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防“凉”、早卧早起……聊聊关于白露的那些事儿

147小编 96 2025-01-23

今日白露

炎热的夏季逐渐退场,阵阵凉风带来更多秋天的气息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温差最大的季节

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白天形成的湿热之气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结于草木,好像挂上了白色的珠子

▷▷▷▷三候

白露后五日为初候,鸿雁来。秋重,鸿雁自北而南迁徙,大者为鸿,小的称雁。

再五日为二候,玄鸟归。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再五日为三候,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之义。“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饮食

在饮食上,人们会酿“白露米酒”,也会吃番薯等等,为适应天气变化,温补、润肺的食物成为受欢迎的食品。如:

蔬菜类:莲藕、菠菜、百合、银耳;

水果类: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柿子、枇杷、乌梅;

五谷类:糯米、薏米、芝麻、核桃、莲子;

荤食类:猪肉、鸭肉、乌鸡。

以上食物都有“滋阴、润燥、益胃、养肺”的功效,此时要多吃。

而人参、沙参、西洋参、川贝等药材也有“滋阴益气、宣肺化痰”之效,对缓解秋燥很有帮助,可遵医嘱合理服用。

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于白露前后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认为食后可滋补身体。这“十样白”,一般是10种名称带“白”字的草药,即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表示和“白露”字面上的对应。

▷▷▷▷起居

基础病、慢性病人群注意防“秋病”

时热时凉的天气,让“秋病”随之而来。本身有基础病、慢性病的人群在这一时期要注意防“秋病”。

从炎热的夏季到即将进入秋季,气温变化较大,首当其冲受刺激的就是人体的呼吸道。免疫力功能紊乱与失调,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从而引起呼吸道疾患。而随着气温波动,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力度也会增大,容易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等多种与血管健康有关的疾病。

同时,相比夏日的酷暑,春秋季的气温其实是最适合病菌滋生、传播的,例如病毒性感冒、手足口病等,需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天气渐渐凉爽,食欲会有所增加,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加上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可能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

在这个节气中,鼻咽部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都比较高发,在工作、学习、出行和饮食方面都应该注意调养,特别是有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明显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患有慢性咳嗽的人也最容易加重咳嗽,最好的预防措施除了食补之外,就是要避免过敏性的接触,注意冷风、尘土、落花、落叶等因素引发过敏。

莫贪凉,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中医五行学说中秋季对应五色中的白色,五脏中的肺脏。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增大,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年老体弱者,及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患者可因着凉感冒而导致旧病复发。

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即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过后,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体,尤其要注意腰腹部、膝关节的保暖。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尤其不适合“秋冻”,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白露节气过后,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摄氏度,但日夜温差较大,夜晚气温较低,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夜间睡觉最好不要再开着空调,一定要注意做好腹部、关节等处的保暖工作,以免着凉带来一些疾病困扰。同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寒都是从脚开始的。

“白露”时的作息应遵循“秋三月……早卧早起”的养生原则,保持充足睡眠,晚上尽量争取10点前入睡。

晚上睡觉时,可换上薄被,注意别蹬被子了,并视当地的气温撤掉凉席,调高空调温度或只开风扇,当然,窗户也不要开得太大,避免寒风入侵。

热水泡脚 有助于睡眠

莫以为这是冬天才做的事,实际上,从“白露”开始就可以在睡前用热水泡脚来暖身驱寒了。

中医认为,足部与全身的脏腑经络的关系都很密切,自“白露”起用热水泡脚,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之效,也有助于睡眠。泡完脚后,将足心搓至发热,坚持下来,对保养肾气很有帮助。

多运动锻炼 动静和谐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此时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来源: 新海南客户端整合

上一篇: “白露有3宝,秋天少不了”!指哪3宝?明天白露,顺应节气身体好
下一篇: 节气养生 | 今日白露,寒意生、燥气浓,这些养生规矩要记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