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靴小百科来啦,看完再也不用为不分左右脚发愁~~

147小编 143 2025-02-02

藏靴,是藏族同胞在高寒积雪地区用以御寒防滑的,男女都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曾经为市面上制作精美的藏靴所吸引驻足,却因不够了解而一头雾水,今天就来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哦~

藏靴小百科

特点一:藏靴主要靠手工制作,工艺精巧,色彩鲜艳,防寒保暖,结实耐用,为西藏特色手工艺的日用品。

特点二:穿时不分左右脚。好处在于任何一侧有磨损的地方,只要把鞋子调换一下,就又可以穿很长的时间。

以前的藏靴是啥样子滴?

这个问题可以从古籍中找到答案。让我们一起看看《西藏记游》中是怎么记载的吧?

“自打箭炉至西藏……缝皮为靴,朱色者多,底薄与帮等,形如袜,亦用氆氇为之。”

“……麻椙底皆马兰叶渍取为麻,捻细为之,靿有用织金配氆氇者,靴用香牛皮底缝,皆沙绿皮缝嵌,极华丽。”

藏靴都有哪几种?

藏靴种类繁多,名目不一,大致有“松巴”、“嘎洛”、“嘉庆”等几种。

“松巴拉姆”又称“松巴”靴,靴尖的方、圆、尖、钩形式不一,以花纹秀丽繁杂著称。

“嘎洛”靴美观结实,有狗鼻纹勾在牛皮底的靴腰,帅气又不失美丽;没有皮料做底的靴面图案也很大方,素雅!

过去多为官员专用的“嘉庆”靴,是藏靴中的高档品。藏语意为“虹影”,靴面及靴腰上有两组线条恰似美丽的彩虹,同时还有优质毛毡叠加的厚底,保暖结实。

其中,“松巴拉姆”在藏靴中最为出名。

它是由牛皮、棉线、丝线、金线、毛线、氆氇、呢子等材料用手工线纳制而成,底厚达3厘米多,色彩搭配十分讲究,有的还以红、黄、绿、蓝等八种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有的用金丝锻镶边、贴花。靴尖更是有方有圆,有尖有钩,形式不一,很有特点。

松巴拉姆

但是呢,各式藏靴靴腰后部都留有10多厘米的开口,以便穿脱。所以穿藏靴都要系带。

而靴带又是一种非常美而讲究的手工艺品了,它多用细毛线编织而成,带上有各种图案,两端留有彩穗,色彩艳丽,与藏靴配在一起,赏心悦目。

“松巴”靴不仅深受城镇和农村群众的普遍喜爱,而且也是来西藏旅游者争相购买和穿用的旅游产品。该产品式样有男女之分,品质价格等级以鞋底鞋面花色图案的繁简程度来确定。

泄密的靴子

“ 黄昏去会情人,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脚印已留雪上。”

这是仓央嘉措的诗句。

三百年多前的他,夜不归宿,幽会情人。

最终让他泄密的,是那双不会说话,却只有他的尊贵身份才穿得起的黄缎靴子。

每一双都绝无仅有

当然,而今人们购买藏靴,已没有那么多样式的限制。但每一双取自天然、杂糅匠人汗水的靴子又都具有另一种故事,它包含温度,别具灵性。

纯手工制作的藏靴,不似批量生产的工业化商品。

看起来相似的种类里,每一双都绝无仅有。

因为每一双藏靴里都有艺人残余的温度、不经意留下的痕迹,以及人为的瑕疵。

每一双藏靴都沾染着自然和地域的气息、风与季节的味道,还有手工艺人不同的心情。

大大小小的藏靴

诚然,藏靴有着令寻常人家咋舌的价格。但还是有少数人倾向于自然的藏靴。或许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时代,缓慢而稀少的东西才更能彰显它的价值。

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的选择太多了,但事实上呢,我们真正需要的不过是一张可以安眠的床铺、一间可以遮挡风雨的住所;有饱腹之安、有鞋履之便,就够啦~

挑选小技巧

这里提供一些区分藏靴款式以及辨别藏靴质量的小技巧。

如何区分男式藏靴和女式藏靴?

女式藏靴上有很丰富的绣花图案,比如莲花、孔雀翎眼花、孔雀开屏、锦葵花灯等。

男式藏靴,靴底侧面用牛皮纸包裹,没有或鲜有图案;靴面和后跟一般只刺绣树叶一类的简单图案;靴筒材质一般也只有黑、红、绿色系的氆氇拼接而成。

当然啦,具体区别还要具体情况来决定了。比如那些用于跳藏戏的男式靴子一般都和与之配套的服装一样,比较华丽夸张了。

如何辨别藏靴质量?

看材质:

比如牛皮靴上不同厚度的牛皮都代表着牦牛身上的不同部位——靴筒要用牛前胸一带适中厚度的牛皮;靴底要选用牛脖子附近的硬牛皮;而靴帮则要用牛背部较软性的牛皮。

看缝合性:

拿起一双藏靴站在阳光底下,朝着靴筒里看。若靴筒没有缝隙,透不出光线来,则说明这双藏靴缝合性好。

上一篇: 不分左右脚的藏靴,你会选吗?
下一篇: 「走西藏」——藏鞋,藏文化的显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