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妞”到时髦女郎,穿“平角短裤”亮相太惹眼,周冬雨放开了
180 2025-02-23
戏曲演员是非常辛苦的,舞台艺术不像电影电视,它只有一次,不容出粗,所以戏曲演员不仅唱的好,还要在此基础上练就很多基本功,戏曲基本功包括“唱念做打”各个方面的技术技巧、舞蹈动作、特技绝招,今天小编就详细介绍一下这些基本功
戏曲演员有十大绝活儿,十大绝活遍及身体各处,我说“从头发丝到脚趾头”都要练,你信吗?不信?我们往下看。
甩发功,又名“梢子功”
很多角色需要在头顶扎束一绺长发,叫做“发绺”,在舞台上把发绺甩起来称为“甩发”。
大家仔细想想,这可不是自己的头发,这是假发,甩真头发都很难了,甩假发更难了。
而且还要把头发甩出美感,演员要通过舞动甩发或发绺来表现人物的激动心情,这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可不是你想怎么甩就怎么甩。
甩法上有左右甩圈,甩十字,甩圆场,跪步甩,前、后、左、右甩起,上下甩,后甩圆圈,摆须甩发,挽发变脸,翻身甩发等。
仔细想想,这太难了!
水袖功
它来自于中国传统舞蹈,戏曲服装中的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多在袖口上缝有一段白绸,称水袖。
演员可以利用水袖的舞动以表现剧中人的感情和增加形象的美感,水袖技巧的基本要领在于肩、臂、肘、腕、指等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熟练掌握水袖的性能,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水袖如果不经过正确的“用力方法”来训练,到了舞台上水袖就象两条不听使的布条,收不回,出不去,很多演员为水袖付出了很多心血。
水袖的姿势:抖袖、掷袖、挥袖、拂袖、抛袖、扬袖、荡袖、甩袖、背袖、摆袖、掸袖、叠袖、搭袖、绕袖、撩袖、折袖、挑袖、翻袖等。
髯口功
除了甩头发,还要耍胡子!这要常年练习下巴、脖子、胸、头的协调性,不容易啊!
耍髯口的技巧,有搂、撩、挑、 推、托、摊、捋、抄、撕、捻、甩、绕、抖、吹等多种。
翎子功
翎子是啥,就是头上的两根长长的雉鸡翎。
耍翎子的技巧有:掏翎、衔翎、绕翎、涮翎、抖翎、甩翎、竖翎、旋翎等。
小生用得最多。有时用单手、有时用双手操作,靠头部的摆动,配合各种身段,表现人物的惊喜、愤恨、得意、轻佻等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别以为这个好耍,要是失误了,砸在自己脸上,那就“砸场”咯!
帽翅功
帽翅功,字面理解,就是耍帽子,以乌纱帽为主。
耍时帽翅欲停则停,欲动则动;或停或动,灵活自如。常用于表现剧中人物冥思苦想、内心矛盾斗争、犹豫不决或兴奋喜悦等情绪。
把子功
“把子”指武器,一般武戏演员练习把子功居多 ,刀枪棍棒都得会,现在的武戏少了,对演员的要求低了,那要是以前,可得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那几乎是个武林高手啦!
毯子功
毯子功——指练演员掌握和运用翻、腾、扑、跌各项技艺(即筋斗,亦作斤斗)的基本功夫。
戏曲演员们的龙腾虎跃就是由此而来。为了练习时为不致受伤,演员们要在毯子上练习翻跟头,故称毯子功。
腰腿功
一个戏曲演员想要身体协调,那腰腿功必须得常练,要是腰腿不好,身体重心就掌握不好,那到了台上会出大问题。
腰腿功还能使演员的身段动作优美协调。像鹞子翻身、涮腰、飞脚、旋子、探海、铁门槛、朝天蹬都属于腰腿功。
扇子功
很多场景需要用到扇子,那这扇子自然成了戏曲演员基本功之一。戏曲演员常借助手中的扇子做出种种动作,用以表现人物的感情。
戏曲舞台上有大折扇、小折扇、团扇(宫扇)、羽扇、蒲扇、竹扇、鹅毛扇、芭蕉扇等多种。基本动作大体有挥、转、托、夹、合、遮、扑、抖、抛等。
手绢功
把手绢玩的最花哨的莫过于二人转了,本山大叔也在春晚舞台上露过一手,只是把它转起来仅是入门。
手绢功有里外翻花、里外挽花、抖花、转绢、托绢、踢绢、抛绢、弹绢、指转绢、顶转绢等。
近年来多用镶亮片的双层八角手绢发展出各种样式的手绢出手,花哨的手绢加上优美的唱腔,那可真是极好的享受啊。
怎么样,戏曲演员们的十大基本功,是不是“从头发丝到脚趾头”都练到了,我可没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