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新烫了卷发年轻20岁,穿西装+半裙去度假,美得像换了个人
145 2024-12-23
社会习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表象,具有传承性、延续性、地域性、演进性和融合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是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动因。清亡民兴,现代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演变。分述如下:
第一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国家庭制度自周以后3000余年内,代代相传,大体上维持不变。直至清末开始发生改变,主要原因是性质迥异的西方文化的冲击。 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家庭制度的批判日趋深化。尤为可贵的是,女性也开始觉悟,并积极积投入到家取革命的运动中,20世纪20年代前后,许多的刊物相继开展家庭同题的讨论,各地还成立了许多团体,如北京“家庭研究”,天津“女星社”等,广泛地开展家庭问题的调查及讨论。
有人认为,引起家庭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1)意识方面,个人主义,民主主义、基督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输入及传播,逐渐改变我国人民的固有伦理观念,如孝道、贞操、妇女守节及“三从四德”、祖先崇拜等,均大受冲击或被破坏。
(2)制度方面。五口通商后,来到中国的欧美商人及传教士日益增多,他们的家庭结构,为我国人民作了实际的展示,从而显示出我国大家庭制的缺点。
(3)政治方面。民国政体的建立、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妇女有参政权、离婚条件的放宽等,自然会使家庭制度受到影响。
(4)经济方面。由于国内工商业逐渐发展,都市兴起,女子就业机会增加,减少了对家庭及男人的依赖。
(5)教育方面。教育趋于普及,受教育者增多,特别是女性,以往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与男性同样接受教育。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广非常容易。
(6)社会方面。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变,交通比以往方便,社会交往的范围扩大,于是婚姻家庭观念乃随之丕变。
民国建立后,家庭制度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冲击下,也有很大的改变:
(1)由复杂的组织趋向于简单的组织。大家族制度式微,渐被西洋式小家庭制度所取代。
(2)等级观念趋向于平等。父权远不如以往显赫,夫妇间的权限趋于平等,从前许多男尊女卑的习俗,已渐渐变革。
(3)由专制的组织趋向于平等的组织。家庭中妇女解放,破除往昔男女不平等的待遇;婚姻自由,破除往昔家庭专制的束缚。
(4)由集权的组织趋向于分权的组织。由于家长制衰落,家庭各成员可以参预家事,表达自己的意见。
随着新型家庭观的确立,家庭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1)家庭人口逐渐减少1926~1927年各民族服饰图片,城市家庭平均人口为4-5人(2)家庭成员结构和年龄结构相应发生改变,过去那种由夫妇、子女、父母、妯娌等直系和旁系亲属混合构成的复杂家庭关系,逐步趋于单一化,变成仅由父母及其子女等直系亲属构成。
(3)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也在变化。家庭小型化以后,人格对等的夫妻关系逐步取代等级尊卑的父子、夫妻关系,长辈权威逐渐旁落。
当然,上述变迁主要发生在以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广大的边远农村地区的变迁尚不明显。
第二婚姻
中国婚姻的传统中,一向存在早婚、定婚讲究门第、女性贞操被视为重于性命等等陋习。到20世纪20年代,上述观念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当时有人提出婚姻方面的10个注意事项:
(1)男女均能自立始可婚嫁;
(2)有隐病、恶疾者无结婚的资格;
(3)订婚勿过早;
(4)订婚须得双方父母的同意;
(5)结婚年龄以男在25岁以上,女在20岁以上者为最适宜;
(6)不要因为恋爱而订婚;
(7)夫妇的结合须有爱情的媒介;
(8)婚礼简单,勿尚虚荣;
(9)免除聘金及妆;
(10)择婚须审慎注意多方面。
在沿海地区,一些年少时与他们的教育程度不般配的女孩结婚的男学生,喜欢自由选择一位更有文化的妻子,认为离婚自由是件好事。
初婚年龄也有向后推迟的倾向。据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初婚年龄大致为男性16~17岁,女性在14~15岁之间;民国后,由于女权兴起,女子读书而引起观念的改变,尤其是上海等大都市近代文化的辐射,以及妇女入工厂挣工资等影响,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能对江阴某地的调查,1512-1926年,男子平均初婚年龄为22岁,女子为19.5岁,远较明清时代为迟。
但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婚姻仍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918年2月到1924年10月,周作人、钱玄同、沈尹默、胡适等人在全国收集的不同风格的《看见她》就有11559首之多,这曲传唱于各地的歌源主要描写丈人家迎接未来女婿的情景。在经过筛选发表的45首歌谣中,大部分青年男子只能对自己的未婚妻作朦胧一瞥。从许多歌谣可见,尽管青年男女的恋情在父母长辈、媒人的包办之下,已得到社会与家庭的承认,但仍囿于传统习俗,在婚前难以见面。
相比而言,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婚姻则又是另外一种形式。据1918年对青海地区的考察,当地流行“任意婚”,父母在女儿到了十五六岁时,便把女儿的发辫改作妇人的发辫,认为业已成婚,“于是生男养女,一如平常妇女,也不问由那里来的。所以生下子女,不知那个是他的父亲,连他的母亲也说不清是那一个。”这些民族中,恋爱也极其自由:“青海人民,把男女私交,看得不甚紧要;所以男女自由恋爱,毫无忌惮,也不知羞耻贞节为何事。……青海人民,又把男女居室的一事,当作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所以没有娶妻,没有嫁人的,都有情人。山阿水干,无处不可幽会。男子与女子终日游戏,没人干涉。”这与汉民族的“男女授受不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年节
中国平民社会习俗比较丰富,大抵配合节日庆典,一年之中大小活动无数;此外则配合民间崇祀神。中国的泛神信仰,多无宗教规范,神稀各具一种或数种特殊职能,与民众生活需要息息相关,这在各种节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上海历来有拜年贺岁的习俗。据史志记载:每年正月初一,居民在鸡初鸣均起床,开门燃爆竹。穿戴整齐后,拜祭天地、在家庙燃烛、炷香,陈设茶果、粉圆,邻里相互祝贺,并投“刺”于门,“贺岁”经过数十年的演化,到民国初年,上海年节风俗有了很大的改变。载于1928年1月27日《申报》上的一篇文章中对当时与往昔的习俗作了对比:
(1)30年前过春节时,官僚、士绅、商贾贺年之时,全部戴顶穿靴,故每当新年来临,道路上全是翎顶辉煌之人。民国建立后,革除清朝服制,风气为之一变。新年相互拜贺的人大都身着便服。国民政府虽制定甲种大礼服、乙种常礼服,但穿大礼服、常礼服拜年的人却非常少见。有许多人则喜欢穿西装拜贺夏历新年。
(2)30年前过春节时,官僚、士绅、商贾贺年所投的名刺,全部用梅红大片。民国建立之后,名刺不尚色,改用白色卡片,相沿至今。
(3)30年前过春节时,官僚、士绅、商贾在贺年之外,多到庙中进香,清朝时官场有拈香习俗,后传到民间,习以成风,新年之时,常见翎顶辉煌之流各民族服饰图片,手持香烛,步行街上。民国建立之后,风气发生变化,在夏历年手持香烛的人均为妇女,男子则不再烧香。
(4)30年前过春节贺岁时,对尊长均要行跪拜礼,对平辈行作揖礼。民国以后,废除跪拜礼,改行鞠躬礼。
(5)30年前,妇女到亲戚家贺岁大多红裙披风,未婚女子则单穿红裙。民国以后,裙色尚黑,每到夏历新年,红裙已不多见,此后风行旗袍,穿裙子的人反而十分少见。
(6)30年前,居民所贴的春联,除商家嵌其店号之外,其余多为“皇恩浩荡”“帝道遐昌”“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等词语。民国以后,废除帝制,春联内容也发生改变。有一年社会上提倡裁兵,总商会征求裁兵春联,一时间居民多贴有裁兵内容的春联。以上六个方面充分说明了上海的年节诸习俗变得数来越文明。
第四,服饰
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交际场合,青年男子多推崇西服,女子服饰则更加趋于多样化。有人把上海女子服饰分为六派:
(1)闺门派。这一派主要为髫龄少女、世家兰豌的未婚女子;
(2)阀阅派。主要为笄珈命妇及甲第巨室的妇人;
(3)写意派。主要为追逐新奇的女子;
(4)学生派。主要为稍受欧风影响的女学生:
(5)欧化派。为专门学习西式及在西方留学的女子;
(6)别裁派。主要为混合各派而成一家的女子。
南京服饰的变化则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服饰等级制度被破除,服饰上出现了多样性和多变性;
(2)价廉物美的机器纺织衣料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3)一些不文明的服饰习惯被逐渐摈弃。
受上海影响较大的苏南地区衣饰有奢华的趋势。如常熟富裕人家的服饰,明显在向奢侈化方向发展,中、上阶层均普遍穿用丝绸。绅、商、学界的男子往往长袍马褂、西装、学生装,长袍马褂原料用绸缎,西装、学生装原料用哗叽或用棉布。城镇女子大都穿旗袍。至于化妆品的应用,对妇女及青年男士而言,均视为日常必需品。下层社会中,男子均穿青衣小帽,女子穿短衣长裙。
其他地区,服饰习尚亦有一定变迁。据对广东徐闻县的调查,由于受政、学两界的影响,城镇中穿西装、学生装的人很多。江苏铜山县人民的装束大多以旧式为主,“而城市居民近为潮流所输,渐趋华靡,小康之家即夏葛冬裘,妇女衣长袍者,亦较前日多,当然,服饰的变化与不同阶层的经济地位密切相关,经济地位越高的阶层,服饰变化越明显,而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服饰变化并不明显。
在河北阳原县,富者多着人造麻、丝等质料的常服和洋袜、洋式草帽,礼服多系舶来品,而“农工阶级一切衣服,仍用定州砖路诸大布,其质料、式样均同前清”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久,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即重申禁烟令,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令规章。1918年以前,各地对禁烟令多能认真执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时间,不少地方有旧癖的逐渐戒除,新染瘾的人很少增加。人们意识到栽种和运售鸦片是犯罪的事,吸烟被视为不光彩的事情。1918年后,由于国内政局动荡,鸦片再度泛滥。1924年有人发表文章称当时中国“新五毒”的前四毒为:悍匪、鸦片、债券和妓女。“新五毒”的出现,表明社会习俗同时也受到了腐朽风气的侵袭。
人们的娱乐形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受过教育的知识阶层,已把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娱乐方式。
由上可见,民国初年的社会习俗,体现了中西的碰撞、现代与传统的混合、健康习俗与腐陋习俗并存。总体而言,社会习俗是在变化的,且是向健康方面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