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七)远古石刻的“三皇”

147小编 99 2025-01-16

2020年10月28日《河南日报》10版刊发

□蓝成云张建国

《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已试读到第七篇文章了。至此,《河南日报》已刊发“特别策划”整整9个版面,那真叫够“气派”。省报为中国文化自信所必须的文化担当所体现的对中国文化大发现、大发掘、大解读所展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真正够“劲道”了。尤其是我们这群草根学者,能够将这些偏远的、山沟的、稚嫩的学术藤蔓向着阳光、向着春风、向着雨露伸展到大的平台、大的空间、大的载体上展露“尖尖角儿”,那是多大的幸事!

至少5000年中华文明史从没断过,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公认的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这是不争的存在;成熟的甲骨文之前的文字不可能没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这是不争的判断;南阳岩石文的试读,让被举世纠结的“岩画天书”找到了解答的希望,这是不争的道理。

大历史大文化大事件的大发现大发掘大解读,需要灵活、实用、高效、优质的方法论。十几年来,我们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研究中心、走出书房、走出办公室,来到田间、地头、水塘、深沟、高岗,来到那一般人不愿去的地方,去寻访、去探秘、去研究、去考量。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地名地望、方言俚语、风俗习惯、文献记载、天文星象、考古发掘中综合研判,认定认证,取得了一系列的上苍赋赐、祖先恩典的累累硕果。

今天《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七)——远古石刻的“三皇”》刊发,将开启世界岩画研究的“七上”新局,事实上,许多研究、发现已不可阻挡。我想这是我们应该、也愿意看到的现象。

远古石刻的“三皇”,应是前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这是我们祖先对最早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认知和崇尚,变为我们华夏民族永世罔替的灵魂崇拜、精神追求。

南阳岩石文的发现、试读,南阳黄山考古的发掘展示,都在证实着:远古石刻的“三皇”,存在于神农之前,卓立于神农之上,超然于神农之外的远古信仰。

上述……

解答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学部委员王巍为南阳题写的“文明在宛”;

解答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学家、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为黄山遗址题写的“中华瑰宝千年一遇”;

解答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为南阳文化题写的“南阳·中国文明核心区”“中国南阳人文先声”“南阳原史文明之光”“六通四辟毓文致远”;

解答了:南阳——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欣欣然……

——白振国郭起华2020年10月18日

石柱寺山顶岩石磨刻的“钺”形图案

远古石刻“三皇”神像拓片

黑石寨岩石平面上磨刻的呈几何凸形“三盘图”案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左传》“勿忘尔祖,聿修厥德”,就是说不要忘记先祖并要继承好先祖的高尚品德。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华夏民族追祀最早的祖先是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开始。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从周朝开始的,要延伸历史轴线,追本溯源到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只能考证远古文明的遗迹、遗址。在南阳鸭河工区到南召县石门乡一带的低山丘陵地带,中国先秦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团队发现了大量岩石文(岩画)等远古时期的文化遗存和遗址,最近又发现了远古时期“三皇”石刻画像。这是远古祖先遗存的文化,对寻根问祖、对研究“三皇”文化,对研究中华文明的源头都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

一、远古石刻神像的发现

2020年6月24日,李长周、吕应然、袁祖宇、张长运、袁硕等对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的岩石文(岩画)拓片时,发现了一幅石刻造像,因年代久远,已漫漶不清,经拓片,显现是三尊紧挨着的石刻造像,经多位专家鉴定为远古时期“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造像。

这三尊“三皇”像刻于石柱寺山顶一块远古时期人工打磨的岩石上。石柱寺山海拔230米,北纬33°18′17″,东经112°18′60″,是一座十分神奇的山。山上巨石林立,每一块岩石上均有数相类文字(不同爻窝)和符相类文字的刻画,有磨刻的远古太极图,有石雕的龙,有方形的规矩石,有类似现在汉字的“人”字,有磨刻成类似现代讲台的巨石,还有生殖崇拜的男根。还有一块巨石上面,磨刻两个并肩的“钺”,左边“钺”高210cm,宽133cm,深30cm;右边“钺”高130cm,宽96cm,深70cm。“三皇”像就位于右边“钺”内,每尊造像高26cm,宽15cm,相距5cm。造像虽经数千年风雨,肉眼已难分辨,但从拓片上看,依然端庄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二、“三皇”内容的解读

“三皇五帝”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要了解和读懂“三皇五帝”,就先从“皇”和“帝”说起吧。那么什么是“皇”呢?“皇”,在《诗经》中是动词、形容词和感叹词。“皇”就是辉煌,是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什么是“帝”呢?“帝”,在卜辞中,原本指天神,实际上,帝就是花蒂,即缔造者。“皇”“帝”合为一个词“皇帝”,就是“皇天上帝”——旭日东升般灿烂辉煌,花蒂一样创造了生命,朝气蓬勃犹如鲜花盛开之民族的伟大缔造者。“三皇”就是天、地、人三个方面的不同缔造者,即天的缔造者、主宰者;地的缔造者、主宰者;人的缔造者、主宰者。

史书记载中,有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之说。前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其中天皇主气、地皇主德、人皇主生;中三皇指伏羲、女娲、神农,有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后三皇指黄帝、尧、舜。“三皇”在史书和民间传说中均说法不一,其中最为流行的当属《史记》载李斯之说“天皇”“地皇”“泰皇”和《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很多典籍认为,先秦以前书中所指“三皇”是指“神格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而两汉以后书中的“三皇”就人格化了,是指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信人不信神,祀人不祀神,把神本文化变成了人本文化,把“三皇五帝”当作精神领袖来供奉,是“神格三皇”即前三皇变为“人格三皇”的主因。

天皇、地皇、人皇“神格三皇”,产生有其时代背景,乾坤未定,民智初开之时,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认识世界有限,观察到四季冷暖的变化,风雷雨雾的降临,认为一定是神灵操控,是昊天上帝所主宰,要敬天,就有了天皇。生活在大地上,地会生长动物、植物,供人类食用,地上也会飞沙走石,也会山崩地裂,认为一定也是神灵所掌控,因而要敬地,就有了地皇。人们知道是祖先一代一代传承繁衍,又是首领带领族群生存,敬畏自己的祖先,感恩首领,认为当首领的人也是昊天安排的,就有了人皇。敬天、敬地、敬祖,天皇、地皇、人皇在历史长河中就逐渐形成了。

“人格三皇”,即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人格三皇”产生也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传承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不但孕育了文明,同时留下了创造文明的传说,并有了代表人物。我们必须相信,在没有载体的时代,整个民族的口口相传就是文明传承的最好方法。先秦至两汉时期,人们追溯着天地玄黄,文明始祖,薪火相传的历史,在找不到文字记载、只有代代相传的残缺的远古信息中,把不同时期的祖先找出一个代表供奉敬祀。人类文明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钻木取火,开始熟食,改变了“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的生活方式,这大概是旧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以前),找到的代表人物是燧人氏。第二阶段:“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下”文明出现的时代,大约是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代(距今约7000年),找到的代表人物是伏羲氏。第三阶段:“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种而化之,使民宜之”时代,这个时代大约是新石器的中晚期时代(距今5200年~7000年),找到的代表人物是炎帝神农氏。这样人格化的“三皇”就出现了。

从文化史的维度来看,人格化的“三皇”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三个不同时代,而不是某一位人物。西汉司马迁《史记》有“五帝本纪”,将黄帝视为正史的开端,而不是“三皇”开始,也可能是把“三皇”作为时代象征的。直到唐司马贞著《补三皇本纪》,才将燧人、伏羲、神农纳入正史体系。总之“三皇”的出现,一方面寄托着后人对远古先民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获得人类自身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伟大的创业精神的推崇,另一方面作为三个阶段已被深化的代表人物,深深地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成为一个时代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三皇”代表人物在两汉有不同说法,但伏羲、神农二皇在两汉之时是共识的,所剩一皇多有分歧,有的说是燧人、祝融、女娲,共工或黄帝。“三皇”的排列次序组合也不相同,这彰显了不同的古史观,更增加了“三皇”文化的丰厚。

“三皇”不同组合见下表(见陈嘉琪著南宋罗泌《路史》上古传说研究一书第196页)

古人也有将“神格三皇”和“人格三皇”糅为一体的,如将燧人氏称为天皇、伏羲氏称为人皇、神农氏称为地皇,这可能是两汉以后,便于祭祀而不再分前三皇和后三皇。现将后人共识的人格三皇介绍如下:

燧人氏: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风姓,名允婼,华夏族人,五氏之一。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为远古人类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用火的先声。他还发明了结绳记事,为山川百物命名;发明了大山榑木太阳历,被后人尊为“火神爷”“燧皇”。

伏羲氏: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又称青帝之王天帝之一,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记载中最早的王,是医药鼻祖之一。神话传说中伏羲氏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历代典籍记载,伏羲氏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教民作网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变革婚姻习俗,结束了原始群婚状态;始造文字,用以记事,取代了结绳记事形式;发明陶埙等乐器,创作歌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

神农氏:姜姓,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赤帝、农皇、神农大帝,也称五毂神农大帝。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炎帝所处的时代为新石器中晚期。炎帝尝百草而有《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医药鼻祖;他发明刀耕火种,发明了耒耜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带领部落,造出陶器和炊具……

两汉以后直到今天,人们用炎黄二字代表“三皇五帝”。“炎”字代表“三皇”,“黄”字代表“五帝”,“炎黄”就是“三皇五帝”的代名词,并把远古时代称为“三皇五帝”时代,“三皇五帝”成为上古时代标志。五帝是从黄帝开始,排序是: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见下表:

三、发现的远古石刻“三皇造像”是天皇、地皇、人皇的神像

既然有“神格三皇”和“人格三皇”前后之分,那么此次发现的石刻神像是“神格三皇”还是“人格三皇”呢?答案是:石柱寺山石刻神像是前三皇“神格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而不是人格的“三皇”。有以下依据:

其一,南阳黄山遗址正在考古发掘,目前已出土多座距今5000余年的“王”的尸骨:戴玉簧等礼器,持玉钺,持弓箭,带成捆的骨制箭镞,脚前放上百个猪下颚骨。其中M77号墓的“王”手持双钺,头部放象牙梳,还陪葬有精美的陶制品。这个遗址还有大型制玉作坊。而在与黄山遗址相距仅十多公里的鸭河工区一带,发现“王宫”石屋、“寝宫”石室,石屋石室前的岩石上均磨刻有多处“钺”形图案,可以认定这是“王”的活动重地。地下考古,地上遗存岩石磨刻,在距今5000年至8000年之间。地有确迹,世所认同的文化,其年代正是炎帝神农氏时代。黄山遗址挖掘的高等级“王”的墓葬,极有可能是炎帝的家族墓;而南召及鸭河工区低山丘陵的文化遗迹正是炎帝活动的区域。那个时代还处在生殖图腾崇拜时期,是文字的初创时期,是太极文化的初始阶段,因此可以推断,那个时期是狩猎和农耕并存时代,那个时期还没有出现人格的“三皇”,而神农炎帝自己所敬的必是前三皇——神格的“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

其二,在发现石刻“三皇”神像相邻的山头上还发现了很多在平面岩石上磨刻的“三盘”图形。“三皇”同“三盘”其内涵是一致的。远古先民们把天、地、人统一磨刻在石刻图案中,表现形式是一块岩石平面上,磨刻一个圆盘,共三层呈凸形,类似于现代农村的磨盘。保存完好的“三盘图”,有南召县石门乡黑石寨村的、鸭河工区梦山村下潘沟的、鸭河工区柳树沟村的、卧龙区安皋镇太清观村的等。一样的图形,三个圆盘相套,呈几何体,底层圆比较大,中间圆次之,最上层圆小一些。但最上层圆的中间均有磨得较深的爻窝,爻窝有的呈“钺”形,有的呈圆形或方形。已发现的图案中,最大的圆盘直径5米,最小的圆盘直径2米。

苏州甲骨文文字学者蓝玉献解读:“三盘图”是代表天、地、人的远古图案,相套的“三盘”中,底层盘的圆代表天,中间盘的圆代表地,核心上层盘的圆代表人,“三盘”正中磨刻的深洞(爻窝)是贯通三个盘的。寓意为天盘、地盘、人盘是相互沟通的,相互影响的,天、地、人是一体的,不能分割的。“三盘”合为一并相通,这是远古思想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具象化。

其三,“三皇”神像石刻所在的石柱寺山的山体形态,也是天、地、人的自然“三盘”形态。站在石柱寺山顶环顾一圈,一眼望不到边的远方,是天地相交线,是一圈发白的圆盘。眼光收一下环顾一圈,远山、层林呈黛色的盘。石柱寺山本身是一个圆柱体的山头,直径不足200米,竖立在核心正中间,自成一个盘。三个盘,外盘是天,中层盘是地,中间石柱寺山体是人。它是自然形态的,符合远古人类天、地、人三盘相联系的意境。当古人发现这样一个符合自己思想的自然神奇之地时,就当成圣地并利用它,因而石柱寺山密集呈现出远古时代各种遗迹遗址等文化遗存就不足为怪了,远古“三皇”神像刻在此山顶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地、人是相联系的,相互影响的,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更清晰形象地讲明了“天、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浑然天成,没有外力辅助,独自周而复始地运行,这就是天、地、人相互影响的根本。石柱寺山的自然三盘形态,以及周围发现远古的天、地、人“三盘”石刻图案,和远古三皇石刻神像其内涵、其实质内容是高度一致的、一体的,均反映远古人对天、对地、对人的敬畏、敬仰、敬祀。石柱寺山的自然三盘和周围远古磨刻的天、地、人三盘证明磨刻在石柱寺山的三尊神像是敬祀的天皇、地皇、人皇。

四、远古“三皇神像”为什么在南阳发现

远古石刻“三皇神像”并不是单一的发现,而是在密集地发现远古文化遗迹遗址过程中的又一重大发现。已发现的远古文化遗迹遗址有——

一是古人在岩石上磨刻的几千处“岩石文”(岩画),这是甲骨文前的文字;找到与甲骨文相近的文字一百多个。

二是发现远古时期巨石上磨刻的石屋、石室——远古时代的“王宫”“寝宫”。其中,六处巨石上磨刻有“钺”的符号,标示“王”活动的地方。发现用巨石磨制的一座“王”用于宣誓演讲的高台等。

三是发现了远古时期的太极图,龙、观天象台和二十多处磨刻的“三盘图”。

四是发现远古时期巨石磨刻造像。如巨大的生殖崇拜男根、女阴造型,磨刻石蚕,规矩用的方石,龙、龟、猪、马等造型,断崖上磨刻的石门等。

五是除了地面遗迹以外,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制玉作坊,屈家岭文化时期六具持玉钺、弓箭,戴玉簧礼器的“王”的尸骨。地面发现的远古文化遗迹遗址和黄山考古发现的文化现象,时代是一致的。地上远古文化遗存和地下考古发现,都充分证明南阳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

人类早期文明出现在南阳是有原因的。其一,南阳地区是中国地理东西交会处,南北分界处,处于中原地带。南北文化、东西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而产生最适合人类发展的文化。其二,气候温润,资源丰富,水草丰茂,果林遍野,容易获得食物,适宜人类繁衍生存。其三,低山丘陵、山峦起伏便于隐藏,便于居住,能防大型动物,又能防外族入侵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理想之地。其四,南阳没有南方的台风、洪水等,也没有北方的寒冷,很少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因此,从50万年左右南召猿人,约1.5万年的南召小空山智人遗址,到黄山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层(距今约8000年)、仰韶文化层(距今约7000年)、屈家岭文化层(距今约5000年),人类就一直在南阳地区延续生存发展,始终一脉相承、坚韧强固、历久弥新。南阳还发现上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仅南召县就发现13处有待发掘,也说明远古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幅幅惊心动魄、震古烁今的历史活剧画面最早在南阳盆地拉开帷幕。

南阳自古就有敬祀三皇的传统习俗。南阳流传有很多盘古在桐柏开天地的传说,还有三皇五帝的传说故事。古圣先贤,传承着三皇文化的一缕文脉,瓜瓞绵绵。过去,南阳城区及所辖的县城、主要镇都建有三皇庙。南阳城区曾有两座气势恢宏的三皇庙,一座在东关温凉河畔(已不复存在),一座在今淯阳桥北头原化工厂院内保存完好,大殿内彩塑三座神像,左为天皇,兽首人身,头生双角,身披树叶;中为地皇,身披兽皮;右为人皇,怀抱八卦,身穿绣衣。大殿前石柱上阴刻对联多副,摘两副记述如下:“五谷熟而民人育,垂裳端冕韦昭黼黻经纶,八卦画而书契兴,茹毛皮衣未改浑噩世界”;“河洛图书文字洩乾符坤秘,菽粟布帛农桑思木本水源”。

五、“三皇石刻神像”发现的重大意义

“三皇石刻神像”的发现,让我们不仅从传说中、书本上认识“三皇”,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远古时代的“三皇”像,为延伸历史轴线找到了实物证据。

(一)“三皇神像”的发现活化了历史场景,她所孕育的内涵如木之根,如水之渊薮。远古时期,文字初创,不可能详细记录当时的场景,“三皇五帝”具体记述少之又少,一幅岩石上的“三皇神像”,历经数千载仍栩栩然庄重肃穆,说明“三皇”不是传说,而在上古就真实存在,我们从实景中找到了古人心中的神。

(二)“三皇神像”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远古时代年代久远,只有从岩石上寻找那个时代的烙印。发现“三皇神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三皇神像”位于石柱寺山,石柱寺山上有很多远古文化遗存,充分说明这个小山头区域是远古时期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特别是“钺”形图案,是“王”的标志,说明这里是“王”的活动中心。“三皇神像”位于“钺”形图案内,更显神圣高贵,证明是被“王”所敬祀的神像,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发现石刻“三皇神像”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绘画艺术、磨刻艺术、审美艺术,和古人的智慧与想象力——神像为阴刻,画像构思大胆巧妙,线条运用刚柔得当,人物造型古拙粗放,苍劲豪迈;上下左右比例适中,线条清晰;不仅磨刻了神像,还磨刻了腾飞的龙、整齐的爻窝、细致入微的龟背文等。这一切,说明古人已具备了高超的岩石磨刻技术,诞生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发现的“三皇神像”具有科学价值,可以科学分析探赜远古历史,可以探寻古人的信仰理念;证明“三皇五帝”是一个早在数千年前就已根植于古人信仰中的神。

一幅神像让我们找到了根,找到了源,找到了科学的定位,找到了这幅图案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让我们找到了贯通古今的一条线索,给历史注入了灵气。

(三)“三皇神像”的发现,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基因”,正是有这个文化“基因”,中华民族遭百劫而不灭,血脉传承而不熄,形成了强大凝聚力。“三皇五帝”正是文化基因的“源起”,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自尊自信的源泉。

(四)“三皇神像”的发现,证明以南召猿人为始,古人类就一直在这一带活动,并延续下来,最活跃时期应是渔猎时期向农耕时代过渡的时期,同时族群向四周发展。考古发现的舞阳贾湖遗址属裴李岗文化层,距今有8000年左右,舞阳和南阳方城相距不远,山连山,远古并没有行政区划,应属同一时代同一区域,舞阳贾湖古人类,也是南阳的族群向四周发展的一支。南阳发现的最古老的“王宫”,最早的制玉作坊,最古老的原始文字,最早的原始太极图,最古老的“三皇神像”等,距今都在5000年至8000年甚至8000年以上。因此,仅就南阳这一系列发现,把中华文明的历史轴线拉向5000年以前,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的。

编辑:曾倩

上一篇: 漫谈中国鞋史系列篇之三十——神奇的靰鞡鞋
下一篇: 你见过凌晨2点的圣彼得堡吗?“白夜之城”带来的意外惊喜
最新文章