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藏到日常穿搭——汉服,你真的穿对了吗?

147小编 198 2025-01-16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作为华夏民族服装的主流和代表,汉服以典雅端庄的风格受到了广大服饰爱好者的追捧。如今,它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远古遗存,和古籍画卷中的遥远印记,而是可以走进人们生活里的日常穿搭。当身穿汉服成为常态时,人们也开始认识到,汉服不仅仅是单纯的蔽体之物,还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身着唐代汉服的舞蹈演员。©郑州歌舞剧院

色彩可以标示尊卑贵贱,还和阴阳五行有关;不同的纹样对应不同的阶层等级;形制的变化可以区分亲疏远近;精美的玉饰是君子的标志,栩栩如生的龙是天子的象征……这些都是汉服的文化符号,其中渗透着古圣先贤的思想和等级观念。“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孔子的言论是治国主张,也成为历代舆服制度的主调。

图中所示为战国时期的玉螭凤云纹璧 ©故宫博物院

从样式上判断,此器应是佩挂于人身的大型组佩中部的主要饰件,佩戴者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如今,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更胜往昔,身着汉服虽然不需要固守传统的限制,但是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能让汉服真正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传承千年、因时而异的汉服形制

告别了用草藤树叶、鸟羽兽皮蔽体的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学会了种麻、育蚕、养羊等,这就提供了更多制衣原料的选择,原始纺织工具的发明也改善了先民们的穿衣状况。随着文明社会的到来,服饰也逐渐完善起来。

山顶洞人骨针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编织工具,表明五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能缝缀简单衣着。©网络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服装形成与服装制度建立的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服装最基本的两种形制:上衣下裳制和上下连属(深衣)制,这两种形制也成为汉服最具代表性的样式。此后,中国历代服装的变化基本上是在这两种形制的基础上展开的。

风格多变的上衣下裳

从安阳殷墟妇好墓发现的玉石人雕像,和周代出土的玉人,以及古代文献的佐证上看,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早在商周时期便已确立。这种形制的衣服男女均可穿,一律做成上下两部分,在上的称为“衣”,在下的称为“裳”,《说文解字》:“裳,下帬也”,(“帬”即“裙”)。《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种“治天下论”成为了儒家学者推崇周代服饰礼仪制度的理论依据。

此图展示的是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的玉人,该玉人上身穿右衽短衣,下佩裙裳。©网络

到了汉代,女子日常通行的服装形制之一是“襦裙”。襦是一种短衣,长度只到腰际,与它搭配的裙子一般下垂及地。由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与西域诸国之间的交流,纺织、印染技艺得到发展,这一时期的服饰在色泽、质地、纹样上都较前代有了很大的提升。

上襦为窄袖右衽短衣,搭配长裙,这是典型的汉代襦裙形制。©网络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沿袭秦汉遗俗,但受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和“褒衣博带”的穿着风格影响,女子所穿的襦裙也更加宽博。隋至初唐,女子大多上穿窄袖衫襦,下着长裙,及至中、晚唐时,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得袒胸大袖衫、长裙成为了深受贵族妇女喜爱的穿着。这种服饰的特点是衣袖宽大,裙腰高至胸部之上,以大带系结,裙裾曳地。此外,女性的裙装形制也十分丰富,最有名的是艳丽的“石榴裙”和华丽的“百鸟裙”。

此图属于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局部)©昭陵博物馆

图中展示了唐代城市妇女劳作时的装扮,这些女子穿着的是唐代典型的高腰襦裙

宋代因为程朱理学的影响,妇女的服装更是受到种种约束。这一时期,贵族妇女的礼服仍是大袖、长裙,一般平民女子则穿窄袖衫襦,颜色以淡雅为尚。两宋时期,女性常选择一种罩在襦袄之外的服饰。这种服饰称为“背子”,又作“褙子”,对襟、直领、两腋开衩,下长过膝。不论身份,均可使用。到了明代,背子用途更广,还出现了一种称为“比甲”的无袖、无领对襟马甲。而裙子用色浅淡,虽有纹饰,却并不明显。

南宋紫灰绉纱滚边窄袖背子 ©网络

更讲礼法规矩的“深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礼记·深衣》

“深衣”是一种将上衣下裳合并成一件,连成一体的服装,可以把身体包裹得比较严密。这种服装用途非常广泛,不分尊卑,不论男女皆可穿着。《礼记·深衣》中的记载表明,深衣这种服装形制是为礼仪规矩而生的,其结构形制需符合制度规定。

长沙子弹库1号墓出土的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中人物所穿为深衣形制的服饰。©湖南省博物馆

西汉时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直襟)和曲裾(三角斜襟式)两种,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实物最为精美。古时对于女子的德行要求甚高,外出之时需掩面,且不露肤色,深衣这种形制可以对女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例如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深衣,便采用了曲裾拥掩的方式裁剪而成,方便女性在走路时不会露出里面的内衣。

西汉素纱曲裾式襌衣,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网络

后世围绕“深衣”进行了多次符合时代需求的变革。魏晋南北朝时,男子服装的典型代表“大袖衫”就属“深衣制”。这一时期服装以宽大飘逸为主,身着大袖衫的男子给人风度翩翩、风流倜傥之感。唐代即已出现的“襕衫”也属“深衣制”。唐代男子的官服一般是头戴乌纱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袍衫,袍衫下摆加一界隔,即“横襕”。无官的地主阶级隐士、野老,则喜穿高领宽缘的直裰,表示承袭儒者宽袍大袖的深衣古制。

图中引见官所穿大红袍即为唐代官员常服,可以看出与左侧吐蕃使者禄东赞所穿服饰有很大不同。©故宫博物院

襕衫在宋代可以进入更多场合,不管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均可穿着。到了明代,出现了无膝襕襕衫,多以蓝色布料制作,也称作“蓝衫”,只是此时“襕衫”不再是普通百姓可穿着的衣服,除秀才等士人穿着外,还用于各地乡学祭祀六佾舞的礼生穿着的服饰。

该图名为《葛震甫像》,图中所绘男子为明代文人葛一龙 ©故宫博物院

图中人物乌巾长髯,白袍朱履,神清气朗,一派儒者风范。

在文化交流中不断变化的服饰

从其他民族服饰汲取的营养

贸易、战争、和亲、互派使者等因素都会带来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而服饰正是交流成果的直接体现。历史上,汉服的形制曾多次受到外族的影响,影响较大的有三次。

战国时期,出于强兵之需,赵武灵王学习胡人的服饰装扮,将官兵原本穿着的长袍改为窄袖短衣的胡服装扮,同时训练军队骑在马上射箭,这项“胡服骑射”的改革使赵国很快强大了起来。而胡服的装扮也影响了军队的戎装形制。

胡服装扮的赵武灵王。©网络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北方民族的服饰也对汉族的服装形制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发生在北方,南方依旧沿用汉以来的遗俗。戎装“裤褶”(一种上衣下裤的服饰)在被汉族军队采用之后,广泛流行于民间,男女均可穿作日常便服。之后,在“裤褶”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称为“缚裤”的新样式,这种衣服的特色在于用束带扎紧脚管,以便行动。

“裤褶”原为戎服,在被军队采用之后,广泛流行于民间。图为北朝裤褶装扮。©网络

初唐到盛唐间,与北方少数民族的频繁交往以及丝绸之路的影响,使得唐代的服饰极具异域色彩。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戴金锦浑脱帽,着翻领小袖齐膝长袄或男士圆领袄子,穿条纹间道锦小口裤。胡服盛行于开元、天宝年间,直到中唐以后才渐息。除了胡服,另一款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典型服饰是回鹘装,在长安宫人和士、庶妇女中间非常流行,穿这种服装通常在头发上挽成椎状的髻式,称“回鹘髻”,髻上带桃型冠。回鹘装从中唐流传到五代,至宋代一些妇女仍着回鹘装。

身穿圆领或翻领小袖胡服长衣的唐侍女。©沈从文、王㐨《中国服饰史》

从汉服的发展史来看,其他民族的服饰确实影响了汉服形制的变化,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这种影响广泛且深远。但是随着朝代更替以及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外族服饰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大范围流传下来。尽管元、清时期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是民间依然沿袭前代旧俗,喜着汉服。至于今天常被引为汉服代表的“旗袍”,其实是在满族服饰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汉服对和服、韩服的影响

汉服不仅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也在影响着其他民族的服装形制。也正是因为不同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学习,才使得本民族的文化更加繁荣。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交流更多一些,而服饰即是这一交流过程中深受影响的一个方面。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汉民族拥有相对完善的纺织技术,以及技艺精湛的织工,因此广受青睐。日本古籍《古事记·应神天皇记》载,曾有缝衣女经由百济(今属韩国地区)东赴日本。《日本书纪·应神天皇记》载,日本曾派遣阿知使主赴吴,即当时的中国,求“缝工女”,并成功带回四个织工。

感念吴国织女的贡献,日本建造吴服神社以为纪念。©网络

公元603年,日本圣德太子为打破门阀限制,仿照隋制颁布“冠位十二阶”,用冠的颜色区分官员的等级。可见,汉服对日本服饰的的影响不仅仅在外在的形制,还有服饰中包含的象征意义。到了盛唐,时逢日本奈良时代(710-794年),中日之间展开了频繁的文化交流,唐装也影响了和服的发展,日本产生了“十二单”这种服装形制。

身着“十二单”的日本女子。©网络

现在经常在韩剧中看到的韩服,是在继承和延续唐代、明代汉服的基础上,经过朝鲜半岛本土化的创新发展出来的服装形制。历史上,朝鲜半岛在与唐朝通商的过程中受唐朝影响,衣服不再有胡服痕迹,例如上层妇女开始穿襦裙。作为明朝的附属国,李氏朝鲜与明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李朝的开国君主李成桂曾明确表示“袭大明衣冠,禁胡服”,明朝为了巩固政权,也通过“赐服”拉拢、安抚李氏朝鲜的当权者。

图中李氏朝鲜开国君主李成桂所穿服饰与明朝帝王服饰极为相似。©网络

汉服虽好,你穿对了吗?

相比于其他民族对于民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来说,汉服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汉服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但近些年汉服爱好者的不断增多,无疑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信号。

身穿汉服游孔庙的市民。©中新网

根据“什么值得买”所公布的数据可知,2021年1月至6月,汉服类相关词条的热度提升215%。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5月底,我国共有汉服企业3000家,《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表明汉服潜在消费者达4.15亿人。可见,汉服已然成为国货代表的主力军。

2021年7月在上海举办的天猫“国风大赏”汉服盛典秀场 ©“半月谈”

随着关注度的迅速提升,怎样才算穿“对”了汉服,成为一个常常登上热搜的话题。当在清宫建筑里穿宋制汉服的现象屡见不鲜,朝代错乱的配饰带来尴尬的穿越感,眼前的汉服与其他民族的服饰“撞衫”时,我们总会问一个问题:她(他)穿的到底是不是汉服?

在古建背景下“穿”对时代

如果你没有打算成为“穿越剧”的主角,那么穿对时代可能是个最基本的原则。在选择你的汉服拍摄地之前,了解下心仪古建筑的始建年代,不要在更晚近的楼阁殿宇前,穿搭更早形制的汉服。例如在北京故宫,可能明以后的制式会更和谐。当然,如果你有心混搭也没问题。

注意搭配同时代的服装和配饰

不同朝代的汉服和配饰也不尽相同,如果在唐制的汉服上搭配了明代才出现的配饰,可能也会略微违和。以唐时为例,唐代官员会依据品级高低佩戴不同的鱼袋,在应征召出入宫门时用以验明身份。但在武则天以后,迷信者将“武”和“玄武”(龟)联系了起来,于是当时改佩鱼为佩龟,这也是“金龟婿”的由来,这类配饰,自然在唐制以前就不应出现。

唐时用以辨明官员身份的鱼袋。©网络

韩服和服中的常客,可能也是中国的老传统

每次古装剧中出现马面裙,网络上的讨论声就会不绝于耳,因为它常被认为是韩服。其实在汉服中,马面裙也有千年历史,“马面”一词最早出现在《明宫史》中,但马面裙的历史却可追溯到宋代的“旋裙”。

至于被认为是日式传统的木屐,其实搭配汉服也并不违和: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的两件残存木屐,是中国早有木屐的实证。

图为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的木屐。©网络

了解了汉服的简版发展史,你是否掌握了穿汉服的正确打开方式呢?其实,尽管汉服有各种“金科玉律”可以遵循,但根据时代变化,对服装的形制作出改良也无可厚非。别再纠结原汁原味的古风照和妙趣横生的穿越照哪种更好看了,请查收我们精心推荐的汉服留影地,不妨在闲暇时“打卡”吧。

汉服留影地不完全地图 ©华夏风物

参考文献:

[1]沈从文、王㐨,《中国服饰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楼慧珍、吴永、郑彤,《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周柏羽、孙霁,《“汉服还是韩服”:由中韩传统服饰之争引发的思考》,《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

[4]梁梅,《衣以成文——中国传统服饰设计美学思想初探》“哲学中国”,2020.

文丨陈曼菲

图片编辑丨小虎

封图丨中华珍宝馆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一篇: 张哲瀚为神社风波道歉!其穿搭遭黛薇夫人吐槽,被质疑倒贴求合影
下一篇: 自拍太LOW,看国外大神是怎么做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