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往海南边三亚行 之六 (南山寺之二)

147小编 93 2025-01-20

春往海南边三亚行 之六 (南山寺之二)

原创 天涯牧秋 带走一片云彩

长寿谷

  远远的,便望到了“三谛桥”的影子,那座桥很简练,形态优美,优雅而淡定,像半睁的眼睛,似望着“八宝莲池”畔游玩的客人,让人禁不住将这个画面定格在记忆里。

  翠绿茵茵的山岗,莺燕声声的山谷,摇着绿扇的棕榈,飞珠溅玉的瀑布,连绵起伏成一幅立体写意的丹青水墨,吸引着我走向山水纵横的画卷深处,而那片蔚蓝,那片深绿,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让我失神。三谛是佛家的精髓,而这“三谛桥”凌空度过,反映了佛家空谛、假谛、中谛如流水淌过,世间人生的一切亦如行云流水,逝者如斯。

  还没来得及走近它,我便又来到一个三岔路口,前面的岔,左通向“三谛桥”,右通向一个深深的山谷,在不远处,我望到了一个雄伟的牌坊。于是,脚步替我做主,便向那里走去。

  门口,是个明清风格的冲天式三间四柱牌楼,由于多了三个小瓦顶,所以它从牌坊转换到了牌楼身份。雀替很简单,只是边缘三个豁口的斜板。但由于这样朴素,才更增加了原始味道,正中额间,嵌有一块黑底金字牌匾“鳌山寿古”,细观之下,乃是吴东民所书。

  能在南山寺留下墨宝的,肯定都是当今书法翘楚,这吴东民乃是海南省万宁市人,1956年生,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刻字委员会主任、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海南省书画院院长。还有一系列头衔,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是位当今书法名人。左右楹联乃是那幅常见的吉祥句子“福如东海长流水;寿南山不老松”牌坊后面门楣嵌有“寿比南山”四个大字,亦是吴东民所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久生爱恋。

牌坊北面,有启功老先生题写的“寿比南山”四个大字。还有天津籍书法大家刘炳森,在一块4米高的巨石上书写的“寿”字,被称为“无量寿石”。

  人们纷纷在墨宝前留影。我不得不说,启功活了92岁,可以说对得起这南山之寿了,可刘炳森67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他们的书法,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鳌山寿谷”也叫“长寿谷”,山势呈谷状延伸,全长2300米,堪称热带雨林秘境。传说,观音菩萨的坐骑巨鳌行至南海之滨时,发现这里是福地洞天,人杰地灵,百姓大多长命百岁,便有了南山赐寿之心。

进内,是一个用寿字碑廊围合的寿文化活动广场,有售卖旅游纪念品、吉祥物和长寿手杖的摊位,还有着一个“三叠龟”的造型,祖孙三代龟叠起来戏耍,后面还跟着一只爬行。形态可掬,活灵活现,引人喜爱,不仅体现了祖孙三代,四世同堂的和睦之家,还向人们启示着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路旁,悬挂着不少本地百岁老人的照片和简介,他们长寿的秘诀是平和、快乐、勤劳、知足,值得老年人鉴戒和效仿。海南省的人口平均寿命在全国最高,三亚市的人口平均寿命为海南之首,而南山又是三亚的长寿之冠。

  据统计,南山村共2400人,主要居民为黎族同胞,其中百岁寿星8人,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100多人。边看边感受此地的传统寿文化,也隐隐感到被赐予了一种气场,那种似被增寿的愉悦感。

参观完石刻、石碑、石雕,见广场右边有一座歇山顶三门四柱牌楼,上铺琉璃竹瓦,龙沟凤滴。三门各高挑飞檐,中间主门顶高出两侧门约有两米。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使牌楼生出一种灵动感,赏心悦目。

  四根朱红圆柱,支撑在四块半米高的雕花方石上,有种宏基永固的感觉,宽大的门额上,嵌着一块黑底金字牌匾“长寿门”,那是启功所提。中门楹联写的很是有趣“向上行,长命百岁”;“往下走,返老还童”。

  穿过牌坊开始进入长寿谷,幽谷里岩石上,各种颜色、各种南方花木茁壮生长。或曲曲弯弯,奇形怪状,或高耸入云、遮挡日月。野藤拉着长蔓在树畔交错,在枝上攀缘,有的一直爬到顶梢,遮掩着无数洞穴、庇护着无数拱顶、无数个柱廊。鸟鸣不断,溪水长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们巧用天然,从不同角度把“流动”和“静止”的状态,融汇在福寿文化的热带雨林奇观之中,并通过展示养生之道,来揭示传统“寿”文化的内涵。

坡度增高,阶梯高低错落,沿着石砌的“百岁道”缓步登山,不断见到沿途大小岩石、崖壁上镌刻的行草隶篆“寿”字。最喜欢的,还是启功所题“寿比南山”四个字。石刻犹如文化碑林,散布在长寿谷的角落,从山的细胞中,渗透出的这种增福添寿美好祈福,让人不时地驻足品赏,心情自然愉悦。走着走着,突然觉得自己的魂丢了,而后集中精力寻找,发现自己丢在了长寿谷的大自然风景里。

  俗话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从儒家思想中看,山代表安详、静止、出世与永恒;而水则代表智慧、流动、入世与消逝。无论是山还是水,都是生命得以延年益寿的生存环境和生存心态。因此,在拥有这种山静水动、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自然生态环境里行走,没有感觉到丝毫疲倦。

一条百岁阶盘绕在眼前,据说,走过百岁阶,活上百岁就不用担心了。青石麻点,非常古朴,石阶恰好一百级,故称为“百岁道”。据说,每登上十级台阶,即加十岁。“三十岁”至“四十岁”的台阶,字迹清晰可见,“五十岁“在转弯处的休息平台处,因此从下面就看不到了。“六十岁”至“八十岁”年龄段的石阶非常陡峭,“八十岁”三个字仅露出上半部。迈过最后一段“九十岁”至“一百岁”台阶,发现再往上就没有台阶了。我想,海南百岁以上的老人很多,按理说应该再多建二十级。这样以百岁为止,意在强调百岁为最高境界,并非实数。

最后,终于抵达山顶的“百岁台”。这是一座木制长亭建筑,说是木亭,是指的上部建筑,下部乃是青石筑造,凭空架起,白玉栏杆簇着四根朱柱,人字顶上铺着青瓦,很是简朴。一幅楹联非常醒目:“直上有如香吐兽,横围还似带垂虹”,乃是元朝大诗人、当朝被贬副宰相(参知政事)王仕熙“崖州八景”中妙句,他被流放三亚五年,最先将“八景”文化带入崖州,成为刻写在崖州大地上最早的“清明上河图”。

  亭顶嵌有100个各种书体的“寿”字,令我大开眼界,近前一一仔细拜读,真个是飞龙舞凤,金钩铁划,腾猨过树,逸虬得水,不由驻足临空描摹,竟是十分得意,不由抛弃了疲倦,逐渐兴奋起来。

正对“百岁台”的山体下面有一石洞,洞中供奉一尊坐,背景是火焰祥云,细细观看,乃是一尊“长寿佛”结跏跌坐在汉白玉莲花座上,这““长寿佛”乃是“圣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的略称,亦简称为“无量寿智如来”。敬视片刻,内心顿时虔诚满满。

  沿着另一条“百岁道”下山,沿途山壁、岩石上,镌刻有各种书体的寿字,奇文异字组成的福寿印章和百寿图等。边走边想,这长寿谷真是个吉祥福泽之地,不管进谷能否增福添寿抑或返老还童,但这些书法的石刻确实让我收获不小,赞叹不已。

下山径中,还看到了一棵“寿比三松”树,这棵龙血树有着六千三百年历史,是寿中之星,不知什么时代被雷劈成三株,也是“寿比三松”名字的出处,意喻肉胎凡体的老人能够年逾过百,身体健康。原来,我一直以为“寿比南山不老松”指的是松树,至此方晓居然是指龙血树。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啊。

  渐近谷底,林中有一亭尖隐隐出现,椰绿瓦青,串出朵朵绯红。飞檐高翘似在风中摇动,树叶的微动,把拱边扶摇成一个大大的花瓣。

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四角木凉亭,檐边很宽,描着红蓝绿纹饰。四柱撑起,内有四条板坐。额上黑底金字牌匾“长寿亭”分外醒目,掩映在郁郁葱葱万树丛中。

  楹联是“拈花微笑人如佛;戴笠行吟自谓仙”,乃是清代书画家梁同书的句子。此人在当时很有名气,记载中说他“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年九十余,尚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并无苍老之气。”

  长寿亭中休息片刻,继续前行,遇到了“过江龙”,据说它已有百岁寿龄,那是一条似龙腾般的长藤,正穿梢越枝,向林深处盘卷而去。

又逢一木制凉亭,样式与“长寿亭”无二,但额上匾额为“增寿亭”,双侧对联为“身如西方无量佛;寿比南山不老松”,皆是启功所题。驻足端详半天,也没有体味出为什么会被号称为“长寿谷内第一亭”

  继续下行,不远便是“无量寿佛”。乃是是一处用巨石垒砌的石窟,巨石上方的石面上镌刻有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无量寿佛”四个大字。洞窟内有一尊1.8米高的铜制“无量寿佛”,据说,“无量寿佛”便是观世音的法身。走近瞻观,头似老寿星,表情静雅慈祥。上身袒露,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手中托有宝瓶。

  再行,便到长寿谷的出口了,此番一游,使我收获颇丰,南山寺非常注重生态和谐,文化熏陶,既令人在游历山水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激励人们追求更进步的价值取向。这是南山人对“大教育”的诠释,突出特点,将传统文化精髓展现于各风景点,让游人每走一处,都享受一道不同的精神大餐。

心经雕刻照见壁

  出长寿谷,过“三谛桥”,来到一条两山缝隙之中,山不高大,但很是秀气,青山绿树烘托中一种禅意,让每个走到此处的游客不觉肃穆,心生敬意,行走其间,只闻鸟鸣,绝无喧哗之声。

  这条照见壁高4米,长达百米。说是百米,实有400到500米左右。两壁间挂满了佛家心经的墨宝,期间穿插了由中国传统线画制成的18幅观音的33种化身像。不但有赵朴初、启功、顾廷龙的墨宝,还有扬州雕版印刷写样大师芮名扬、湖州著名书法家王礼贤等人的书法。恢弘大气,洋洋洒洒,让我见识了当代书法大家的笔力功夫。

这《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九种著名译本,最短小,最精湛,流传最广的一部,只有260个字,言简意赅,浓缩了佛教几千年智慧的精华与文化积淀,成为东方人最普及的佛教经典。

  从书法角度来看,唐代怀仁和尚花了十年的时间,从民间收集王羲之的字集合而成。据说怀仁在集《圣教序》时,已经在皇宫中收藏了许多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但还是难以集字完成整部经文,于是,张榜公告,以一两黄金购一字来寻求真迹,开创了集字成文的先例,为中华文化史增添了一段趣闻佳话。

  佛说《心经》的缘起,是在灵鹫山中部,为诸菩萨声闻弟子所围绕,当时观自在菩萨正在观修般若波罗密多、专注思惟观修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心经主要内涵,是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有关空性的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菩萨所说,而欢喜赞叹。

  广义的讲,心经内涵可分两种,显义与隐义。显义为观空正见,为龙树菩萨的《中论》所阐释。隐义则为现观道次第,间接显示空性所依的有法,为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所诠释。

心经是唐玄奘西天取经回来诸多佛经中的一部,诸如“菠萝蜜多”等词汇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翻译成中文为“度,”意,或者达到彼岸。

  《心经》中用了7个“空”字、9个“不”字,21个“无”字,都为解释佛教的一个基本理论“缘起性空”。其中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文中的色,其实是指一切有形之物,但大多数人把它理解为”女色“。

边走边读,边受启发,感觉有两点收获,第一点,书法通于佛法,当年康有为曾说,书法亦犹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是对书法参悟与创作的形象写照。再就是书法促进了佛法的传播,弘一法师说,夫耽乐书术增长放逸,佛所深诫。然研习之者能尽其美,以是书写佛典,流通于世,另诸众生欢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无益也。古人写经、刻记碑铭,都是对佛法的传播。最重要的是书法发展史像极了佛法。汉字与书法的进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由简入繁阶段,从远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演变到笔画复杂的篆文,二是由繁入简阶段,由篆书到隶书、章草、楷书的演变。佛法也是从简单中体味复杂,由复杂物化为简单。畅游于书法史,好似是在听古人说法,错综变化的甲骨文,博大凝重的金文,浑厚高古的石鼓文,通古今之变的汉隶,崇尚风韵的晋书,法度精严的唐书等,其间变化多端却未离根本。第二点,参悟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就会明白《心经》中所说的“心无挂碍”,懂得放下,才能更好地珍惜,所以必须学着放下执念。我更觉得,放下并不是不在乎或不作为,而是为了更好地珍惜。仔细品读体味心经,字里行间渗透着积极的人生态度。

南海观音

  待从照见壁路口出来,又是个三岔路口,实在不明白,南山寺三岔路口怎么这样多。这条宽阔的路,看起来是南山寺的主路了,一条朝前,那是必须观览的,可另一条是回路,因为从后面绕行,生怕丢了前面景点。

  上前询问值班的警察,这条回路通向什么景点。警察很热心,笑着对我说:“这就是通往南海观音的那条路啊。”那还有什么说的,便毅然径直前往了。

  这是一处宽敞的广场,入口的大门叫做普门,有着观音菩萨普遍示现、普度众生的含义,普门与不二法门处于同一中轴线上。门口有六根高大的石柱叫做经幢,由多块石刻堆建而成,为八角形,象征佛的智慧能降服一切烦恼,有祛邪降魔之说。

  每根经幢座为5层,底层是须弥座,雕有八吉祥图案,代表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九山八海”,第二层是赵朴初书写的《法华经•普门品》,这部经是记录观音菩萨入“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三十三种化身广度众生的经典,共2252字,分别刻在六座经幢上。第三层是度六道观音,是观音菩萨为了普度众生,分别示现的六种化身:度天道是如意轮观音、度人道是准提观音、度阿修罗道是十一面观音、度地狱道是千手观音、度饿鬼道是圣观音、度畜生道是马头观音。第四层是西方三圣,即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觉者,教主阿弥陀佛、左胁侍观音菩萨与右胁侍大势至菩萨。最上层是横三世佛,即东方药师佛、中央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经幢顶部为盘盖宝刹。六座经幢所体现的是观音菩萨普度六道众生向上成佛的法门,同时又自然形成观音苑的一座开放式的大门,象征着“佛门广大,普遍含容”。

穿过六根经幢,在礼佛大道两侧,有文殊堂、如意堂、大日堂、不动堂等诸多佛堂。再前行便是花坛,此时已经距离入口有百米之遥了。一只巨型的兰花指佛手与一巨型汉白玉观音手印分列左右,伫立于两个花坛之中。我调整好角度,数码镜头中,两只佛手托起远处的观音圣像,感到如此的自然和谐。

  绕过花坛前行不远,便是一字排开的静观桥、贞观桥、清观桥。过了这三座桥,笔直的中央大道两侧是八座殿堂,每座殿堂的殿顶都是金黄色,金碧辉煌。沿着中央大道走到尽头后拾级而上到祈愿台,只见一座巨大的香鼎映入眼帘,上面插满了仍在燃烧的祈愿香。

  绕过香鼎再拾级而上一座平台,供桌和台两侧都摆满寿桃。不远,一块石台上刻满经文。绕过石刻台呈现在眼前的是香炉、供台等,供游人、香客拜谒海上观音。我看到烧香许愿的信徒和游客络绎不绝,很多年逾古稀的老人,穿戴时髦的女子在这里燃香,磕头,非常虔诚。

  站在祈愿台上倚栏远眺,远方的植被、山峰在云间袅袅浮动,碧蓝的海面上几叶轻舟在微波中荡漾,与远处佛塔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蓬莱仙境的图案。

正面便是高108米的银白色海上观音圣像,宝相庄严,凌波南海,俯视南山,圆融缔合,蔚为壮观。据介绍,这座海上观音圣像,是由南山海上观音功德基金会于1999年开工敬建,2005年总投资8亿元建成的,并在准提菩萨诞辰日举行了盛大开光仪式,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圣像题写了“南山海上观音”六个大字。

  “108”这个数字,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观音菩萨又有12大愿和32化身。南山的海上观音3尊化一体。所以,32乘以3等于96,再加上12大愿正好是108。

  由于敬造规模巍峨壮观,意义特殊,佛理底蕴丰富,故被誉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事工程。这尊用不锈钢锻造的塑像,不但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高15米,而且还比被誉为“神州第一大佛”的无锡灵山大佛还要高88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衣观音造像。

正看是一尊,细细观去,却是个三面观音。正面观音手持经箧,体现了般若德即智慧德性。经箧代表六百卷般若经,表示“自度度人,智悲双运”,既能自利、观理事无碍之境而了达自在,又有利他,观一切众生之机而化度自在,以般若启众生智慧。

  右面观音手持莲花,体现了法身德。观音是密宋莲花部的本尊,莲花是三味耶形,喻“常乐我净”四德;是佛门中的圣花,象征众生的肉团心,莲体清净,出淤泥而不染,根茎通心,象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左面观音手持念珠,体现了解脱德,即彻底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缚,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

  三尊塑像合在一起,总体表示观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的大慈大悲形象。是“慈悲”、“智慧”与“和平”的精神象征。

  据说,每一尊观音法相,都蕴含着一种大智能及感应功能,能增福添寿、保佑平安。如果说自由女神像,代表了西方世界“自由”、“平等”、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那么,南山海上观音圣就是东方世界“和平”、“慈悲”与“智慧”的精神象征。

  塑像颔首微目,俯瞰着众生,眼睛与服饰各不相同,是化身与法门的综合体现以及大慈大悲的神韵。令我产生错觉的是,不管转到哪个方位,菩萨那慈祥的目光,始终跟着我转动,让我感受到了佛的无处不在。

金刚洲、又叫观音岛,由长280米的普济桥与陆岸相连,并与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观音广场及两侧主题公园,共同组成了近30万平方米的“观音净苑”景区。设计巧妙的是,人们可以通过普济桥登上金刚台近身瞻拜观音。所以,我便随着人流下桥,走上通往金刚台的道路。

桥面上,一年轻僧人,身穿黄褐色的长袍僧服,双手合十走了过来,朝着海上观音的方向,一步三叩地跪拜,非常的虔诚,就连有水的地方,也不绕行和终止跪拜。以前,只是在电视上或图片上见藏族人朝拜时的虔诚,但今天亲眼见到了,一颗感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金刚台内,是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高30余米,雄大宏伟,庄严殊胜,分为地下1层和地面6层。地下层为地藏宫,用来存放、展示各类佛教法器与珍贵器物。上层殿堂则供奉由各地信众迎请的十万尊观音像,体现十方信众常伴观音菩萨之心。

  殿堂之上,一尊10.8米高的圣观音像结跏趺坐,宝相庄严,“善财童子”、“龙女”左右胁侍,神情自若,栩栩如生。8根金刚护法柱为“白色”,让圣像在蓝色海水的反衬下,更增强视觉效果。

  这座金刚台融合了传统佛教文化元素与鲜明时代特征,营造了一派“海天佛国、琉璃世界”庄严殊胜的佛国和谐景象,体现了佛教的博大精深与圆融和谐。是世界上最大的观音殿堂。

  乘四层电梯,再走三层楼梯,便登上了高10米,共4层大小不一的莲花台。每一层有形状相同的27瓣莲花,加起来共有108瓣莲花,比灵山大佛的莲花宝座多出20瓣。

三尊观音像高24米,从不同角度看上去,都是一个独立完美的观音像体,衣袂飘飘似举、面相慈悲庄严,犹如踏海而来,可谓是浑然一体,精美无比。这“真、善、美”三者完美地结合,让我真正产生了崇敬之心。

大海之上,四周远眺,蓝天碧海,通天蓝色,金刚洲的四周,有很多乳白色的石块排放在一起,上面刻有个人和一些公司的名字,这应该都是出资建设佛像的金主。观音菩萨的脚部,一共30个巨大的脚趾头,基本上是照人的脚趾设计,看上去实在敦厚。每个脚趾高3米、宽4.5米、表面30余平方米,与大人身材一样高,要伸开两臂才能抱住一只脚趾头。

  导游介绍,抱佛脚应该先对观音像膜拜,然后用双手环抱着佛脚,用脸贴在佛趾上或者用嘴亲吻,并将自己的愿望和祈福用意念传递给观音大士,祈求保佑。于是,有了不少抱佛教亲吻的人。尽管他们没有“急来抱佛脚”的求情心态,但一个个看起来是那样虔诚。

  离去的路上,几次回身看巍峨的观世音佛像,那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端庄娴静的美,婀娜柔媚的美,气势磅礴的美。她慈眉善目关注普天苍生,用心语与人们沟通,在心灵深处普洒甘露,吹拂春风。虽然她始终默默无语,但似乎早已经洞察到了世间的一切。有些信仰是需要用时间和心灵慢慢体会的……

妙金山菩提园、空海纪念苑

  出普门后,发现广场前还有个“妙金山菩提园”,查资料得知,南山海上观音敬造之初,承蒙十方善信的虔诚护持,才得以圆满观世音菩萨常居南海之宏愿,为感念十方善信的无量功德,三亚南山功德基金会于2000年辟建南山妙金山菩提园,让护持观音道场的十方善信民心认植。也就是说,这个“妙金山菩提园”是“海上观音苑”的一个后续工程,配套园林。是一个借势山峰种植菩提树的园林,其实,也是我刚刚绕过来的那个照见壁山道围绕的峰峦。

  菩提树是佛教的圣树,因释迦牟尼在树下觉悟而得名,代表觉悟、智慧和成就。菩提树叶子呈心形且末端尖长,树干上的节疤形如佛眼,就如观世音菩萨慈悲心眼护佑众生,离苦得乐,福报久远。

  佛家认为种植菩提树即种大福田,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为菩提园题偈:“身植菩提树,心发菩提因,因生大慧根,缘结观世音,觉树留莲座,只等植者临,一念了三千,观音来亲迎。”

  漫步菩提园中,可观赏独特的园林美景、感悟禅意的精深微妙、体验远离喧嚣的隐逸生活。妙金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菩提园,设计种植菩提树一万棵,目前已有了3000余棵,这里正对着南海观音塑像,是登高观佛的最佳处。

  山峰前矗立着一个冲天式汉白玉石单门牌坊,周身雕满了佛家的纹饰,下有双石鼓。两个横梁出柱,额中间嵌有六个金光闪闪的行书“妙金山菩提园”。

右边有两块奇石,横石红色雕字为“妙金山”,竖石为“菩提园”。门内一座山峰,石阶引上。山上林木茂密,除了榕树、棕树、酸豆树外,大多是菩提树及奇花异草。

一排长长的经文壁墙,将道路引向深处,上面还有不少佛像。山脚下刻有“佛”字的巨石与半山腰刻有“缘”字的巨石遥遥相对,如同对仗。这“佛缘”二字,就是信仰的本源。

山并不高,且很易攀爬,瞬间即到峰顶,最高处芭蕉树下,有一块巨石上雕刻着红色“同心石”三字。左侧有一座飞檐戗角的六角凉亭,飞檐高翘,雕梁画栋,正中额上金字匾额“悟道亭”,下面是玉石栏杆与五条石板窄座。

亭中挂着一只硕大的青龙铜钟,重2500公斤,比苏州寒山寺的钟大一倍。佛地敲钟是吉祥祈福之事,于是双手曳起钟杵,用力往钟身撞去。洪亮的钟声凌空而起,缓缓传向远方,悠然绵延。待钟声慢慢消遁,我又再次将钟撞响,如此来回共撞了六次……

“妙金山菩提园”不远,便是“空海纪念苑”。两个高达六米的石雕方柱构成大门。上面刻满了祥云和佛像,石柱正面、侧面、背面,分别雕刻有大日如来、四方四佛、八宝吉祥及十二天神与佛号,如同诸佛在大日如来的率领下,驾乘层层祥云降临。

尤以两大护法神金刚力士最为传神,左柱金刚力士名密迹金刚力士,又即“吽形”仁王。中国人称为哼哈二将中的“哼形”大将。右柱的金刚力士名那罗延坚固王,即“阿形”仁王。中国人称为哼哈二将中的“哈形”大将。

  两尊金刚握拳伸掌,高举明灯,以其凶猛的相貌、瞪眼鼓鼻的神态注视着来往众生,护佑心善之人,镇住心术不正的小人,一切心术不正、有罪恶的人,都将被金刚力士手里的明灯照得魂飞魄散,不得进入梵天净土的寺院。石柱上有明灯两盏,取名“友谊”、“和谐”灯,寓意世间万物和谐友谊,祈福世界和平共处。

这是一所为传承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及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佛家园地,香港修明学会李居明居士为促进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弘扬空海法师的精神和学说,传承中国唐密文化,捐款兴建了此苑林。

  纪念苑布局以日式园林为主,总体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主要是为了纪念失传达1200年的唐密文化。公元804年,日本派遣空海法师渡海来华留学,拜长安惠果法师学真言宗即密宗,受金刚、胎藏二界密法。后来,空海法师东归日本后弘传密宗,所传密法为东密。而原本在中华大地传承的唐密则遭遇唐武宗灭佛,几近灭绝。由于东密在教理上完全承袭了唐密,因此东密归华也被视为唐密归华。

  苑林主体是一座日本风格的仿唐建筑,门楣上写着“密法归华堂”,一尊身背竹笠,右手持法杖,左手握念珠,遥望南海的日本空海和尚铜像伫立正中,许多信徒在空海和尚塑像前虔诚礼拜。

  据介绍,在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成功一百多年后,日本遣唐僧空海和尚渡海来大唐留学,在长安青龙寺求法得惠果大和尚衣钵,传为唐密八祖,东归日本创立真言宗,被尊为日本东密高祖。

  密法归华堂周围,环绕着一圈按顺序排列八十八尊莲花型石雕,上面分别刻有日本四国八十八所道场的番名。游人在此,能以日本礼佛方式去体会“四国巡礼”的趣味,从第一个莲花座开始许愿,一直走下去,据说当拜完了八十八座莲花后,就能实现一个美好愿望,消五无间罪及罪灭福生。此时我想,日本对中国人的所犯下的罪行,即便是拜完880座莲花,也是消除不了其罪孽的。

  “密法归华堂”外面,是唐密最后一位祖师惠果纪念广场,除了有惠果大师的塑像外,还有以东密地藏菩萨为题材的大型菩萨本尊石雕。

  佛教是一个慈悲祥和的宗教,中国佛教自古以来就有对外交往的优良传统。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佛教徒之间,有着同宗同源的法脉与友谊。“鉴真东渡,空海西来”,鉴真大师、空海大师不仅是中日佛教交流的使者,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功臣。

沿小径前行,有一女神石雕坐像,是代表水神、美神,音乐、福德及学艺之神的天恒河女神,也代表着河流的洁净,江河长流,正好比喻修密法的弟子们传承与交流。女神像对面是一尊慧果大师石雕塑。他是我国一千二百多年前,真言宗最后一位中国人祖师七祖,也是唐代密法最后、最重要一位中国人祖师。

  空海在中国期间,拜长安青龙寺方丈阿阇梨慧果大师为师,修习密法。说来也是有缘,大唐玄宗皇帝时,印度和尚不空大师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为延续密宗的法脉传承,留在中国译经、传道,将密宗佛法传于得意弟子慧果(中国僧人)后,鞠躬尽瘁,于公元774年离开人间。

  长安惠果和尚预见“唐密”将在中国绝传,故将唐密二部大法传给日僧空海。空海大和尚东归日本弘传密宗,所传密法东密从此在日大兴一千二百年。后来果然在唐武宗会昌年间施行灭佛后,唐密慢慢绝传。

  慧果大师像前,有一长七米,宽五米的石桥。是一块巨石雕刻而成,肃穆大气,巧夺天工。两边是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水池。水在风水学里意为“财”,有聚水则聚财的说法,苑内一条由北坡流下的水系,自上而下聚集桥下,将原为疏散暴雨的排洪沟与风水学自然融合在一起,环抱友情,形成完美的景观水系。

  石桥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两边的“金界桥”、“胎界桥”,以及中间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空海、金胎不二之桥”。“金胎不二”是密法中“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两部曼荼罗合起来的简称。金刚界者为显大日如来智德之曼陀罗,摧破烦恼之猛利智慧犹如金刚,胎藏界者为显大日如来理德之曼陀罗,理之摄持诸法,如于腹中胎藏其子,故谓之胎藏界,金刚界为事为果,胎藏界为理为因。

中段桥面阳,刻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空海”,是由《般若波罗密心经》组成的空海像。手持法杖、念珠,脚踏波涛汹涌的大海,头顶如意呈祥的祥云,云代表天空,海代表大海,合一则为空海。人物像两侧是对称的“同行二人”书法。桥下有小乌龟在水中晒太阳。

  据说在桥上行走、驻足,就能感受到宇宙万象,十界圣凡,上下尊卑,染净邪正,兼收并蓄的宇宙法界缩影,寓意诸佛护佑,无边法力加持;抚摸桥身将祈得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桥身两侧,分别有两个龙头向水池内喷水,水滴或水流的声音,在佛教中被意为天籁之音,是大自然中最美妙的声音。石桥下面一组石台阶,有两盏形如蛟龙的石灯,台阶后面有一高1.6米的空海法印加持的石雕,状为一木船乘风破浪,意为在1200年前,空海大和尚为求佛法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历尽艰辛地来到中国,告诫众生要不怕困难求得真理。

过了桥的广场间,有印章石碑叫“印心石”,是一千二百多年前弘法大师空海的印鉴,站到印心石的莲花台上,将胸口印于前方的红色刻印上。这样就代表已经和空海大师作了一次千古瑜伽,也代表着密法、密印的归华印入心间,融成一体。

  苑内林木葱郁、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坡地上,浑然天成地供奉着三十三坐观音石刻像。此塑像有別于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变化身的尊形,在日本,指西国三十三所安置观音的道场,故亦称三十三所札所、西国札所。上面的彩绘画像,是相应道场的本尊观音像。

花草间,有一条用彩色鹅卵石铺设成莲花的幽径。走在莲花图案上,我感到了纯洁、宁静,贴近佛法,体会神灵。路边有高约一米、呈灰白色,具有日本风格的石灯,整齐有序的排列着,温馨、致远、庄严让游人们情不自禁地缓行探究。石灯是佛教六种供具之一,灯火标志佛的智波罗蜜。相传比丘们曾在夜里点灯诵经,小虫光扑火而死,佛祖慈悲,要求比丘们制作火罩,既防风又防小虫被灯烛烧伤,此为灯笼的由来。世人奉施灯明,能有十种福报……。

  园内景致与雕塑相协调,建筑与绿化相融合,既规整肃穆,又幽雅清净。名山、名寺、名僧,闪相辉映,相得益彰。既能领略山光海色,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还能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仿佛进行了一次佛教文化的洗礼,我的心灵带来了慰藉。同时,也让我真切体味到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乐趣……

长寿谷

出檐云阔近南山,红柱撑开尺五天。

阶道逐高牵壑顶,凉亭渐险误经幡。

星石落脚雕金字,丹洞拨松住老仙。

切莫强求一百岁,修成长寿靠心宽。

心经雕刻照见壁

双崖落脚隐禅声,簌簌萦回吟梵经。

百米佛书读愈赞,十年集字获尤丰。

性空极处词生骨,缘起心时墨伴星。

翠染云霞腾海日,山头一望尽青松。

南海观音

云光海色拜南天,十里祥辉一线牵。

颔首晴空巡梵境,跏趺莲座护仙湾。

虹桥踏浪清风软,净苑伏波丽日鲜。

烟火何曾欺远客,即托鸥去报平安。

妙金山菩提园、空海纪念苑

菩提绕岭种福田,山路弯弯与阙连。

悟道亭中堪撞梵,同心碣上欲生缘。

金刚怒目魂尤在,空海凝眸魄未还。

流水小桥怀慧果,石灯齐燃送佛船。

上一篇: 艺术展 看人更有看头?
下一篇: 韩国顶级穿搭博主!真的好凶,身材超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