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减龄,穿搭配方少不了运动风
191 2025-02-01
近年来,汉服热潮在中国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知道汉服、喜爱汉服。也出现了许多与弘扬汉服文化有关的节日活动,其中“中国华服日”和“汉服文化周”等节日活动对汉服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弘扬汉服文化也响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计划。
现在越来越多的汉服爱好者们敢于穿上喜爱的汉服走上街头,而这部分人大多数以年轻的女孩为主,她们通常会自称为汉服娘,这类似于喜欢Lolita的lo娘和喜欢jk制服的jk娘。她们常常也会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美美的汉服照,和大家分享。
其实国家对于包括汉服在内的传统民族服饰也有明确的文件来指导传承和复兴。早在17年就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文件提出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这对于汉服的传承无疑是强有力的帮助。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是汉服传承和发展的初衷,许许多多热爱汉服的人们也一直在为之一初衷而努力。但是,由汉服引发的争论也一直非常激烈。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认为穿汉服是年轻人标新立异的行为,只不过是一场小打小闹,更像是唱戏的戏服;
2、认为汉服虽然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是很多汉服的形制偏向于”宽袍大袖“,并不利于日常行动,对汉服的态度保持中立,不置可否;
3、汉服在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演变,有几十种形态,体系庞大,有些服装形态来源于艺术作品,有些则来源于出土文物,究竟哪个时期的何种形制可以作为汉服的典型形态来广为传播,实在难有定论。
这些观点看起来都有各自的道理,各种探索都有自己的依据,但是小编认为,在汉服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能给汉服贴上标签,也不要被形式所束缚,这样才能更加良性健康的传承和发展汉服文化。
邓小平爷爷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汉服也应当接受革新。如果想在现代更好的传承汉服,一方面要保持其“交领、右衽、系带”等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应该应接纳其发展出符合现代人精神文化及生活习惯的特点,不能被形式所束缚。就拿咱们的另一个典型文化汉字文化来说,汉字从它诞生以来就不断演变,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文字,差异之大不亚于汉服和Lolita的形态差异。
由此可见,如果是仅仅将复原历代的汉服奉为正统,使得“传承”仅仅止步于“复古”,是缺乏大局观的表现,难成气候。传承汉服文化应该将汉服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家要认识到汉服不仅仅只是古装电视剧里面那种达官显贵穿的华丽服饰,也有布衣短打、朴实无华的款式;另一方面可以在婚礼、成人礼、毕业典礼等庄重场合中,鼓励大家穿上礼服款式汉服,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穿着常服款式汉服或汉服元素时装等。
目前来说,汉服受众依然是非常的局限,这与汉服市场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汉服商家推出的都是一些价格偏高而款式偏向礼服,而年轻人大多也都多偏向于礼服,华丽但不便行动,购买及穿着汉服的人群因此受限。广大的人民毕竟都要工作或上学,要让汉服真正的走向广大人民群众,一方面要多宣传,另一方面就要发展出更多方便人们工作、上学等多种生活场景的款式。换句话说,汉服要在保持本身的文化魅力和特征的同时发展得更加轻便、时尚和舒适,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愿意穿。汉服文化是咱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之一,虽然穿上汉服汉服并不等同于弘扬传统文化,但可以让更多人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认知和认同,希望汉服能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热爱汉服。
关于汉服的传承和发展你有什么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