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男人:头发花白发型这样剪,干练利落,不油腻更气质
188 2024-12-23
事件背景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刘胡兰的形象突然变成金发洋娃娃!近日,拿着刚买的儿童读物《刘胡兰》,成都市民张女士禁不住提出疑问:这样的变化会不会误导孩子?
《天府早报》报道,盐市口的四川书市里这套“少儿注音名人故事”书除中国的刘胡兰、雷锋和孔子外,还有国外的爱迪生、牛顿、居里夫人等熟悉的10位名人。内文印刷为全彩色,十分精美。老板自称,这套书的销量还不错,每天都要卖20本左右。《刘胡兰》这本书,刘胡兰在封面上就显得挺“另类”,虽然满身补丁,却穿着充满现代感的低腰褶裙。刘胡兰上刑场的悲壮时刻,书中却是一个金发女郎被五花大绑,顶着一个类似日本漫画中“不良少女”的发型。书中多处出现的刘胡兰都是颇为时髦的金发小外国女孩形象。
记者电话采访了出版“少儿注音名人故事”丛书的出版社。该社总编室一位先生表示,这是一本少儿注拼音的图书,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以及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接受,吸引他们的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苛求,要让他们在理解中接受,而不是用模式化去强行灌输。”他还强调说,“我们绝对没有丑化刘胡兰、雷锋这些英雄形象,只是换了一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的表现方式。”
通俗化可以,但不能失去本真
记者:有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儿童读物里,把刘胡兰画成了一个金发的时髦小女孩,您怎么看这事?
侯怀银: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利用传统人物的事迹来对现在的孩子进行教育,在我们教育学上是一种“榜样教育法”,用现在的观念去组装历史人物,可能会使他们失去本真,也就失去了榜样的作用。
记者:出版社声称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接受,吸引孩子去注意。同时,他们还说,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苛求,要让他们在理解中接受,而不是用模式化去强行灌输。您怎么理解他们的做法?
侯怀银:在我们的教育中,传统是个很大资源,传统不能丢失。在利用这些传统人物中,通俗化是可以的。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改变一些形式是可以的。
记者:是怎样的通俗化?
侯怀银:其实就是采用一些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比如,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可以给他们看一些有关的连环画,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带他们去实地参观,比如刘胡兰的陵园,让他们有更深的体会。
记者:出版社那样的做法也是希望孩子可以更好的接受呀?
侯怀银:通俗化是可以的,但是绝不能失去本真。
记者:您一再提到“本真”,这指的是什么呢?
侯怀银:“本真”就是传统人物的样子、传统的形象,是对我们已经有影响的,是已经形成积淀的东西。
记者:那把刘胡兰改变成那个形象,“本真”还有吗?
侯怀银:刘胡兰在记忆中是不是那个形象?弄成一个金发时髦的小女孩,那还是刘胡兰吗?
记者:那您认为出版社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侯怀银:出版社的做法是迎合儿童的市场化行为,紧靠的是经济利益。这样会带来负面影响。
记者: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教育学家,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侯怀银:这实际上是我们现在德育教育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利用传统的德育教育,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式。
这同时也是一个如何开发传统资源的问题。作为教育者来说,对传统了解与否,又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传统,看来是存在问题的,教育者本身对传统就陌生,又如何进行传统教育,随之而来,对于如何进行传统教育,自然没有一个好的方式。
记者:那您认为一种好的传统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
侯怀银:前面已经说过,好的传统教育的方式还正在研究,但是我想原则应该是四个字“返本开新”。就是在不失去本真的前提下,弘扬德育传统。
本报记者 李遇
形式就是内容
《金刚经》里说过,不可以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似乎对于本质的把握要超越外在的形式,这样说来,刘胡兰不要说是打扮成外国时髦小女孩的模样无所谓,即使小男孩、老人也未尝不可,只要我们能够领会刘胡兰大义凛然、为革命奋不顾身的精神就可以了。如果非要拘泥于刘胡兰几十年前纯朴的农村少女形象,可能会被佛家讥为堕入“皮相之见”。
但是,就我不广的见识来看,佛像几千年来始终是慈眉善目的一副形象(至少在大多数寺庙里面是),也许就大多数的人的想法来看,只有慈眉善目的形象才能给他们普渡众生的信心。这样说来,形象问题并不是无关宏旨的小问题。刘胡兰是什么人,她是革命烈士,她是面对敌人铡刀临危不惧,坚决不向敌人妥协的年轻的共产党人。自从毛主席给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几十年来,她作为一个革命传统的经典形象已经深深扎根在几代人的脑海里。而这个经典形象是与她的齐耳短发、她的朴素打扮牢牢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把这个形象作颠覆性的改变并成为主流,那么我们这几十年来通过刘胡兰事迹所接受的革命传统教育势必同时发生颠覆。即使比我们晚几代的孩子来说,他们接受的“刘胡兰”跟我们所知道的“刘胡兰”也许根本就不一样。革命传统的教育从此就断裂了或者说,传统本身就断裂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可能会发生的现实,问问现在的孩子,他们脑海中的“孙悟空”是日本动画片里的小男孩,还是我们记忆中那只无法无天的猴子?问问现在的成年人,他们印象中的“雍正皇帝”是一个勤政爱民的仁君还是残酷阴沉的暴君?这都是近几年来媒体改造文化、历史人物的成功案例。
也不要找“贴近儿童心理”的理由,作为一个榜样(或者偶像)来说,他首先的条件就是与我们有距离。也许是在时间,也许是在空间,也许是在其他的层面上,没有距离,我们何以得知他们的伟大。是我们学习榜样的精神,而不是把榜样和我们拉齐。也许,儿童真的能够认同金发时髦小女孩的那个形象,但他们还能从中还能体会到那个特定年代的典型人物的精神吗?有些时候,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内容。
李遇
孩子说 我想看到真实的英雄
刘胡兰、雷锋是几代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但令人称奇的是,在出版物中朴素的刘胡兰竟成了一个满头金发的外国女孩,雷锋也成了一个圆眼睛的外国男孩。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讶,更为英雄们感到不平。
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就知道,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不屈,牺牲后,毛主席还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们还去刘胡兰的故乡为她扫墓。英雄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所以我觉得,如果为了顺应时代变化赶潮流,把英雄们都画成时髦的动画人物形象,这是对历史的扭曲,是对英雄们的丑化。
日本的动画是先进的,我也看过日本的许多动漫,真的非常精彩,但是,出版社的叔叔、阿姨们,你们不能对刘胡兰等英雄这样做,请还给他们本来面目吧。虽然我还是孩子,但是还是让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去读书吧。
(新建路二校五年二班李锦)
家长说 别误导孩子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童年时刘胡兰、雷锋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就已经深刻在记忆里。时至今日,我都认为他们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我们那一代人的心灵,影响着我们的成长。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的女儿也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为了女儿能健康地成长,从她很小的时候起,我就会给她讲一些童话故事、英雄的故事等等,等女儿慢慢长大了,我就鼓励她自己去读这些故事,希望她能从吸取到更多的精神食粮。近闻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在一套“名人故事注音读物”中变成了洋娃娃刘胡兰式发型,心中很不是滋味。注音读物主要是儿童看的书,而孩子的启蒙教育对其以后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活生生的历史,要让我们的孩子们去用心铭记,他们才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会在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如果不顾历史,将刘胡兰等英雄变成漂亮的洋娃娃,只会误导孩子对英雄的认识,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
(某家长苏青)
女英雄影响文水几代人
57年前的冬日,文水县云周西村,未满15周岁的刘胡兰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吕梁之畔的文水人民为了纪念她,把云周西村改名为刘胡兰村,并修建了刘胡兰烈士陵园。以此寄托对女英雄的思念。之后的57年里,文水因刘胡兰而出名,文水人因女英雄而自豪。文水人自我介绍时,会骄傲地说:“我是胡兰故乡的人。”
在57年后,一则“刘胡兰成了洋娃娃”的消息让故乡人愤慨不已———这分明是对女英雄人格的侮辱。倘若英雄泉下有知,看到自己身着低腰褶裙,一头金发的样子,该伤心落泪了。
刘胡兰昂首挺胸、大义凛然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几代人的心里。我在文水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清明,学校会组织我们前往16公里外的胡兰烈士陵园。在墓前,再顽皮的孩子也会乖下来,手捧一朵洁白的小花,默哀。十四五岁的时候,也是在她墓前,我举起了拳头,加入了共青团,并宣誓要向她学习。再大一些,我去刘胡兰中学读高中。一进学校大门,就可以看到一尊3米多高的汉白玉做成的刘胡兰雕像。
父辈的人生轨迹多少受了刘胡兰的影响。父亲上世纪70年代去四川参军。当连长听说他是从胡兰故乡来的刘胡兰式发型,便说:“胡兰故乡的人诚实、勇敢,让他当副班长吧。”父亲就是这样成为副班长,之后又成了班长,排长。
奶奶曾在胡兰公社当过书记,刘胡兰纪念馆也是在她手里建起来的,奶奶告诉我:“当时她们几个公社的领导也都下工地,不分日夜,为女英雄赶造安身之所。”
刘胡兰并不仅仅是一座雕像,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很难想象,一个身着超短裙的洋娃娃将对下一代产生多大的误导,下一代是否会因为英雄们MODEL的造型而淡忘历史,丢掉祖辈身上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幸好,网上大多数帖子都是否定此种做法的,有的骂出版社是卖国贼,有的呼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女英雄该欣慰了。
这两年一直在外地上学、工作,我已经好久未去烈士陵园。明年清明,我该回去看看了,给烈士献一束鲜花,以表怀念之情。
张栋(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