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最反感”的女生穿搭,女生却认为很时髦,第3套很常见
147 2024-12-23
唐朝前期的墓室中大量出现穿着男装的侍女形象,是当时社会审美的直观反映。而这种在中国封建社会被称为“服妖”的着装风格,却是唐朝前期流行于各个阶层的服饰风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奇观。自古以来,女性的形象都与社会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她们身上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当时社会的文化和思想。下面本文将讲述唐朝侍女穿着男装的原因。
一、古代女性穿着男装
我们知道,女子穿着男装并不是只出现在唐朝,北朝女子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后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另有《南史·卷四十五》中载南齐"东阳女子类逞变服诈为丈夫唐代服饰,粗知围棋,解文义,遍游公卿,仕至扬州议曹从事。"《十国春秋·前蜀》亦载临桥女子黄崇踞,"居恒为男子装,游历两川",以诗才"称乡贡进士"。
上面所述这些女子,身穿男装隐藏自己女子的身份,才得到不输于男子的成就,被历史所铭记。当他们的身份被发现后,还是会换回女装,回到自身的性别角色当中。而通过对唐墓壁画中男装侍女的研究发现,在唐代,女子穿男装不再是为了隐藏身份,而是一种着装风尚。
她们在穿着男装的时候,还会保留一些女性的特质。但是,在儒家正统的观念里,女子穿丈夫衣服便被视为"服妖"。古代的统治者会对民众的服饰制定整齐划一的标准,人们对这样的标准模式形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也理定势。要是有人违背这样的常规古训,便被指责为"服妖"。
而在唐初至唐中期,女子着男装不再是"妖服",而成为一种时尚。这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似的女性审美风尚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与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空前发展密不可分。
笔者就从外来文化影响、意识形态、女性地位和女性的性别意识等方面出发,来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墓室中,女着男装的侍女形象就很少地出现了,这说明女着男装的风尚在中晚唐时期开始渐渐的消退着。
二、唐代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吸收
唐代建立以来,唐王朝版图扩大,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并且在这样经济发达的条件下,社会统治也变得相对稳定。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使得唐朝的统治者对于内外统治都显得相当的自信。
这种自信体现在对外政策上就是,一反前代汉族封建统治者视境外民族为"夷狄",对其进行压制和歧视的态度,而是以友好的态度,将"夷狄"视为一家人。唐太宗说过"夷狄亦人尔,其情与中夏不殊,人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鲁迅先生形容当时的情形时说"唐和汉一样,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人奴隶的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毫不在意。”
唐代统治者的思想开明,推行的兼容并包的政策,使李唐统治者成为周边少数民族共同尊奉的"天可汗"。这样开放自由的思想自然推动了唐朝与周边民族的资易往来。在初唐至盛唐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开始与中原互通来往,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变得络绎不绝。
大量的吐蕃、突厥等少数民族经常往返于唐朝的各个城市,还有中亚人、波斯人、印度人来到中国,有的甚至定居于长安。他们将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生产技术等带到长安。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他的著作《美的历程》中说过:"唐代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补长取短,推陈出新;另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胡酒’、‘胡姬’、‘胡乐’……,是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出土的唐代墓室中可以直观地看到。
民族间的交流使得唐代文化胡化倾向明显,前面也分析过,男装侍女所穿的男子服饰,有的是吸收了胡服特点的男子服饰,有的是直接穿着胡服。而唐代胡服的概念包括除西域、吐蕃等少数民族服饰外,还有天竺、波斯等外国服饰。
三、宗教的相互碰撞
我们知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思想中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便成为统治人民,束缚女性的精神柳锁。几百年来,这样的柳锁一直禁锢着封建社会女性的人身自由。但随着汉末统治阶级的腐败,朝纲的废弛,该个曾为封建统治者奉为"法宝"的儒家纲常名教,也随之被人们所忽视。
直到唐王朝建立以后,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兼收并蓄"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各个教派的吸收与包容,使得唐前期成为儒、佛、道H教鼎立的时期。儒学思想中的礼教观念在唐以前就变得比较松弛,随着唐初社会开放风气的日益盛行,原本就比较松弛的儒学礼教并没有恢复其么前的地位,反而变得有所减弱。
当时的唐王朝正处于封建社会的盛世,统治者并未要求按照儒教这种禁锢人性的封建礼教去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随着唐初统治阶级和社会对于儒家礼教约束的不重视,使得广大女性得以从礼教的程棺中解脱出来,勇敢地去参与到社会的活动中。唐统治者以"李氏出自老君",将道教定为国教。道教追求服食、导引、修炼等"养生么术",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并且反对儒家礼教中禁铜人性的思想。著名诗人李白便是受其影响,一生爱好道术,放荡不羁。
在他的诗歌中,也充分体现出这种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的诗句,均是表达他追求自由的心声。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构成它的理论内核的老子学说是以女性崇拜为特征的,在其孕育和形成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对女性的崇拜。因此,道家思想的传播,促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性能勇敢地摆脱儒家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
唐初女子勇敢穿着男装,挑战传统的"男女不同衣"的思想,自然离不开道教对女性的尊敬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佛教作为外来教派,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发展,在唐朝初期,便己成为可和中国本国宗教——道教相抗衡的宗教势力。
从唐代遗留的大量的佛教石窟及石窟中的壁画便可以看出,唐代统治者和百姓十分尊崇佛教。我们知道,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众生平等"的思想,是对人世间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男女不平等现象的一种否定。
这种否定,成为唐朝前期女性寻求人身自由、个性解放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从小受其母亲的影响信奉佛教,后来又到感业寺出家,因此她对佛教十分了解。她能够在几千年来都是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称帝,便是利用了唐初人们对佛教的信奉。
四、女性地位的提高与武则天等政治女性的推波助澜
由于高宗多病,武则天约从660年开始就以皇后身份操纵着唐朝的局势,朝中出现了"二圣"的局面,直到684年武则天登基成为女皇。她成为大唐帝国也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本能地将自己当成了社会各阶层女性的代言人。
虽然没有武则天登基后的图像留存,不知道她的穿戴是否像唐高宗或唐太宗一样的男装,但是从前面提到在武则天小的时候,她的母亲曾把她像男孩一样打扮可以推测,武则天对于女着男装风尚的流行还是有影响的。
李唐王朝建立前期,唐高祖女儿平阳公主曾组建了一支"娘子军",在唐朝的军事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想而知,这些娘子军身着戎装,英姿讽爽的形象中蕴藏着的男性的阳刚美,在女性地位逐渐提高的唐初期,成为女子追捧的风尚。武则天之后另一个强有力的女性形象是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在唐代有相当高的地位。她不但可以开府置官,还可以享受和亲王甚至比亲王更高的待遇。而对于太平公主穿男装,文献中也有记载。通过对墓室中男装侍女的研究,我们发现从唐高祖到蓉宗时期,是男装侍女出现最多的时期,究其原因离不开上述这些政治女性的出现。但是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唐朝女子穿着男装,并不仅仅是服饰的改变。这种被传统理念视为"服妖"的着装形式,在唐初期成为一种流行风尚的事实,是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的最直观的表现。前面笔者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背后经济、文化、思想的原因,这些原因都成为唐初期女性地位提高的基石。
而在这样一个繁荣、自由的大环境下,像武则天、平阳公主、太平公主等政治女性的出现,对于提高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起到了推波助涧的作用。在成为女皇之前,武则天便在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上做过努力。上元元年,在武则天向高宗上《请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表》中提出,父在为母服的丧期由齐衰一年改为齐衰三年。这样的举动,无疑是使女性的地位可以和男性平等,也同男性一样,在社会上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爱戴。
五、唐代女子参政
前面提到唐代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也许是受其影响,唐初女性参政议政者风起云涌,屡见不鲜。并且可以参政议政的,不仅只有宫廷后妃、宮人、女官、公主、达官显贵家的妻妾侍娱,而且还有普通官员的夫人,以及社会上拥有特殊身份的女尼、女巫、女冠等。像唐代这种在政治上,女性参政之多,影响之大唐代服饰,是我国封建社会极为少见的。
六、总结
唐墓壁画中反映出的女着男装的现象,充分说明了唐代的女性无论是在生活或是在政治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同男性共同主持事务的权利。这不仅在中国封建时期的男权社会里是另类的表现,同时也是唐初女性地位提高、安史之乱后地位逐渐下降的直观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