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男人:头发花白发型这样剪,干练利落,不油腻更气质
188 2024-12-23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元朝政权,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明王朝。为了恢复汉族文化传统,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新恢复华夏文化,如对元代蒙古族的各种生活习俗加以否定,摒弃原先元朝制定的衣冠服饰制度,重新易回华夏之服的传统,恢复汉族各种服饰形制及礼仪制度,在服制上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结合古代中原服饰形制从多方面恢复和完善汉族王朝的衣冠服饰文化体系,《明史》有载:“壬子,诏衣冠如唐制”。
主要针对宫廷及官宦阶层以法令的形式从服饰的面料、形制、尺寸、色彩等四个方面做了明文规定,初步形成了明代的服饰制度。另一方面,服饰制度从服饰各细节角度区分了社会各阶层的贵贱等级,不同阶层不能混穿, 更不能僭越,民间士庶服饰的基本造型也来源于统治阶层规定的形制,以及官宦阶层燕居后自上而下的仿效。随着明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的纺织织造与手工装饰技术达到空前的工艺水平,使民间各阶层的服饰在款式造型、 材料质量、工艺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形成了汉族民间服饰的独特风格。
明朝初年明太祖对民间服饰做出种种规定,制订了严格的服饰制度,服装形制简洁朴素,因此官民士庶,衣食住行皆受身份品级之限定,不敢轻易僭越。如江南地区,“明初风尚诚朴,非世家不架高屋,衣饰器皿不敢奢侈;若小民,咸以茅为屋,裙布荆钗而已。”明代男子多穿着袍服。妇女的衣裳丰富多样,主要有袄、褙子、比甲、襦、裙等,普通女子多以紫花粗布为衣, 不许金绣。褙子与大袖衫、霞帔、凤冠、丝履组合为礼服形制。明中叶逐渐突破这些禁忌,民间流行穿着比甲,无领袖、无衣襟、下摆过膝。民间衣裳审美趋向“新颖、奇异、特别”,如男装女性化倾向,女子常穿用各色布料拼接而成的“水田衣”。
明代对于妇女服装的颜色也有明确的规定,“庶民妻女用袍衫止黑、紫、桃花及诸浅淡颜色,其大红、鸦青、黄色悉禁勿用。”但是随着僭越和服妖之风的盛行,万历后,江浙小康之家“非大红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里 衣不华”;都城北京,“妇人尚炫服之饰,……遇有吉席,乘轿,衣大红蟒衣”。整体而言,明代前期与后期的衣裳风格呈现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品类有袄、衫、裙、褙子、比甲、襦裙等。
明代的袄
明代袄裙成为衣裳的主流,所谓 “花冠裙袄,大袖圆领”,成为后来汉族 民间女装的基本原型。《明史》记载:“凡婢使,高顶髻,绢布狭领长袄,长裙。” 说明袄是官方给予普通平民女性 的服装规制,形制多样,领有交领、立领、圆领等形式,门襟为交领右衽或者 对襟,衣身左右开衩,袖较肥宽,并有收口,如《三才图会》中绘制的袄。
《三才图会》中的袄
在《金瓶梅》中,各类女性人物也是喜穿袄,区分等级和地位主要在袄的用料和装饰手法上明代服饰,富裕人家都为精美的丝绸锦缎织物或者贵重的裘皮, 普通女性使用的质料较差,制造得较为粗陋,色调也较单一。如第五十六回描绘众妇人的秋装:“月娘上穿柳绿杭绢对襟袄儿,浅蓝水绸裙子,金红凤头高底鞋儿;孟玉楼上穿鸦青缎子袄儿,鹅黄绸裙子,桃红素罗羊皮金滚口高底鞋儿;潘金莲上穿着银红绉纱白绢里对襟衫子,豆绿沿边金红心比甲儿, 白杭绢画拖裙子,粉红花罗高底鞋儿;只有李瓶儿上穿素青杭绢大襟袄儿,月白熟绢裙子,浅蓝玄罗高底鞋儿。”可见富贵人家用料之讲究。
明代女子容像
左图女子容像中穿着的便是早期的交领短袄,而右图女子容像中穿着的便是立领长袄。
镶绫格纹边绢对襟女短袄
(中国丝绸博物馆整理修复)(单位:厘米)
无锡钱樟夫妇墓出土明代中早期的镶绫格纹边绢对襟女短袄与鸟衔花枝纹缎女交领夹袄,虽已看不出衣服的具体颜色,但质料精美、纹样典雅,是明代士大夫家庭女性短袄的代表,也可与史志中的记载相印证。
鸟衔花枝纹缎女交领夹袄
(中国丝绸博物馆整理修复)(单位:厘米)
鸟衔花枝纹缎女交领夹袄纹样复原
(中国丝绸博物馆整理修复)
明代的衫
衫也是明代女性常见的上衣形态,一般为立领、圆领或者直领,对襟居多,胸前系带连接,宽肥大袖,袖口略收,衣身两侧开衩,有长短衫之分, 长衫盖过臀部,短衫齐腰。
明代蟹青绸女长衫
(山东省博物馆藏)
山东省博物馆藏明代蟹青绸女长衫,形制为立领、对襟、宽袖,两侧开衩至腋下,领、襟边、袖口、下摆、侧边等处缘饰有织金缎宽边,为上流社会贵族妇女的外衣形制,主要为大袖衫。
明代黄罗短衫
(山东省博物馆藏)
明代女性日常所穿的衫一般为短衫,山东省博物馆藏黄罗短衫,形制为对襟直领,宽肥大袖,衣长齐腰,领口与袖口有深色宽边缘饰, 胸前系带。《明史》记载:“小婢使,双髻,长袖短衣,长裙。”《金瓶梅》中 各类女性人物服用名目繁多的各类衫也可为佐证明代的衫是当时的流行衣裳 之一。《金瓶梅》中提到“对襟衫儿”多达数十次,按面料分有:妆花衫,白纱衫,白银条纱衫,绡金衫,夏布衫等。
明代传世人物容像
上图容像中内穿长袖短衫,外穿短袖衫(半臂),下着褶裙是明初江南地区的经典搭配。
明初女性套装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明初钱姓女子的三件套套装可与之相印证,此套装上衣里层是方格纹绮的长袖衫,对襟、直领,袖缘用绢贴边,以平纹地上起万字田格斜纹花制成。外套为绢短袖衫,对襟、直领,领缘贴有刺绣花卉纹边,门襟处有两根系带结系,两边腋下开衩,用平纹绢制成。
明代的裙
关于明代女性的裙装,明末清初史学家叶梦珠所著的《阅世编·内装》 一卷中有明确记载:“裳服,俗谓之裙。旧制:色亦不一,或用浅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绣,织以羊皮,金缉于下缝,总与衣衫相称而止。崇祯初,专用素白,即绣亦祗下边一二寸,至于体惟六幅,其来已久。古时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间细褶数十,行动如水纹,不无美秀,而下 边用大红一线,上或绣画二三寸,数年以来,始用浅色画裙。” 这里既讲述了明代女裙的演变:由期初的色系多、装饰多样,变为素白并且只在裙子的下边绣花,也提到了六幅裙依然在明代适用。
浅色刺绣褶裙
(山东博物馆藏)
四季花鸟纹织金妆花缎襕裙局部
四季花鸟纹织金妆花缎襕裙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单位:厘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无锡钱樟夫妇墓出土的明代中早期的四季花鸟纹织金妆花缎襕裙,此裙与容像中的女裙形制类似,皆为满褶,共分两片, 裙长93.5厘米,裙腰长139厘米,裙摆长170厘米,门幅共八幅。虽然已经褪色,但仍能看出其装饰之华美,可与上文《嘉靖太康县志》中载的“裙用金彩膝裥”相印证。
据载,明代还出现过一种“风吹裙动,色如月华”的“月华裙”。《月令广义·八月令》中有记载:“月之有华常出于中秋夜次,或十四、十六,又或见于十三、十七、十八夜。月华之状如锦云捧珠,五色鲜荧,磊落匝月,如刺绣无异。华盛之时,其月如金盆枯赤,而光彩不朗,移时始散。盖常见之而非异瑞,小说误以月晕为华,盖未见也。”这种裙式最大特点在于腰间抽细褶,且每褶各用一色。《阅世编》中载:“有十幅者,腰间每褶各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后正幅,轻描细绘,风动色如月华,飘扬绚烂,因以为名。然而守礼之家,亦不甚效之。”
另外,明代也已出现“马面裙”的裙式,这种裙式由明代产生一直延续至民国初年。最早是在明朝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有这样的描写:“其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从两旁起。”明代马面裙的基本形制为前片和后片的中间开衩,并留有大于其他褶一倍以上的一大褶, 成为一个矩形,因其形似马面而得名,“马面”两侧打活褶且褶裥较大,也增加了下半身的活动空间,裙款式简单,整体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折枝团花缎马面裙
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的折枝团花缎马面裙,该裙长78厘米, 裙为两片布交叠共腰而成,每片布由三幅半的织物拼缝而成,幅宽60厘米。
《嘉靖太康县志》载:“弘治间,妇女衣衫,仅掩裙腰;富用罗、缎、纱、绢,织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襕,髻高寸余。正德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 衫惟用金彩补子,髻渐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记录了明代上衣与裙的流行变化,也侧面证明了马面裙在嘉靖年间的流行。
明代的褙子与比甲
明代褙子,用途更广,但形式与宋大致相同。一般分为两式:合领、对襟、大袖,为贵族妇女礼服;直领、对襟、小袖,为普通妇女便服。
《三才图会》中的褙子
《三才图会》中的“褙子”,图下的文字云:“即今之披风,实录曰:秦二世诏朝服上加褙子,其制袖短于衫,身与衫齐而大袖,宋又长与裙齐, 而袖纔宽于衫。”此处讲的即大袖褙子。
明初《舆服志》规定:“乐妓带明角冠,穿皂褙子,不许与庶民妻子相同。”说明各个阶层的女性皆可穿着褙子。我们从传世画作中亦可看到不同等 级女性穿着褙子的造型。
明代穿着大袖褙 子的传世人物画像
唐寅《孟蜀宫伎图》
比甲是一种无领无袖的对襟长至膝下的马甲,生于元代,本为蒙古族服式,后传至中原,汉族女子也多穿用。《元史·世祖后察必传》载:“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去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至明代则是女性穿的较多,且衣长越来越长,《万历野获编》 中说:“(比甲)流传至今,而北方妇女尤尚之,以为日用常服。”
比甲款式图
传世画作中着比甲的女性形象
明代中叶着比甲成风,样式类似背心,无袖,多为对襟,胸前襟多用锦绣缘饰,两边开衩,穿时罩在衫袄之外,长度一般齐裙。
《三才图会》中的比甲
《三才图会》中称之为“半臂”,实则其与前代的半臂已有较大差别。
明代的襦裙
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在明代妇女衣裳中仍占一定比例。上襦为交领、 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腰带上往往挂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宫绦一般是一条丝带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
穿襦裙的乐女(传世绘画《汉宫秋》局部)
明代女装的基本样式主要延承宋元之制,上襦通常是交领、长袖,下裙裙幅有所缩小,所以更为贴体。腰间以细带束腰,凸显黄金身材比例。再加上轻薄柔软的面料裹体明代服饰,勾勒出女性婀娜、优雅的独特气质。
明代襦裙最大的特色就是在长裙外再围一条相对短一些的腰裙,以便民间妇女们家务劳作。
《琵琶记》插图
明刻本《唐诗艳逸品》乐舞图
上图中的舞伎、歌伎、乐师们大都穿着保守的右衽交领襦裙,且在腰间围了上述的腰裙,里面的长裙及地,外层的腰裙过膝。
水田衣
晚明水田衣
水田衣是用各色布料拼接而成的一般女子衣裳,不同色彩及图案花式的衣料呈交错纵横的拼接形态,形如其时的星罗棋布的稻作水田地分布,故而得名。翟灏《通俗编》载“时俗妇女以各色帛,寸翦间杂, 以为衣,亦谓之为水田衣。”它的历史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僧人的袈裟衣,范灯《状江南·季夏》诗中描述:“蚊蚋成雷泽,袈裟作水田。”这种袈裟即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见的大小相仿的布条规则拼接缝合而成的僧衣,而明代妇女吸收了这种面料的拼接方式,却打破了原来工整、匀称、均衡的格局,只采用不对称的布条或余下边角料的随意形状进行相对应的拼接,具有极强的不对称和随和的形式美感、交错的色彩间隔的视觉冲击,突出地彰显个性风格,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百衲衣也是突出了这样的特殊视觉艺术效果。
晚明穿着水田衣的女子(《燕寝怡情图》)
水田衣在明代流行之初尚注意拼制的均匀,将各种颜色的面料裁剪成统一的长方形,然后有规律地缝合。发展到后来便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与 戏台上的“百衲衣”(又称富贵衣)十分相似。“到了明末,奢靡之风盛行, 许多大户人家为了做一件好的水田衣,经常会裁破一件完整的锦缎,只为得到一小块材料。”水田衣作为明代盛行一时的妇女衣裳,从中也可以看出明 代衣裳风尚的变迁。
END
阅读海量服饰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