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飞鸟是小个子的穿搭圣经,甜美可爱任意切换,霓虹少女太赞了
64 2025-01-17
对于时尚人士来说,隆冬时节是最考验搭配功力的时候,如何穿得既保暖又时尚,不显臃肿拖沓,是一门技术活。
前不久有一个热搜话题——明星不冷吗?帖子里都是在数九寒天身穿清凉薄衫秀出曼妙身材的明星,视觉上自然是美不胜收,但冷,想必也是真冷。看着她们冻出眼泪、瑟瑟发抖的模样,再好看的装扮也要打个折扣。
从古至今,美是女性的普遍追求,古代的美人装扮于今时今日已经不合时宜,但民国的时尚穿搭倒是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看看那个时代的可人儿,是如何兼顾温度和风度的。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异国思潮的影响下,服装风格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形成兼容并蓄、精彩纷呈的靓丽景致。
在冬季,这种中西兼容的穿搭方式表现得尤为明显,旗袍搭配皮草大衣、真皮手套罩在倒大袖之下、毛织物围巾缠绕在绣花盘扣上……这种搭配不但不显突兀,反而格外迷人。
♦
帽子
这时期西方的帽子形式非常多样,有压住眉梢的贝雷帽、宽大边沿的大礼帽、也有紧紧包着头的小礼帽,还有用头巾缠裹的帽子等。
从材质看,冬季女性大多头顶呢帽或者绒帽,富贵者倾向于戴真皮帽、皮草帽。
♦
手套和手笼
自1927年起,旗袍开始盛行,当时流行袖口在肘部到手腕处的旗袍款式,袖子下摆尺寸放大,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绽放在纤细的手臂之上。
这种袖子款式叫倒大袖,长度最多到手腕处,视觉上柔美灵动。但到了冬天,弊端就出来了,露出的那截胳膊饱受寒风考验。
所以,手套应运而生。
另外还有一种用于手臂保暖的配饰,通常为名媛或富家小姐所独有,那就是手笼。材质多为名贵皮草,价值不菲。
♦
下装
虽然冬日寒风料峭,但旗袍、裙子仍是女性的统一装扮,上身可任意搭配保暖衣物,下身则以穿着贴身袜装为首选。
据称当时为御寒,不少平民女性会在裙下穿半长衬裤。对于富家小姐来说,身披裘皮大衣,出入皆乘轿车,自然无此忧虑。
♦
鞋履
冬季旗袍或裙装多为长款,若穿靴子,不但显矮,还有累赘之感,所以鲜少见到女性穿靴子。
当时以脚下搭配高跟皮鞋为最佳,显得优雅挺拔;再不然就是平底皮鞋,也是潮流之选。
偏爱中式打扮的女性,可以穿一双做工精良的绣花鞋,但若是穿絮棉花的保暖布鞋,时尚度就略逊一筹了。
下面是当时流行的高跟鞋款式,如今看依然很时尚。
即便是在冬日,大家也穿着类似凉鞋款的鞋履,下半身的保暖力度比上半身要弱得多。
♦
斗篷
斗篷据传是从中国古代的蓑衣演变而来,是一种无袖、宽大的服装款式。最初用来遮蔽风雨。到明清时,开始出现用丝织物制作的斗篷,并不限于雨雪天使用。清代中叶以后,妇女开始流行在冬季穿着斗篷,其制作工艺也开始越发精良,一般都用上好的绸缎制作,绣有精美花纹。
到民国时期,毛织、皮草斗篷开始盛行,造型上也越来越西化,保暖性和时尚度都有所提升。
♦
大衣
如果说斗篷带有传统中式色彩,那么民国女性穿着的大衣则是西化的产物。
女式大衣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欧洲,衣身较长,腰部内收,领子多为大翻领。
西式大衣约在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到20世纪初开始流行,女性将这种大衣罩在旗袍之外,令西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大放异彩。
一种存在感极强的元素
在民国,有一种面料不得不提,且只有暂时抛开动物保护主义与人文关怀思想,才能从容看待,那就是皮草。
皮草在民国的风靡程度,现在任何一种面料都难以望其项背。有多流行呢?
当时的上海市巡警月薪为10至13元,上海卫生局的科长,月薪是30元,而一件黄狼皮的大衣市价为一万元。这个价格对于大部分女性是一个天文数字,自然担负不起,但她们仍会竭力在穿着上融入皮草元素。例如手套镶皮草边、皮草围巾、大衣领口镶皮草等等。以当时的流行趋势看,皮草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时尚元素,稍有财力和时尚敏感度的女性都以拥有一件皮草制品为荣。
穿一件皮草大衣,是不少民国女性的梦想,也是富家太太和交际花、影星最为喜爱的装束。
现在,真皮草已经不受推崇,工艺越发精湛的仿真皮草依然能在冬日为我们带来美观与温暖。
梁实秋曾说:“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和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服饰展现着穿着者的处境、心态、情绪,进而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发展变迁。穿着品味的好坏,不仅体现在搭配功力上,更与个人神采气质息息相关,从民国女性身上,我们见证了一个“摩登”的年代,一个追求解放与自由的灿烂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