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调wifi西瓜,你能撑得下这个大暑吗?

147小编 63 2025-01-20

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大暑降至

消暑诗

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可精神层面的“降温”毕竟无法解决现实的炎热。古代人虽然没有空调wifi,但他们的也有自己独特的消暑度夏方式。

古人消暑

通风降水有凉气

先秦时期,主要通过建造台榭来避暑。这种建筑在高台上的亭榭,四面通风,古人在其中宴饮坐卧,能够起到很好的消暑效果。

汉代已经有了专门避暑的宫殿,称为清凉殿,也叫延清室。《三辅黄图》记载,“以画石为床,文如馆,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 可见十分凉快。

到了唐代出现了更高级的“水力空调房”,称为含凉殿。这种水冷建筑不光皇帝用,大臣也有建造的。

元代刘贯道所绘《消夏图》

除了水冷的办法,还有利用地井中的凉气来降温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旁边还有一座冰井台,便是依此原理降温。《邺中记》中有“北则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清代帝王则选择离开高墙深院的紫禁城,躲到水系丰富、绿树成荫的园林中避暑。据统计,乾隆平均每年有一百多天住在圆明园,雍正更是达到了每年二百天之久。

换上夏衣摇扇子

古人也会根据季节更换衣物,在夏天穿葛、麻等植物纤维做成的衣服,这些衣服薄透凉爽,能够起到消暑的作用。白居易《夏日作》便写道:“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而用苎麻纤维纺织加工成的夏布更是轻如蝉翼、薄如宣纸。

宋摹本《北齐校书图》局部

此外,通过特殊织造方法所制出的纱、縠和罗也是轻薄透气的衣物原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就是平纹纱制成,它轻薄透气,重量不足50克,穿在身上必然十分凉快。纱是官员、皇室成员常用的夏衣布料。

素纱禅衣

据《国朝宫史》记载,清代皇后吉服褂的面料随时节而变,“春秋以缎绸,夏以纱,冬以裘,随时所宜。”

明末冯梦龙纂辑《喻世明言》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篇描绘了一件珍珠衫,“暑天若穿了他,清凉透骨。” 神奇的珍珠衫不知是否真实存在,但古代确有一种用细小竹管串接成的网状衬衣,同样能起到透气隔汗的效果,称为“隔汗衣”,是一种普通老百姓常穿的夏日衣物。

如同夏衣一样,扇子也是古人必不可少的“夏日伴侣”。扇子的起源很早,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扇子是湖北江陵拍马山砖厂一号战国墓出土的短柄竹扇。除了竹编外,制作扇子的材料还有丝绸、纸张、蒲葵、芭蕉和羽毛等。宋代折扇由日本传入我国,到明代广为流行,人们手里摇着一把考究的折扇,成了身份的象征。

消暑助眠有瓷枕

夏日时节,为度过酷热的长夜,古人发明了用瓷枕消暑的办法。瓷枕出现在隋代,流行于宋代,它质坚清凉,中空透气,能够起到降低头部温度的作用。宋代张耒《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曰:“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正是瓷枕消暑的真实写照。

宋代瓷枕艺术水平极高,形状有孩儿、卧女、老虎、狮子、楼阁等;装饰纹式有花卉、飞禽、猛兽、婴戏、蹴鞠、骑马、诗文等。

为了在夏天好好入睡,古人还发明了“消暑抱枕”——“竹夫人”。竹夫人又称竹几、竹夹膝,也是夏季纳凉用的物品,它由竹篾编成,网状圆筒形,可怀抱人睡,以此消暑度夏。宋代苏东坡在《送竹几与谢秀才》提到了“竹夫人”:“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竹夫人”实物图

枕在宋瓷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以有限的画面记录了宋人的生活,体现了宋人身心放松、与世无争的心态。

宋定窑白釉孩儿枕

2010年12月,一件宋代定窑孩儿瓷枕以38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打破了当时瓷枕的拍卖纪录。

宋定窑“美人枕”

2015年,各大媒体相继曝出一件宋代定窑“美人枕”以3.5亿港元高价落锤,加佣金后最终成交价近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亿多元,刷新了宋代瓷枕的最高成交纪录。

古人

度夏

啜茗赏月

明人高濂《遵生八笺》的“高子夏时幽赏十二条”中有一条“三生石谈月”,他说:“炎天月夜,煮茗烹泉,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觅句赓歌,谈禅说偈。满空孤月,露清辉,四野轻风,树分凉影,岂俨人在冰壶,直欲谈空玉宇,寥寥岩壑,境是仙都最胜处矣。”

盛夏吃冰

唐代已经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据《唐摭言》载,盛夏有人卖冰于市,过路人热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为快。却不料卖冰者自以为奇货可居,故意把冰价抬高,结果路人一气之下都忍热走开了,不一会,冰都融化了,卖冰人终于弄巧成拙,赔了本。

宋代出现了冷饮专卖店。北宋汴京(今开封)的冰店里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当时的冰镇酸梅汤,更是风味独特。南宋临安(今杭州)街上卖的有“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等。杨万里诗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宅在室内

《今日热甚帖》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信,写的是“今日热甚,足下将各勿勿,吾至乏,惙力不具,王羲之白。” 大意是:天太热,咱们各忙各的,你就别来了,我也浑身没劲,就不接待你啦。

此贴草书刻本,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充分展现了魏晋人放荡不羁的性格。

王羲之《今日热甚帖》

泛舟湖上

雍正《夏日泛舟》写的是“殿阁风生波面凉,微洄徐泛芰荷香。柳阴深处停桡看,可爱纤鯈戏碧塘。” 大意为:凉凉的清风从亭阁吹向水面,泛起的层层波纹回荡起阵阵莲荷的香气,把船停在阴凉的柳树下,看那可爱的鱼儿在碧绿的池塘中嬉戏。

雍正《夏日泛舟诗》轴,行书,绢本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喜悦。

蝉鸣,杨梅红,夏意浓

苦夏不如赏夏

啜一盏茶

习习清风生

闲情逸致里

透着豁达超拔

这是

生活啊

上一篇: 这四个响当当的服务品牌,你都知道吗?
下一篇: 我以为的完美男友,其实是个偏执又占有欲极强的疯批(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