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趣事3:长衫马褂

147小编 155 2025-01-29

辛亥革命之前,传统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服饰从整体上摆脱了古典服制的束缚。关于日常服制的确立有两种方案,一种主张采用西服,另一种意见日常服饰基本照旧。

尽管出现了西式服装,但是在老百姓中仍然是中式服装的天下。

民国时期的长袍马褂,款式与前清有所不同,马褂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5粒纽扣,一般以黑色丝麻棉毛织品为主。长衫一般是大襟右衽,长至脚踩上两寸,左右两侧的下摆处开有一尺左右的小衩,袖长与马褂平齐,一般用蓝色。在春秋两季,人们还喜欢穿马甲,在长衫外罩一件马甲,以此代替马褂。

从20世纪20年代起,大城市的教师、公司洋行和机关的办事员中的青年人开始穿西装,而老职员和普通市民穿西装的较少,仍以长衫马褂为主。与西装比起来,长袍算不上阔气,但是穿着的舒适性却胜于西装,特别适合行动缓慢、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保守的中式服饰,很贴合中国知识分子温和、可信的形象。

长衫庄重、典雅,体现出民族的韵味。

鲁迅先生几乎常年穿长衫,一件廉价的白色洋官纱长衫,端午前就穿了,一直穿到九九重阳节,气温降低后,再换上深色的棉质长衫。

(源自黄强之趣民国)

上一篇: 长袍大褂今与昔
下一篇: 长衫:民国“布衣之尊” 谦谦君子之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