敬。而且他的这种方略能够传给自己的后代,最终保子孙后世享太平富贵。此所谓知世者。钱鏐是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者(临安钱王庙供奉的就是他),在位时大兴水利,治理江河,是修建钱塘江海塘的创始人。“钱王射潮”的典故即出与此。这两人都对吴越的发展功勋卓著,并与钱塘江有关联,在这里建庙祭祀,倒也适得其所。

钱塘潮是天下奇观,从汉代枚乘的著名大赋《七发》中就可以知道观潮盛况由来已久。但是钱塘潮给两岸带来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修筑海塘保护农田的,已经很难考证,而钱鏐大规模修建海塘这是确凿的。据说当年潮水特别凶猛,海塘屡建屡毁。钱鏐怒而张弓射潮,潮头立退,海塘遂成。这就是有名的“钱王射潮”的传说。因此民间把吴越王钱鏐当作钱塘江神来看待。

钱鏐立像对面威棱四射的是伍子胥像,伍子胥更是非凡人物,能够带着弱小的吴国几乎把强大的楚国灭了。这种事别说没人做,恐怕都没人敢想。伍子胥做到了,而且能够让不为中原诸侯重视的吴国在黄池大会诸侯,成为霸主,伍子胥实在是非同寻常。 据说伍子胥遭伯噽所害,被吴王赐属鏤之剑自裁时,曾经立下毒誓,要亲眼见到越军攻进吴国。夫差震怒,将伍子胥尸体沉于胥江。时值农历八月十八,胥江水暴涨,因此民间把伍子胥称为潮神。伍子胥本来与钱塘江无关,但是有了大潮就归潮神管了,所以这里就有了伍子胥像。

在正殿后面,还有御碑亭,造型轩昂雍容。现在厅内存有雍正、乾隆两帝的御碑。内供雍正,乾隆父子两代的御笔碑刻。 御碑亭结构,御碑是保留的,80年代再重修的。现在按照原先的重建的,手两边的汉白玉石是07年从北京房山运过来的,只有2块是原来的。

在正殿后有八角重檐攒尖顶御碑亭一座,亭内御碑通高约五米,为汉白玉石质。碑额浮雕飞龙朱雀,双龙抢球。碑身及碑座周刻飞龙、如意、万字及海水图案,精美绝伦。碑身阳面为雍正 《海神庙碑记》,阴面为乾隆帝的《阅海塘记》。

细观整个海神庙,有众多不合常礼之处耐人寻味。从其格局,纹饰仿宫殿式建筑,到虚构的“明神”-浙海之神着龙袍帝冕,接受世人香火供奉。再到雍,乾两代皇帝如此关照。结合海宁陈家的迷离身世。历史仿佛在此与江湖交遇了。

海神庙对面的戏台,新修的,我没有进去看

宣德门位于宰相府第风情街东端。为盐官古城五大城门之一,初建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后废。唐永徽六年重建,此后历代均有修建。“宣德门”三字为北宋状元张九成手书。乾隆帝六下江南,四驻海宁,均过此门。

站在宣德门城楼,俯瞰宰相风情街。 宰相府第风情街位于盐官小东门直街,是一条以宰相府第———陈阁老宅与乾隆帝密切关系为核心、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再现江南千年古城风情的特色人文街区。该街区由四大区块组成:城楼、吊桥、点将台、武库等组成城楼区城;廊桥、茶楼、品苟小憩组成茶楼区城;陈阁老宅、杨兵部宅和郑晓沧故居等组成人文区块;城隍庙及两侧传统商业建筑组成邑庙区块。街区融名人故居、官僚豪宅、城隍古庙、传统商铺、特色民居于一体,古风悠悠,风情独特。街区内拥有各类特色商铺、餐饮等近百家。

宣德门以前是有吊桥的,现在绞索已经废弃不用

盐官的护城河

宣德门门洞

宰相风情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绿荫深处有武馆???

小桥,流水,人家

陈阁老宅,即清代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转工部尚书陈元龙故宅。

它坐落于浙江盐官城内堰瓦坝,始建于明代晚期陈元龙曾祖(陈与相)时。陈元龙拜相后,将它改建扩大,并把大门改为竹扉,又增建了“双清草堂"和“筠香馆",有皇宫内院之气派。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世称广陵相国,亦称海宁相国,清代相国(宰相)又称阁老,故其故宅俗呼“陈阁老宅"。

这座当年的宰相府第,现尚存正路轿厅、东偏房祠堂、寝楼、双清草堂和筠香馆。其他“百桌厅"、“爱日堂"等主要建筑均已毁废。尚存占地面积4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轿厅是老宅的大门,北向临河,气势森严,而走进大门内所见的建筑,皆倒置为南向。东路第一进是陈氏家族祭祖的祠堂,其南有楼三间,是陈家下人的寝楼,寝楼前划有高墙如屏,今墙圮未复,可见小厅三间,安澜园废后,园内有“筠香馆"匾曾移置此厅,故今以筠香称之。院子里有一棵六百多年的古罗汉松,高大粗壮,四季长青。

陈阁老宅,传说中陈家洛密会乾隆帝的地方?

双清草堂是清雍正朝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的老宅,就坐落在盐官老街上。海宁陈氏是真正的望族,其在清初的科甲之盛,冠绝一时。陈元龙的族子陈世倌是乾隆朝的文渊阁大学士,所以当时有陈氏“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说法。而乾隆六下江南的后四次都到了海宁盐官视察海塘,这四次都驻跸在双清草堂的安澜园中,这种荣宠,连曹寅也不能望其项背。

双清草堂的安澜园原来叫做隅园,乾隆在初幸隅园后,即赐名陈氏园为“安澜园”,以志此行目的在使海水永安其澜。现在的安澜园已经完全没有当年的气象了,很小的庭院,随意堆几块湖石,连老罗汉松也似乎伸展不开手脚。

由于乾隆对海宁陈氏的格外荣宠,再加上“双清”与“双亲”的近音,再加上康熙所赐堂匾“爱日”“爱晖”都有孺慕双亲的意思,所以就有了传遍全中国的雍正帝“偷龙换凤”的传说,甚至海宁陈氏出嫁常熟蒋氏的女儿,其居住地被民间称为“公主楼”。

陈元龙书法

麦芽糖

芡实糕

点评:因为天气预报说有雨,着急往回赶,所以粗粗逛一圈就回了,诸如王国维故居、安国寺经幢、金庸书院等景点要留到下次去了。总体感受,盐官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小桥流水人家,适合慢下来仔细品味。与乌镇、西塘相比,盐官虽没有那么原汁原味,但胜在人少,堪比AAAAA,虽然也有几家小酒吧,但商业气息并不是很浓。 交通方面:从杭州九堡客运中心可以坐868路直抵盐官古镇。

上一篇: 冬天的“高级灰”才是顶流,这样穿太显贵
下一篇: 这些才是真正高级的大衣穿法,优雅干练又有气场,谁穿都好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