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妞的福音来了,穿这几款秋季风衣外套,减龄巨遮肉
94 2024-12-23
“树皮布是‘黎族服饰始祖’,它不仅是4000年黎族史的最有力见证者,也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才印证着人类服装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伟大历史转变。”一位专家告诉笔者。
“妇人服缌缏,绩木皮为布,陶土为釜”,这是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的当时黎家百姓生活的场景。这其中提到的“绩木皮为布”指的就是树皮布。
“它是一种无纺织布,使用在麻和木棉纤维之前,是当时古代海南的少数民族以植物的树皮为原料,经过拍打技术加工制成的布料。”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邓聪教授指出,树皮布又有多种称谓,例如榻布、答布、都布、纳布、楮皮布、谷皮布等等。
古老技艺历史传承堪忧
“树皮还可以做衣服吗?从来没听说过。”“听过用草或树叶做成的裙子,但从没听过用树皮做的衣服,那树皮怎么割下来啊?”“海南有这种东西吗?我是地地道道海南人,怎么从来不知道有树皮布呀!”
笔者在海口市龙华镇采访了当地的一些村民,他们确是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然而当被问起树皮布的时候,却满脸的新奇和疑惑。
就在笔者一脸失望之时,传来了一个响亮的声音。“我知道树皮布,小时候我还见过呢。”循声望去,只见这时走过来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农民,扛着个大锄头,裤管挽倒了膝盖。
《中国纤检》特约笔者当即来了兴致,便向他打听起来。这个农民姓周,龙华镇人,世代都生活在海南。在他很小的时候,清楚的记得在他爷爷的房间里挂着一件用树皮布做的衣服。周先生回忆说:“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偷偷拿来玩,还被爷爷拿着棍子追出去好远呢。”笔者很耐心的听着,就连周围的村民也跟听新鲜似的,听得很带劲。
根据周先生介绍,笔者了解到,古代由于琼州海峡地理上的阻隔,黎族与大陆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被切断,加上当时纺织技术低下,而树皮布的制作既简单又经济,于是这种布得以成为黎族祖先御寒蔽体的“宝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树皮布的时代已然过去,然而遗留的却是黎族人仍然最钟爱简陋的织机。传承千年的制作技艺虽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关于一棵树如何变成一件衣服的故事,仍然是那样的神秘和离奇。
制作工序繁琐的“祖先衣裳”
“从没亲眼看到制作树皮布,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知道这门手艺。”从周先生口中我们了解到,即使他看到他爷爷房里有树皮布做的衣服,但他爷爷并不会做,衣服也是无意间得到的。那么到底还有没有人会这门手艺呢?
树皮布起源于黎族百姓家,位于海南中南部的黎族集聚区,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市及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在笔者的调查采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使知道有树皮布这种无纺织布存在的人都少之又少,更何况制作树皮布了。“我们不妨试试吧,所谓的树皮布,无非就是把树皮割下来缝制成衣服嘛,应该也不会很难。”一村民建议,这时又有其他几个人响应。说干就干,大家纷纷回家拿工具。
大石头、镰刀、铁块、锯子……工具准备齐全后,大家选定一棵树,锯下其中的一段。然后敲打树皮,三个人不停地用手中的工具敲打树皮,为的就是使树皮和树干分离。可是事与愿违,绿色的树皮已经被敲打的伤痕累累了黎族服饰,树皮和树干还是保持原状,丝毫没有分离的迹象。几个村民扔下手中的工具,喘着大气告诉笔者:“算了算了,这也太难了,幸好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
制作树皮布的实验就这样宣告失败了。沉下心来想想,现在有这么多工具、人力都难以将树皮扒下,而在当时那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没有很好的劳动工具,仅用石拍这样简单的工具就完成了树皮布制作的繁琐工序,扒树皮、修整、浸泡、脱胶、漂洗、晒干、拍打成片、缝制。由此可见当时黎族村民所拥有的勤劳和智慧。
树种普遍让技艺得以延续
“树皮扒不下来,可能是树没选好。当时那些黎族村民可能是经过长期试验,选择那些容易扒皮的树作为原材料。”村民们都这样认为。制作衣服离不开布,制作树皮布同样也离不开树。那么在当时,黎族村民制作树皮布的树到底有哪些讲究呢?
海南省属于热带地区,其气候条件适合树木的生长。这为黎族人民制作树皮布提供了良好的原材料资源。在当时,树皮布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用树皮布缝制成帽子、枕头、被子、上衣、裙子等生活用品。可见,制作树皮布的树应该是普遍存在而且是容易得到的树种,否则,人们就不可能制作出那么多生活用品,这项树皮布的制作技艺也不可能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当时的黎族地区用于加工树皮布的树种很多,如厚皮树、黄久树、构树等,其中构树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树种之一。原因在于构树在海南分布较广,而且生长快速,能够满足人们制作的需要。而且该树种具有长长的纤维,韧性极强,相传蔡伦就是受到构树制作树皮布的影响才发明了造纸术。在当时,黎族村民大多生活在偏远而且封闭的山区,毒虫蛇兽随处可见,聪明的黎族人发现并制作了可以护卫身体的衣服,这种衣服便是用“见血封喉”树制作的树皮布。这种树制作的树皮布,经久耐用、白净,而且汁液具有极强的毒性,黎族人便是借助它的毒性来防虫。值得称赞的是,黎族人竟然找到了防毒解毒的方法。相传,“见血封喉”树还用于战争时期制作弓箭,也是借助其极强的毒性。
将“树皮布文化”发扬光大
现在,我们走进黎族人家,可以看到它们仍然用最简陋的工具、用最勤劳的双手,织出色彩绚丽的黎锦,它是黎族传统的棉纺织手工艺品。而我们不敢想象,这些灿烂的黎锦文化却与树皮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黎锦是在树皮布应用一千多年后进入黎族百姓日常生活的黎族服饰,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也许人们会觉得树皮布代表的是落后、是野蛮,用它来做衣服的时代已经过去。恰恰相反,树皮布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邓聪教授《海南岛树皮布的几个问题》引用奥地利学者-年发表的意见说:“东南亚蒙古人种诸民族最古老的衣服原料,其本来都是树皮布,其后才被纺织布料所取代。”用树皮布做衣服,已经成为黎族人民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因为只有树皮布才能证明,人类的衣服是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的结晶。虽然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树皮布已经失去了其使用价值,但它在人类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5年,“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成为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这就意味着黎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重视。但值得遗憾的是,很多人竟然还不知道海南黎族人民所创造出来的树皮布。
相关链接:树皮布的传承价值
树皮布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穿用树皮布做的衣服,不是野蛮落后的标志,而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树皮布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因为只有树皮布才可证明,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过程。用树皮布制作衣服,是黎族人民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但是,在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海南岛上的树皮布及石拍由生活中消失,而进入了博物馆。更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竟然不知道海南黎族人民这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在黎族地区,年轻一代已不知树皮布为何物。因此,对于树皮布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发掘整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陋的文化馆里,陈列着一件收集于解放初期的用树皮布制作的树皮被,上面落满了灰尘,虫蛀斑斑。由于缺乏文物保护资金,不能建成一间像样的文物陈列室。如果保护不善,树皮做成的东西很快就烂掉,对树皮被和树皮衣的保护迫在眉睫。(中国纤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